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獵豹這個品牌,各位仔細想想已經多久沒有聽到過關於它的消息?上次應該是4月底,吉利決定託管獵豹汽車在長沙工廠,其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滿足新能源車型的產量,當然也是降低獵豹汽車的生存壓力。而對於獵豹品牌,各位又了解多少呢?它是一個標準的軍工品牌,從2013年才算是進入到普通消費者的視線中,因為此前一直是全國最大的越野汽車生產廠家,顯然無法滿足多數消費者對城市SUV的需求。
但是從2013年,湖南獵豹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它可以更好的滿足更大眾化的汽車市場,比如2015年我們終於見到了CS10在上海國際車展的上市,2017年獵豹CT7也宣布上市。從這個時候開始,也算是獵豹品牌進入了巔峰時期,比如2017年上半年,總銷量躋身全國自主品牌銷量前十五名,當然這個成績相比哈弗、長安或吉利還是差得多。而當時也正逢國產品牌衝擊高端市場,獵豹也想要再次嘗試一下,所以我們見到了Mattu,它作為一款起售11萬的國產緊湊型SUV,定位確實不低。
當然,現在的Mattu在售車型也只剩下兩款,13.68萬起無疑是再次提高了購車成本,所以不少消費者感到不滿意,而此次該車改款目的是升級發動機,以滿足國六排放為前提,但從動力參數來看,它並不是特別出色。1.6T發動機最大功率200馬力,最大扭矩為270N·m,這樣的參數應該是國產1.5T動力的基本水準,當然馬力確實不錯,只是扭矩限制了它的性能,所以最終駕駛體驗也一般般,完全是以滿足基本代步需求為主。那既然如此,十三四萬的價格為何不選哈弗H6或者吉利博越呢?
而今天之所以要提起獵豹這個品牌,主要原因是一則通告在網絡上流傳,題目是《關於停止中國境內獵豹汽車免費售後的聲明》,經銷商在該聲明中稱,因獵豹汽車廠家停止零配件供應,導致無法提供維修服務。而在聲明中介紹,獵豹汽車已經15個月對中國各獵豹4S店和售後服務店種種侵犯,包括不限於停止汽車生產、停止DMS系統的餘額使用、停止配件供應、停止400電話接聽等行為,所以如今經銷商不再提供相關服務,完全是因為獵豹汽車沒有後續資源的供應,如此一來,40萬獵豹車主將面臨困境。
按照目前獵豹品牌在國內規模來看,4S店應該是有400多家,其中部分經銷商也因為銷量不佳退網,尚存的經銷商應該有200多家。雖說規模不大不小,但是目前獵豹車主不完全統計有40萬以上,部分車主的獵豹汽車也已經出現故障,所以此次聲明中,各經銷商也表示將會儘可能盡到自己的職責,但是服務將會收取費用,收費標準不高於外採配件成本與基礎工時費總和。而目前全國各地獵豹品牌經銷商,已經推舉代表前往湖南長沙的獵豹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行政總部,只可惜目前還沒有實質性進展。
其實獵豹品牌也已經停止研發許久,發布車型也從Mattu接觸,其主要原因還是產品質量無法保證,在經歷了CS10的輝煌後還是沒有顯著提升,包括新車型上市速度越來越慢,消費者關注也持續下滑,銷量帶來的利潤自然無法再繼續保證公司正常運營所需要的資金。而獵豹品牌本身應該是有一手好牌,畢竟它早於三菱合作,引進帕傑羅汽車相關技術,所以在越野車的領域一直享譽盛名,只可惜獵豹後來為了更好的吸引年輕消費者,走城市SUV路線,像獵豹Q6已經多年沒有更新,完全沒有辦法服務市場。
2019年獵豹品牌銷量僅為1.94萬輛,相比2018年減少70%,所以才有前面吉利汽車託管獵豹汽車的生產工廠一事,而截止到今年7月份,獵豹汽車的銷量也不過2000輛,回想它2017年銷量超10萬,確實差的太多了。但獵豹品牌也確實沒有辦法,沒銷量沒資金,就不會有研發,所以不久後等待它的可能是徹底破產。
總結:所以目前來看,獵豹品牌旗下的車型肯定不要再入手了,畢竟現在有40萬車主連基本的保養和維修都沒有地方。而經銷商此次聲明也算是挾消費者以令廠家,但實在無能為力的廠家,又會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案呢?但我們更擔心的是,未來還有哪些品牌會出現類似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