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V重組酶系統可用於體內靶向光遺傳學修飾

2020-11-29 科學網

RecV重組酶系統可用於體內靶向光遺傳學修飾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4 17:22:40

近日,美國史丹福大學Ali Cetin及其小組利用RecV重組酶系統,實現對單細胞或細胞群體的體內靶向光遺傳學修飾。相關論文於2020年3月23日在線發表在《自然—方法學》雜誌上。

大腦迴路包括大量具有不同分子、解剖和生理特性的神經元,它們相互連接。為了能夠靶向單個神經元靶向用於結構和功能研究,研究人員基於Cre、Dre和Flp(RecV)開發了光誘導位點特異性DNA重組酶。

 

RecV可在體內通過單光子或雙光子光誘導來改變基因組修飾。通過修飾小鼠和斑馬魚基因組中的多個基因座,這一技術可以對單個神經元產生靶向性、零散且明確的標記。

 

結合其他遺傳策略,這一技術可以交叉靶向不同的神經元類別。在小鼠皮層中,這一技術使零散標記以及單個神經元的全腦形態重建成為可能。此外,這些酶可實現單細胞雙光子靶向遺傳修飾,並且可以與具有最小幹擾的功能性光學指示劑組合使用。

 

總而言之,RecV可以實現時空精確的光遺傳學修飾,並通過連結遺傳身份、形態、連通性和功能,來促進對神經迴路的單細胞分析。

 

附:英文原文

Title: RecV recombinase system for in vivo targeted optogenomic modifications of single cells or cell populations

Author: Shenqin Yao, Peng Yuan, Ben Ouellette, Thomas Zhou, Marty Mortrud, Pooja Balaram, Soumya Chatterjee, Yun Wang, Tanya L. Daigle, Bosiljka Tasic, Xiuli Kuang, Hui Gong, Qingming Luo, Shaoqun Zeng, Andrew Curtright, Ajay Dhaka, Anat Kahan, Viviana Gradinaru, Radosaw Chrapkiewicz, Mark Schnitzer, Hongkui Zeng, Ali Cetin

Issue&Volume: 2020-03-23

Abstract: Brain circuits comprise vast numbers of interconnected neurons with diverse molecular, anatomical and 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To allow targeting of individual neurons for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studies, we created light-inducible site-specific DNA recombinases based on Cre, Dre and Flp (RecVs). RecVs can induce genomic modifications by one-photon or two-photon light induction in vivo. They can produce targeted, sparse and strong labeling of individual neurons by modifying multiple loci within mouse and zebrafish genome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genetic strategies, they allow intersectional targeting of different neuronal classes. In the mouse cortex they enable sparse labeling and whole-brain morphological reconstructions of individual neurons. Furthermore, these enzymes allow single-cell two-photon targeted genetic modifications and can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functional optical indicators with minimal interference. In summary, RecVs enable spatiotemporally precise optogenomic modifications that can facilitate detailed single-cell analysis of neural circuits by linking genetic identity, morphology, connectivity and function.

DOI: 10.1038/s41592-020-0774-3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2-020-0774-3

