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層樓」下停著一輛老電車

2020-12-05 廣州日報

老電車成為老廣州人的難忘記憶。 黃嵐攝

黃嵐

花城花語

「肥仔個頭大過五層樓,肥仔只手細過荷蘭豆……」只要是土生土長的80後廣州仔女,大概都會哼這一首家喻戶曉的粵語童謠。在通俗易懂的歌詞中,不但寫出了越秀山的旖旎風光,還展示出了一幅老廣們的生活畫卷,裡面唱到的「五層樓」,正是矗立在越秀山上的鎮海樓。

那日重登鎮海樓,眺望花城美景之餘,我不禁被角落裡一輛殘舊的「老電車」吸引。鎮海樓坐落越秀山,這是連很多外地遊客都知道的事;在五層樓下,陳列著一輛歷史悠久的廣州老公交,可能很多本地人都並不知曉。玻璃方窗、進氣格柵、沒有裝飾的輪蓋……這一輛車頭線條圓潤的「101老電車」,霎時勾起我很多兒時的回憶。

從出生起,我家一直住東山口附近,雖虛有「東山小姐」之名,打小卻擁有不少關於老城區的珍貴回憶。不說不知道,東山口電車總站作為廣州最古老的電車總站,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建站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如今是102、108路線的始發站和112路電車的途經站。然而二十多年前的我們,並不知道它有多「巴閉(厲害)」,只知道坐上「電車2路線(現在的102路電車)」,就可以去文化公園看花燈;坐上「電車7路線」(現在的107路電車),就可以去西關「飲啖茶,食個包」……「搭電車」就意味著「出遊」,期待又歡喜。

那個時候,從東山去西關,並不像現在有地鐵和巴士那麼方便,幾乎都是坐電車來往的。而今東山口的電車總站依然存在,看上去變化不太大,對於街坊們來說猶如地標一般親切。只是電車的「模樣」一直在變,無論是從最早的第一代北京電車、上海單卡、上海通道,還是自行改裝的大通道電車,乃至現時最新型的包含著廣州人智慧的「春田花花」「變形金剛」「電鯊」,都鐫刻著城市發展的印記,成為老廣州人最珍貴難忘的記憶。

停駐在鎮海樓旁的「101老電車」,讓我一下子回到了二十多年前。透過電車窄窄的門縫,我忍不住側過身子,歪著頭向裡張望,貪婪地感受時光倒流之妙——那時的電車還是鏤空長條的木椅子,長長車身沒有空調,進門的臺階很高,每次上下車都一蹦一跳。眼前的老電車,車身的每一個細節都充滿了年代感,尤其是兩節車廂中間的通道位置。還記得小的時候,我每次搭電車都最喜歡站在通道位置的圓盤上面,耐心等待車輛轉彎之時,圓盤帶動整個人一起旋轉。左轉彎,右轉彎,一次一次,樂此不疲。

對比電車的今昔,離不開城市的發展。電車的歷史,也是羊城闊步發展的縮影。廣州從上世紀初開始籌建屬於自己的電車,直到1960年秋天廣州電車才建成通車,圓了城中萬千市民的電車夢。有人曾說,「東山口的老電車,用『電辮子』串起幾代老廣的集體回憶」。幾十年來,許多老廣的生活中都穿插著電車的痕跡,而鎮海樓下那輛經歷風霜的老電車,就是廣州最後一臺通道電車。

