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葉是什麼植物的葉子?粽葉是陳年的好,還是新鮮的好呢?
文/農夫也瘋狂
今年的端午節是6月7日,也就是高考的第一天。而現在已經五月底了,距離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也就僅剩一周多的時間了。而每年臨近端午節,在農村的集市上和這個節日相關的農產品也開始熱銷起來了。有些趕早的,現在就已經開始售賣粽子了。不過更多的農民是售賣包粽子的一些原材料,其中糯米、粽葉就是最常見的。去農村集市上走一圈,你就會發現粽葉的種類是五花八門,並且有些是售賣陳年的幹粽葉,有些是賣新鮮的溼粽葉。那粽葉到底是什麼植物的葉子呢?包粽子所用的粽葉是陳年的幹粽葉好,還是新鮮的溼粽葉好呢?
有不少人認為,既然稱之為「粽葉」,那應該是同一品種,也就是說所有的粽葉都應該是一樣的。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粽葉」顧名思義就是用來包粽子的葉子。而在各地包粽子的葉子不一樣的,這也體現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智慧。因為不同的地區氣候環境不同,因此生長的一些植物也是不一樣的。而包粽子,農民多數會選擇就地取材。
據農夫所知,粽葉的家族是非常龐大的,至少有十幾種葉子可以用來包粽子,其中比較常用的有荷葉、葦葉、箬竹葉、芭蕉葉、玉米皮等等。而不同的葉子所包的粽子也是各有特色的,像農夫的老家這邊,就普遍都是用箬竹葉,其和竹葉長得非常相似,但是卻要比竹葉更大,更長,有些還要比成人的手掌更大。用它包的鹼水粽子,不僅粽香四溢,而且還能保存很長一段時間。
關於粽葉是用陳年的老粽葉好,還是新鮮的溼粽葉更好,這個有經驗的老農民都是很清楚的,那就是用曬乾的老粽葉包的粽子會更香。如果去集市上購買粽葉,曬乾的粽葉也是要比新鮮的溼粽葉價格稍微貴一點的,並且不少人都會選擇購買幹粽葉。這是因為粽葉在曬乾了之後,其本身的清香原味也會被鎖進到了粽葉中去,所以用幹粽葉包粽子,這樣煮熟了以後的粽子要比用溼粽葉包的粽子更加的清香。
在以前,父母每年都會購買一些粽葉,然而往往是第二年用上一年的粽葉。因為新鮮的粽葉便宜一些,曬乾了放一年之後就是幹粽葉了。而現在很少購買粽葉了,因為自家就種植了箬竹,每年還會有不少的粽葉售賣呢!而曬乾的粽葉包粽子,雖然要麻煩一點,但是包的粽子會更香。
當準備包粽子時,就要提前把購買的,或者是家中的幹粽葉拿出來,然後把它用清水浸泡一下,這樣做是為了讓粽葉變得更加有韌性,畢竟曬乾的粽葉比較乾燥,是容易破裂的。而浸泡好了之後,就要用刷子把粽葉一張張,正反面都仔細的刷一刷,然後在清洗乾淨就可以包粽子了。
當幹粽葉被洗乾淨了之後,再把它放到鍋裡面去,用熱水煮上十分鐘左右,同時還要放入幾勺子食用鹽,這樣做就是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溫馨提示一下,大家在集市上購買粽葉的時候,儘量選擇葉子又寬又長的葉子,因為葉子太小了包粽子比較麻煩,最好是長度40釐米,寬度10釐米左右的。馬上就要端午節了,在你的家鄉都是用什麼葉子包粽子呢?你會包粽子嗎?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讚、分享和關注哦,農夫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支持(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