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造謠,切勿聽風就是雨;法外無情,網絡不是無法無天之地

2020-12-05 寰宇前沿觀察

近日網上流傳一則消息,多地傳來裸男搶孩子的傳聞,並且隨著視頻大量流傳。後來經過調查,事情發生在,浙江寧波市北侖區,一名裸體男子在熱鬧的龍北市場街頭搶一名騎電動車女子的孩子。

這一視頻來源已無從考證。但各地網友,為了博人眼球,更是在視頻上搭配「一裸男拉下孩子就是打,裸男當街強搶小孩」等話語。並言之確確的說事情就是發生在當地。

各地網友瘋狂轉發,有人稱事情發生在錦竹大南路農業銀行附近,有人稱龍遊太平路工商門口,有人稱來源於樂山等等,引起多地群眾恐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該視頻已在四川成都、樂山、南充、洪雅、廣元、河南南陽、廣東汕頭、江門、中山、廣西興安、山西陽城、福建南平、寧德、湖北武漢、黃石、湖南懷化、江蘇靖江、安徽滁州、浙江台州等地傳播。

並都有人言之確確的稱本事件就發生在當地,以尋求關注,博取眼球。儘管各地網警紛紛闢謠,但是任然擋不住有心人的傳播。

就這樣一段裸男搶小孩的視頻,曾「被發生」在十餘地。經過實際調查,視頻中的男子系精神疾病患者,強搶孩子的途中被眾多路人,齊心協力拿下,及時被當地警方控制。

然而這樣的一件事件,在有心人的推動下,被冠上各地地名瘋狂的傳播開來。

孩子是很多家庭的希望和未來,事關孩子的安危不得不防。況且有些家長也沒有相關渠道去證實視頻發生所在地,就這樣以訛傳訛,引起大眾恐慌。

網絡是一個共同交流的平臺,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博人眼球,網絡造謠逐漸成為了主流。從開始的三張圖,偽標題,內容全靠自己想。到現在假標題,利用人群,來博眼球,求關注,甚至不惜擾亂社會秩序。

網絡並不是法外之地,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言論所負責,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只為了自己的私慾。至社會與不安,利用人們的心靈,來達到私有的目的,絕對不能助長這股邪風。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真是的世界,不是有心人的編纂;我們需要了解的是互相的內心,不是虛假和欺騙。

