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中常見的「曲線」

2021-01-10 中公教師網

在心理學的學習中我們會常見各種心理學「曲線」,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經常會重點考查,一方面需要同學們能夠識別、區分常見的曲線,另一方面也有通過常見的曲線得出一些基本的心理規律。通過常見的曲線,對於心理學知識點做到熟記於心,一目了然。

一、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基本結論:

①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刻發生。

②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後慢,呈負加速。

③遺忘到一定程度不再遺忘。

二、練習曲線

基本結論:

①前期進步較快;

②中間有個明顯得停頓期,即高原期;

③後期進步較慢;

④總體趨勢是進步的,但有時出現暫時倒退。

三、耶克斯—多德森動機曲線

基本結論:

①動機強度與工作效率之間不是線性關係,而是呈倒U形的線性關係。具體體現在:動機處於適宜強度時,工作效率最佳;動機強度過低時,缺乏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動機強度超過頂峰時,工作效率會隨強度增加而不斷下降,因為過強的動機會使機體處於過度焦慮和緊張的心理狀態,幹擾記憶、思維等心理過程的正常活動。

②動機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依據任務的不同性質會有所改變。在完成簡單的任務中,動機強度高,效率可以達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難度適中的任務中,中等的動機強度效率最高;在完成複雜和困難的任務中,偏低動機強度下的工作效率最佳

四、桑代克貓學習曲線

基本結論:

①隨著次數的增加,做出動作所用的時間減少。

②學習是嘗試-錯誤的過程,最終建立刺激與反應的聯結。

五、焦慮水平與學習效率

基本結論:

①焦慮水平與學習效率之間呈倒U型曲線關係。即中等水平的焦慮有利於學習效率的提高,而過低的或過高的焦慮水平均對學習不利。

②從學習難度來看,難度大的學習,焦慮水平較低好;難度較小的學習,焦慮水平較高好。

六、人類智力分布曲線—韋克斯勒智力測驗

基本結論:

