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證明一下高大上的1+1=2

2021-01-14 總是在路上的軀殼

總有人問,1+1=2,我們說規定的吧,他們不滿意,我們說不知道吧,肯定會有人說,就這還大學生呢!理工科目測有不少人被問過此類問題,前些天在知乎上看到了關於這個東東的嚴格證明,故搬運過來,以饗大家,多少可以「防身」,當然,也可以裝X用: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皮亞諾公理,畢竟數學都是建立在公理之上的,

①1 屬於自然數
② 每個自然數的後續數也是自然數
③ 任何不是1的自然數的前一個數也是自然數
④如果x, y的後續數相同, 那麼x = y.
⑤ 任意數以及任意數的後續數都屬於自然數集。



然後我們來定義一下加法:
有兩個自然數 a, b ,如果 b = 1, 按照公理 ②,定義 a + b = a' , 就是說如果一個自然數加上 1, 就是這個自然數的下一個數,這個是由公理①, ② (每個自然數的下一個數也是自然數)決定的。
如果 b 不是1, 令 c 是 b 的前一個數 (公理 ③),那麼 a + b = ( a +c )', 就是說, a + b 等於 a + b 的前一個數的後續一個數, 好理解吧 ^^.

然後我們來看看 2 是什麼。
2 被定義為 1 的一個後續數, 所以 2 = 1『。
既然加法裡面已經定義了 a + b = a'
令 a = 1, b = 1, 那是不是 1 + 1 = 1', 於是 1 + 1 = 2。

是不是好機智。

用人話說就是:

對於自然數加法, 我們定義任何一個自然數加上1就是它的後續數,2 是 1的後續數於是 1 + 1 = 2。

要是有人問,為什麼加法要這麼定義?好流氓的皮亞諾公理啊!其實,

所有的數學證明最終都是以公理 (Axiom) 為起點的 。 任何一個數學體系都是以一組公理為起點的,公理本身無法被證明, 因為它們就是起點。要真換一換也不是不行,只要推出來的東東互相不矛盾就行,非歐幾何不就這麼來的。

要是還不服,那據說還有個在集合論上證明的:


打星號的就是要準備的定理,不長,也就300來頁,有興趣的同學自行去圖書館查閱吧,真有問你1+1=2證明的,並且對建立在集合論上的證明表現出強烈興趣的,我真心建議他去搞數學去