文明上網,理性上網,抵制網絡謠言,共建清朗文明的網絡輿論環境。不招搖、不信謠、不傳謠,是每個網友應有的素質。

相關焦點

  • 他們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究竟有幾個意思?
    網際網路飛速發展,極大地豐富了公眾的信息權、表達權、參與權,但與之相應的是,低俗信息和網絡謠言也充斥網絡。為了讓網際網路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有必要向公眾強調「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不過,下文談到的幾個例子,口口聲聲也在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而表達的卻是另外的意思。 法院不是你家開的 第一個例子是歌手陳羽凡吸毒事件。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務必遵紀守法!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務必不造謠、不傳謠!6月30日上午,臨湘市組織開展交通聯合執法行動,在群強路永發巷對侵佔路面經營行為依法整治時,遭到謝某玲等人阻攔。7月1日,臨湘市公安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六條之規定,對謝某華予以行政拘留十日嶽陽頭條#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務必不造謠、不傳謠!6月30日上午,臨湘市組織開展交通聯合執法行動,在群強路永發巷對侵佔路面經營行為依法整治時,遭到謝某玲等人阻攔。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贊皇縣委網信辦、縣公安局提醒:不造謠、不傳謠...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提醒廣大網民爭做文明、守法的踐行者,共同維護健康的網絡環境和良好的社會秩序。一、對網絡傳播的信息(文字、圖片和視頻等)要仔細甄別,未經證實的信息不得上傳、轉發、傳播和擴散,自覺做守法公民,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自媒體時代,人人持有「麥克風」,個人言論的空間前所未有地拓展。不過,天橋區檢察院檢察官提醒您,網絡空間並非「法外之地」,言論自由並不等同於無所不言。侮辱受災群眾網友被刑拘  近日,受颱風「利奇馬」的影響,我國多個省市突發暴雨洪澇災害。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濫用網絡炒作行不通
    2021年1月7日,廣州市公安局召開發布會通報開展「淨網2020」專項行動戰果, 「母親造謠女兒受體罰致吐血案」背後推手及代刷平臺被端引人注目。同一事件在不同時間場合被反覆提及,同時能夠持續引發社會輿論廣泛關注,足以說明其典型性及影響力。現在回過頭來看,這一反轉事件的來龍去脈已經很清晰了。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絡言論應守法!
    網絡是個虛擬的空間,  但並不是法外之地,網民可以在網絡張揚個性、宣洩情緒、表達意見建議,但是,在享受言論自由的同時,必須尊重事實關進去可以月瘦十斤的那種,減肥不是夢!」接報後,警方迅速開展調查處置。經過對該視頻的分析,並且調閱路面監控,確定了該女子的行車軌跡,隨後鎖定該名女子的身份信息為金某。民警立即將其傳喚至派出所。「如願以償」的金某有些震驚:「你們來真的嗎?一本正經的?」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3月起明令禁止網絡暴力人肉搜索
    3月1日起,《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開始實行。規定明確,網絡信息內容服務使用者和生產者、平臺,不得開展網絡暴力、人肉搜索、深度偽造、流量造假、操縱帳號等違法活動。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應防範和抵制製作、複製、發布含有使用誇張標題、內容與標題嚴重不符和炒作緋聞、醜聞、劣跡等不良信息等。我們在說到網絡暴力的時候,大家都會有這樣的切身感受。小編也親身經歷過這樣的網絡暴力,小編在針對某個事件進行正面評價的時候,因為小編與他們的意見不合,他們便對小編展開了謾罵和侮辱,甚至在小編相關的社交平臺進行造謠和誹謗。
  • 警方提醒: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廣大...
    【男子造謠上海封城被行拘】11月22日,網上流傳「上海封城」的謠言,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迅速闢謠。目前,警方已抓獲造謠者趙某(男,31歲)。經查,趙某為譁眾取寵,通過社交媒體發布上述謠言,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現趙某已被依法行政拘留。
  • 《吉言法語》第3期:網絡世界,絕不是「法外之地」
    《吉言法語》第3期:網絡世界,絕不是「法外之地」 2020-07-07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寧夏近期處理的多起網絡違法行為值得警醒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小編不由得要來提醒,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以為躲在屏幕之後,不以真面目示人,就可以胡言亂語,不用負任何法律責任了嗎?錯!相關法律知識造謠傳謠根據《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二條規定,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製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人民日報熱點辨析: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但網絡空間不同於傳統的社會空間,它源於現實世界,是現實社會在網絡空間中的多維體現,是現代社會生活的「電子映像」,在這裡人們的社會生活和存在方式被數位化重構。   虛擬性、開放性是網絡空間的重要特徵,但虛擬不是虛幻、虛假,也不是對現實的簡單數位化模擬;開放不是無法、無序,也不是可以隨意亂來。
  •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
    這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促進網絡空間健康有序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依法治網的題中之義。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4億,擁有網站近500萬個,人均每周上網時長28小時。網際網路科技的迅猛發展,讓人們生活更便利、更舒適、更美好,為推動信息交流、促進文化繁榮、凝聚社會共識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也為數字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朋友圈罵人也犯法
    司法局解釋相關法條:《民法典》第一千條第一款規定:行為人因侵害人格權承擔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的,應當與行為的具體方式和造成的影響範圍相當。法條解析:具體到本案中,張某是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辱罵李某,信息影響的範圍主要也是他的微信朋友圈,法院基於張某的侵權方式和影響範圍,判決張某在自己的朋友圈裡發布道歉微信十日,這與張某侵權方式和影響是相當的。如果張某在法院判決生效後拒絕承擔上述責任的話,法院會採取哪些措施呢?是不是就對張某沒有辦法了呢?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安徽一謊稱新冠肺炎患者男子被拘留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安徽一謊稱新冠肺炎患者男子被拘留 原標題: 1月14日晚上,安徽省無為市公安局民警在工作巡查中發現,本地有一網民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布消息稱自己是一名新冠肺炎患者,並邀約網友去某電競旅館上網。隨後,該朋友圈的截圖在多個微信群被轉發。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打擊「網絡黑V」勢在必行
    在「網絡大V」陳杰人真面目被揭開之前,很多網友都被其刻意塑造的假象所蒙蔽,看到他高舉「為民請命」的旗號,把自己打扮成「反腐鬥士」,敢於向公權叫板的「勇士」,誤以為他就是「陳青天」。可實際上,陳杰人利用這些精心包裝的「頭銜」,一邊藉助粉絲力量炒作網絡負面輿情,一邊藉此收費刪帖、勒索錢財,牟取非法暴利,短短數年的時間,就撈取了數千萬元的利益,簡直令人髮指。
  • 「警情通報」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喀什4名網民散布疫情謠言被教育訓誡!
    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市民請謹記:一定要從官方途徑了解疫情信息,切勿相信、轉發微博、貼吧、微信等網際網路自媒體平臺上出現的與疫情相關的不實信息,更不要編造、發布不實信息。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在網上發布信息、言論應遵守法律法規,對於編造、傳播、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違法行為,警方將依法查處,絕不姑息。希望廣大網民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共建和諧清朗的網絡空間。
  • 「平安守護」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切莫發布不實信息
    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2條規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 知法懂法|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
    這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促進網絡空間健康有序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依法治網的題中之義。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4億,擁有網站近500萬個,人均每周上網時長28小時。網際網路科技的迅猛發展,讓人們生活更便利、更舒適、更美好,為推動信息交流、促進文化繁榮、凝聚社會共識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也為數字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視頻「涉黃」夫妻獲刑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兩口子,看網絡直播成了風口,就想掙「快錢」。不過倆人做的都是「不正經」的節目。2017年開始,男子大偉通過某手機APP接觸眾多淫穢網絡直播平臺,為牟取非法利益,大偉和媳婦小紅先後成為了網絡直播平臺管理主播的家族長,為多名在平臺上進行淫穢表演、傳播淫穢視頻的網絡主播提供平臺接入、主播認證及費用結算等幫助。
  •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網絡虛擬財產」難逃執行法網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網絡虛擬財產」難逃執行法網 2021-01-14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