韋氏智力量表得分分布是以100分為平均值,15為標準差的正態分布(常態分布)。70—130為正常;高於130為智力超常;低於70為智力缺陷。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裡常見的「曲線」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裡常見的「曲線」,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教育心理學裡常見的「曲線」   教育心理學一直是大家教綜備考過程中一個較難的科目,接下來帶大家一起複習一下教育心理學中常見的幾條
  • 教師資格常見的4大心理學效應,5條曲線知識點
    4大心理學效應 (一)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也叫首位效應,是指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
  • 運用心理學中的拐點效應:讓人生狀態在最底部進行反彈,曲線上升
    在數學上來說:指改變曲線向上或者向下方向的點,這個點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但是在某一個時刻就會出現。那麼延伸到心理學中,就出現了一種效應:拐點效應。那什麼是拐點效應呢?每一件事都有一個發展周期,從一個周期過渡到另外一個周期產生的一系列不同的變化,出現了拐點的現象,稱之為拐點效應。
  • 心理學中的你不可不知的那些曲線
    教師招聘考試中心理學部分會常涉及一些曲線問題,學生在做題時常出現搞混的情況,原因之一就是沒有真正明白每種曲線的真正含義,中公講師將在此幫您梳理這部分的考情,通過講解和練習配合,讓您輕鬆明了各種曲線,為您的備考提供幫助。一、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 電池中充放電曲線與微分容量曲線的作圖問題
    筆者最近寫碩士論文時,在處理鋰離子電池實驗數據過程中,經常遇到數據中恆充放電曲線與微分容量曲線作圖問題,下面將這兩種圖進行整理,歡迎遇到同樣問題的朋友一起交流分享。圖(a-d)為學術論文中常見的電池充放電曲線圖(圖片來源於文獻)(1)橫坐標為比容量(Specific capacity、Capacity,單位:mAh g-1)縱坐標為電壓(Potential、Voltage,單位:V)(2)電位由低到高的曲線(往上)為充電(charge),由高到低的曲線(往下)為放電(discharge)。
  • 學前心理學中常見的七種經典實驗研究
    學前心理學中常見的七種經典實驗研究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4-03 09:01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心理學的各種錯覺
    心理學的各種錯覺錯覺是人們觀察物體時,由於物體受到形、光、色的幹擾,加上人們的生理、心理原因而誤認物象,會產生與實際不符的判斷性的視覺誤差。錯覺是知覺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是人在特定的條件下對客觀事物的扭曲的知覺,也就是把實際存在的事物被扭曲的感知為與實際事物完全不相符的事物。
  • 艾賓浩斯記憶曲線
    法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1850—1909)在1885年發表了他的實驗報告後,記憶就成為心理學實驗研究的最多領域之一。艾賓浩斯有一個實驗結果繪成的圖表,就是有名的「艾賓浩斯曲線」。他曾用三個希臘字母拼寫成「無意義」音節,以此作為記憶的對象,在心理學實驗中使用有意義的詞是不允許的,因為有意義的詞會引起不同聯想。
  •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並根據他的實驗結果繪成描述遺忘進程的曲線,即著名的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 這條曲線告訴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的進程很快,並且先快後慢。在學習過程中,對一種材料達到一次完全正確地背誦後仍然繼續學習,叫做過度學習。適當的過度學習可以使學習的材料保持得更好。研究結果表明,適當限度的過度學習比剛能背誦的效果好,但如果超過這個限度,其保持效果不再增加。如學習四遍後恰能背誦,則再學習兩遍效果最好,但再學習效果則適得其反,對人的身心造成危害。
  •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學現象
    通過學習心理學課程,對心理學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心理學並不是一種深奧的理論,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人世間的所有問題,比如商業問題、人際交往問題、領導力問題,等等等等,其實都是心理學問題,也就是說,認識了人的一切心理學問題,也就能夠理解人,了解人,最終解決與人有關的問題。我們來看幾個心理學現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 常見心理學效應辨析
    心理學效應是在教師資格證考試過程中非常重點的內容,主要是以單選題等客觀題型來進行考察。在社會心理學玲玉,各類效應可謂是數量繁多,今天只結合一些常見的知識點來幫助大家梳理,同時我們也要清楚一些幹擾選項,注意相近知識點之間的辨析,才能幫助我們更好的通過考試。接下來就常考的心理學效應進行簡要介紹和辨析。
  • 各種常見的曲線擬合方法
    但是現實測量中,未必是這樣的。現實測量時系統極點可能會移動,這將會引起問題。由於實際測量時,系統極點也可能變化,這依賴於使用的FRF,將導致估計的極點可能存在差別,雖然理論上表明這是不會發生的。然而,用實測的FRF提取模態參數,且單獨考慮每個FRF時,那麼的確會出現極點發生移動的情況。這個過程稱為「局部」擬合。
  • 2009年考研心理學考前預測指導
    另外考慮一下青少年的思維發展特點)(最後時間最好在複習一下常規考點,比如我們在課上提到的幾個答題的模式,以不變應萬變)6、教育心理學學習與心理發展的關係與發展性教學(重中之重);學習風格與教育;學習理論中加涅、布魯納、奧蘇貝爾理論(這三個人每年必考,今年小心前兩位)的各自側重點、關鍵詞、優缺點。
  • 心理學考點:動機與效率知多少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動機與效率之間的關係是較為重要的考點。從考查的題型來看,是以全題型的方式來進行備考。考查的重點,主要涉及到從實例出發考查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的相關內容。接下來,小編就幫助大家來進行相關知識內容與考點的梳理。1.什麼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關鍵詞】活動與動機水平心理學研究表明,動機強度與工作效率之間並不是一種線性關係,而是倒U型曲線關係。
  • 教育心理學中常考的歷史人物及其著作觀點!
    很多學生在備考中會抱怨說教育領域裡的人物和觀點太多了,很容易混淆,張冠李戴,小編幫大家整理了一下教育心理學中常考的人和事,希望能有助於大家備考。1.1903、桑代克,教育心理學之父——《教育心理學》2.1924、廖世承——我國編寫第一本《教育心理學》3.勞倫茲——印刻現象——關鍵期的發現4.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四階段:感覺動作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
  • 其他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近年來,在教師招聘和教師資格考試中,對於心理學效應的考查也越來越多,書本上常見的效應有社會刻板印象、暈輪效應、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投射效應、登門檻效應等,但是選項中會出現其他的一些效應,比如扇貝效應、破窗效應等,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部分的知識。
  • 心理學中的生活實驗
    心理學中的生活實驗心理學是一門自然學科,在各位學者研究心理學過程中,大部分採用了跟自然學科相近的研究手段——實驗法。這就造成了我們在開始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很多涉及到實驗的知識點,而同學們對於實驗又比較陌生,在此給同學們總結一下心理學常見的一些實驗,一是為同學們提供一些學習材料,二是讓同學們對心理學產生親近感,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一、視崖實驗視崖是用來評估嬰兒深度知覺的一種能夠產生深度幻覺的平臺式裝置。吉布森和沃克首創的視覺懸崖是測量嬰兒距離(深度)知覺最常用的工具。
  • 三個生活中常見的心理學效應,你有遇到過嗎?
    不管是他還是我們普通人,在工作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有時候會進入一種思維停滯的狀態。問題無法解決,這時我們可以做其他事情,暫時轉移注意力。或許過段時間,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如同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思維具有局限性,越是著急,緊張的時候,思考不過來。
  • 題集|05 機能主義心理學及其貢獻;認知學習的特點;進化心理學的...
    評價:機能主義大大推動了美國心理學面向實際生活的發展道路,促進了教育心理學的發展,認為學習使人的適應性得到提高;同時還推動了工業心理學的發展,特別是對工作環境中的人的因素的研究。高原現象布賴恩等人用實驗的方法揭示高原現象的存在。
  • 心理學之流派之爭:心理學中的百家爭鳴
    於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就此興盛,而心理學的發展也正是如此。在心理學的形成及接下來的發展歷史中,因為建構心理學理論體系的分歧,「百家爭鳴」的現象同樣出現。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心理學中派別林立的時期。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心理學發展中的這些重要派別。構造主義主要誕生及興盛於1879(心理學正式誕生)—20世紀2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