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幫爸爸:植物不說話,就像變老後的父母》

2020-11-04 一幫爸爸生活館



我們有感情

動物同樣擁有


動物雖然不會說話

但它們用自己的方式

向外界

傳遞感情


狗狗開心的時候,會不停的跳躍、搖尾巴

小貓用頭蹭蹭主人,表達愛意

馬兒噴響鼻子,釋放內心的喜悅

……


開心需要表達

傷心亦如是

動物傷心

感情也會外露



1992年我才5歲

腦海中很多的記憶都比較模糊了

但我卻清晰記得

那年的7月

老房子右手邊的牛棚

發生過的事情


家裡懷孕9個月的母牛

成功誕下了小牛

當我們一家人

剛感受到新生命的喜悅

卻發現

剛剛降生的小牛

先天性臍炎


小牛還沒來得及看清這個世界

掙扎幾個小時後

離開了這個世界

離開時

守在身邊的母牛

眼睛紅紅的

它眼中

清晰的映著小牛犢躺在地上的樣子

眼神裡

儘是傷感


仔細看

牛媽媽的眼角在流淚

牛棚裡

迴蕩著低沉的哞哞聲

每一聲

都透著無助

讓人莫名心疼


母牛不斷

用舌頭舔它、用蹄子翻動它

似乎以此

來寄託心中

對生命最後一絲的期待


不光是會發出聲音的動物

看似靜止的植物

情感也一樣細膩


植物不像小狗

會跟著我們奔跑

對著我們搖尾巴

但它們一直

追著光

追著水

追著溫度

追著積極

……

向上生長


大四那年的12月

我在翠園中學

參加研究生考試

回家時

在中學舊住宅的轉角處

看見一盆被遺棄後

倒在地上的蝴蝶蘭

白色的花朵

仿佛一隻只受傷的蝴蝶

躺在地上

卻很強壯

我不願強有力的生命

就這樣的消失



我輕輕抱起它

將它帶回了家

鬆了鬆土

修了修枝

將它安置於吸水透氣的

棕色陶瓷盆中

澆了半杯水

和家中其它植物一起

置於窗臺前

放於柔光處


沒怎麼刻意去管它

有一次出差很久

回來發現

蝴蝶蘭粗壯的根莖

悄悄的伸入了隔壁水養鳶尾花的花盆裡

這一幕挺驚喜

就像發現了

口渴的孩子

學會了自己找水喝

很是欣慰


於是我把鳶尾盆搬到了另一邊

一段時間以後

蝴蝶蘭的肥根

也跟著轉向了另一邊

照樣伸進了盆裡。。。。。。


它就像一個人

只是不會說話

動作很慢很慢

完全看不出來有沒有動的

一個人


植物也有感情

只是植物間情感的傳遞

總是默默的

默默的陪伴

默默的生長

默默喜怒哀樂

默默追著光走

……


小樹長得快

不說話


大樹長得更快

但很長一段時間看不出什麼變化

不說話



仰望父母

答案截然相反


小時候眼中的父母

像大樹一樣

高大、挺拔、偉岸

最安全的安全感

那時候的他們

經常說話

很長一段時間看不出什麼變化

可是

等我們漸漸長大

你會突然間發現

父母衰老的速度

肉眼可見

他們開始變得沉默

不說話



有人說

老了

會變得像小孩子一樣


因為

當人老了

他們在逐漸的衰退


但我們對待變成「小孩「的老人

卻並不像對待小孩那樣

有足夠的耐心


3歲的小男孩跑過來問爸爸

「爸爸,飛到樹上的是什麼?」

爸爸會笑著說:「那是小鳥「

聽到答案的小男孩開心的跑開了

2分鐘後

小男孩又跑過來問道

「爸爸,飛到樹上的是什麼?」

爸爸還是會笑著說:「那是小鳥「

即便重複10次

爸爸依然會笑著回答:「傻孩子,那是小鳥啊「。


而記憶退化的父母呢?

