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跨譜系全基因組薈萃分析可確定新的風險基因座和預測患病...

2021-01-07 科學網

前列腺癌跨譜系全基因組薈萃分析可確定新的風險基因座和預測患病風險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5 16:25:57

前列腺癌跨譜系全基因組薈萃分析可確定新的易感基因座並為遺傳患病風險預測提供依據,這一成果由美國南加州大學諾裡斯綜合癌症中心Ruth C. Travis課題組經過不懈努力而取得。相關論文發表在2021年1月4日出版的《自然-遺傳學》雜誌上。

研究人員對前列腺癌全基因組關聯研究(107,247例病例和127,006個對照)進行了多種群薈萃分析,確定了86個與前列腺癌風險獨立相關的新遺傳風險變體,從而使已知的風險變體總數達269個。最高遺傳風險評分(GRS)與優勢率相關,其從歐洲男性的5.06(95%置信區間(CI),4.84-5.29)變化至非洲男性的3.74(95%CI,3.36-4.17)。

據估計,非洲男性的平均GRS比歐洲男性高2.18倍(95%CI,2.14-2.22),而東亞男性的平均GRS則比歐洲男性低0.73倍(95%CI,0.71-0.76)。這些發現支持生殖系變異導致前列腺癌在人群中的患病風險差異,而GRS提供了個性化風險預測的方法。

據悉,前列腺癌是一種高遺傳性疾病,但其在不同祖先人群中的發生率差異很大。

附:英文原文

Title: Trans-ancestry genome-wide association meta-analysis of prostate cancer identifies new susceptibility loci and informs genetic risk prediction

Author: David V. Conti, Burcu F. Darst, Lilit C. Moss, Edward J. Saunders, Xin Sheng, Alisha Chou, Fredrick R. Schumacher, Ali Amin Al Olama, Sara Benlloch, Tokhir Dadaev, Mark N. Brook, Ali Sahimi, Thomas J. Hoffmann, Atushi Takahashi, Koichi Matsuda, Yukihide Momozawa, Masashi Fujita, Kenneth Muir, Artitaya Lophatananon, Peggy Wan, Loic Le Marchand, Lynne R. Wilkens, Victoria L. Stevens, Susan M. Gapstur, Brian D. Carter, Johanna Schleutker, Teuvo L. J. Tammela, Csilla Sipeky, Anssi Auvinen, Graham G. Giles, Melissa C. Southey, Robert J. MacInnis, Cezary Cybulski, Dominika Wokoorczyk, Jan Lubiski, David E. Neal, Jenny L. Donovan, Freddie C. Hamdy, Richard M. Martin, Brge G. Nordestgaard, Sune F. Nielsen, Maren Weischer, Stig E. Bojesen, Martin Andreas Rder, Peter Iversen, Jyotsna Batra, Suzanne Chambers, Leire Moya, Lisa Horvath, Judith A. Clements, Wayne Tilley, Gail P. Risbridger, Henrik Gronberg, Markus Aly, Robert Szulkin, Martin Eklund, Tobias Nordstrm, Nora Pashayan, Alison M. Dunning, Maya Ghoussaini, Ruth C. Travis

Issue&Volume: 2021-01-04

Abstract: Prostate cancer is a highly heritable disease with large disparities in incidence rates across ancestry populations. We conducted a multiancestry meta-analysis of prostate cancer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107,247 cases and 127,006 controls) and identified 86 new genetic risk variant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prostate cancer risk, bringing the total to 269 known risk variants. The top genetic risk score (GRS) decile was associated with odds ratios that ranged from 5.06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4.84–5.29) for men of European ancestry to 3.74 (95% CI, 3.36–4.17) for men of African ancestry. Men of African ancestry were estimated to have a mean GRS that was 2.18-times higher (95% CI, 2.14–2.22), and men of East Asian ancestry 0.73-times lower (95% CI, 0.71–0.76), than men of European ancestry. These findings support the role of germline variation contributing to population differences in prostate cancer risk, with the GRS offering an approach for personalized risk prediction.

