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平臺 綜合素質評價 學生社會實踐 博雅網-上海頻道-東方網

2021-01-13 東方網

  在上海,志願服務已成為增強高中生社會責任感、提升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重要課程,而他們每一次志願服務都被記錄在易班博雅網上海市學生社會實踐信息記錄電子平臺中。據悉,截至今年9月,15.8萬餘名高中學生完成註冊和學籍綁定,參與服務者達134萬人次,累計服務時長達690萬小時。

  上海市學生社會實踐信息記錄電子平臺由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校外聯辦指導,依託易班博雅網研發,於2015年4月上線,主要負責記錄本市高中生志願者服務(公益勞動)的相關數據,並對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

  據悉,平臺與全市所有256所高中學校完成對接並進行業務指導。截至今年9月,平臺與1838家社會實踐基地完成對接並進行了業務指導,其中市級實踐基地(項目)187個,區級、校級實踐基地1651家。

相關焦點

  • 探尋綜合素質評價「落地」的校本化實踐路徑
    具體而言,教師應將綜合素質評價所倡導的「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現和培育學生良好個性」「注重考察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考察學生對藝術的審美感受、理解、鑑賞和表現的能力」等融入具體的學科教學目標之中,並以此為基礎設計教學過程,營造學生應用知識解決複雜問題的實踐情境,同時將在學科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典型性行為表現納入相關素質評價的基本範疇。
  • 詳解上海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來了:每學期記錄一次,探究學習等3項必填
    來源/視覺中國上海市教委今天公布了《上海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和《上海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兩個具體配套文件。「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從2018年入學的六年級開始施行,這學生的相關信息將在2019年9月起陸續錄入相關信息系統。根據文件,上海將把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初中學生畢業的必要條件。
  • 高中生,做綜合素質評價的有心人
    一、充分認識綜合素質評價具有評價與育人雙重價值隨著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化,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也受到了社會的高度關注。二、充分了解高中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平臺的內容高中生對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平臺並不陌生,因為這項工作在小學、初中已經做過。最大區別在於高中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平臺的數據將在高考招生錄取方面,成為重要參考材料。
  • 綜合素質評價:激發每個學生的潛能
    2016年,北京市育英學校在《北京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框架(試行)》基礎上,構建了基於課程內容維度的育英綜合素質評價框架,包括基礎課程評價、修身課程評價、發展力課程評價,整體涵蓋了思想道德、學業水平、個性發展等六個評價內容,採用積分式評價方式,通過「育英學校課程評價管理平臺」與「北京市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平臺」實時記錄學生成長印記。
  • 嶽陽市教育體育局關於印發《嶽陽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
    主要職責:具體組織實施班級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審核學生原始實證材料,並填寫教師評語表;整理、遴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寫實記錄材料,組織學生自評、互評和綜合評價;協助學生形成關鍵性電子檔案並逐級上報;接受社會與家長的諮詢,並清晰地解釋學生各維度評價的結果。三、基本原則1.導向性。
  • ...的中小學生可免費玩84家滬上知名場館-家庭 中小學生 博雅網...
    東方網7月29日消息:孩子可免費暢遊上海自然博物館等84家滬上知名場館的家庭護照,你領了沒?昨天,《上海市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家庭護照2017版》啟動發放儀式舉行。家庭護照由市教委、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市青少年學生校外聯、市文教結合工作辦聯合易班博雅網推出。
  • 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你不重視?現在有的高校已經納入高考分數
    自2018年高一新生入學起,縣高級中學已建立完善的「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並以「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平臺」,作為評價載體。學校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黨委書記,教學校長,政教校長,三個年部主任和副主任,學生指導中心負責人,信息技術組教師為組員的縣高級中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小組。
  • 綜合素質評價的量化路徑
    綜合素質評價中的量化數字,僅僅是學生某個屬性水平的一種表徵。這種表徵方式成立或不成立,科學或不科學,首要的問題不是給出的數字有多少位,而是要確認數字系統與所要測量客體某種屬性特徵的對應關係。   綜合素質評價是實踐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能有效引導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從根本上扭轉唯分數、唯考試等弊端的重要措施。