當他們第一次問:「飛到樹上的是什麼?」

子女會回答:「那是小鳥」

父母第2次問:「飛到樹上的是什麼?」

子女依然會耐心的回答:「那是小鳥」

當到第3次、第4次

「都說了那是小鳥」

他們會

變得小心翼翼

變得透明

變得沉默

不說話



別讓年邁的父母

變得小心翼翼

別讓年邁的父母

變得透明

別讓年邁的父母

變得沉默

不說話


他們應該依然

自我

個性

放肆

擁有自己的朋友圈

擁有自己的生活

不要讓老頭兒,老太婆

取代了父母的名字

……

他們依然擁有做決定的

權力


相關焦點

  • 抖音是不是我們都不長大你們就不會變老是什麼歌 萬愛千恩歌詞
    抖音是不是我們都不長大你們就不會變老這首歌的音樂歌名超級火,據悉,這首歌歌名叫《萬愛千恩》,是歌手王琪演唱的。下面來看一下。一直想為父母寫一首歌,寫了很多版,改了很多版,這一寫也就寫了好幾年!關於父母的作品慢慢的變成我最不敢觸碰的題材,也是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我2003年離開家去追逐夢想到2016年這13年我幾乎每年回家一兩次跟父母聚少離多,直到2016年我女兒出生,父母才答應跟我們一起生活幫我們照顧孩子,這三年也是我最踏實的3年,每天都可以吃到媽媽做的飯,可以陪爸爸看看電視。
  • 為什麼孩子不愛聽父母說話?因為一開口,他們就錯了
    當孩子還是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嬰兒時,許多父母都會認為自己的孩子真是可愛極了,也不太費事。但是孩子長大到能說話、能走路的年紀時,父母們就開始頭疼了,因為孩子開始變得有自己的堅持,即使是錯誤的事情,孩子也不一定能夠將父母的話聽進去。
  • 豬爸爸的示範:完美爸爸形象,需要具備這些特點
    讓我們來看看豬爸爸是怎麼做的?一、愛孩子們的媽媽,並懂得示愛。有人說,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夫妻恩愛,溫馨的家庭氣氛,父母彼此的體貼和關愛,不僅給孩子提供成長所需的良好環境,也給孩子做示範如何處理感情。
  • 《父親的生物學意義》:不陪孩子的爸爸,這些影響恐怕沒想到
    實驗發現,當男性將要做爸爸的時候,他的荷爾蒙會發生變化,甚至出現和類似妊娠反應的症狀,有的父親還會出現產前症候群,也是受激素水平的一些影響。等到嬰兒出生之後,作為爸爸,他們的雄性激素水平會降低將近三分之一,從一個「男人」變成了一個「爸爸」,攻擊性降低,變得更顧家。
  • 孩子不聽話?是因為你從來不好好跟他說話,愛家人從好好說話開始
    3分鐘後,我在外面提醒一下「到時間了」,他一般就能主動起來了。從此以後,早上就省事兒多了,再也不用手忙腳亂,更不用怒火衝天了,家裡和諧了很多。多睡那幾分鐘都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是,換了說話的方式。商量了對話方式之後,他是提了一個「小需求」,表達清晰,把我當成是幫他提醒時間的人——我們從敵對關係變成了夥伴關係,當然就非同往日了。我跟他聊,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都要好好說話。
  • 這個萌娃不簡單,還沒學會說話就學會面壁思過,網友:長大還了得
    但是,有些孩子偏偏不按套路出牌,他們「出其不意」的舉動,總會承包我們一天的笑點。下面這個萌娃,話還說不利索呢,就先學會了「面壁思過」,過程讓人捧腹。這個萌娃不簡單,還沒學會說話就學會面壁思過樂樂今年1歲,爸爸是個婚禮主持,在爸爸的薰陶下,從小就是個「機靈鬼」。有一次在家裡玩,不小心被盆栽扎到了胳膊。
