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瘤是腫瘤嗎?
高血壓性腦出血多因腦內微動脈瘤破裂引起,這種微動脈瘤的形成常與高血壓動脈硬化有關。還有一些動脈瘤的發生與先天性因素有關,或在先天性與後天性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形成。這種動脈瘤一般較大,多分布在顱內腦外蛛網膜下腔中的動脈段,尤其是腦底部的動脈環區域。動脈瘤雖然也叫「瘤」,但它與腫瘤有本質的區別。前者只是動脈的局限性擴張,後者則有細胞增生的特徵。
前面講過,顱內動脈由於管壁較薄,中層肌纖維較少,外層也少彈力纖維,其薄弱部位在豐富的腦血流長期衝擊下容易發生動脈瘤。動脈在通過蛛網膜下腔段沒有周圍組織的支持和保護,如果動脈壁有先天發育上的缺陷,即容易形成較大的動脈瘤。例如,頸內動脈末端,大腦中動脈、大腦前動脈和大腦後動脈的起始部,以及它們之間的交通動脈。特別是在這些動脈的分叉處,由於管壁相對更為薄弱,受到的血流衝擊力也更大,所以更容易形成動脈瘤。
基於先天性因素,動脈瘤發生的平均年齡較早,甚至可出現於嬰幼兒。但真正形成較大的動脈瘤甚至破裂,還常有後天性因素的影響,故常在中年發病。至於先天性因素較少,而以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後天性因素為主要機制發生的動脈瘤,則多見於年長者。
動脈瘤可以單發,亦可多發,小至粟粒,大至桔子般大小;狀如梭形或囊狀。其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大體分為壓迫性和出血性兩大組症狀。壓迫性症狀系由動脈瘤相鄰的腦或神經結構受壓引起,根據部位和受累結構的不同而有不同表現。
動脈瘤是怎麼形成的?
動脈瘤是動脈壁的某一部分因病變而向外膨出,形成永久性的局限性擴大。動脈瘤並非是真正的腫瘤。多見於主動脈、髂動脈。形成原因主要有動脈粥樣硬化、感染、外傷等。動脈瘤如發生於主動脈的中膜內,因中膜被分裂形成夾層動脈瘤。因動脈瘤潛在於人體內,一般不易發現,有的毫無自覺症狀,偶而在吵咀、打仗等情緒激動時誘發破裂出血,因疑為暴力致死而引起訴訟。因刺創、槍創或骨折尖端刺入動脈,致使管壁破裂,流出的血液因纖維包繞、機化可形成一個纖維囊與血管溝通,成為假性動脈瘤。假性動脈瘤可以潛在體內而無症狀,日後偶爾在外因誘發下破裂出血,甚至死亡。
動脈硬化是形成動脈瘤的主要原因。
動脈瘤患者通常都有動脈硬化的基礎。我們都知道,正常人的血管壁有三層組織結構,即外膜、中膜和內膜,三層結構貼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血管壁。當內膜硬化以後,內膜和中膜層就很不健康了,內膜會變脆、增厚,並凹凸不平,有粥樣斑塊;中膜會有一些纖維結締組織,甚至有一些變形壞死。此時,血管壁變得很不健康,承受長期高血壓的影響,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動脈瘤了。
多大的動脈瘤會有危險?
到底多大可稱之為動脈瘤?瘤體具體到多大會有危險呢?一般來說,腹主動脈瘤的管徑要比周圍正常的血管大一倍。正常的腹主動脈血管大概有1.5~1.8cm的直徑,大於該數值的一倍就稱之為動脈瘤了。如果繼續擴大,接近4、5cm以上,那麼危險性就很大了。目前國際上的標準是,如果動脈瘤接近5cm,或者說動脈瘤不到5cm,但擴大速度比較快,半年增加7mm,那麼就比較危險了。因此如果動脈瘤增長速度比較快,或者大小接近5cm,就應該及時求醫。另外,女性患者即使動脈瘤直徑<5cm,也需要積極治療。
動脈瘤是動脈壁的某一部分因病變而向外膨出,形成永久性的局限性擴大。動脈瘤並非是真正的腫瘤。多見於主動脈、髂動脈。形成原因主要有動脈粥樣硬化、感染、外傷等。動脈瘤如發生於主動脈的中膜內,因中膜被分裂形成夾層動脈瘤。因動脈瘤潛在於人體內,一般不易發現,有的毫無自覺症狀,偶而在吵嘴、打仗等情緒激動時誘發破裂出血,因疑為暴力致死而引起訴訟。因刺創、槍創或骨折尖端刺入動脈,致使管壁破裂,流出的血液因纖維包繞、機化可形成一個纖維囊與血管溝通,成為假性動脈瘤。假性動脈瘤可以潛在體內而無症狀,日後偶爾在外因誘發下破裂出血,甚至死亡。
動脈瘤用做手術嗎?
