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基械匠:自編輪組如何計算輻條長度和正確測量各相關數據

2020-12-06 單車基械匠

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新一期的單車基械匠。

當我第一次把這個問題拋在單車基械匠討論群內的時候,馬上就有人回覆:會計算輻條長度,但是不會編圈,計算有何用呢……不是有輻條長度計算器嗎?……這個簡單啊,用三角函數就可以……等等。

了解輻條長度計算的必要性

其實我想說,手工編制輪組通過不斷練習,總結方法,從錯誤中學習經驗,只要你肯下功夫,你也可以編的一手好輪組。這就好比大批的工廠組裝輪組,難道每一個新招的員工都已經是數量工嗎?他們也是一步步走過來的。關於輻條長度計算器,國內一直有不少車友在使用,但是前提同樣是需要你準確的測量出相關數據才會得出合適的長度。如果從根兒上就是錯的,那麼必然得出的長度就會不準,可能有些人還會罵上一句「什麼垃圾軟體」,但是實際可能是數據測量的就有問題。最後一點,明白輻條長度計算的原理,不僅是為了計算均勻分布的花鼓和輪框上的輻條長度,你也可以通過這種方法,創造出更多的編法,而不用局限於有限的輻條長度計算器上給出的方法。並且對於直拉花鼓輻條長度的計算也是及其有幫助的。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會使用CAD建模,但是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是會使用尺子和三角函數的。所以,我們今天就從最基本的尺子和三角函數開始我們的計算之旅。

了解我們的輪組

考慮到讀者中會有純小白,我們先來看看一個車輪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包括:花鼓,輻條,輪圈,輻條帽,有些還會在輪圈和輻條帽之間加有墊片。輻條是連接花鼓和輪框之間的介質,一側通過彎頭或者是直頭的蓬頭連接到花鼓,另一側通過輻條帽固定在輪圈上。注意,輻條在兩者之間是拉扯的關係,而不是支撐。想像一下輻條帽頂部,有東西嗎?如果你能想明白這點,你就會明白為什麼輻條上只有拉力。

以後輪為例,兩側的輻條都以一定的角度連接到車圈上,如果你曾經注意過,你會發現在驅動側和非驅動側的輻條組成的錐面是不一樣的。通常而言,驅動側的輻條組成的錐面比較平,整體更接近一個平面,而非驅動側的錐面則更為凸出。所以,輻條的長度並不是簡單的計算從花鼓到輪框之間的距離,並且兩側的長度也是不同的。

了解輻條長度計算的公式

如果你一直在使用輻條長度計算器,你可以選擇跳過這一節。不過,我建議您還是了解一下,正如前邊所說,並不是所有的花鼓和輪圈都是標準結構,了解計算方法,有助於你去舉一反三計算所有結構的輻條長度。

第一步,通過三角函數的餘弦定理計算第三邊長度。如下圖所示,其中A為輪圈的半徑(下邊會有關於輪圈直徑測量的準確方法,並不是簡單的測量輪圈內徑,這裡簡單描述為輪圈半徑),B為花鼓耳半徑,這兩個數據都可以通過測量獲得。我們需要計算的只有C。通過A和B組成的夾角,也可以通過輪框上的輻條孔分布狀態獲得。比如圖上的角度為12/360*2=60°。

已知條件:A的長度,B的長度(直接測量獲得)θ的角度通過計算獲得。

通過公式:C=√A+B-2ABcosθ

第二步,上邊第一步計算獲得的長度,是從花鼓耳到輪框的平面長度。正如上邊所說,輻條並不是平面連接到輪圈的,而是有一定角度的。這一步要找到花鼓的中心位置,並測量從中心位置到花鼓耳之間的距離,後邊會詳細介紹測量方法。下圖中C為第一步計算獲得的長度,而淺綠線W1和藍線W2則為中心距離兩側的距離。計算過程中需要加入輻條孔直徑d。再次通過三角函數即可計算出實際輻條長度。

已知條件:W1和W2的長度,輻條孔直徑d和C的長度。

通過公式:輻條長度+d/2=√C+W1(或W2)