  • 孩子「怕生」不愛說話?其實兒童也有「社交恐懼症」,父母要重視
    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發現,孩子在家人面前活蹦亂跳無法無天,一遇到生人就變得啞口無言安安靜靜的,一去到新的場合,就會緊張和局促不安,具體表現就是看起來很木訥,呆呆的。 大多數父母遇到孩子「怕生」的情況,就會認為孩子是太呆了,其實這很有可能是「兒童社交恐懼症」,想要改善孩子的人際交往,父母就要重視這個問題。
  • 三角原生家庭:父母吵架後,如何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小?
    有時候,我會在心裡跟自己打賭,賭那幾塊玻璃沒碎,有時也會賭玻璃碎了,假如沒碎就像中了大獎一樣開心。放學後的那頓午餐或晚餐能否順利吃上,取決於我那一探頭的觀望。完整的玻璃會讓我像只小兔子一樣蹦蹦跳跳著走上去開門,不完整的玻璃則意味著我沒飯可吃,可能還要坐2路電車去大姨家搬救兵……家庭系統呈現出一種三角關係。父親、母親和子女是三角形的三個頂點。
  • 你想回家和「管得寬」父母一起過年嗎?有了父母
    父親帶我上車後,東看了一眼西邊,幫我收拾行李,把被子和枕頭抹灰,整齊地放好,拿了一杯開水,開蓋掛起來提醒我不要燙到嘴,還告訴我不要忘了吃桌上袋子裡的……我勸他下車,火車還有幾分鐘就要開了,但他慢條斯理和那個人談了談我啊,這是二女兒,無知,真不讓人擔心。我的大女兒和女婿在北京公安局工作,請照顧好我女兒,當她到達北京時,她的姐姐姐夫會來車站接她!
  • 「臭美女兒」梳理頭髮,爸爸全程幫舉小化妝鏡,滿眼都是寵溺
    爸爸們雖然沒有那麼強烈的愛美之心,但是「直男」們遇到了嬌俏愛美的女兒也只能乖乖配合了。「臭美」萌娃梳理頭髮,爸爸全程幫忙舉小化妝鏡,好有愛的父女情一位網友在餐廳用餐時無意中看了這樣一幕,不遠處的某張餐桌上,一對帶著女兒來吃飯的年輕夫妻用餐完畢準備離開前,大約兩三歲的女兒想要先整理好自己的儀表。
  • 幫父母免費補拍結婚照 紀念永不褪色的愛情
    他們的愛情,是平淡中的默契與小驚喜,也是陪伴與堅守。這份令人豔羨的平淡,已經浸入他們生活中的每一處,是家庭的溫馨記憶。聽父母(祖父母)的愛情故事,留住他們一生中的難忘回憶,「老家」微信公眾號與海馬體照相館於2月6日發起活動,在全省範圍內,為60對結婚20年以上的父母(祖父母)補拍結婚照,追尋平淡生活中愛情的模樣。
  • 孩子說話的早晚影響智商?家長3點誤區讓孩子晚說話,千萬要重視
    孩子一出生,就承載著父母所有的希望。父母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而當孩子學會叫父母的時候,叫爸爸媽媽。這是父母最幸福的時候,他們會覺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有回報的。但是孩子遲早會開口,甚至很多家長都會為孩子儘早開口付出很多努力。一般寶寶什麼時候說話?
  • 你不知道植物也會「說話」……
    最早通過研究得出這一結論的是英國的植物學家們。他們通過一種特殊的儀器——植物探測儀,把儀器的線頭與植物連接,人戴上耳機就能夠聽到植物說話的聲音了。首先,科學家們將計算機與植物進行特殊的連接後,向植物提出一些問題,植物根據它所「聽到」的,將自身的形狀變化、生長速度等信息通過計算機反饋給人們。當然,這些信息都是以數據的形式出現在計算機屏幕上的。然後,科學家通過另一臺計算機來解讀這些數據,繪出簡單的圖表。
