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第十六代祖師,世尊千年前預言了他的出生,佛法高深

2020-12-05 在家小居士

這篇文章說的是禪宗第十六代祖師的故事,原文為宣化上人講述,頂禮上人。

尊者,迦毗羅國人,父名梵摩淨德:打從釋迦牟尼佛一代一代傳下來,這是第十六代的祖師──羅睺羅多尊者。這位尊者是迦毗羅國的人,父親的名字叫梵摩淨德。

家有園樹,生耳如菌,味甚美:他家裡有一個花園子,花園裡有一棵樹,這樹上常常生一種木耳,像蘑菇那種菌,味道很甘美的。可是旁人不能摘這種的菌,唯淨德與次子羅睺羅多得取而食,隨取隨長:只有梵摩淨德和他的次子羅睺羅多兩位,才能摘來吃。他們兩個人隨摘這個菌下來,就又長出來。在這個情形之下,這棵樹變成一棵寶樹了。

因十五祖至其家,曰:汝年八十一,此樹不生耳。有一天,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就到他家裡來了。十五祖說:「等到你八十一歲的時候,這棵樹就不生木耳了。」

淨德聞,彌加嘆服且曰:弟子衰老,不能事師,願舍次子,隨師出家。那麼淨德聽見十五祖這樣對他說,就很佩服。究竟他為什麼佩服?這是因為他相信十五祖說的話,所以十五祖說什麼,他都相信。因此他就說了:「弟子我年齡已經衰老了,不能侍奉師父您,我願意把我這第二個兒子捨出來,隨著師父您出家修行。」

祖曰:昔如來記此子,當二五百年為大教主,今之相遇,蓋符宿因。十五祖就說:「在一千年前,釋迦牟尼佛曾經預言,你這個兒子,當第二個五百年的時候,會做一個世間上的大教主。我現在遇著你和你兒子,這都是前生的關係,都有宿世的因果,所以我才遇著你們了。」

即與剃度,執侍,後付以大法:就為羅睺羅多尊者剃度,他就出家了。他先給十五祖當侍者,之後,十五祖看他可以修行了,所以就傳給他心法。大法,就是心法。

得法已,行化至室羅筏城,轉付與僧伽難提,即安座歸寂:;羅睺羅多尊者得法之後,就到印度室羅筏城,把法又傳給僧伽難提尊者了。於是就盤起腿來,結上雙跏趺坐,對大家說:「我要走了!」他就圓寂了。

贊曰

宿因既符,玄機默契:說前生有這個因,互相符合了!佛在早先就都預言,這種妙的機緣,默默中契合了。

樹大法幢,彌天匝地:樹立一個大法幢遮天蓋地,滿三千大千世界。

二千年來,斯宗綿繼:二千多年以來,佛這個心燈的法門,相續傳下來。

堪笑兒孫,擎叉斷臂:可笑啊!後邊的人,想拿著叉子,卻斷了胳臂;那麼這也是盡胡鬧,不好好修行。

或說偈曰

淨德道種產奇才:梵摩淨德這個長老,因為有善根,有宿德,所以生出一個很特別的兒子,很特別的一個人才。

園囿異樹長耳苔:在他家的園子裡頭,有很特別一棵樹,長出好像木耳這種形狀的東西。

尊者採摘復生菌:尊者,是指羅睺羅多尊者。他若是去採摘,這個菌又會生出來;旁人就沒有這個情形。

如來授記二五百:釋迦牟尼佛在一千多年以前就授過記,說將來有這樣的一個羅睺羅多,可以做為佛教的一個大教主。二五百,是指第二個五百年。

宿因既符玄機契:那麼宿因也相符合了,這種不可思議的機緣也契合了。

現果克證妙輪開:現在祖師的果位他證得了;他大開法筵,轉妙法輪,來教化眾生。

續佛心燈光無盡:傳佛心印,也就是傳佛心燈;這燈光光相照,是永遠都無盡無盡的。

萬劫千秋永緬懷:無論到多久之後,大家都非常懷念這一位祖師──十六祖羅睺羅多尊者。

說一說這樹上的那個菌。在記載上,怎麼單單梵摩淨德和羅睺羅多二人去摘這個菌,它就還會生;旁人去採摘,它就不生了。這是什麼道理?誰有什麼看法?

