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家文學期刊聯合聲明抵制抄襲和一稿多投

2020-11-23 騰訊網

編者按:許多的文學期刊都遭遇過某些作者一稿多投,或將自己舊作、別人作品改頭換面之後,再轉投其他雜誌。由於編輯們無法第一時間捕捉到這些行為,再加上抄襲的概念難以界定,此種行為仍在繼續。近期,深受其擾的《花城》雜誌聯合其他四十四家文學期刊,草擬一份對抄襲和一稿多投行為的聯合抵制聲明。

關於作品抄襲與一稿多投問題的聯合聲明

原創首發稿源是文學期刊品牌得以確立的重要基石,稿件的原創性更事關作者信譽,抄襲和一稿多投的發生會極大破壞行業規則和創作生態,基於此,我們希望作者和刊物互相尊重、共同自律。而近期多家文學期刊遭遇抄襲和一稿多投事件,為了抵制和杜絕這種不端行為,我們嚴正聲明:


1.再次重申文學期刊「原創、首發」的原則。


2.我們承諾稿件一旦留用,及時通知作者本人,作者須確認稿件專投及原創性。請作者對文學秉持敬畏之心,對自己負責,切勿一稿多投,更嚴禁抄襲。


3.存在抄襲行為的作者,一經發現,將予以公布譴責,刊物將拒絕刊發其任何作品。

4.存在一稿多投行為並刻意隱瞞不告者,一經發現,若未刊出,立即撤稿,若已刊出,扣除全部稿酬,並予以公布,兩年內不再刊用該作者作品。

敬請廣大讀者共同監督。

《花城》《人民文學》《解放軍文藝》《清明》《收穫》《延河》《上海文學》《長江文藝》《長城》《小說界》《天涯》《當代》《中國作家》《湖南文學》《十月》《世界文學》《野草》《山花》《江南》《西湖》《文學港》《作家》《青年文學》《天津文學》《大家》《詩刊》《隨筆》《廣州文藝》《作品》《鐘山》《紅巖》《青春》《廣西文學》《芙蓉》《滇池》《芳草》《百花洲》《新疆文學》《芒種》《民族文學》《雨花》《福建文學》《西部》《伊犁河》《創作與評論》(按加入順序排名)
  