儘管年事已高,略顯老態,卻美如陳釀,讓路過的每一位廣州人,邂逅童年,重拾回憶。

相關焦點

  • 電車難題:你會怎麼做?
    他在這門課程的第一堂中提到當代思想史上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一輛剎車失靈的有軌電車的司機,應該選擇讓電車繼續前行、撞死軌道上的五個人,還是選擇轉動方向盤、撞死岔道上的一個人。 桑德爾教授所追問的,就是半個世紀之前英國哲學家菲利帕·富特(Philippa Foot)提出的電車難題,它以極為生動的形式,對西方倫理學的基本立場進行了解讀和批判。
  • 電車難題的經濟學解釋
    「電車難題」是倫理學領域最為知名的思想實驗之一,其大致內容是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
  • 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不可逾越的鴻溝:「電車難題」
    (原標題: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不可逾越的鴻溝:「電車難題」)
  • 電車難題的六大主流觀點(上)
    好了今天我們來說電車難題,痴迷於電車難題的男人們就是電車痴漢。1967年,英國哲學家菲莉帕-福特提出了著名的電車難題,基本情況我想各位老闆都十分清楚,就是說有個火車失控了,而火車道前方有五個人,為了不撞死這五個人,火車司機可以選擇變道駛入另一條岔路,但這條岔路上有一個人,那麼火車司機該做出變軌這一操作嗎?
  • 世界十大悖論之電車難題
    「電車難題」是倫理學領域最為知名的思想實驗之一,其內容大致是: 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並且片刻後就要碾壓到他們。
  • 兩難的「電車悖論」,你會怎麼選擇
    瘋狂的罪犯把5名人質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電車急速駛來,眼見就要從人質的身上碾過。幸運的是,電車司機有一操縱杆可以將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但是,在另一條軌道上此時正有一個人在紅綠燈的指引下橫穿軌道。究竟要不要拉下操縱杆?
  • 日本「電車痴漢」在大正時代就已經出現?「東京名物」滿員電車的...
    什麼嘛 車子故障了嗎 這破電車 」 物理學家中的隨筆大師寺田寅彥在1922年將「滿員電車」記錄進自己的隨筆中。他仔細觀察了東京各地有軌電車的混雜情況,對不願意等待下一輛空電車,非要擠進滿員電車的人們助長了市電混雜的現象進行了分析: 「大多數東京市內電車的乘客——也許是無意識地——為了自身需求選擇乘坐滿員電車。第二,這樣的個人行為正在逐漸加重滿員電車的擁擠程度。」
  • 「電車難題」的自然主義視角
    「有軌電車難題」是道德心理學研究中被反覆討論的思想實驗。它假設了這樣一種情形:你正駕駛一輛失去剎車的有軌電車,在軌道前方有五個正在施工的工人,如果電車繼續直行必然會致其死亡,而旁邊的軌道上只有一名工人,你選擇變換軌道撞向一個人,還是繼續直行撞向五個人?
  • 「電車難題」的「道德物化」解法
    近些年來,「電車難題」引發了學術界的各種討論。作為一個思想實驗,其內容大致是: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很快就要碾壓到他們,但是你可以拉一個拉杆(扳道岔),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問題在於,那個瘋子在另一個電車軌道上也綁了一個無辜的人。考慮以上狀況,你應該怎樣做?
  • 目前無解的道德難題:電車難題及其延伸問題
    兩種情況下的電車道德難題01想像一下:你駕駛著一輛電車在一條鐵軌上飛馳。有5個修理工在鐵軌上施工,顯然,他們並沒有注意到有一輛電車朝他們撞過來。你本能地踩下剎車,沒想到關鍵時候,電車的制動系統失靈了。千鈞一髮之際,你發現有一條側軌,側軌上只有1個修理工,且電車的方向盤沒有壞,那麼問題來了:你會為了救5個人而轉動方向盤,讓電車駛向側軌嗎?這就是經典的電車難題,也稱電車撞人悖論。大多數人表示,如果自己是那位電車司機,會選擇變軌。
  • 德國「對華沉默」,是跳出「電車難題」的正確處理辦法
    哲學界有個著名的電車難題: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並且片刻後就要碾壓到他們。幸運的是,你可以拉一個拉杆,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然而問題在於,那個瘋子在另一個電車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考慮以上狀況,你是否應拉拉杆?
  • 有軌電車撞爛起亞小車!司機看漏一個標誌,或要賠上百萬!
    當李師傅沿梅華路東往西方向的軌道行駛,來到中大五院紅綠燈路口時,發生驚險一幕:只見一輛粵CR××95號白色起亞小車突然從最左側車道左轉,進入有軌電車車道上。李師傅迅速反應,立即採取制動措施,但有軌電車不可能一下就剎停,兩車還是撞到了一起!接報後,香洲交警張警官迅速趕往現場。
  • 張玉環冤案背後的刑訊逼供——刑事司法的電車難題
    「電車難題(Trolley Problem)」是倫理學領域最為知名的思想實驗之一,其內容大致是: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並且片刻後就要碾壓到他們。幸運的是,你可以拉一個拉杆,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
  • 「電車難題」,公平到底該怎麼做?一個法理上的難題
    他在這門課程的第一堂中提到當代思想史上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一輛剎車失靈的有軌電車的司機,應該選擇讓電車繼續前行、撞死軌道上的五個人,還是選擇轉動方向盤、撞死岔道上的一個人。桑德爾教授所追問的,就是半個世紀之前英國哲學家菲利帕·富特(Philippa Foot)提出的電車難題,它以極為生動的形式,對西方倫理學的基本立場進行了解讀和批判。
  • 當無人車遇上著名的「電車難題」,它會怎麼辦?
    「電車難題」是一個倫理學領域的思想實驗,自1967年Phillipa Foot提出以來,大批哲學家對此樂此不疲。 五個無辜的人被綁在鐵軌上,一輛列車疾駛而來,他們死定了。除非你拉下列車控制杆,使列車朝另一個方向駛去,但那條軌道上有一個同樣無辜的人。拉下控制杆,你能拯救五條生命,但會犧牲另一個:你如何選擇才能不違背倫理?
  • 當無人車遇上著名的 「電車難題」 它會怎麼辦?
    五個無辜的人被綁在鐵軌上,一輛列車疾駛而來,他們死定了。除非你拉下列車控制杆,使列車朝另一個方向駛去,但那條軌道上有一個同樣無辜的人。拉下控制杆,你能拯救五條生命,但會犧牲另一個:你如何選擇才能不違背倫理?
  • 現在自動駕駛出車禍 更像是「酒駕」,無關「電車難題」
    [摘要]關於電車難題,你可能並不陌生:一輛失控的電車正沿著一條軌道向下衝去。軌道前方有五個工人, 如果電車衝過去,他們肯定會被撞死。但你可以用一個操縱杆把電車轉向鄰近的軌道上,但是那個軌道上也有一個工人,如果電車衝過去了,他也同樣會被撞死。
  • [視頻]兩歲男孩為「電車難題」提供了一個創意解決方案
    電車難題
  • 從法律角度解「電車難題」,原來如此簡單
    「電車難題」是倫理學領域內最為著名的思想實驗之一,大致內容可概括為:一輛有軌電車駛來,前方的軌道上有5個人,片刻之後這5個人就會被電車碾壓致死;此時你手邊有一個拉杆,拉動之後電車會變道,這5個人可以倖免於難,但變道後的軌道上也有1個人,這個人將被電車碾壓致死。考慮以上情形,你是否應該拉動拉杆?
  • 「電車難題」中,如果你是那個扳道工,你會扳道嗎?
    電車難題最早是由菲利帕·福特(Philippa Foot)於1967年提出,它是一個關乎人類倫理道德問題的思想實驗,大概內容是這樣的:假設你是電車站的扳道工,一輛電車突然剎車失靈正極速駛來,主道上有5個工人正在專心工作,難以躲避電車,如果電車繼續在主道上行駛,這5人很大可能被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