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七大"腦計劃",中國腦計劃遲遲未正式啟動,是否最大規模?

2020-11-10 腦計劃

人腦擁有近1000億個神經元和100萬億個連接,是科學中最大的謎團之一,也是醫學上最大的挑戰之一。腦科學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腦計劃重要性一:腦科學技術研究是21世紀人類所面臨的重大挑戰。理解人腦的工作機制,進而揭示人類智能的形成和運作原理,對人腦認知功能開發、模擬和保護,決定未來人口素質,搶佔國際競爭的技術制高點具有重要意義。

腦計劃重要性二:神經和精神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自閉症、癲癇、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創傷性腦損傷,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傷害。儘管神經科學不斷在進步,但由於人腦的巨大複雜性,大多數神經和精神疾病的根本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仍不得而知。如果我們要開發有效的方法,幫助那些遭受這些毀滅性疾病的人,研究人員首先需要一個更完整的工具和信息庫,以了解大腦在健康和疾病中如何工作。

因此,人類需要大腦研究計劃。科技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早已充分認識到腦科學研究的重要性,在既有的腦科學研究支持外相繼啟動了各自有所側重的腦科學計劃,全球目前共有七大「腦計劃」,他們分別在美國、歐盟、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中國推出

美國腦計劃(Brain Initiative)

美國腦計劃,是由白宮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發起, 由歐巴馬政府於2013年4月2日宣布的一項合作性、公私合營的研究計劃。

參與者及成員有哪些?

  1. DARPA(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是美國國防部屬下的一個行政機構,負責研發用於軍事用途的高新科技,成立於1958年。)
  2. IARPA(美國情報高級研究計劃局,隸屬於美國國家情報主任辦公室,服務於整個美國情報界,投資於高風險、高收益的研究項目,以解決情報機構和學科面臨的一些最困難的挑戰,成立於2016年。)
  3. 眾多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丹麥的私人公司、大學和其他組織。

什麼是美國大腦計劃?其目的是什麼?

其官網介紹如下:

「通過推進創新神經技術,對大腦進行研究,旨在徹底改變我們對人腦的理解。通過加速創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研究人員將能夠產生大腦的革命性的動態圖譜,首次顯示單個細胞和複雜的神經迴路如何在時間和空間相互作用。長期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希望探索治療、治癒甚至預防腦部疾病的新方法,這幅動態圖譜將填補我們目前知識的主要空白,並為探索大腦如何使人體以思維速度記錄、處理、利用、存儲和檢索大量信息提供前所未有的機會。」

總結起來有三大目的:

一、開發神經科學的創新型技術;

二、繪製出人類大腦的動態圖譜;

三、開發出針對各類大腦疾病的治療方法;

不過鑑於其主要成員有美國國防部和美國情報局,此計劃可能有其他一些不被公開的目的!

美國大腦計劃-官網首頁

歐盟大腦計劃(Human Brain Project)

歐美大腦計劃,於2013年10月1日啟動,是歐盟委員會的FET(未來和新興技術)的四個旗艦之一,由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統籌,主要是由歐盟資助,是歐盟有史以來資助的最大科學項目。該計劃協調辦事處設在瑞士的日內瓦。該計劃由歐洲26個國家的135個合作機構參與,計劃為期10年。該項目在歐洲100多所大學、教學醫院和研究中心直接僱用約500名科學家。

歐盟大腦計劃的目標是開發信息和通信技術平臺,致力於神經信息學、大腦模擬、高性能計算、醫學信息學、神經形態的計算和神經機器人研究。側重於通過超級計算機技術來模擬腦功能,以實現人工智慧。歐盟的「人腦工程」和美國的「腦計劃」有很大不同,前者提出在巨型計算機上對人腦建模,而建模所需的數據可以來自美國「腦計劃」,兩者可以互為補充。

簡單來說,歐盟大腦計劃的目的在於建立一個基礎設施,就像高鐵,後續的腦科學研究可以在這個基礎設施上前行。這個基礎設施主要由六個研究平臺構成:

  1. 神經信息平臺:收集、組織和提供大腦數據
  2. 大腦模擬平臺:重建由資料驅動的大腦組織,探索這些重建組織的模擬能力。
  3. 高性能分析和計算平臺:提供資通訊功能,以前所未有的細節繪製大腦,構建複雜模型,運行大型模擬並分析大量數據
  4. 醫學信息平臺:開發基礎設施,共享醫院和醫學研究數據,以了解疾病分布及其各自的疾病特徵
  5. 神經形態計算平臺:開發和應用大腦啟發的計算技術
  6. 神經機器人學平臺:開發虛擬機器人和真實機器人,以及開發大腦模擬的測試環境