2016年5月20日

相關焦點

  • 45家文學期刊發聯合聲明 抵制一稿多投引爭議
    近日,包括《人民文學》、《收穫》、《十月》、《花城》等國內的45家文學期刊,發布一份《關於作品抄襲與一稿多投問題的聯合聲明》。聲明具體是四點內容:1.再次重申文學期刊「原創、首發」的原則。2.我們承諾稿件一旦留用,及時通知作者本人,作者須確認稿件專投及原創性。請作者對自己負責,切勿一稿多投,更嚴禁抄襲。3.存在抄襲行為的作者,一經發現,將予以公布譴責,刊物將拒絕刊發其任何作品。
  • 45家文學期刊聯合抵制一稿多投 重申原創首發原則
    原標題:45家文學期刊聯合抵制一稿多投   45家文學期刊近日聯合發布一份對抄襲和一稿多投行為的抵制聲明。   聲明提到,原創首發稿源是文學期刊品牌得以確立的重要基石,稿件的原創性更事關作者信譽,抄襲和一稿多投的發生會極大破壞行業規則和創作生態。
  • 45家文學期刊抵制一稿多投 刊物與作者需互相尊重合理共生
    原標題:四十五家文學期刊聯合抵制一稿多投重申首發是立身之本   刊物與作者需互相尊重合理共生     ——《花城》雜誌編輯部副主任陳崇正說,這次發布聲明的45家文學期刊都是原創期刊  「原創首發稿源是文學期刊品牌得以確立的重要基石,稿件的原創性更事關作者信譽,抄襲和一稿多投的發生會極大破壞行業規則和創作生態。」5月20日,《花城》《人民文學》《十月》《收穫》等國內的45家文學期刊,共同發布一份《關於作品抄襲與一稿多投問題的聯合聲明》,希望作者和刊物互相尊重、共同自律。
  • 周俊生:抵制一稿多投,成名作家更要自律
    人文精神    周俊生專欄    最近,包括《人民文學》、《收穫》、《十月》、《花城》在內的國內45家文學期刊,聯合發布一份《關於作品抄襲與一稿多投問題的聯合聲明》。這份聲明再次重申文學期刊「原創、首發」的原則,並表示對存在抄襲行為的作者,一經發現將予以公開譴責,刊物拒絕刊發其任何作品,對存在一稿多投行為並刻意隱瞞不告者,發現後若未刊出則立即撤稿,若已刊出則扣除全部稿酬並予以公布,兩年內不再刊用該作者作品。    這45家文學期刊基本包括了國內發表文學作品的一線期刊,它們聯合發布這個聲明,針對的是當下文壇上經常出現的抄襲和一稿多投現象。
  • 文學作品「一稿多投」泛濫 一紙聲明能否遏制?
    最近包括《人民文學》、《收穫》、《十月》、《花城》等國內的45家著名文學期刊,發布一份《關於作品抄襲與一稿多投問題的聯合聲明》,文學作品「一稿多投」的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一稿多投」何至於如此泛濫?
  • 拒絕「一稿多投」能救文學雜誌嗎?
    作者:李巖近日,45家國內頂尖的文學雜誌聚到一起,發表了一個聯合聲明,對抄襲和「一稿多投」說不。一旦發現有抄襲或「一稿多投」行為的,立即在這45家雜誌進行聯合封殺。文學雜誌一向獨立運營,像這樣大規模聯合整治的舉措不多見,這說明它們的確很為這些事傷腦筋。抄襲不用解釋,大家都懂。「一稿多投」則是相對陌生的概念,指的是作者把一篇稿子投給多家雜誌的行為。「一稿多投」之所以要被禁止,是因為它打擊了文學刊物的原創性與首發性,理論上是知錯犯錯。「一稿多投」一旦被發現,作家就面臨身敗名裂的危險。
  • 一紙聲明能遏制「一稿多投」嗎?
    》、《收穫》、《十月》、《花城》等國內的45家著名文學期刊,發布一份《關於作品抄襲與一稿多投問題的聯合聲明》,文學作品「一稿多投」的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一稿多投」何至於如此泛濫?一紙聲明就能遏制「一稿多投」嗎?青年報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青年報記者 酈亮  「一稿多投」僅僅是因為想多賺點稿費嗎?  這發布聲明的45家文學期刊,幾乎囊括了中國目前最重要的文學雜誌,可見「一稿多投」已經到了何等泛濫的地步。
  • 一稿多投了解一下,有人把批評一稿多投的文章發表了四次
    兩篇論文的收稿日期分別是2007年3月15日和2007年3月16日,原來是傳說中的「一稿多投」啊。一稿多投就是作者為了提高發表的可能性,將自己相同或相似內容的稿件同時投給兩個及兩個以上的刊物。其中最具諷刺意義的是有個人寫了篇一稿多投的文章,然後一稿四發,這個人叫趙亞山,同樣的內容,他同時在《新聞採編》1994 年第 1 期以《一 「女」嫁多 「郎」的悲喜劇——一稿多投現象巡視和思索》為名發表,在《編輯之友》1994 年第 2 期以 《一稿多投現象透視》為名發表,在 《新聞愛好者》1994 年第 4 期以 《一 「女」嫁多 「郎」的悲喜劇———對一稿多投現象的剖析》為名發表,在《三月風》1994
  • 期刊論文投會議算一稿多投嗎_一篇論文既投會議又投期刊 - CSDN
    案例分析:一稿多投與重複發表 我本以為一稿多投(Duplicate Submission)與重複發表(Redundant (or Duplicate) Publication)的是同一回事, 可仔細回想和分析一下,發現有些「一稿多投」的作者還真的沒有「重複發表」的動機。
  • 淮安市委黨校講師劉東傑多篇論文涉一稿多投被舉報