  • 1歲女兒避開媽媽高顏值,和爸爸「王祖藍」就像複製粘貼
    然而,從王祖藍曬出的女兒的照片中我們看到,1歲的女兒還是像爸爸王祖藍比較多,網友都說王祖藍基因太強大了,女兒完美地避開媽媽的高顏值,和爸爸就像複製粘貼一樣,而也有網友表示對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畢竟女兒隨爸,兒子隨媽是再正常不過了。
  • 客戶親歷:退休後,泰國生活讓我沒時間變老
    突然間由工作狀態轉變為退休狀態,難免讓不少老人一時間不太容易適應。人生就像齒輪,越轉越靈活,閒下來反而容易鏽跡斑斑。閒,是福氣。太閒,卻是一場災難。有人曾經問,廢掉一個人最快的方式是什麼?答案是:一直閒著。閒人愁多楊絳先生曾說:「你當下最大的問題,就是想的太多而做的太少。」煩惱是閒出來的,快樂是忙出來的。
  • 下雨天打雷閃電孩子嚇到哭鬧,父母科學引導幫孩子克服心理恐懼
    文 |丹鳳育兒(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最近雷雨天氣特別多,昨天下午我所居住的城市,遼寧瀋陽突降大暴雨,雷電交加,朋友圈視頻瘋狂轉發:在鐵西區一個小區附近,閃電從天而降,形成一個巨大的火柱,場面甚是震撼,簡直就像電影大片。
  • 父母須細心 孩子說話反映著內心世界
    核心提示:有不少的父母們反應,自己常常摸不清楚孩子的想法,其實只要家長們平時能夠細心些,就可以從點點滴滴中得到孩子心裡的一些想法,若是不相信的話,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孩子說話中暗藏的小秘密吧!  有些孩子說話速度很快,能言善辯,有些則說話速度很慢,不急不躁,這些標誌性的東西就是孩子性格的一種反映,因為一般說話快的孩子在性格上也比較直爽、活潑,而平時說話慢的孩子則性格較為內向,慢條斯理。但是,如果孩子突然改變了說話的速度,出現相反情況時,父母就要小心警惕,孩子必定是出現了什麼問題,應該仔細觀察,以儘早地幫助孩子。
  • 不知道您有沒有發現孩子越來越不愛說話了?這是為什麼呢
    教育始於傾聽,終於傾聽孩子最近是不是常常對父母的話感覺不耐煩以及沉默寡言呢其實這都是父母沒有做好示範作用。曾幾何時,當孩子興致衝衝地跑來和父母說:「爸爸,快來看,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東西」時,爸爸卻擺擺手說:「我很忙,等會去。」,這個等會,孩子卻等到了晚上,等到了明天,爸爸也沒談起過。漸漸地孩子喜歡把事情藏在心裡,等到父母和孩子交流時發現孩子不說話,就責怪孩子一點也不懂事,這樣更讓孩子沉默不語,導致內向的性格。
  • 放學後,這三句話父母一定要問!尤其是第一句,真的會影響孩子一生
    孩子就像只鬥敗的公雞,木著張臉就去洗手了。 整個席間,孩子一句話也沒說,安安靜靜地聽著我和閨蜜說話。 吃完飯,丟下句「我要做作業了」,就拿起書包進了自己的房間。
  • 都說男孩「開竅晚」,父母莫焦慮,好好鍛鍊孩子,等待厚積薄發
    朋友跟我訴苦,她家兒子已經上小學了,還跟個孩子一樣,一點也不知道學習,整天就知道瘋玩和氣人,簡直是個惡魔,再看看同班的小女孩,每天自覺學習,還知道幫媽媽做家務,乖巧得像個天使。男孩比女孩開竅晚,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共識。男孩為什麼開竅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