歐盟大腦計劃-官網首頁

日本大腦研究計劃(Brain/MINDS)

日本大腦研究計劃在2014年由日本科學家發起的神經科學研究計劃。該項目將在10年內受到日本教育部、文化部以及日本醫學研究與發展委員會共400億日元(約合3.65億美元)的資助,旨在通過融合靈長類模式動物(狨猴)多種神經技術的研究,彌補曾經利用嚙齒類動物研究人類神經生理機制的缺陷,並且建立狨猴腦發育以及疾病發生的動物模型

日本大腦研究計劃第一年將投入30億日元(2700萬美元),第二年可能增加到40億日元,相對於美國和歐洲的10億美元以上規模大腦研究計劃,日本的計劃就好象是小弟弟。但是,日本的大腦研究計劃主要利用狨猴這種更接近人類的靈長類動物,能彌補用鼠類研究經常不同於人類的缺陷,尤其是在疾病研究方面。

日本大腦研究計劃-官網首頁

澳大利亞腦計劃(Australian Brain Initiative)

2016年2月澳大利亞腦聯盟正式成立,集合了澳大利亞國內包括澳大利亞神經科學學會和澳大利亞心理學會在內的神經科學和行為科學的研究團體的科學家們,為超過28個成員組織的腦研究項目提供支持。該計劃主要的路線包括:

  1. 健康:通過揭示神經精神疾病的腦異常機制發展新的治療手段;
  2. 教育:通過編碼神經環路和腦網絡的認知功能來幫助提高腦力成長;
  3. 新工業:通過促進工業合作者和腦研究的結合研發新的藥物、醫療設備並發展可穿戴技術。

澳大利亞腦計劃-官網首頁

加拿大腦計劃(Brain Canada)

該項目最早於1998年成立,由一個商業和科學組織來資助。2011年,加拿大大腦研究基金(CBRF)成立,成為加拿大歷史上最大的國家基金,致力於腦研究,目標是改變加拿大的腦研究現狀。該計劃的三個基本原則:

  1. 核心腦原則:從複雜系統的角度研究腦的觀念,為理解健康人和病人腦提供支持;
  2. 合作原則:「核心腦」方法強調通過訓練和體系來提高合作的重要性;
  3. 核心社區原則:通過增加資金規模來強化加拿大腦研究社群。

加拿大腦計劃-官網首頁

韓國腦計劃(Korea Brain Initiative)

該計劃的核心是破譯大腦的功能和機制,調節作為決策基礎的大腦功能的整合和控制機制。該計劃還包括開發用於集成腦成像的新技術和工具。韓國腦科學研發工作集中在四個核心領域:

  1. 在多個尺度構建大腦圖譜;
  2. 開發用於腦測繪的創新神經技術;
  3. 加強人工智慧相關研發;
  4. 開發神經系統疾病的個性化醫療;

韓國腦計劃-官網首頁

中國腦計劃

中國腦計劃其實還沒有正式啟動。從2015年到2020年,每年均有報導中國腦計劃將在本年啟動,但每次都是以落空收尾。當前中國腦科學研究主要是兩個中心在支撐。

南北兩中心互聯:繼北京成立規模媲美世界幾大著名神經科學實驗室的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即「北京腦科學中心」後,2018年5月,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即「上海腦科學中心」成立。兩個中心的成立標誌著中國腦計劃正式拉開序幕。

2020年11月有消息稱,中國腦計劃有望在今年成立。相關人員表示,中國腦計劃的投資規模會比現在任何一個重大專項都有數量級上的飛躍。可以預知,一旦中國腦計劃正式啟動,無疑將是全球最大規模最前沿的腦計劃,勢必使我國未來15年在腦科學和類腦智能技術領域處於國際前沿地位!

