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有意義和無意義(原創·隨筆)

2021-01-10 我給你講煙火味的故事

我們絕大多數人接受的都是一種相似的教育。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中小學乃至幼兒園都有統一編制的教學大綱,教育界有一個重要的職能部門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在牢牢的把著舵。像童話大王鄭淵潔那樣不把孩子送去體制內的學校讀書,而是在家裡接受教育極其個例,鳳毛麟角,絕大多數人都在接受著相似的教育,只是程度的深淺不一和高低有別罷了。

這種教育下大家有一種固有的思維模式,就是我們對任何事都要追求有意義,有意義的事情我們可以無窮的去探索,反過來無意義的事情我們棄之如履,不去為它浪費寶貴的時間。

於是,有意義把一些哲學家都逼瘋了,他們在思考著一個亙古的話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裝著智慧的腦袋被這三個問題逼瘋了,卻把普通人樂壞了:你是誰?你就是張三李四王二麻子呀。你從哪裡來?你從你媽的肚子裡來的呀。你要到哪裡去?你要到墳墓裡去呀。多逗比的問題,你還這麼費勁的琢磨,書讀多了都變白痴了,想必是物極必反。

我們不去爭論這個哲學問題,讓它們繼續存在下去吧。

其實,什麼是有意義的事並不只困擾哲學家,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也是一個讓人感到困惑的事情。《士兵突擊》裡,王寶強演的許三多從來不在休息的時間與戰友一起玩撲克,被領導批評不合群,許三多義正辭嚴:「我不玩撲克,沒意義。」

每個人在判斷有意義還是沒意義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自我價值的一種表現,甲的有意義在乙眼裡可能就是荒唐和無聊的,反之也一樣。

同樣是籃球比賽,NBA就和中國的CBA和歐洲聯賽不一樣,絕大多數球員都是鋥光瓦亮的大光頭,欲與照明燈試比亮,這倒沒啥,光頭擦汗方便,還節約洗髮液,但我不明白的是有些光頭球員在腦袋上套個發箍,這是幾個意思?有意義嗎?發箍顧名思義就是扎住頭髮免得影響視線,你一個光頭強頭上一根毛都沒有,弄個發箍套上,我實在琢磨不過來這樣的意義在哪?除了讓自己的腦袋像個帶環的金星、木星、天王星,真的沒看出有什麼實際意義。

有球迷會說:你不懂,這叫NBA文化。

好吧,我說不過你,那就當這是文化的意義好了。

還有一種現象我也琢磨不過來,無論中外的搖滾樂隊,主唱、吉他手、貝斯手、鼓手,總會有一些標誌性打扮元素,服飾誇張另類,頭髮很長,就像是遙看瀑布掛前川,在光線昏暗的舞檯燈下還戴著黑色的太陽鏡。

我就想,這樣的打扮與裝飾有意義嗎?你的歌唱的好不好,樂曲的演藝棒不棒和這種打扮之間有毛線的關係嗎?

有歌迷會說:你不懂,這是舞臺造型,是酷炫的標誌,能夠調動歌迷的情緒的,是舞臺文化的一部分。

好吧,我說不過你,那就算音樂文化有意義的一部分吧。

還有一個類別我想不過來,那就是時裝秀,T型臺上的模特們的任何一款服裝你總是穿不到現實世界裡去的,那這種時裝和現實完全脫節的形式存在的意義在哪裡?

有人會說:你不懂,這叫流行文化,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

好吧,我還是說不過你,那就算很有意義的流行文化吧。

以上的例子可以支持我前面的觀點:甲的有意義在乙眼裡可能就是沒有意義。

那麼,如何讓自己認為的意義與其他人認為的意義不至於產生衝突呢?我通過學習知道了什麼叫意義。意義就是人們對自然或社會事物的認識,是人給對象事物賦予的含義,是人類以符號形式傳遞和交流的精神內容,人類在傳播活動中的一切精神內容,包括意向、意思、意圖、認識、知識、價值、觀念等等都包括在意義的範疇之中。

總結下來,意義只是人對事物的一種情感賦予,任何事物的意義都是由人的情感決定的。

這樣說來,對於意義的理解就簡單多了,每個人做的任何事(當然違法作惡的事除外),你認為有意義的那就是合理的,我尊重,哪怕我不理解。

那麼我做的事只要自己認為有意義就樂此不疲的去堅持,不必小心翼翼環顧左右去尋求支持,就比如我買雙色球選號喜歡用紙團抓鬮,你覺得很好笑,那是你的認識,我覺得有意義和你有什麼關係。