一點問題也沒有?昨天晚間的對聯──「宇宙萬物皆說法,誰了解?」這就是樹神來擁護這位祖師,所以現出一種靈異,說出一種特別的法;令世間不信因果的人、不信佛的人、固執己見的人和愚痴的人,對於這種的境界能夠生出一種信心;所以這就是樹神在那兒擁護佛法的一種表現。

好像虛雲老和尚在雲南傳戒的時候,樹上就開白蓮花,所有的菜葉和草葉上,都有一尊化佛在那現出來。這是什麼原因呢?這就是老和尚的德行感召,草木花卉都在那兒相應來說法,所以才有這種奇特的感應,不可思議的現象。那麼各位不要以為這是什麼很奇怪的一件事,關於他種種特別有感應的事情,說也說不完那麼多。

可是雖然這樣,但是世間的人還是不信佛,還是說佛教怎麼樣迷信,怎麼樣不合乎邏輯;有的在佛教裡頭來觀望,看看佛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不過雖然是觀望的思想,你若觀望,一點一點地就會真正認識什麼是正法,什麼是邪法?什麼是應該修學的?什麼魔法是不應該修學的?那麼久而久之,自己也就會真正的明白了!所以佛教的教義是公開的,人人都可以研究,人人都可以來考察;信不信,還是在自己。