相關焦點

  • 1+2=3,中國數學家陳景潤早已證明出來,如何證明1+1=2?
    在一些有關數學的文章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中國數學家陳景潤成功證明了「1+2=3」,而全世界沒有一個數學家能夠證明「1+1=2」。
  • 數學·證明命題1+1=2
    證明命題:1+1=2 作   者:omega
  • 黎曼猜想證明這麼重要嗎?可笑「1+1=2」是不是真的需要證明
    上一期我們講述了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懸賞的千禧年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P=NP的證明)。無論誰能證明正確或者證明錯誤都可以拿到100萬美金。如果解決了P=NP,世界將會怎樣?看看千禧年七大數學難題之一。評論區的小夥伴竟然給了這樣的答案,真是讓我臉上笑嘻嘻了?
  • 證明1+1=2怎麼那麼難?
  • 勾股定理的證明1-1
    從今天起,我們來講勾股定理及其證明。
  • 如何證明1+1=2?
    很久以前有人說,陳景潤證明了1+1=2。最近也聽到有人這樣說:這個問題真棘手,比證明1+1=2還要難。
  • 數學界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難道就是要證明1+1=2?
    這幾天一直有朋友在評論區或者私信我說講一講哥德巴赫猜想,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哥德巴赫猜想。首先我們在這裡強調一下,哥德巴赫猜想不是證明1+1=2,不是1+1=2,不是1+1=2,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以後出去千萬別說哥德巴赫猜想就是證明1+1=2,這實在太雷人了!1+1=2其實是定義,2就定義為1與1的和。哥德巴赫猜想說起來其實很簡單,就是證明任意一個大於2的偶數,都可以拆成兩個素數的和簡稱1+1。這裡的1+1是一個素數加另一個素數的意思。素數就是指那些只能被自己和1整除的整數,比方說5,7,11,13都是素數。
  • 皮亞諾公理與1+1=2的證明
    皮亞諾公理關於1+1=2的問題,有人說:它是數學的公理,數學是不需要證明的。又有人說:由於1 + 1 = 2是所有的數學定理的基礎,所以它是無法用數學方法來證明的。那麼「1 + 1等於2,究竟是為什麼?」
  • 哥德巴赫猜想不是證明1+1=2!數學皇冠上的明珠究竟是什麼?
    介紹之前,小編要事先說明,哥德巴赫猜想不是要證明1+1=2,大夥平時討論這個問題時千萬不要瞎說哥德巴赫猜想是證明1+1=2。這樣說真的是太無知太雷人了,現在就連一些中小學的數學老師都會有這種錯誤認知,這真的是誤人子弟。
  • 「1+2」早已被中國數學家陳景潤證明出來,怎樣證明「1+1」?
    很多人可能會誤解陳景潤證明了「1+2=3」,但他其實根本就沒有證明「1+2=3」,而且這個公式也不需要證明,因為這是始終成立的恆等式,這是數學公理。事實上,數學家陳景潤所證明的是「1+2」。那麼,「1+2」是什麼意思呢?關於「1+2」的含義,就需要說到數學上一個至今懸而未解的難題——哥德巴赫猜想。
  • 數學家陳景潤證明出來了1+2=3,為什麼1+1=2證明不出來?
    數學家陳景潤證明出來了1+2=3,為什麼1+1=2證明不出來? 對於數學這門學科,我們從小就開始學習了,而且數學是一門很實用的學科,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有句話叫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連幼兒園小朋友都知道1+2=3,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1+2為什麼會等於3,又該怎麼證明?
  • 如何證明「1+1=2」?數學家陳景潤鑽研一生,終於算出「1+2」的答案
    首先,需要糾正一下題主的問題,陳景潤根本就沒有證明「1+2=3」,而且這個公式也不需要證明,因為這是始終成立的恆等式,這是數學公理。 事實上,數學家陳景潤所證明的是「1+2」。那麼,「1+2」是什麼意思呢?
  • 數學家陳景潤證明出來了1+2=3,為什麼1+1=2證明不出來
    人們都說數學都是高智商人學的,確實,這個關於1+1=2都要去證明,這個是在我們這種普通人的眼中來看確實是一個非常可笑的話題,可是在學習數學中的眼中,這是一個永恆的公理,始終都是成立的,這都是建立在皮亞諾公理之上,證明這樣的恆等式沒有意義
  • 陳景潤證明 1+2 的意義是什麼?
    首先說明,陳景潤證明的不是很多人理解中的1+2。其實,陳景潤證明的是「哥德巴赫猜想」的一部分。 有了上述思路, 數學家開始了智力上的接力: 1920年, 挪威的布朗證明了"9 + 9" 1924年, 德國的拉特馬赫證明了"7 + 7「 1932年, 英國的埃斯特曼證明了"6 + 6" 1937年, 義大利的蕾西先後證明了
  • 如果1+1=2被證明出來有什麼用?
    很多人說證明出來沒有用,其實是見識短淺上次寫完關於"1+1=2"的證明為什麼難,一發表就遇到無數噴子,好像不噴都不舒服,吃著地溝油操著賣白粉的心
  • 陳景潤證明了1+2=3,卻無法證明1+1=2,到底為什麼?
    數學是一門比較有難度的學科,很多人在讀書的時候因為數學不好而考不上好的大學,而且數學如果越深入研究,它的難度係數就會越大,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不太喜歡數學的原因。
  • 證明sin1°和√2+√3+√5+√7是無理數
    >昨天也有同學提到了√2的證明,也有說我昨天的證明不完整的(因為沒證明√3是無理數),所以本文先將這四個無理數先單獨證明一下,全文均是反證法,全文均只提主要思路,不完整證明1.證明√2是無理數這個很多書上都有,很多人對反證法的認識也是從這個證明開始的,假設√2是有理數,即√2可以寫成分數,設所以m²=2n²,所以m為偶數,令m=2k4k²=2n²,2k²=n²,那麼n也是偶數與「m,n互素」相矛盾,假設不成立即√2是無理數2.
  • 陳景潤證明的是什麼?1+2為什麼等於3?
    為什麼不少人總認為陳景潤證明的是1+2為什麼等於3,他證明的是什麼。那為何許多人以為陳景潤證明的是1+2為什麼等於3,許多文章都這麼寫的:陳景潤在1965年證明(1+2),並由師兄王元在1966年發表論文。
  • 陳景潤當年證明的「1+2」到底是什麼理論?
    1+2其實是一種弱化了的哥德巴赫猜想,陳景潤證明了任意一個充分大的偶數都可以寫成一個素數和最多不超過兩個素數之積的和。如果想證明哥德巴赫猜想,那麼證明1+2是一步步逼近終極答案的最後一步。陳景潤很多人一看到這個1+2就會非常疑惑,怎麼1+2還需要證明?
  • 陳景潤要證明的哥德巴赫猜想是1+1=2嗎?
    任何一個大於2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的形式,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的歐拉表述。這一猜想至今沒有被證明,也沒有被證偽。人們難以找出質數的確切分布規律,這可能是哥德巴赫猜想難以證明或證偽的原因。這種方法也被用到了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上,證明思路大體是這樣的,a個質數的乘積加上b個質數的乘積如果被證明可以表示出所有的大偶數,這樣就證明了a+b。把a和b逐漸減小,一直減小到1,就證明了任意的大偶數都可以表示成一個質數加上一個質數的形式,簡稱1+1。中國人對哥德巴赫猜想有著特殊的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