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教師管得越來越嚴、要求越來越高,把教師的很多精力耗費在天天糾結自己到底有沒有打卡,耗費在沒有必要寫的紙質版教案,耗費在沒必要寫的課課反思,耗費在許許多多的非教育性事務上,耗費在越來越多、越來越冗長的會議上。教師的精力是有限的,越來越嚴苛的管理耗費了他們太多的精力,於是他們能用年教書育人的時間精力就少了,於是問題學生比以前更多了。
我來簡單地說說當下嚴苛的教師管理,並做簡單述評。
近二十年的教育生涯使我深信,絕大多數中小學都是沒必要打卡制度的。因為我們絕大多數老師無須打卡考勤都能認真按時上班,其中部分老師還長期主動加班。現在學校嚴苛的打卡制度所帶來的只有麻煩——某些上了年紀的老師總是糾結自己到底有沒有打過卡,實在不放心,只好跑到學校辦公室查打卡記錄。如果真忘了,就要向辦公室解釋說明。有時候你一個人去解釋是不行的,你要帶上學生和同事,學生證明你上了課,同事證明了按時到了學校。多數學校一天打卡兩次,但有些學校一天打卡四次。我的辦公室幾乎每天都有人因忘了打卡或忘了自己到底有沒有打卡而浪費很多時間。
對於個別無心教學的同事,打卡制度留得住他們的人,卻留不住他們的心。甚至個別人做好指模,讓同事代為打卡,學校也渾然不知。
這樣嚴苛的打卡制度除了浪費一線教師的時間、精力,增加他們的煩惱,幾乎沒有什麼益處。
白巖松曾說,若一個單位開始打卡考勤了,一般意味著這個單位在走下坡路了。
我說,如今嚴苛的學校打卡制度就是對認真負責的教師的不信任,這種不信任感會大大降低教師對學校的歸屬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學校對教案的檢查和管理愈發嚴苛。以前是教齡5年以下必須手寫教案,現在是50歲以下的教師都要手寫教案。而且還對教案的詳細度進行了嚴格的規定。如我們語文科,精讀課文教案必至少3頁,略讀課文至少1頁,作文教案至少3頁(還要附上優秀作文、問題作文的複印件若干)。另外,還要求課課反思,即每一課都要有反思,反思不少於200字。
其實對於多數教齡5年以上的成熟教師而言,最好的教案就是寫在課本上的簡案。因為教學是動態的,很多課堂教學都要根據課堂實際進行調整的。那種把教學所有細節都寫在教案上的行為多數情況下是沒必要的,若真嚴格按詳細的教案教學就是教死書,就是對學情的不尊重。實際上,幾乎沒有老師會按詳細的教案教學。因此,對於多數成熟教師而言,寫詳細的教案就是浪費時間。要知道,寫3頁教案沒有1個半小時是不大可能完成的。要求手寫詳細教案浪費了無數成熟教師大量的寶貴的教育教學時間。
要求教師反思課堂初衷自然是合理的,但是要求每節課都反思,還要寫成不少於200字的文本,這就過了。我想問問提出這項要求的管理層,你自己能做到得到每節課反思,每節課的反思文字不少於200字嗎?做不到,但是管理層又要我們做,所以多數教師200字以上的課課反思都是拼湊的,無疑這又浪費了我們的教育教育時間。
以往,有不少老師會參考往年的教案,進行一定的調整後教學。某些學校為了防止教師使用往年的教案,會在教師的教案上蓋上年月日的章。真是精明啊!但這樣的精明除了浪費老師寶貴的教育教學時間外,幾乎沒有任何積極作用。
再則,現在上課大多用PPT,教案寫簡案完全夠了。寫詳細的教案真的是浪費我們寶貴的時間。
另外,如今,越來越多的非教育性事務也嚴重擠壓了教師教書育人的寶貴時間。還有,現在的會議變得越來越多,時間變得越來越冗長,這同樣嚴重擠壓了教師教書育人的寶貴時間。
一言蔽之,這種對教師越來越嚴苛,要求越來越高的管理是不好的管理,是嚴重擠壓了教師教書育人的寶貴時間。教師的一天也只有24小時,教師也要吃飯、睡覺,教師也有家庭,也有自己的生活。於是教師原本可以用來教師育人的時間被嚴苛的教師管理嚴重擠壓,導致很多問題學生得不到教師的關注和教導,於是問題學生越來越多,教學成績也會越來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