  • 跟著大師學批判性思維 博雅課堂上師大附中開講
    鮑鵬山教授為學生開講博雅課堂第一課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3月21日報導:孔子為什麼要辦學知識等不等同於素質?帶著這些問題,上海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博雅課堂第一課《批判性思維》今天正式開講,旨在發展豐富學生人格。  博雅教育的核心是經典閱讀。經典閱讀,不僅需要沉浸式的體驗,也需要批判性的理解。
  • 西安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發布 從六個維度進行綜合素質...
    5月21日,西安市教育局發布《西安市2020年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西安市教育局成立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各區縣(開發區)成立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各學校成立由校長、教師、家長代表、學生代表組成的學校評價委員會。班級成立評價小組,具體負責班級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
  • 日本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計入中考總分轉動教育「指揮棒」
    日本學生學習評價的最大亮點是學生初中三年的學習狀況綜合評價(綜合素質評價)的累計分數按照固定比例,直接計入高中錄取總分,此舉對於完善基礎教育學習評價和改革中高考入學選拔具有借鑑意義。此次學習評價改革的突出特點是加大了非認知要素的指標權重,要求不能偏重於認知要素,要重視學生的興趣、願望、態度等非認知因素,各種教育活動、社會實踐和職場體驗、創業體驗等生涯教育內容,以學分制計入學生綜合評價以改善學習評價對「唯分數」、「唯認知」的片面追求,提高學習品質。
  • 新餘一中開展素質教育社會實踐活動(圖)
    學生和教師在植物園裡不僅體會到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艱辛,更感受到了豐收的喜悅。  據該班班主任郭琴芳介紹,班上每學期都要組織學生開展類似的社會實踐,如參觀羅坊會議紀念館,了解羅坊會議的重要作用和歷史意義;與英雄模範人物對話等。這些只是該校開展素質教育的一個縮影。
  • 上海要求高中生志願服務至少60學時
    2017年即將實施的「新高考」中,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搭建是目前全國受關注度最高的高考話題之一。1月14日上午,上海市教委、市文明辦、團市委舉辦新聞通氣會,向公眾解讀近日出臺的《關於加強上海市普通高中學生志願服務(公益勞動)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簡稱《實施意見》),志願服務是「新高考」中有關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一部分。
  • 北京大學博雅計劃最新動態
    "博雅計劃」是北京大學2015年推出的高考自主招生改革計劃。該計劃採取靈活的自主選拔測試,對於一些具有特殊天賦和才能的學生將量身定製測試方式,如針對有文學特長的考生通過現場創作進行考核,對於科技創新類考生,將通過現場演示、作品答辯等方式進行考核。「博雅計劃」側重於選拔綜合素質全面、品學兼優的優秀學生。
  • 解讀「綜合素質評定」,助力最新一屆高中生
    《廣東省教育廳關於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辦法》,從2018年高一新生實施!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簡稱綜合素質評價)是對學生全面發展狀況的觀察、記錄、分析,是發現和培育學生良好個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制度。
  • 中考重素質 學生早練功
    相對來說,浙江的綜合素質評價改革比較穩妥折中,其中嘉興步子邁得最大。嘉興的改革方案是:在中考滿分650分中,綜合素質評價佔20分,計入中考總分。綜合素質的考核內容包含了品德表現、運動健康、藝術素養和創新實踐等四個維度,允許學校根據本校實際有所區別。記者發現,大部分學校四個維度平均權重,也有部分學校有個性化的調整。
  • 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海交通大學考研信息網,上海交通...
    暑期夏令營是各高校優秀學生交流的平臺,也是我院招收推薦免試研究生的最主要方式。本次上海交大低碳學院夏令營將會是一種全新體驗,一份特殊記憶,更是一個飛向人生更高目標的新平臺。上海交大低碳學院將於2020年7月16日-17日舉辦第四屆夏令營。本屆夏令營確定設立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兩個專業。
  • 博雅雲課堂首創SPOC課程在中小學通識...
    作為企業成果之一,博雅雲課堂SPOC平臺究竟憑什麼脫穎而出,與華東師範大學、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這些名校的成果齊名,獲得SERVE獎這一最高獎項?從結果分析,博雅雲始終堅持採用最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技術,將傳統課堂變的更「有意思」,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是主要原因之一。
  • 研討實踐教學改革 電子設計工程師認證與教學結合更緊密
    ,縮短高校畢業生自身素質與用人單位要求的差距,中國電子學會組織實施了電子設計工程師(EDP)專業技術資格認證項目。這種專業水平的教師是很難培養出高水平的具有工程實踐能力的學生的。  筆者曾與河海大學的教師進行了深入探討,河海大學的教師與其他院校的教師的最大不同點就在於,他們的教師大部分都是具有工程實踐的背景,甚至很多教師是在企業或研究機構幹過10年以上的工程師,他們的思維習慣及教學方法完全與工程實踐相結合,這就使他們教出來的學生進入社會後能夠很快被企業認可。
  • 觀察者網:又是一年高考時,我們找一線老師聊聊新高考
    但是,第一次新高考結束後面臨了一系列問題,如高考賦分制的客觀缺憾,物理選科人數下降, 「走班制」管理問題,學生自由選科使師資、硬體難以均衡、綜合素質評價爭議大,高校招錄挑戰大等等,將高考改革推上輿論風口浪尖。 2018年,原定秋季啟動的新高考改革試點省份從18個減至8個,原本試點地區也已陸續針對細節進行局部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