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5月30日訊端午將至,禾城的粽香漸漸濃鬱起來,前幾天在央視收官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引發了「吃貨」們搜索美食的熱潮,這部讓人回味無窮的紀錄片中自然少不了嘉興粽子的身影,香噴噴甜糯糯的豆沙粽、肉香四溢的排骨粽……無一不在「勾引」食客們的味蕾。其實,粽子之鄉對粽子究竟有多狂熱,從粽葉的熱銷中就可以看出。
粽葉銷售進入旺季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好的糯米和粽餡,離開粽葉也只是一堆原料。隨著端午節漸漸臨近,粽葉的銷售也進入了旺季。在嘉興市蔬菜批發市場內有兩家粽葉直銷處,還有一兩家乾貨店面兼營粽葉批發,「建園粽葉直銷處」是市場中存貨最多、規模最大的一家。
記者看到,這家店內銷售的粽葉均屬箬葉,產地大多來自江西寧都、贛州。據店主趙建兵介紹,目前每噸粽葉的批發價格在1.9萬元左右,比去年同期上漲20%左右。如今每天店內的粽葉交易量有300多公斤,過段時間銷量還會增加,每年的銷售量則在一兩百噸。
「每年的2到4月和7到9月是粽葉銷售的兩個旺季,前一個旺季是因為端午節,後一個則是因為新鮮粽葉大量上市。」據趙建兵介紹,目前「頭道粽葉」已經在嘉興上市了,只是數量較少。
在南門農貿市場,記者了解到,新上市的粽葉零售價格為每500克12到14元,此外也有少量每500克4到5元的低價粽葉。「便宜的粽葉成色跟味道都非常差,市民一般會選擇新上市的,現在銷售已進入旺季。」一名攤主說。
你了解粽葉嗎
粽葉,顧名思義,就是包裹粽子的葉子,粽葉對生在粽鄉的嘉興人來說太過司空見慣,然而思維定式容易造成一些誤解。比如有些人會認為粽葉都是同一品種,其實可以作為粽葉的植物多到讓人咋舌,農貿市場的攤主隨口就可以說出葦葉、箬葉、荷葉等一連串粽葉家族的成員,其中每一種葉子都有自己的特性,比如葦葉清熱,荷葉開胃,在煮粽的過程中粽葉的有益成分可以與粽餡的營養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嘉善姚莊鎮丁柵一帶漁民用篙秧代替箬葉包粽子,記者此前在一次民俗活動中還親眼看到過這種篙秧粽。據介紹,以前的漁民生活比較苦,而篙草的葉子在丁柵隨處可見,因此當地漁民就用這個代替了箬葉。不過,包在這種粽葉裡的糯米需要放在有豆殼灰的水中浸一下。據說,這種粽子色澤碧綠,能清涼解毒,吃了之後夏天不易生痱子。
正在農貿市場選購粽葉的耿阿姨是一位烹飪「達人」,她向記者介紹,粽葉不光能用來包粽子,「我的老家在蘇北,那裡有一種芝麻酥糖,製作的最後一道工序就是把半成品的糖塊用箬葉裹上蒸熟。還有很多菜可以用粽葉來做,比如粉蒸排骨、東坡肉,用粽葉可以去膩提鮮。」
關於如何保存粽葉,耿阿姨的經驗是可以將粽葉放入冰箱中冷凍,需要用的時候取出來用熱水一滾,味道和剛買時候的一樣清香,而且煮過的粽葉在包粽子時不易開裂,而從前常用的曬乾儲藏方法很容易造成粽葉香味的流失和韌度的降低。
如何甄別「返青粽葉」
無論吃什麼,安全才是第一位的,針對近年來猖獗的「返青粽葉」,消費者購買時要仔細鑑別。據悉,所謂「返青粽葉」是指一些不法商家採取化學染色手段,讓已經失去原色的粽葉返青,使其表面光鮮,色澤鮮綠。長期使用這些粽葉包裹粽子,容易中毒。
微博上有熱心網友提出「一看二聞三煮」的鑑定三招。即一看外觀,「返青粽葉」色澤青綠,看上去很漂亮,而正常粽葉在製作過程中經過高溫蒸煮,顏色會發暗發黃;二聞味道,「返青粽葉」包的粽子煮熟後香味不濃,反而有淡淡的化學製劑味道;三看煮粽子的水,「返青粽葉」煮後水變綠,正常粽葉煮後水呈現淡黃色。
然而這些方法是否靠譜呢?記者就此請教了市蔬菜批發市場的相關銷售人員,他認為:「『看』和『聞』不太可靠,因為有時顏色和氣味不是那麼明顯,『煮』倒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此外還可以通過品牌標誌和QS標誌來排除『返青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