此時得出的結果即為實際需要的輻條長度了。這裡需要注意的是,W1和W2的長度會更具花鼓的造型,品牌不同而有所不同。

計算輻條長度所需要的數據

如果你跳過了上一部分,那麼從這部分開始,我們需要知道計算輻條長度所需要的數據。

l 花鼓和輪圈上的輻條孔數(計算花鼓的兩側)

l 車圈內徑和輻條孔深度,如果有鉚釘,則包含鉚釘的厚度

l 車圈的直徑,從車圈胎床測量(備選)

l 花鼓上的輻條孔直徑

l 左側花鼓耳到花鼓中心的距離

l 右側花鼓耳到花鼓中心的距離

l 你所需要使用的編法

確定輻條孔數量

首先,你必須知道你要做什麼。通常情況下,花鼓和車圈上的孔數是相同的,雖然不同的的孔數,也可以通過一些特殊的編法進行組裝。另一種情況就是不均勻分布的輪圈對應均勻分布的花鼓,或者反過來等情況。但是無論如何,你都可以通過計算獲得你所需要的長度,而關於編法,這屬於另一個問題,我們會在以後的文章中深入討論。

測量車圈有效直徑

這裡需要特別提醒「有效」二字。一般在輻條長度計算器上被標註為ERD。ERD包括了輪圈的內徑+輻條孔的深度+輻條帽固定頭的高度。而有效直徑僅包括輪圈的內徑+輻條孔的深度。注意區分。

測量車圈的有效直徑有多種方法:

方法一:

通過測量輪圈外徑,並減去從外沿到輻條孔頂部的方法獲得有效內徑。

對於均勻分布的輪圈來說,找到輪圈上正對的兩個孔,並從外部測量到對側外部,就可以獲得輪圈外徑。通常情況下,我會選擇氣嘴孔旁邊的孔,並找到對側藉口旁邊的孔進行測量,這樣會比較容易定位。如果你選了氣嘴孔右側第一個孔,那麼藉口位置就選左側第一個。測量結果以mm為單位,數據四捨五入即可,如果正好處於中間位置,則保留小數。特殊情況下,有些輪圈會不太規格,也就是常說的真圓度不夠,如果是這種情況就多選擇幾個位置測量,最後獲得平均數。(輻條張力最後會讓輪圈變圓,不過如果輪圈圓度非常差,那就趁早更換)。

找一根螺絲,或者別的什麼東西,插入到輻條孔內。邊沿放一把尺子,通過測量螺絲頂部到尺子之間的距離就可以獲得輪框邊沿到輻條孔底部的深度。(注意這一步要減去尺子的厚度。)

上邊演示的是通過螺絲配合跳帽獲得深度。測量從螺絲頂部到螺帽的距離並減去尺子的厚度就是所需要的深度。

最後用上邊測的多車圈外徑減去兩個車圈邊沿到輻條孔頂部的深度就可以得到有車圈的有效內徑了。

方法二:

通過測量輪圈胎床的直徑,並減去從胎床到輻條孔頂部的深度來獲得有效內徑。

首先用捲尺測量輪圈的內徑,或者也可以用變速線來測量後再測量變速線的長度獲得輪圈胎床直徑。然後通過周長計算公式來獲得輪圈胎床直徑。

第二步測量從胎床到輻條孔頂部的的深入。

最後用前邊獲得的輪圈胎床直徑減去輻條孔深度,即為輪圈有效內徑。

之所以要有兩種方法測量,主要是因為輪框的造型不同。以下方圖片為例,如果是單層,或者是低框雙層帶有鉚釘的輪圈,則第二種方法更為容易測量輻條孔德深度,也更容易測量輪圈胎床直徑。而對於雙層高框輪圈,則第一種方法更容易操作。

以上兩種方法最後都需要加上兩輻條帽固定頭的高度才是ERD。

方法三:

通過測量兩支輻條之間距離直接獲得ERD。該方法通過兩個輻條和遊標卡尺進行操作。首先找到輪圈上正對的兩個輻條孔,並安裝上輻條(安裝J頭輻條,不要用直頭的),注意條帽旋緊的位置一旦安裝到位就不要再隨意調整。

