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民劉阿姨今年62歲,平日身體不錯,一次如廁時突發意識障礙,被120送入我院立即行頭顱CT檢查見蛛網膜下腔出血。
神經外科主任金海泉閱片後,高度懷疑顱內動脈瘤出血,金海泉主任迅速安排病人行頭顱CTA檢查。果不出其料,檢查結果提示前交通動脈瘤。
這時候病人家屬趕到,意識到病情的兇險和救治的刻不容緩,與金主任溝通後,進行了急診手術。金海泉主任熟練地完成了精細的手術,「地雷」被排險了,手術很順利。術後劉阿姨恢復良好,昨天高興的出院了。
金海泉主任介紹:腦動脈瘤具有隱匿性強、平時症狀不明顯、發病突然的特點,除非腦動脈瘤壓迫到鄰近的神經產生明顯的症狀,如眼皮不能上抬、眼球外展、瞳孔擴大、眼球突出等,才能意識到腦動脈瘤的存在。大型腦動脈瘤,一旦破裂, 對患者的生命構成嚴重威脅,死亡率極高,記得7月初,科室做了一個病人,CT示中線結構左移,腦疝,成功地做了夾閉手術,但患者留下了後遺症,所以說這類疾病一旦發現後,及早解除風險警報是最佳應對手段。
術前CTA
術前
術後
劉阿姨得到良好治療,得益於腦卒中綠色通道,近幾年,省直中醫院神經外科強化了顱腦損傷、腦出血、顱內動脈瘤破裂等急危重症的搶救治療,能夠使患者在第一時間獲得及時、快速和有效的治療。開顱手術夾閉腦動脈瘤,療效確切,但對醫生的技術要求比較高。血管內介入治療相比開顱手術的優勢主要為創傷小、併發症少,患者及家屬易接受,年高病重者也多能耐受。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和飲食習慣改變等,腦動脈瘤的發生率有上升趨勢。若腦動脈瘤在未破裂之前能檢查出來,根據需要將其手術夾閉或介入處理掉,可大大降低腦動脈瘤破裂所帶來的風險。未破裂腦動脈瘤的手術安全性也較破裂腦動脈瘤要低得多。
因此對中年人群尤其是煙齡長,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血管疾病和有腦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有必要排查腦動脈瘤。
專家簡介
金海泉
主任醫師
從事神經外科臨床、教學、科研20餘年,在腦外傷及腦保護、高血壓腦出血的救治和手術方面經驗豐富,省內率先採用小骨窗開顱微創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擅長顱內腫瘤手術(巨大腦膜瘤、鞍區腫瘤、聽神經瘤等),在顱底外科、腦血管病、脊髓腫瘤切除術、功能神經外科(面肌痙攣、三叉神經微血管減壓術等)、神經內鏡等領域有較深的造詣。
【來源:湖南省直中醫醫院訂閱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