生活不是把很多的事弄得超級麻煩然後再去費盡心思的去解決,化繁為簡其實才是最合理的,我為自己找到了解決意義困然的答案而高興,這太有意義了。

文/趙礫

>

相關焦點

  • 生命的意義……(隨筆)
    比如說我們這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我們這些為了養家活口,為了活著疲於奔命的人,應該說老天對我們是公平的,因為老天從我們出生的時候給我們的和那些富有權勢者也都是一樣的,都是赤條條的來到這個世界上,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大家都是公平的。不僅如此,老天也給了我們奮鬥的資本,我們都是靠著一雙手和兩隻腳在賺錢活命,在直立行走。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老天對我們這些苦命的人也是公平的。
  • 生命的意義是無邏輯
    每個靈魂都擁有成長的歷程,當一個生命出現,是一種純粹的無,具有著無限中可能,思想從無到有,從簡單到複雜,從淺顯到深化的歷程,世界一切都是絕對精神的演化。生命就是從無形到有形的藝術表達,人在自然社會中將生命展開,當成為真實的自己之後,他也就給自己的生命賦予了意義。
  • 李銀河:生命之宏觀無意義和微觀自賦意義
    從宏觀角度看,人生無意義,在萬千星球中,在萬千生命體中,人無意義地生生息息,來來去去,能有何意義?從微觀角度看,人可以為自己的人生賦予某種意義,它可以是一個僅僅利己的人生,可以是一個僅僅利他的人生,也可以是一個既利己又利他的人生。它可以是一個快樂的人生,一個痛苦的人生,也可以是一個既快樂又痛苦的人生。每當人面對人生無意義這個命題,都會變得痛苦異常,甚至把「人生無意義」這句話當眾說出來,人都會立即感受到猶疑、失落、絕望。如果人生從造物的眼裡看真的沒有意義,那人還活個什麼勁?
  • 認為人生沒有意義就是「空心病」???|隨筆017
    那天晚上我在宿舍一邊做題,一邊和室友開玩笑:按這個題目設計的思路,我肯定是抑鬱症無疑了。北大新生心理健康測試裡正有一題,你認為人生有意義嗎?按照有無程度,有ABCD四個選項供我選擇。而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毫無意義。
  • 生命的本質意義是什麼?
    中學生物課本上有生命的定義,但非常淺顯,帶有很大的局限性!要深入的了解探知生命的意義,那就必須從什麼是「生」,什麼是「命」談起!要知道「生」和「命」是不同維次世界中的兩個概念,其所寓指的意義也有所不同,雖然屬不同的範疇。但它們彼此有著密不可分的相依性和互緣性。
  • 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這個世界唯一能夠留下的紀念品,就是人一生的事跡和口碑,經過人民的懷念、歌頌,得以流傳百世,萬古長青。 生命的存在要有價值和意義。上學的時候,曾被老師要求背誦《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柯察金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當他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 生命的意義
    再說,生命到底是什麼啊?我們出生,我們活上一陣子,我們死去。一隻蜘蛛,一生只忙著捕捉和吃蒼蠅是毫無意義的,通過幫助你,也許可以提升一點我生命的價值。誰都知道活著就該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 在短暫的生命裡,夏洛做了有意義的事情。
  •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人生本無意義,其意義是活出來的
    小結:若你確定自己是正確的,而你身邊大多數人並不認同,那你應該高興才對,而不是痛苦;當然前提是你需要有正確的元認知能力和深刻的分析能力,以確保你自己是正確的。由於賭性太重,在行動過程中,會影響自己的判斷和決策,甚至不能夠堅持的去執行正確的方法。第四,認真研究,讀精讀透讀懂,這些投資行為的成本很低,但是拿出獨特的研究成果,其受眾群體是全國甚至全世界時,回報就相當可觀了。
  • 木心 | 生命好在無意義,才容得下各自賦予意義
    後來慢慢地很快就不像話了,那便是小人之交甜搶蜜,君子之交淡無水,小人為了搶蜜而撲殺,君子固淡,不晤面不寫信不通電話,淡到見底,乾涸無水。這是詩,是藝術,而人生的實際是什麼都不閃耀,乃為終點。梵樂希亦不例外。美國老太太,吹著口哨散步,我遇見過不止一次。轉念中國,幾千年也不會有此等事,種族的差異,可驚嘆的宿命。在西方,下雨了,行人帶傘的便撐傘,無傘的照常地走,沒見有聳肩縮脖子的狼狽相。
  • 生命的意義存在死亡當中