之後用遊標卡尺測量兩根輻條之間的距離並記錄下來。然後拆下輻條,分別測量兩根輻條從條帽頂部到彎頭內彎的長度。

用遊標卡尺獲得長度,加上兩個輻條的長度,就是車圈的ERD了。

具體使用哪種方法,可以根據需要來選擇。測量精度以mm為單位,可以保留小數點後一位,或者四捨五入取整數。

測量花鼓上的相關數據

正如前邊的公式裡所提到的,要計算輻條長度,還需要很多花鼓上的數據。這不僅包括手工計算,即使你是用輻條計算器直接計算,也需要手工來測量這些數據。

輻條孔的直徑和花鼓耳的直徑

在測量花鼓耳直徑的時候,由於有軸心在中間,一般都會使用遊標卡尺來進行測量。測量花鼓耳直徑可以如下圖測量從一側輻條孔內邊,到另一側輻條孔外邊的方法來獲得花鼓耳直徑。當然你也可以測量從輻條孔內逕到內徑的花鼓耳直徑,並最後加上輻條孔直徑。注意輻條孔直徑不能忽略不計。一般而言,花鼓孔的直徑從2.3-3mm不等,可以用直尺或者遊標卡尺測量。

如果沒有遊標卡尺,你也可以像下圖這樣裁剪一張紙板,並標出輻條孔中心的位置,最後測量紙板上標記之間的距離,也可以獲得花鼓耳直徑。

測量花鼓偏移量

在開頭了解我們的輪組和輻條長度計算公式的部分中,都提到花鼓兩側不同的輻條長度的問題,這是由於W1和W2,也就是花鼓耳距離花鼓中心的距離不同所導致的。

通常情況下,對於V剎花鼓來說,驅動側的偏移量都在20mm左右,而非驅動側則在35mm左右。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設計,當然也有例外,但是變化範圍都不大,基本在1-2mm以內。

上圖顯示了花鼓上的W1=33,而W2=18。其中花鼓開檔為135mm,由於驅動側有飛輪佔據了大部分的空間,所以驅動側的偏移量也會更小。通過測量驅動側花鼓耳到軸心邊沿位置的距離,並用總開檔距離減去該長度,就可以得出驅動側的偏移量W2。

計算公式:W=花鼓開檔/2-花鼓耳到軸心邊沿的距離。

如果兩側花鼓耳的距離相同,則直接測量花鼓耳之間距離並除以二獲得偏移量。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V剎花鼓的前花鼓上。

下邊是測量方法,也是最為關鍵的部分。由於有軸心的存在,並且對於一些特殊的大花鼓,比如下圖的這個內變花鼓,由於花鼓耳比較大,直接用直尺或者是遊標卡尺測量都比較困難。那麼,可以把花鼓一端頂在牆上,並在底部放一張紙卡或者別的什麼作為參照。紙卡的邊沿和軸心固定螺絲對齊,此時僅需測量從紙卡到花鼓耳的距離即可。通過上邊提到的計算公式,即可獲得對應的花鼓偏移量。

這種測量方法的精度會更高,測量中需要注意的是,因為花鼓耳具有一定厚度,所以需要測量到花鼓耳的中心位置。

實際操作:

非驅動側的固定螺絲到花鼓耳的距離為35mm,花鼓開檔位135mm,一半就是67.5mm。67.5mm-35mm-32.5mm,則非驅動側的花鼓中心偏移量為32.5mm。

小貼士:

shimano的偏心圈,有效緩解兩側輻條張力差值

如果你正在使用偏心車圈,那麼車圈上的輻條孔的中心偏移量也要進行測量,並在把數據計算在花鼓中心偏移量上。偏心車圈的目的是為了綜合驅動側輻條角度過大的問題,儘量讓兩側輻條張力接近的設計。所以驅動側的花鼓中心偏移量要加上車圈上的輻條孔偏移量,而非驅動側則要減去輻條孔中心偏移量。

輻條長度的測量

對於傳統的J型輻條而言,測量從輻條絲紋頂端到J型的屈肘位置的內部,為輻條的實際長度。可以用捲尺測量也可以用專用輻條尺進行測量。

如果是直拉輻條,則從直拉固定頭的末端連接輻條的位置開始測量到螺紋末端。不過,無論如何,都要選擇新的過的專業工具,因為我真的遇到過垃圾尺,直接就不準。

各部分測量精度對輻條長度的影響

只要的工具和方法沒有錯誤,那麼一般你測量的數據所得到的結果就不會有大的出入。而容易出現的錯誤往往是數據之間轉換,比如把mm當做釐米,或者其他情況。更為欣慰的是,輪組的測量容錯率實際是比你想像的更高的。