相關焦點

  • 全球七大"腦計劃",中國腦計劃有望成為最大規模最前沿腦計劃
    科技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早已充分認識到腦科學研究的重要性,在既有的腦科學研究支持外相繼啟動了各自有所側重的腦科學計劃,全球目前共有七大「腦計劃」,他們分別在美國、歐盟、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中國推出。
  • 中國腦計劃破土,投資規模將數量級飛躍
    數據顯示,美國每年投入神經科學研究的資金是50億美元,中國是2億美元,只有美國的4%。中國「腦計劃」項目啟動,意味著每年將有更大規模的資金投入。 「神經科學領域此前的一些小項目的相關支持已經暫停,大家都在等待。」
  • 中國腦計劃的研究進展
    當前,我國已經把腦科學研究列為了「事關我國未來發展的重大科技項目」之一。中國腦計劃如何實施?具體的研究方向和側重點成為了我國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近期在上海舉行的「腦信息與人工智慧」科技論壇和復旦腦科學研究發布會上,與會專家表示中國腦計劃將從認識腦、保護腦和模擬腦三個方向展開研究,逐步形成腦認知原理的基礎研究、腦重大疾病、類腦人工智慧三者緊密結合為「一體」「兩翼」的研究格局,即以腦認知原理基礎研究帶動腦重大疾病研究和類腦人工智慧研究。
  • 工程視野下的腦計劃及其倫理問題思考
    腦計劃可能是一個危險的實踐活動,之所以說它危險,是因為面對如此神秘而複雜的人類靈性的源泉,人類往往會感到無知與無助。在無知無助的情況下,人類的選擇往往就是屈服。腦計劃的每一個項目實施都是對於人類本質的探索,希望發現人類何以為人的秘密。面對涉及因素眾多、關係複雜、規模宏大的腦計劃,必須依靠科學理論。
  • 南北兩中心,三大支柱三個圖譜,中國腦計劃那些事
    2013年,美國和歐盟相繼啟動各自的「腦計劃」。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我國科學家感覺到了緊迫感,紛紛向國家提出推出「中國腦計劃」的提議。雖然到現在為止,我們仍然沒有正式啟動「中國腦計劃」,但正由於這股熱情,中國的腦科學及神經科學的研究在這幾年得到了極大的進步。其中,有兩位老院士功不可沒!
  • 郭愛克:「中國腦計劃」就像首次攀珠峰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靜嫻 「中國腦計劃」意義重大,就像1960年首次攀珠峰一樣,將帶著中國腦科學向著宏偉戰略制高點進發。在接受深圳商報記者專訪時,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郭愛克如此表示。
  • 搶佔腦科學研究的戰略制高點———透視美國「腦計劃」
    一語道破美國出臺「腦計劃」的深層次動機———搶佔腦科學研究的戰略制高點。無獨有偶,歐盟委員會年初也宣布,石墨烯和人腦工程兩大科技入選「未來新興旗艦技術項目」,並分別設立專項研發計劃,每項計劃將在未來10年內分別獲得10億歐元的經費。由此可見在腦科學領域的角逐不可謂不激烈!
  •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毓龍研究員團隊獲美國「腦計劃」支持
    2017年8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李毓龍研究員收到來自美國「腦計劃」的通知,他與美國南加州大學的Samuel Andrew Hires博士、Li Zhang博士共同將獲得美國「腦計劃」為期三年的經費支持。該資助項目旨在開發基於G蛋白偶聯受體的基因編碼螢光探針,並利用新型的成像手段探索神經網絡形成、維持及調控的機制。
  • 細說美「腦計劃」:更強調技術創新從最基礎開始
    本月初,美國白宮公布了「推進創新神經技術腦研究計劃」(簡稱「腦計劃」)。「腦計劃」是什麼樣子?可以與人類基因組計劃相比嗎?與歐盟的「人腦工程」區別是什麼?近日,美國多個機構的科學家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揭示了更多細節。  1990年,美國發起了對人類「遺傳密碼」測序的人類基因組項目。20多年後的今天,「解碼」人類大腦的奧秘成為一個大科學項目的終極目標。
  • 駱清銘:希望儘快啟動中國腦計劃
    2018年9月正式到海南大學任校長。    「行政上,我從來沒有刻意去追求過。原來在華中科技大學做院長、副校長,我都是最後一個知道。從內心來說我更願意做一個學者,去培養學生,去做科研。我也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做校長,我只能說盡力,人家說你行,我就盡力去做,按自己的方式去做,但我不會刻意為了做校長而做校長。」駱清銘說。