    這是#叄拾而立#話題的第五篇原創文章 很多時候,我會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存在什麼之中呢?」 我最後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生命的意義是存在死亡當中的!
  • 老樹:人生本無意義
    《如果有一顆心是自由的》是央視記者王魯彬的首部隨筆集,全書有著濃重的個人色彩,記錄了作者的成長印記,是作者幾十年的所思所感所悟。簡單地講,作者就是用自己的生活實踐以及所遇所感來探討人該怎麼樣活著。王魯彬在自序中寫道:「如果有一顆心是自由的,你就可以到達你想去的任何地方。如果有一顆心是自由的,無論身在何處,都能創造理想之境,無論是對環境還是對內心而言。」我很欣賞這樣的獨立意識。人只有自知,才能自明。渾渾噩噩的人,不僅有自欺欺人,還會以各種藉口推卸自己的責任。
  • 拒絕「浪費時間」,才更容易被「無意義感」吞噬
    此刻我正在回家的火車上,耳機中放著音樂,看著窗外的風景,感慨萬千。這次回家是為了看病危的爺爺,心情沉重,今年過完年,83高齡的爺爺被確診口腔癌晚期,之後開始了漫長的手術和化療,和病魔相抗爭,想來時日無多了,令人無限傷感。生命有時頑強如燎原之火,有時又脆弱得不堪一擊,令人不禁思考生命的意義。
  • 《圍城》中有一句話,道出了生命的意義!
    而痛苦如果存在著,就不會得到幸福和快樂似的。自由有兩重兩重含義。一種是空間意義上的上的自由,一種是心靈意義上的自由。前一種意義上的自由,每一個有人身自由的人都擁有;後一種自由,卻經常困擾著很多人,因為人經常會被痛苦困擾。
  • 對於人生有無意義,有這三種回答
    有實際生活中發生的具體的難題,例如人生某個關頭的抉擇,婚姻啊,事業啊,也許解決起來難一些,但或者是可以解決的,或者事過境遷未解決也過去了,不會老纏著你。人生中哲學性質的難題有很多,我姑且列舉其中的一些:一、人生的目的與信仰。人生有沒有一個高於生命本身的目的?如果沒有,人與動物有何區別?如果有,人的精神追求的根據是什麼?怎樣算有信仰?二、死。既然死是生命的必然結局,生命還有沒有意義?如何克服對死的恐懼?應該怎樣對待死?
  • 生命的意義-內心的鏡子
    在漫長的歲月中形成人與人共同構成了系列文明舉止。遇到突發事件和自身權益受損失,必須啟動應急和保護措施,那就是上升到法律和行政的層面。社會中由道德領域進入到政治領域,引入強制的行政法律手段來保護自己權益。所以人與人交往中蘊含著你對道德歷史政治的學習和應用。學會用這些手段來保護自己更好生存,在這個環境中生存發展壯大。佛教在漫長的歲月中,這個宗教體系在指引著人們的精神和思想。
  • 如果活著本身毫無意義,那麼追求無意義的意義又有什麼意義?
    小時候,我們做一件事或者爭取一件東西的時候,也不會問為什麼,有什麼意義。比如當我們喜歡一個皮球的時候,我們會完全沉浸於此,而當我們發現一個新的玩具汽車的時候,根本來不及想我打球有什麼意義,玩具汽車有什麼意義。不光喜新厭舊,而是瞬間棄舊求新。那時候也不會瞻前顧後,只知道小汽車是我想要的,我就要爭取它。
  • 人生存在處境之無意義
    有人在生活中設立一個又一個目標,被驅使著忙碌不停,以免被追逐他們的無意義感追上。這種強迫性的活動局限了生命的內容,無法使人實現更多的潛力,原因還是在於沒有意識到生命意義主題的危機。有人對生活中的一切感到虛無和絕望。有人處在一種無目標感和冷漠狀態。
  • 從木心寫的句子,看人生的「無意義」和「意義」
    文∣閒時翻書君(文章約750字,閱讀約需2分鐘,與你相約) 「生命好在無意義,才容得下各自賦予意義。假如生命是有意義的,這個意義卻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尷尬狼狽。」——木心《素履之往》 人的天性是這樣的,太容易得到的事情,並不懂得去珍惜。
  • 「無意義」才是有意思
    85歲的米蘭•昆德拉今年高調回歸,以新書《慶祝無意義》填補了過去10年的小說空白期。此書延續了昆德拉一直以來的書寫風格,狡黠、悖謬、荒誕、刻薄,及內容的恣肆散漫:雞尾酒會、康德和叔本華之爭、史達林和他的革命小夥伴,天使墮落等等。而標題「無意義」已然勾勒出其一生創作的軌跡,因而,這本書也可說是昆德拉的終結之書、總結之書。
  • 生命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孕育出了生命。我們人類生活在這個美麗的藍色星球,每天為了生活而忙碌著,可能是習慣了快節奏的生活,很少會有人靜下心來思考生命的意義何在。有的時候,小編也在想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是房子?是家庭?亦或者是金錢?但宇宙是公平的,每個人最終都會化為塵埃,從零開始,從零離去。今天,小編帶大家遨遊至宇宙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