輪框ERD的測量誤差只會影響輻條長度誤差的一半,因為一側各有一根。而如果你通過周長來計算ERD的方法,測量精度又可以提高至少3倍。

對於傳統均勻分布的J型花鼓輪組而言,花鼓耳中心偏移量的數據則更為重要:通常1mm誤差,會導致輻條長度變化1/10mm。

而花鼓上的花鼓耳的直徑,則對於直拉編法的影響更大,但是隨著交叉的數量越多,比如3X或者4X的編法來說,則對輻條長度的影響就會越來越小。而輻條孔直徑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為什麼要說這些呢?如果你對你的測量沒有信心,或者對測量的數據不是那麼信任,那麼選擇3X和4X就是一個高容錯率的編法。而對於長途騎行來說,這樣的編法也更容易獲得修補件,通常只需攜帶一個長度的輻條就可以滿足前後輪上的任何位置。

下邊是一些誤差對輻條長度的影響:

l 測量車圈直徑最準確的方法是通過周長來計算直徑。

l 如果直接測量直徑,則多次,多個位置測量,減少誤差。

l 輻條孔的深度將直接影響輻條長度。如測量數據少了1mm,則輻條將會長1mm。

l 花鼓耳中心偏移量將會影響輻條長度的10%,特別是在一些大花鼓耳搭配小輪圈的情況下。

l 輻條孔直徑,通常影響很小,但是對於直拉編法來說,半徑將會影響輻條實際長度。

l 輻條形變補償,通常為1mm補償長度。則計算長度減1mm。越大的車輪,比如一些古董自行車的大輪徑,則需要考慮更多的補償。通常的形變量為0.3%。

常見問題:

輻條長度過短的一些情況:

l 由於一般編法來說,輻條會一根外穿,一根內穿。由於內穿的輻條肘關節處會因為花鼓耳厚度而稍微有點鼓起。如果是該情況,可以用錘子輕輕地敲打肘彎曲處,讓它更為貼合花鼓耳。

l 可能是輻條的螺紋區域過長,而輻條帽又過短。

l 長輻條帽不是為了彌補輻條長度,而是為了搭配不同深度的輻條孔,以及不同長度的輻條螺紋的,有些輪圈的輻條孔較厚,則短輻條帽不足以露出以方便調節。

l 最後如果真的是輻條計算短了,那麼建議重新購買合適的輻條,因為如果螺紋剛剛買入輻條帽或者都沒有完全用完,則說明輻條上最薄弱部分的螺紋,會非常容易實效而斷裂。另外銅條帽比鋁條帽有更高的容錯率。

輻條長度過長的情況:

l 輻條才剛剛具有一定張力,輻條頂部螺紋就已經進入到了條帽的螺絲刀固定口處,那麼輻條確實就是長了。

l 如果達到預設張力後,輻條突出輻條帽頂部超過螺絲刀開口處,並且輪組並沒有橢圓跳動,此時也說明輻條長度過長,如果只是個別,屬於正常情況。如果是單層圈則要更換輻條,防止刺穿內胎。

l 當你感覺無法再擰動輻條帽,那麼很有可能輻條上的絲紋已經用盡,和輻條帽的絲紋已經咬死。另一個判斷方式就是當你旋轉輻條帽時,輻條會嚴重扭曲。這就說明輻條長了。

最後,這是一張相同輻條螺紋長度,搭配不同長度的跳帽的影響。從圖上可以看到,左側的和中間的輻條帽,都會在沒有把輻條帽絲紋全部用完的情況下就導致輻條絲紋首先用盡,這會導致張力無法達到預計目標就會無法擰緊輻條。雖然有時候因為絲牙會比輻條直徑略粗,也可以強擰上去,但是這會影響到結合部的強度。所以在這張圖上,最右側的短輻條帽最為合適。