不同部位的動脈瘤治療上有所差異。主要治療為手術治療和動脈瘤腔內修復術及動脈瘤栓塞。手術原則為動脈瘤切除、動脈重建。重建方法包括動脈破口修補、動脈補片抑制和動脈端端吻合術等。腔內修復術採用覆膜型人工血管內支架進行動脈瘤腔內修復術,創傷小,療效肯定,但必須嚴格掌握好適應證。對於一些內臟動脈瘤可使用彈簧圈栓塞的方法使瘤體內形成血栓,避免瘤體進一步擴大破裂出血。
動脈瘤的外科幹預手段有哪些?
目前針對動脈瘤的外科治療手段主要有兩個,一個就是傳統的開刀手術。就是切掉動脈瘤,然後接上一段人造血管,用其代替動脈瘤所在部位的血管,恢復正常的血液流通,這樣就去除了動脈瘤破裂的危險。雖然這種手術創傷較大,但比較徹底,如果病人一般的情況比較好,對手術的耐受度比較高,採取這種方法是一個很好的治療手段。另一種外科的治療手段就是近十幾年來發展比較迅速的支架技術,通過在主動脈腔內放置一個帶膜的大支架,來進行血管腔內的隔絕。所謂隔絕就是把這個支架放在血管裡邊,使得血液通過這個支架內流動,而不對動脈瘤壁產生壓力,這樣就避免了動脈瘤破裂的危險。這個技術是一項比較新的技術,而且創傷比較小,僅僅需要在兩側大腿根各切一個四五釐米長的小切口,就能夠解決。這個手術需要在一個大型的造影機器下完成。這就叫腔內隔絕術,也叫腔內支架植入。
動脈瘤患者平時注意哪些事情?
1.臥床休息;
2.避免劇烈運動;
3.緩解病人的緊張情緒、穩定血壓;
4.防治便秘。
動脈瘤破裂出血可導致哪些情況?
動脈瘤是動脈壁的某一部分因病變而向外膨出,形成永久性的局限性擴大。動脈瘤並非是真正的腫瘤。多見於主動脈、髂動脈。形成原因主要有動脈粥樣硬化、感染、外傷等。動脈瘤如發生於主動脈的中膜內,因中膜被分裂形成夾層動脈瘤。因動脈瘤潛在於人體內,一般不易發現,有的毫無自覺症狀,偶爾在吵架、打仗等情緒激動時誘發破裂出血。
患者首發症狀大多為突發的劇烈頭痛,被形容為「生平最劇烈的頭痛」,如出血量大可導致偏癱、失語、意識不清,昏迷甚至死亡。
顱內動脈瘤首次破裂出血死亡率約為20%,7%患者還未到醫院就死亡了,倖存患者如不及時治療會再次甚至多次出血,再次出血的死亡率為67%。
顱內動脈瘤患者部分伴有動眼神經麻痺,尤其是無頭痛症狀,單純以眼瞼下垂為首發症狀者,很容易被誤診,患者往往以眼科疾病就診。需要鑑別診斷的是重症肌無力眼瞼下垂、糖尿病性眼瞼下垂、腦幹病變性眼瞼下垂、周圍神經性眼瞼下垂。未破裂顱內動脈瘤導致的眼瞼下垂大多數為單側,且查CT和磁共振未見異常,但腦血管造影會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