    據悉,事件當事人劉東傑為江蘇淮安市委黨校一講師,他對北京青年報記者回應稱,因為之前對相關的學術規範、學術道德的認識較淺,加上對自己的學術能力不自信,為了稿件能發表,才幹出一稿多投和重複發表的事。劉東傑稱,他現在已經在改正錯誤,願意為此事承擔責任。同一論文曾在不同期刊發表16次引關注近日,有媒體對劉東傑一稿多投的現象進行了曝光。
  • 從「一稿多投」談起
    不知從何時起,「一稿多投」似乎已然被界定為「學術不端行為」。於是,新老學者在投稿時必須遵守此項規則,只有等到對方說「不」時才可另投。有些學刊耍大牌,不發退稿函,僅告知作者三個月杳無音信便可另投。一些學子不堪等待,便暗中多投,那心態也是竊竊的,不勝惶恐。
  • 「一稿多投」往事
    30年前,全國書法類專業刊物不到10家,查仲林先生在河南美術出版社旗下的《青少年書法》雜誌當編輯,負責篆刻方面的稿子。  我那時學習篆刻才四五年,臨創之餘,學著寫一些談論篆刻的文章四處亂投,雖然發表了一些,但命中率還不是很高,因此常常一稿多投,《青少年書法》雜誌是我「進攻」的重點目標之一。
  • 禁止「一稿多投」是合理的嗎?
    當然,這也得分情況:對於學術界的「大牛」來說,其基本上是每投必中,甚至不用投,自有編輯來約稿,因此,若這一部分人實施一稿多投行為必然容易導致一稿多發;而對於底層的「學術民工」尤其是博士生和剛入學校工作的科研人員而言,「投而不中」才是常態。前者愛惜「聲譽」,完全沒必要一稿多投,他們有能力將文章發在最合適的期刊上;後者又很難將文章發表出來,也就不會因一稿多發而導致對編輯的不尊重和對學術資源的浪費。
  • 一稿多投但不發表_arxiv 不違背 一稿多投 - CSDN
    案例分析:一稿多投與重複發表 我本以為一稿多投(Duplicate Submission)與重複發表(Redundant (or Duplicate) Publication)的是同一回事, 可仔細回想和分析一下,發現有些「一稿多投」的作者還真的沒有「重複發表」的動機。
  • 「一稿多投、一文多發」有利於科研成果廣泛快捷的交流
    來源:科學網 作者:王立新 論文是作者智慧和辛勤勞動的結晶,是人類科學進步的基石;期刊是發表論文的載體、是靠論文生存的寄生蟲。這是基本事實,是探討「一稿多投、一文多發」問題的出發點。 作者發表論文是促進人類科學進步的重要環節,所以發表的渠道越多越有利於學術成果的交流,因而也就越有利於人類科學事業的發展與進步。
  • 繼查出裁判沈寅豪抄襲後,馬寧一稿多投也遭舉報
    繼裁判沈寅豪執法京魯大戰首回合,因一點球涉嫌誤判,引發魯能球迷憤怒後,竟被揭發出學術論文與碩士畢業論文皆有涉嫌抄襲行為。還好,馬寧並未完全成為上海德比戰的主角——這才是足球應有的表現和本質所在:因為,凡是裁判成了比賽的主角,這樣的比賽大多就會留下遺憾:畢竟,人們是來看足球比賽的,是來看球員表現的,而不是來看裁判搶戲的!可令馬寧或未想到的是,上海德比才結束,就有山東球迷再次揭發並舉報:馬寧的論文,存在一稿多投現象,並認為這是嚴重的學術不道德、學術不端問題!
  • 一稿多投,都是作者惹的禍?
    該文已經於2005年在該刊第四期刊出,不想貴刊竟然在沒有用稿通知等相關程序的情況下又刊登了該文,而且既沒有通知本人,也沒有給本人寄來載有本人論文的貴刊雜誌,因而使一稿兩投的錯誤,長期未被本人發覺。造成這個錯誤,本人也有沒有通知貴刊退稿的責任,特此向貴刊表示歉意,並請貴刊用適當的方式,發一個撤稿聲明。」 這是記者近日在科技類網站上看到的一封撤稿信。
  • 湘潭大學教授論文一稿十投遭質疑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商學院學報》、《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學報》、《經濟與管理》3家刊物是集中在2008年1月5日和6日收到論文稿件的。在黃旦看來,一稿多投的現象多見於研究生。當前的評價機制下,研究生在某種程度上比教授更需要發表論文。有些教授常常為了自己的學生而跟刊物維持一種關係,「這可能也會造成一稿多投。」
  • 發表論文可以一稿多投嗎?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一稿多投,顧名思義,就是一篇稿子同時或者先後投給多個期刊社現在期刊社的編輯期普遍很長,而且都是來稿不退,投稿人不知道稿件是否被錄取,什麼時候被錄取,導致投稿人很迷茫。這種情況下,有的人為了更迅速地發表文章就一稿多投,採用這種廣撒網的方式去投稿,想著這麼多期刊社總有一個會錄用。
  • 中文論文翻譯成英文論文再投英文期刊算不算一稿多投?
    很多問題都是我始料未及的,比如這條:「中文論文翻譯成英文論文再投英文期刊算不算一稿多投?」這個問題問的人非常多,很多人都有疑惑或者是內心有不安。因為近年來爆出的很多學術不端的事情讓大家都人心惶惶。如果一篇論文中的英文論文比中文論文原文的內容增加了30%以上,我認為是可以的,不能算是一稿多投,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關於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和論文,其數據和實驗結果可能是固定的,很難再增加新的內容,這種情況下就要謹慎對待「中翻英」的方式,最好不要再進行投稿。如果是關於人文社科領域的研究和論文,增加內容就相對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