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說:「在個人修養上來講,不能一蹴而就,像有人學佛打坐,一次就想入定,二次就想悟道,三次就想成佛了。」
說的就是現代人的急近功利,凡事都想快速成功。
所以就產生了各種快速成功的市場,什麼快速記憶、快速提分、快速升職等等各種培訓,層出不窮。
就連做自媒體,寫文章,也有各種專欄,聲稱可以讓你快速月賺幾千上萬。
正所謂有需求,就有市場,但事實證明想通過各種快速的培訓,以為交了錢就可以實現夢想,不過是痴人說夢罷了。
先生指出,要想成就一番事情,必須走踏踏實實的路子。
那種尋求快速,急功近利的做法,都是「猶以一杯之水,救一車薪之火」的做法。
不但救不了火,反而使火更大。
很多年輕人,追求快速成名、快速致富,因為挫折而導致一撅不振,反而失去了鬥志。
有的人用錢賭發財,最後連多的都失去。
我認識的一對小夫妻,因為追求快速致富,在網上賭球,開始輸進去幾萬,後來賭紅了眼,半年時間,二十幾萬就輸得血本無歸。
最後沒有辦法,只有央求父母,將房子抵押出來,借了錢還各種信用卡、借貸軟體。
那段時間,已退休本該樂享生活的父母又出來打工,幫兒女清償各種債務。
看到老倆口辛苦的愁容,真想狠狠的抽這不孝兒女兩巴掌。
最近遇到那位母親,說,兒子兒媳開始做盒飯了,每天晚上會有上百盒的訂單,忙得不可開交。
我說:「那你們也跟著辛苦吧,在家裡做盒飯,一定又擠又亂吧。」
她連連說:「那些都不算什麼,孩子能走上正路,老老實實做事情過日子,就是萬幸了。」
是啊,比起急於賺錢所導致的家庭災難,這樣腳踏實地的做生意,也算是迷途知返了。
先生指出,以想要一蹴而就的心態求事業、求財富,還不如不求的好,因為求了,非失敗不可。
就象上面例子中的小夫妻,不去參與賭球,不輸個二十來萬,還不會給家庭造成這麼大的壓力。
孟子說過,五穀是好東西,但也不能夠今天下種,明天就收穫,然後上桌供人食用。
世人追求事業,想要致富,甚至於修身養性、做學問,都是如此,不可能做成的夾生飯就下肚,會因為消化不良而生病。
凡事都得下足那個功夫,所謂成功,就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松下辛之助說過,做任何事情,得有堅持三年的耐心,只要堅持過了那個看不見的點,就一定會出現飛躍性的變化。
也就是說,只有一如繼往的堅持,熬過那些失去激情、耐心耕耘的日子,才能夠看到你希望的結果開始呈現。
數年前,因為自己寫的字一直被人稱為小學生的作業而苦惱,我參加了一個鋼筆字的函授培訓班。
記得當時就是看到「一個月快速改變,一個月你就可以擁有一手漂亮的鋼筆字」的廣告,而毫不猶豫地繳費報名。
但是後來收到學習資料,和網絡上老師的指點後,雖然每天堅持練習一個小時以上,一個月以後,感覺自己的變化並不理想。
脫了字貼,寫出來的字還是幼稚可笑,做作不自然。
後來還是自己堅持又練了將近半年,寫出來的字才基本象個樣子,被同事承認確實有了大的改變。
可見所謂快速成功,只是商家宣傳的策略,大家千萬不想相信這樣的謔頭。
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各人,一切都在於你的努力。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自媒體人的視頻,他說,大家沒有必要花個幾百上千的去參加各種速成培訓班。
什麼一、兩個月就讓你迅速學會自媒體寫作,教給你各種創作爆文的方法,讓你月入3000到8000的,都是在呼悠你。
本人也仔細讀過那些網絡上受歡迎,點擊率超高的文章,鮮有內容空洞之物,很多文章還是文筆老到、觀點獨特、內容詳實。
相信作者的功力,也不是通過參加各種快速提升的培訓一蹴而就的,都是自己一個字一個字,日思夜想,長年累月地堅持碼出來的。
所以,還是南師說得對,凡事,一定要下功夫才行。
成功,都是慢慢地、穩穩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