相關焦點

  • 達摩祖師被他打掉了門牙,為何又把衣缽傳給了他?
    話說這佛法禪宗從迦葉尊者見世尊拈花一笑之後,經過二十八代的傳承,終於到了達摩祖師這裡。達摩祖師的名號不僅在佛法歷史上極為響徹,也被引用在諸多遊戲和網文中,可見其影響力的一斑。那是因為世尊在世的時候,曾經授記大乘佛法會傳到震丹,並且大興!這裡有個專業名詞——授記,授記簡單來講就是世尊對於發心求發修行的眾生,授以當作未來佛的預言,所以達摩祖師得了佛的授記之後,就跨越了千山萬水來到中國傳法了。
  • 南懷瑾:禪宗佛法在達摩祖師之前,就已在中國本土流行
    即便他自稱是印度禪宗的正宗傳承弟子,對佛法有著深刻體悟也不能讓自己在極其短暫的時間內通曉中原文化與人心。如果將他的九年面壁換作九年遊歷或許還可以增添幾分信服。否則,他不會在自己進駐中原的第一站南梁碰一鼻子灰。他與酷愛佛法的梁武帝話不投機,只匆匆見上一面便離開北上。
  • 「立雪斷臂」拜達摩祖師傳法解惑的禪宗二祖,不斷臂就不行嗎
    慧可法師,號神光,洛陽人,是漢傳佛教禪宗的二祖。說起慧可法師不得不提起他流傳已久的故事,「立雪斷臂」。好端端的為什麼立雪斷臂呢?其實這件事情可有來頭了。。。。。。因神光法師出生時滿屋佛光,父母便給他取「光」為名。
  • 五祖為何要把禪宗衣缽傳給慧能大師
    經過八個多月,有一天,五祖忽然來見慧能,對他說到:我一直在考慮,以你的見解,你是可以培養的佛法的人才。我是怕心懷惡念的人,嫉妒謀害你,才沒有給你明說,你知道吧?慧能答到:弟子我早已知道師父你的心意,所以不敢妄自跑到佛堂前找你,是不想令他人有所覺察。
  • 【今日功德億倍】恭迎普庵祖師聖誕日 | 祈雨禳疫、消災解厄
    【今日功德億倍】恭迎普庵祖師聖誕日 | 祈雨禳疫、消災解厄、普安十方的傳奇高僧農曆七月二十一日,恭迎普庵祖師聖誕日。他是禪宗「臨濟」法系第十三代祖師,他是一位大徹大悟的大禪師,其開示與神跡,廣行於教界民間。
  • 恭迎菩提達摩祖師聖誕
    吾本來茲土 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 2020年11月19日,農曆十月初五,是菩提達摩祖師誕辰紀念日
  • 高僧傳:死後肉身不腐,一生傳奇無數,達摩祖師為他預言並且應驗
    他的故事可是名聞天下,可為什麼今天淨慧還要繼續講慧能祖師的故事呢,是因為六祖慧能一生傳法留下來的神奇故事太多了,總有你沒聽過的。在慧能禪師未出生前他的父親可是一名官員,後來因為一些原因被貶到了當時人煙稀少,民風彪悍的嶺南新州也就是現在的廣東新興。要知道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那裡可是被稱為南蠻的蠻荒之地的地方。到處都是沼澤、毒瘴,遠不如現在的廣東繁華。
  • 禪宗與文藝美學相通的探索
    臨濟宗的祖師黃檗希運說:「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唯此一心即是佛,……眾生著相外求,求之轉失。使佛覓佛,將心捉心,窮劫盡形,終不能得。不知息念忘慮,佛自現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眾生。」(註:《傳心法要》。)這就是永恆與無限的本源的清淨心。它要通過「息念忘慮」去達到、去頓悟。離此根本,求諸外物外法,都不能悟得「真如」。
  • 佛法楞嚴|能見的不是眼?《楞嚴經》十番顯見之一:顯見是心
    一、雙舉法喻現前世尊問阿難尊者說:「阿難,你先回答我,當你看到我光明照耀的拳頭,這個拳頭的光明,是因何所有?怎麼會成拳頭?你認為是誰看到拳頭呢?」阿難尊者回答說:「由於佛陀的全身,都是閻浮檀金所成,光明赤焰有如寶山,是由清淨所生,所以有光明。
  • 世尊前五百世父親居然是同一個人
    世尊欣然答應,並攝受他,以「善來比丘」為他授了具足戒。出家後,他著衣持缽,成為一位很如法的出家人。後來,世尊又為他傳授一些相應的法要,他勇猛精進,很快就滅盡三界的煩惱,成為阿羅漢。 這時,比丘們請問世尊「世尊!在您面前頂禮的成千上萬男人中,沒有一位像這位老人一樣如此對待您。今天這位老人的行為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緣造成的呢?希望世尊為我們解說。」
  • 丹霞天然禪師學道因緣(禪宗)
    他出生於哪年、俗家姓什麼,燈錄中缺乏記載,所以圓悟勤祖師說他「不知何許人」。丹霞禪師年輕時是學儒的,飽讀五經四書,通達孔孟之道。有一天,他要去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在路途中的旅店裡做了一個夢,夢見房間裡充滿白光。他找了一個「佔者」(也就是算命先生)給他解這「白光滿室」之夢預兆著什麼吉兇禍福。佔者告訴他,這是「解空之祥」。
  • 佛法楞嚴|《楞嚴經》七處破妄之三:破執心潛眼根
    阿難尊者恐怕世尊會破除他這種主張,所以就自己先提出譬喻來說明。如同一個人拿琉璃碗(琉璃是透明的淺綠色寶石)蓋在眼睛上一樣,雖然蓋住了雙眼,然而並不會阻礙眼睛看的作用,眼睛隨便看見什麼,心隨即就能辨別是什麼。
  • 圓覺三代祖師:釋迦牟尼佛、文殊師利菩薩、蓮華生大士
    第一代祖師:釋迦牟尼佛 印度迦毗羅衛國淨飯王太子,見眾生苦,感悟出家,證大菩提,人稱「佛陀」(覺者)。弘法四十九年,至七十九歲時,涅盤於拘屍那國之娑羅雙樹間。此世界之佛教各宗各派所有佛法,皆由釋尊傳出,遂共尊為佛教教主。
  • 會議︱從中國禪到當代禪修:東亞禪宗的歷史形成與思想建構
    然而,我們也看到如下事實:禪宗是佛教傳入中國數百年之後才產生的宗派。在此之前,也有大量文獻提到了「禪」,慧皎《高僧傳》和道宣《續高僧傳》都有「習禪篇」,記載了大量以禪修聞名於世的僧人,他們基本上都生存在禪宗之前。一般來說,學界將此種範圍的研究領域稱之為中土早期禪學,它是禪宗的「前史」。
  • 禪宗為什麼敢呵佛斥祖?
    不過,禪宗,本就強調「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如果哪位「大師」跟你把禪講得讓你覺得昏昏欲睡、乏味無趣,那你可以對他斷然大喝「吃茶去」,這三個字可是禪宗著名的公案之一,出自趙州禪師之口。二、中國的陰曆四月初八,是佛陀誕辰。
  • 閩南祖師公信仰聖地,千年古剎三平寺
    極遠就能看見銅殿之上三平祖師公像背靠青天笑望蒼生不語,外圍的十二生肖石像十分莊重,見之抖擻。「三平祖師」又稱「廣濟大師」,俗名楊義中,原是唐代漳州著名高僧,因生前為民傳授耕墾水利之術,並精通醫術為民診治,又教山民習武強身,御暴安良,圓寂後逐漸演化為佛教俗神。三平祖師公信仰原本僅限漳州一帶,至元明清時代,祖師公信仰逐漸盛行於閩南地區,後隨移民向周邊地區輻射,成為了一名跨界的神明。
  • 佛法楞嚴|有生滅則有來去?十番顯見之五:顯見無還
    「如來破顯二心」,是世尊極力的為阿難尊者和與會大眾破妄顯真。「如來破顯二心」之下,分為二科,第一科「破緣心有還」,是破緣慮分別心是有還的。「有還」是有往還,就是有來有去,境有則有,境無則無的意思。第二科「顯見性無還」,是顯示見性是沒有往還的。「破緣心有還」下,又分為三科,第一科是「先破所緣之法」,第二科是「正破能緣之心」,第三科是「指緣心有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