繼裁判沈寅豪執法京魯大戰首回合,因一點球涉嫌誤判,引發魯能球迷憤怒後,竟被揭發出學術論文與碩士畢業論文皆有涉嫌抄襲行為。
有意思的是,京魯大戰的次回合,雖請來了韓國裁判,但外國裁判判罰進球效之下,VAR裁判中的馬寧,卻堅持回放此前的身體接觸,最終令韓國裁判改判——這顯然再次引發了魯能球迷的巨大不滿。
不過,足協顯然依然力挺馬寧,在10月23日晚的上海德比戰中,依然派出馬寧擔當主裁,且更具一種「示威性」的表達則是,馬寧在出發前,中超裁判們站在一排相送,並與馬寧擊掌鼓勵——這似乎有抱團取暖和團隊一心對外的意思了吧?
還好,馬寧並未完全成為上海德比戰的主角——這才是足球應有的表現和本質所在:因為,凡是裁判成了比賽的主角,這樣的比賽大多就會留下遺憾:畢竟,人們是來看足球比賽的,是來看球員表現的,而不是來看裁判搶戲的!
可令馬寧或未想到的是,上海德比才結束,就有山東球迷再次揭發並舉報:馬寧的論文,存在一稿多投現象,並認為這是嚴重的學術不道德、學術不端問題!
原來,山東球迷通過公開的資料進行搜索後,發現作為某大學副教授的馬寧的論文,分別在2006年和2007年發布了一致性極強的兩次,更甚的是,論文中還有幾處錯別字,也被細心的球迷給揪了出來。
當然,「一稿多投」與「論文抄襲」,性質完全不同,其社會危害性程度,也是差之千裡。
畢竟,一稿多投的論文,仍是作者的原創,都是作者自己的勞動成果。只不過,或因投稿發表的時間問題,因未見到首投的雜誌發表,於是繼續投稿,造成了一稿兩處發表情形;或者,也有可能,作者是想增加曝光率和影響力,才一稿多投;也有的人,只是為了多得些稿費而一稿多投。
可以說,一稿多投在文學、文藝界及學術界,一直都有存在,特別是在網絡時代,投稿更為簡易和方便之下,一稿多投更多見了。
但對於一稿多投,有的媒體仍是允許的,有的則規定不可以——這只是違反了規定的問題,如果非要上升到學術不端、學術道德的高度,也多少還是苛刻了點。
但仍不得不說,雖然魯能球迷查證和舉報裁判論文問題,有著對於自己球隊鍾愛的「一己之私」,但也不能完全怪罪球迷們的做法——當有些媒體人罵魯能球迷是「蒼蠅」時,你們可想過一句老話:「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如果裁判沈寅豪、馬寧、傅明們,自己身上非常乾淨,個個潔身自好,皆是學術道德模範,則任憑魯能球迷搜索功夫強大,他們又怎能在你們身上找到「下蛆」的縫呢?
所以,首先請裁判們自身乾淨了,才去批判魯能球迷的這一舉報行為,否則,「自己一身毛,還說別人是妖精」?【原創評論:瑜說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