關於更多的手工輪組的內容,會在以後的文章中不定期更新,歡迎持續關注。單車基械匠,每天給您帶來更多新奇,好玩,有趣,實用的單車知識。

相關焦點

  • 單車基械匠:如何使用自行車上的輻條張力計,什麼才是真實數據
    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新一期的單車基械匠。昨天,在後臺留言收到一位車友關於自行車輻條張力計使用方法的詢問。所以今天的內容算是給予回應,更細緻的我就不做講解了,只針對輻條張力計的正確使用方法和一些認識誤區做一個講解。
  • 單車基械匠:campagnolo系的中高端輪組如何進行日常維護保養
    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新一期的單車基械匠。Campagnolo和其旗下的fulcrum品牌的中高端輪組均適用。首先第一步從驅動側開始。需要一把18mm的呆口扳手和一把5mm的內六方扳手,如上圖固定到位後,呆口扳手順時針擰松,或者內六方扳手逆時針擰松。
  • 三刀,四刀輪組已經過時,FFWD獵鷹計劃推出「雙刀」輪組
    Hello,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新一期的單車基械匠。Peregrine獵鷹是世界上移動速度最快的動物,可以以每小時240公裡的速度從高空衝下。而FFWD獵鷹空氣動力學輪組以此概念命名也正是如此。而他們的計劃就是使用兩個輻條來製作一隻輪子,每個輻條都具有完整的NACA機翼形狀。不僅如此,在連接位置上還有漸變的輪框高度,當接近下一個輪輻時,其高度也會從90mm高度降到48mm。他們說輪框高度漸變對於拖拽湍流很重要。和三幅車輪和封閉輪相比,他們的風洞實驗表明獵鷹產品可以極大的減少湍流。
  • 公路車爬坡輪組選購:直接告訴你買什麼型號,都是赤裸裸的耍流氓
    更多單車類視頻,可以搜索:單車基械匠感謝各位車友對趙工的支持~和對我信任,另外對黃踩菜和小飛崽cium的車友先道個歉,答應你的推薦爬坡輪組一直都沒有找到下手的位置去做。首先我說一下一直不知道怎麼下手的原因,可能對於車友們的選擇爬坡輪組也是一種啟發吧。
  • 如何判斷自行車鏈條何時需要更換?為什麼鏈條需要更換?
    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新一期的單車基械匠。鏈條是自行車傳動系統上的重要組成部分。
  • ZIPP 3Zero山地碳纖維輪組是如何製成的?
    有很多東西他們不想公之於眾,其中之一是一個真空胎密封膠安裝機,它通過翻轉和滾動車輪,均勻地將密封膠分布在整個輪胎內。這目前還是一個商業秘密,如果你依靠胎壓來測量一些數據,確保密封膠均勻地分布在胎內是很重要的。ZIPP花費了數萬美元購買這臺機器,僅僅是做人工都能完成的簡單工作,目的是讓膠塗得更均勻,可能是ZIPP的老闆有強迫症吧!
  • 四千元級別新選擇 VSPRINT C50碳纖維輪組
    在氣嘴孔位置印有一塊白色的標記,上面註明了輪組的安全極限胎壓,開口輪組125PSI,管胎輪組200PSI一對快拆杆,一車份剎膠,這就是附件包內的全部物品,在成本附加不多的前提下,希望廠家能配上輻條和輻條帽的修補件、氣嘴延長嘴以及輪組的質檢證明和輻條張力雷達圖,既方便了車友後期使用和維護,又能為品牌形象增值。
  • 碳纖公路輪組 , 不能說的秘密
    其實對於公路輪組來說,輪圈最重要的是安全,安全問題不解決,說其他的都是扯淡;而輪圈的安全則基本上是由所選的材料以及製造工藝起決定性作用。輪圈的選材決定了剛性和強度是否可以做到最好,同時也決定了是否可以承受足夠的高溫,確保正確使用不出現燒框。
  • Campagnolo SHAMAL系列全新碳纖維輪組,性能與耐力的完美結合
    第一款碳纖維SHAMAL輪組就是遵循這一口號而誕生的,它具有21mm的胖圈,可與25mm,28mm和30mm輪胎完美配對,並確保騎手在比賽和長途行駛中獲得最大的舒適度。前後部各24根輻條,根據G3™系統進行編排。
  • 碟剎公路升級攻略 7款碟剎碳纖維輪組推薦
    在各廠商的大力推行下,碟剎公路車在路上的能見度越來越高。但由於碟剎公路車零件市場還不成熟,絕大部分碟剎公路車用戶都會選擇購置整車。但畢竟不是人人都有能力一步到位購置頂配整車,那麼輪組作為常見的升級選項,售後市場還是非常大的。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推薦幾款碟剎碳纖維輪組。
