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劉名洋 實習生 陸寧玥)7月初,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吳丹紅在微博舉報稱,湖南益陽市委副書記黎石秋碩博論文存在嚴重抄襲。事發後,湖南大學及益陽市委組織部介入調查。今日(7月12日)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黎石秋多篇文獻還存在一稿多投的情況。
吳丹紅公布在微博的材料顯示,黎石秋碩士論文存在抄襲行為。微博截圖
6月30日,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吳丹紅在微博舉報稱,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董嵐在湖南大學就讀時的博士論文存在抄襲行為,其後在微博發布知網論文查重報告顯示,在去除本人已發表文獻部分的情況下,董嵐抄襲率達44.7%。
事發後,有網友發現董嵐博士論文存在大量抄襲「師兄」黎石秋博士論文的情況。新京報記者在益陽市政府網站查詢到,黎石秋中共黨員,湖南瀏陽人,曾先後擔任中共寧鄉縣委書記、政府縣長等職務,現任湖南益陽市委副書記。董嵐曾擔任益陽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等職務。
吳丹紅表示,其對黎石秋的博士論文也進行了知網查重,在去除本人已發表文獻部分的情況下,黎石秋博士論文抄襲率達37.1%,碩士論文抄襲率達75.4%。
此外,新京報記者今日以「黎石秋」為關鍵詞,在知網共搜出38條他發表的文獻結果,七篇文獻涉及一稿多投。其中,2003年至2004年,黎石秋圍繞安全生產撰寫的一篇文獻,以四個不同的標題發表在四份雜誌上。2007至2008年,黎石秋撰寫的《以「不同」促和諧》一文,以相同的標題分別發表在《中國人才》《民營科技》《中國·城鄉橋》和《領導科學》四份雜誌上。
新京報記者 劉名洋 實習生 陸寧玥
編輯 白馗 校對 陸愛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