DOI: 10.1038/s41588-020-00748-0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8-020-00748-0

相關焦點

  • 10萬+病例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確定86個新的前列腺癌易感變異
    10萬+病例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確定86個新的前列腺癌易感變異 2021-01-11 1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酗酒基因已確定,43.5萬人的全基因組薈萃分析揭曉答案
    酗酒基因已確定,43.5萬人的全基因組薈萃分析揭曉答案 2020-05-31 0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全基因組學發現的抑鬱症風險基因座到底有何用?
    多個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已經確定了多個MDD風險基因座。儘管已經存在上百個風險基因座,但是不能全面揭示MDD發生發展的生物學機制,且這些位點很有可能並非真正的致病位點。這是因為大多數風險基因的突變位於非編碼區,因此這些鑑定出的風險基因突變體可能通過調節基因表達,而不是直接增加MDD患病風險。
  • 研究揭示多種精神疾病的基因組關係、新基因座和多效性機制
    研究揭示多種精神疾病的基因組關係、新基因座和多效性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14 21:41:33 精神病基因組學聯盟多疾病團隊揭示了八種不同精神疾病的基因組關係、新型基因座和多效性機制。
  • 顱內動脈瘤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終於來了,這些基因風險位點值得注意!
    全基因組分析使家族性IA研究出現新突破隨著全基因組外顯子測序技術的出現,對家族性IA研究有一些新的發現。IA的遺傳模式尚不清楚,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可能是最常見的遺傳方式,在家族性和散發性IA病例中發現與染色體1p34.3-36.13、7q11、19q13.3和Xp22有關,而全基因組研究以CDKN2BAS和SOX17基因的證據最強。隨著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的發展,科學家已經可以實現對遺傳的多基因模型分析。
  • 新基因!帕金森新基因座、因果關係及遺傳風險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
    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幫助研究者們發現了42個與PD相關的獨立危險位點。在這些具有常見風險突變中,還包括與家族性帕金森病風險相關的罕見變異,如SNCA、LRRK2、GBA等【4-5】。
  • 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發現重症COVID-19遺傳易感基因
    其檢測到Covid-19呼吸衰竭與基因座3p21.31的rs11385942和基因座9q34.2的rs657152的交叉複製關聯,3p21.31基因簇是Covid-19呼吸衰竭患者的遺傳易感性基因座,而9q34.2位點的關聯信號與ABO血型位點一致,與其他血型相比,A型血的重症風險更高,O型血可能具有保護作用。
  • 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揭示顱內動脈瘤的風險位點
    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揭示顱內動脈瘤的風險位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7 16:10:02 荷蘭烏得勒支大學Ynte M. Ruigrok、Mark K. Bakker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心臟病、乳腺癌和基因有多大關係?一種新方法能給你的患病風險精確...
    這些被稱為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的方法很快流行起來。但經過多年的探索,科學家們仍只能解釋一部分常見疾病的遺傳風險。加州拉霍亞斯克裡普斯研究所遺傳學家託卡曼尼(Ali Torkamani)說,事實證明,患病條件中的大多數與SNP的聯繫,比科學家們最初預期的要多得多,要找出哪個點的關聯性最強很麻煩。
  • Nature Genetics:新的前列腺癌致病基因 ,C-MYC或L-MYC基因
    最近,前列腺癌研究人員對臨床局部性、多灶性前列腺癌的空間異質性進行了詳細的分子分析,以描述新的致癌基因或腫瘤抑制基因,發現了驅動前列腺癌的一小群新基因。其中,研究人員在來自5名前列腺切除患者的多個腫瘤樣本中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通過仔細分析每個前列腺內每個腫瘤病灶的遺傳學,研究人員可以給每個腫瘤得出「侵襲性評分」,這些評分顯示,即使很小的腫瘤也可能包含有攻擊性的細胞,它們能夠改變患者的預後。更詳細的分析清楚地發現,MYC癌基因家族的兩個成員在疾病發展中起了作用,其中一個——「C-MYC」是驅動這種侵襲性疾病的罪魁禍首。