  • 真香:Campagnolo最新的Bora WTO系列輪組
    Campagnolo 最近隆重推出Bora系列輪組 WTO 45,的確,CP聲稱他們的輪組贏得的比賽比任何輪組都多,但是2018年他們又推出了新的 WTO 版本。WTO 是「wind tunnel optimised」的縮寫,意味著他是Bora最先進的空氣動力學輪組,但,並不會取代之前的系列輪組,所以Bora One和Bora Ultra的用戶粉絲們不用驚慌。當2018年第一對 WTO 輪組出現時,只有兩個框高可供選擇, WTO 77是一個高框,但它是一個前輪,因為在設定中,它是與封閉後輪搭配使用。
  • DT SwissERC1100 ZIPP 202Firecrest 兩對小眾高端碟剎輪組對比
    在自行車圈子裡,DT是非常嚴謹規矩的瑞士大品牌,以行星棘輪花鼓和變徑輻條工藝聞名於世,大量的其他品牌輪組用的都是DT的花鼓和輻條,可見其市場份額之大DT ERC 1100算是自家耐力公路的頂級系列輪組,ERC 是Endurace Road Carbon的縮寫,1100這個數字意味著DT自家的頂級,對比PRC和ARC,樓主這裡還是更喜歡追求舒適性和耐用性的ERC。
  • 小眾個性 Boyd新款Prologue系列輪組
    隨著升級碳刀的費用越來越低,中小輪組品牌也開始紛紛降價。Boyd輪組最近推出了新款Prologue系列,包括了三款不同屬性的公路碳刀輪組,僅售1050美元。Prologue系列包括兩種框高選項,分別是28mm和44mm,其中28mm框高輪組有且只有碟剎版本,而框高44mm的輪組有碟剎和圈剎兩種版本。花鼓是來自Boyd自家的Skyuka花鼓,具有10嚙合角和Abec 3密封軸承。Boyd Skyuka後花鼓可與Shimano Hyperglide 10/11速或SRAM XDR 12速塔基兼容,並且在更換塔基不需要工具。
  • ZIPP 發布 858 NSW 碳纖開口輪組
    它先進的AeroBalance 和操控表現改變了我們選擇氣動輪組的方式。通過降低對操控性的疑慮,858 NSW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高框輪組不再是理想天氣條件下的選擇 — 858 NSW是適合任何天氣條件的選擇。  設計  遵循仿生學的原理,ZIPP工程師們為下一代ZIPP輪組研究了身邊自然界如何解決類似速度,操控,與效率的例子。
  • Mavic推出Cosmic SLR 45 Disc真空胎輪組
    近期Mavic推出了採用公路真空胎技術的新款碳纖維Cosmic SLR 45碟剎輪組,它具有完全密封的內圈,其目的是通過不使用胎墊來減輕重量,這款輪組是專為全能賽車而設計的。Cosmic Pro Carbon SL Disc帶胎墊的重量為1590克,而Mavic稱新款Cosmic SLR 45Disc輪組的重量為1470克。Mavic已為2021款輪組略微更新了其UST輪圈設計,更寬的中央凹槽旨在使安裝輪胎更加容易,包括帶有寬胎圈的輪胎。儘管Mavic表示即使在非常低的壓力下,輪胎仍能保持在輪組上,但已去除了在中央凹槽兩側的框鉤,以便於輪胎拆卸。
  • 測試精選|超硬、剛性超好的法國輪組Corima 47 WS+
    尤其是曾經一位車友借我試騎過Corima頂級輪組MCC 47之後,整個人像著了魔似的。在那之後,Corima這個品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硬!12根輻條的「筷子」輪組都能做到這麼硬,何況近20根輻條的鋁條輪組。Corima輪組的生產工藝與我們常見的輪組有所區別。它內含豐富的發泡填充物,輪圈外部則由12k碳纖維布貼片製成。
  • 無需真空膠帶 Mavic發布Cosmic SLR 45真空碟剎輪組
    近日,Mavic發布了一款真空碟剎輪組——Cosmic SLR 45,無需使用真空膠帶重量更輕。 Cosmic SLR 45使用了超輕纖維層代替真空膠帶的使用,降低了輪組實際使用時的重量。
  • 兼容42c寬胎 FFWD發布RAW/RYOT44公路輪組
    FFWD推出了一種幾乎像盒子一樣的新形狀,且適用於寬胎的氣動輪組,其專為最大42mm的輪胎而設計,並有兩種款式。分別是使用傳統的輻條和DT 240 EXP花鼓的Rowdier RYOT44,以及較輕的搭配了DT 180的RAW輪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