  • 「深度學習」打造「中國腦計劃」
    2011年,「谷歌大腦」工程啟動,1.6萬片CPU核處理器構建了一個龐大的系統,用於模擬人類的大腦神經網絡,通過「深度學習」等神經網絡技術和觀看視頻等方式,不斷學習識別各類事物。同年2月,IBM計算機「沃森」在美國一個熱門的電視智力問答節目中戰勝了兩位人類冠軍選手。IBM已經投入10億美元研發,希望利用「沃森」系統理解自然語言。
  • 北師大攜手科大訊飛發布「訊飛教育腦計劃」!
    1科大訊飛聯合中國兒童青少年腦智研究全國聯盟其他單位重磅發布「訊飛教育腦計劃」科大訊飛聯合北京師範大學等聯盟其他成員單位,發起了「訊飛教育腦計劃」,該計劃聚焦研究兒童青少年腦與心智發育和提升的新機制與新機理,探索個體學習與課堂教學的新方法與新形式。
  • 解密人類大腦神秘宇宙,「中國腦計劃」工程新起點
    認識腦、保護腦、創造腦是人類科學發展的長期目標,以神經計算和類腦智能為代表的腦科學是當前國際科技前沿的研究熱點,世界各國腦計劃陸續出臺、穩步推進。中國腦計劃起步較晚,但是,經歷了充分的前期探索和準備工作。2006年2月頒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將「腦科學與認知」列入基礎研究8個科學前沿問題之一。
  • 「腦計劃」實現遙遙無期!腦機接口靠譜嗎?
    1989起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相繼啟動大型腦科學項目,中國於2016年也計劃推出相關項目。「腦計劃」中的一些技術設想如果實現,便有可能用於操縱神經元,這不僅讓人擔心會產生「讀心術」,還對大腦是否會被控制感到憂慮。究竟是人類控制機器還是機器統治人類。科幻片中的潘多拉魔盒會不會就此打開?所以探索大腦的同時,還要加強生命倫理問題的研究,以探索解答伴隨「腦計劃」科研發展而引發的相關倫理、法律和社會意識等方面的問題。
  • 愛貝睿發布「未來腦計劃」,要用兒童腦科學打造新的養育方式
    愛貝睿發布「未來腦計劃」,要用兒童腦科學打造新的養育方式 作者:紅印兒 發布時間:
  • 十年「腦計劃」:下一裡程碑或是空中樓閣?
    2013年4月2日,美國政府正式宣布將開始此項十年「腦計劃」。這項長達10年的科學研究項目,將探究大腦數十億個神經元的詳細信息,並對人類的知覺、行動以及意識等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此同時,該計劃還為人工智慧做好了準備工作。對此期望最高的科學家認為,一旦研究取得進展,這項計劃將更進一步了解像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症候群等疾病,同時也有望為各種目前束手無策的精神疾病帶來新的療法。
  • 簡訊 | 中國腦計劃有望本月啟動 總投入540億元
    神外前沿訊,11月7日,第四屆中國臨床神經學峰會在京舉行(直播與日常連結),據北京晚報、澎湃新聞等多家媒體報導,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教授在本次會議上透露,中國腦計劃有望於本月正式啟動據王擁軍教授介紹, 科技部已於上周召開了中國腦計劃第一次中心專家會議,未來國家將拿出540億元,正式推進中國腦計劃的發展。在這個背景下,天壇神經系統技術聯盟的500家醫院,將是未來參與中國腦計劃最核心的臨床生力軍。
  • 蒲慕明:中國有望引領全球腦科學合作大科學項目
    「但是繪製靈長類動物的介觀圖譜,這需要在全球合作的基礎上。」蒲慕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還說道,繪製獼猴的神經連接圖譜將有助於人類腦圖譜的繪製,因為兩者非常相似;另一方面,通過疾病模型的克隆獼猴,將對人類的腦疾病研究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 科學網—評審委員要求歐洲人類腦計劃儘快改革
    圖片來源:《科學》 歐洲一個科學評審小組建議,歐洲人類腦計劃
  • 中國腦計劃有望今年起步,腦發育研究有別於他國同類計劃
    從美國到歐盟,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紛紛推出各自的「腦計劃」。在迎來人工智慧時代之際,醞釀多時的中國「腦計劃」(腦科學研究計劃)何時出臺?2月27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原校長裴鋼透露,今年有望成為中國腦計劃的起步之年,其中腦發育研究是我國腦計劃區別於世界其他國家腦計劃的特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