  • 全基因組關聯的meta分析研究確定了多種長壽基因
    | 作者:範大志 (佛山市婦幼保健院)近日,德國馬克思·普朗克老化生物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Biology of Ageing)的Deelen J研究者們,通過全基因關聯meta分析的方法確定了多個人類長壽基因位點及相關基因
  • Science|識別基因功能的新技術Perturb-Seq並揭示自閉症風險基因
    ,尤其是全外顯子測序(Whole-exome Sequencing, WES)揭示了與神經系統疾病有關的功能缺失變異,如自閉症譜系障礙和神經發育延遲(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nd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 ASD/ND)。
  • #分析流程#23andMe報告中個體基因組患病風險值的計算步驟
    23andMe個體基因組分析報告中基於個人的基因型檢測結果從而預測每個個體的疾病患病風險(Your Risk)是如何具體實現的?
  • Cell兩連發 | 全基因組關聯研究揭示人類血液學特徵
    近年來,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已鑑定出數千種與複雜表型相關的遺傳變異。迄今為止,儘管在理解與血細胞生成相關的遺傳基因座方面已有部分進展,但對於完成繪製覆蓋不同種族人群的遺傳變異譜仍任重而道遠。
  • 科學家確定了導致前列腺癌擴散的基因
    從這裡開始了解關於基因的一切。羅格斯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癌症前列腺腫瘤中的一個特定基因表明患者患癌症的風險很高,這表明靶向該基因可以幫助患者延長壽命。這項研究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通過計算機算法確定了NSD2基因,該算法用於確定在 中傳播的哪些 基因與人類最相關。研究人員能夠關閉小鼠腫瘤細胞中的基因,從而顯著降低癌症的擴散。
  • 專家繪出中國高致死性前列腺癌基因圖譜 填補空白
    中國專家繪出中國高致死性前列腺癌基因圖譜。研究示意圖中新網上海7月10日電 (孫國根 秦曉健 陳靜)記者10日獲悉,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男生殖系統腫瘤多學科綜合診治團隊首席專家葉定偉教授和朱耀教授率領的臨床研究團隊,歷經4年艱苦研究,終於繪出中國高致死性前列腺癌基因圖譜,並發現,中國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中胚系DNA修復基因突變率為12%。據悉,這樣的基因圖譜此前未有報導。
  • 新發現32個乳腺癌相關基因位點!提升風險預測能力
    領銜的Nilanjan Chatterjee教授表示:「此次分析得出的結果讓我們對區分不同乳腺癌亞型的生物學有了更深的理解,還提高了我們預測乳腺癌風險的能力,甚至是預測某些特定亞型的風險。」研究作者在論文中指出,過去許多針對乳腺癌風險的基因研究,已經在人類基因組中鑑定出了170多個基因變異,其中大部分會增加乳腺癌風險,也有少部分與減小風險有關。不過,先前的基因研究只分析了乳腺癌的總體風險,或是只對亞型做了相對簡單的區分(比如雌激素受體陽性與陰性之分)。
  • 全基因組測序可預測胰腺癌化療效果
    研究人員對100個胰腺導管腺癌(PDAC)病人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以及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分析,結果發現染色體重排導致的基因破壞在胰腺癌病人中普遍存在,這會影響導致胰腺癌發生的關鍵基因比如TP53,SMAD4,CDKN2A,ARID1A和ROBO2,同時還會影響一些新的胰腺癌驅動因子比如KDM6A和PREX2。
  • 腦癌細胞系全基因組測序完成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瓊森綜合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在1月29日的《公共科學圖書館·遺傳學》專刊上發表論文指出,他們首次完成了腦癌細胞系全基因組測序,這也是截至目前對單個癌症細胞系所做的最為徹底的測序分析。
  • 首個中國人群阿爾茲海默症全基因組測序研究發現新風險基因位點...
    首個中國人群阿爾茲海默症全基因組測序研究發現新風險基因位點 香港科技大學深圳研究院「分子神經科學和藥物創新研究孔雀」團隊在阿爾茨海默症研究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針對中國的患病人群首次進行全基因組測序研究,發現了與疾病發生發展有密切關係的新風險基因位點,揭示了人體免疫系統失調與阿爾茨海默症病變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