相關焦點

  • Nat Methods | RecV重組酶系統可用於體內靶向光遺傳學修飾
    近日,美國史丹福大學Ali Cetin及其小組利用RecV重組酶系統,實現對單細胞或細胞群體的體內靶向光遺傳學修飾
  • 葉海峰團隊再給光遺傳學添上一大利器,這次劍指基因重組技術
    近年來,科學家將合成生物學理念融入Cre-loxP重組酶系統中,開發出了一系列調控式的Cre-loxP重組酶系統,如化學方法誘導的Cre-loxP重組酶系統和紫光/藍光誘導的Cre-loxP重組酶系統【2,3】。但是這些誘導系統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毒性,並且紫藍光的組織穿透性差,這些都極大地限制了Cre-loxP重組酶系統在動物體內的應用。
  • 照一束光就能控制基因重組,華東師大團隊研發光遺傳學新工具
    ,7月24日,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華東師範大學醫學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葉海峰研究員團隊在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利用光遺傳學與合成生物學理念設計開發了一套遠紅光調控的分割型Cre-loxP重組酶系統(簡稱FISC系統)。
  • 照一束光就能控制基因重組,華東師大團隊研發光遺傳學新工具
    ,7月24日,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華東師範大學醫學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葉海峰研究員團隊在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利用光遺傳學與合成生物學理念設計開發了一套遠紅光調控的分割型Cre-loxP重組酶系統(簡稱FISC系統)。
  • 在現代分子遺傳學研究中,最重要的是基因靶向特定的細胞型
    使所需要的報導基因載體具備Gateway兼容性,包括利用傳統的限制性內切核酸酶和連接方式將att位點包圍的Gateway盒克隆到載體骨架上的合適位置,以及在大腸桿菌DB3.1菌株中轉化和繁殖環化的產物。
  • 光遺傳學之父Karl/鮑哲南聯手《Science》
    導電高分子材料傳統上是在體外合成後應用於培養細胞或體內植入,通過體外注射或者植入的方法將導電聚合物整合到體內組織中,但是缺乏對細胞和組織器官的靶向性的體外植入,美國工程院院士光遺傳學之父Karl Deisseroth和鮑哲南
  • 華東師範大學科學家課題組在光控基因重組領域再獲進展
    split-Cre recombinase system for controllable genome engineering in mice」的最新研究成果,利用光遺傳學與合成生物學理念設計開發了一套遠紅光調控的分割型Cre-loxP重組酶系統(簡稱FISC系統)。
  • CRISPR系統+腺病毒載體實現體內基因編輯
    傳統的CRISPR基因編輯通過Cas蛋白引發雙鏈斷裂,進而通過非末端連接實現基因沉默,或根據預測的插入缺失進行校正,通過同源重組系統精確突變。通過將CRISPR系統與腺病毒載體結合,腺病毒載體可以整合用於同源重組介導基因插入、同源重組獨立的靶基因插入等元件,實現靶向基因校正;腺病毒載體也可以通過向特定組織遞送Cas蛋白,一對靶點獨立的sgRNA,可以實現大片段基因切除;攜帶Cas13的AAV載體可以通過靶向RNA實現持久的體內治療效果。
  • Nature:2010年度研究方法—光遺傳學
    12月23日出版的新一期《自然》雜誌推出2010年年度回顧專刊,其中以特別專題的形式報導了由其子刊《自然—方法學》(Nature Methods)評選出的2010年度研究方法——光遺傳學(optogenetics)。
  • 基因重組控制技術獲突破
    Cre-loxP重組酶系統是一種位點特異的基因重組技術,可以迅速而有效地實現各種生理環境下的基因定點插入、刪除、替換和倒位等操作,具有高效性、特異性強、應用範圍廣等特點。近年來,科學家將合成生物學理念融入Cre-loxP重組酶系統中,開發出了一系列調控式的Cre-loxP重組酶系統,如化學方法誘導的Cre-loxP重組酶系統和紫光/藍光誘導的Cre-loxP重組酶系統。
  • 基因重組控制技術獲突破—新聞—科學網
    近年來,科學家將合成生物學理念融入Cre-loxP重組酶系統中,開發出了一系列調控式的Cre-loxP重組酶系統,如化學方法誘導的Cre-loxP重組酶系統和紫光/藍光誘導的Cre-loxP重組酶系統。但這些誘導系統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毒性,且紫藍光的組織穿透性差,極大地限制了Cre-loxP重組酶系統在動物體內的應用。
  • 周斌研究組構建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可同時在體內對三種細胞群進行...
    該研究基於Dre-rox和Cre-loxP雙同源重組系統,構建了一種新的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可以達到在體內同時標記示蹤三種細胞群。這一研究為新型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的構建提供了新的思路,進一步擴充了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庫,並為發育、疾病和再生研究提供了新的技術選擇。
  • 用於腫瘤靶向治療的酶促級聯反應新策略
    利用疾病細胞微環境為靶點進行蛋白質化學修飾和功能調控的設計,在細胞命運幹預和發展靶向蛋白質治療藥物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汪銘課題組圍繞活體蛋白質遞送與功能調控開展研究,先後發展了一系列基於細胞微環境(如活性氧、酶等)調控蛋白質功能激活的新方法。
  • ...組構建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可同時在體內對三種細胞群進行標記示蹤
    該研究基於Dre-rox和Cre-loxP雙同源重組系統,構建了一種新的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可以達到在體內同時標記示蹤三種細胞群。這一研究為新型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的構建提供了新的思路,進一步擴充了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庫,並為發育、疾病和再生研究提供了新的技術選擇。
  • 可操控植物基因表達的光遺傳學工具問世
    Zurbriggen研究組開發了可用於植物基因表達操控的光遺傳學工具。相關論文於2020年6月29日在線發表在《自然—方法學》雜誌上。據研究人員介紹,光遺傳學是用光控制細胞過程的遺傳方法。它提供了對生物信號和代謝過程的時空、定量以及可逆地控制,從而克服了化學誘導系統的局限性。但是,光遺傳學在植物研究方面滯後,因為生長所需的環境光會導致系統激活。研究人員通過開發植物可用的光開關元件(PULSE)解決了這個問題,PULSE是一種在環境光下可逆地控制植物中基因表達的光遺傳學工具。
  • 劉如謙團隊開發出可用於RNA定點m6A修飾的Cas13工具
    劉如謙團隊開發出可用於RNA定點m6A修飾的Cas13工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30 21:19:46 美國哈佛大學劉如謙(David R.
  • 中科院化學所汪銘課題組JACS:酶指導的激活體內前蛋白療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汪銘研究員課題組報導了一種簡單而通用的化學方法來設計前蛋白療法(PPT),通過調節蛋白活性來響應疾病細胞的內源性酶,以及其靶向癌症治療的潛力,證明了在NQO1存在的情況下,一種可被腫瘤細胞特異性NAD(P)H脫氫酶(NQO1)還原的配體(GPN)對蛋白質的化學修飾是可逆的。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綜述:基於表觀遺傳學的抗腫瘤藥物
    DNA和組蛋白的修飾可調節DNA可及性和功能,而這些修飾的改變是癌症的一個標誌。表觀遺傳療法試圖使促進或維持惡性表型的組蛋白、DNA甲基化模式和翻譯後修飾恢復正常。 調節DNA胞嘧啶甲基化的酶及各種各樣的翻譯後組蛋白修飾可以調節DNA複製、修復和RNA轉錄。富含賴氨酸的氨基末端組蛋白尾區的翻譯後修飾包括乙醯化、甲基化,以及泛素化、磷酸化和sumo化。
  • 深研院化生學院李子剛/尹豐課題組利用穩定多肽在表觀遺傳學抑制劑...
    該論文報導了課題組成功研發靶向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DAC)的穩定多肽抑制劑。相比於已上市的藥物SAHA,該多肽抑制劑表現出更好的體內抗腫瘤效果以及顯著提高的安全治療窗口。通過化學手段穩定多肽的二級結構,從而提高其生物學活性是構建靶向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調控分子的重要手段之一。
  • 製備動物模型的基因修飾技術
    近幾年來,製備動物模型的基因修飾技術層出不窮,這不僅包括傳統ES打靶、TALEN、CRISPR/Cas9, 還有TetraOneTM基因敲除新技術。我們將對這四種技術的原理、特點、缺陷、未來發展趨勢作系統的介紹和對比,供您的科研選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