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實踐教學改革 電子設計工程師認證與教學結合更緊密

2020-11-27 電子產品世界

  中國電子學會電子設計工程師認證項目辦公室主任 戴茗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01085.htm

  為提高電子信息專業在校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縮短高校畢業生自身素質與用人單位要求的差距,中國電子學會組織實施了電子設計工程師(EDP)專業技術資格認證項目。11月28日-30日,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的「第二屆全國電子信息校企合作實踐教學研討會暨電子設計工程師認證工作年度總結會」在湖南湘潭召開。在本次會議期間,中國電子學會向已獲得電子設計工程師認證考試中心資格的國內院校授予了牌匾和資格證書,同時進行了首屆實踐教學成果評審工作。

  來自全國各高等院校從事實踐教學工作的院校代表及相關企業代表200餘人出席了本次會議,並就高校實踐教學改革的議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討及交流,會議的一個重頭戲是進行實踐教學成果的評審,從初期申報的實踐教學成果中篩選出近80件作品參加了覆審及終審,覆審採用專家評審及代表評審相結合的方式,最終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及三等獎,在會議的最後為獲獎選手頒了獎。

  建立新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電子信息產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工業化和信息化相融合是我們參與全球競爭的必然選擇。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和國際競爭的加劇,電子信息產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已成當務之急。

  由於歷史的原因,目前各高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很難直接滿足企業與市場的需求。為此,各高校都在探索和嘗試進行實踐教學改革,本次實踐教學研討會以實踐教學成果評選為契機,匯集了各高校近幾年眾多實踐教學改革的經驗並進行交流及研討,寄希望於各學校通過交流,能夠努力汲取其他院校好的實踐教學方法並為其所用。

  人才培養是個長期的過程。其中教育理念是人才培養的主導,因人施教是根本。本次實踐教學成果評選將符合當前實踐教學改革的總趨勢,符合培養對象的實際水平,有利於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學生工程設計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有利於學生主動學習的發揮空間,有利於學生學習趣味的培養作為評選的理念及首要條件。

  某院校實訓中心負責人告訴筆者,目前的大學生很多沉湎於網路遊戲,學校的首要任務是將他們的興趣從網路遊戲引導到實驗室,關鍵點就是興趣的轉移,當他們在實驗室找到新的興趣點時,就會從要你學習到我要學習;當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老師的教學引導就變得非常重要了。如何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是擺在教師面前的新任務。

  高校教師工程實踐能力亟待提高

  目前大部分的高校教師都是從院校到院校,缺少企業及工程實踐的經驗。很多教師由於長期教一、二門課,知識水平及將專業知識綜合運用及融會貫通的能力都很欠缺,這樣的教師是很難培養出具有工程能力的學生的。筆者曾舉辦過多期旨在培養教師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及實際動手能力的培訓班,培訓班從最基本的焊接開始,在一周的時間內要求被培訓學員完成一個簡單的小系統部分設計、硬體、軟體調試等,培訓結束後進行電子專業綜合知識及實際操作考試。在培訓中發現,即使最基本的焊接工作,也有相當部分的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不能很好的完成,電子專業的老師甚至不能正確的認識電子元器件,不會用電烙鐵。這種專業水平的教師是很難培養出高水平的具有工程實踐能力的學生的。

  筆者曾與河海大學的教師進行了深入探討,河海大學的教師與其他院校的教師的最大不同點就在於,他們的教師大部分都是具有工程實踐的背景,甚至很多教師是在企業或研究機構幹過10年以上的工程師,他們的思維習慣及教學方法完全與工程實踐相結合,這就使他們教出來的學生進入社會後能夠很快被企業認可。

  認證與實踐教學結合,助院校提高實踐教學水平

  要提升中國電子設計人才的綜合素質,一個關鍵的步驟就是要建立一套客觀的人才評價標準系統。由中國電子學會推出的電子設計工程師認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套既符合高校目前的實際水平,又接近於市場需求的評價體系。從目前已經進行的全國18個省市50多個院校2500餘名考生的考試情況可以看出,這個目的基本能達到。電子設計工程師認證與高校綜合實踐課相結合,該認證採用開卷考試的方法,著力於考查學生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及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學生的考試成績中能夠清楚地反映出學校教學水平的差距,通過找出和努力縮小這種差距,能夠很好的促進學校實踐教學水平的提高。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是高校電子信息領域一個比較有號召力的賽事,但是受惠的學生數量畢竟有限,而認證正好彌補了這個缺陷。

  將企業需求納入認證

  由於中國大部分院校的實踐教學水平與市場的需求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目前的認證也主要著眼於初級水平,希望隨著學生水平的提高,使認證真正達到或者滿足社會的需求。

  在電子設計工程師初級認證的基礎上,學會本次開始著手推出與市場需求結合更緊密的認證:電子設計工程師——板級專業方向認證,在本次研討會之前,進行了第一期的師資培訓。本次培訓的教師及專業考試題目大部分來自企業一線,但考下來發現,這些題目對院校教師有相當的難度,甚至是老師從來也沒有見過的題目,而這些內容正是來自企業一線的需求,這些需求教師尚且達不到,如何培養學生?

  通過培訓教師,逐漸提高教師的實踐水平,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實踐水平是認證的目的之一。中國電子學會希望通過認證逐步縮小企業需求與教學之間的差距,從而服務於企業,服務於社會。


相關焦點

  • 校企合作、電子工程師認證會議舉辦
    11月9日,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中國就業促進會、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實踐教學委員會、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組委會、全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組委會、《電子產品世界》雜誌等參與支持的「全國電子信息類校企合作與實踐教學論壇暨電子設計工程師專業認證工作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政府部門、電子學會、各高校和相關媒體與企業的400多位代表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培養傑出的國內電子信息類專業人才
  • 第三屆實踐教學研討會暨首屆大學生創新作品評選活動圓滿結束
    中國電子學會秘書長劉汝林在會上宣布,為了促進本項評選、吸引更多高校學生參加,中國電子學會在授權開展的電子工程師認證工作中,決定配合本次評選,對於參加本次評選並獲得全國一等獎、二等獎的學生,在履行相關手續之後,由中國電子學會向他們頒發電子設計工程師相應的資格證書。  來自全國高校從事實踐教學工作的教師代表(200人)、創新作品參賽學生代表(100名)參加了本次會議。
  • 大學化學教學團隊:課程教學和教學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名師名言】■課程教學和教學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潛心鑽研、精心設計、悉心教學,讓學生收益更多,用自己的光和熱為學校人才培養做出更多貢獻!團隊教師發揮各自特長為提高課程教學效果共同努力,形成了一心向教、團結互助、創新奮進的良好氛圍。教學團隊堅持教研例會,集體備課,交流教學經驗,切磋教學技能;堅持統一考核,統一命題、統一閱卷,以制度約束教學行為;堅持參與教研項目,研討教學改革方向,定期總結教學經驗,近5年完成教研論文5篇,編寫教材2本。
  • 西南交通大學積極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機制
    西南交通大學積極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機制 2018-10-12 來源: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緊密圍繞課程教學,系統布局、科學探索、積極實踐
  • 化工高等教育|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工程倫理教育的教學探究與實踐延伸
    在此背景下,《水俁公約》的籤署與落實、高效無汞催化劑的設計與開發都將有助於走出這一倫理困境。案例教學法可歸納為「自下而上」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案例教學中,要將工程實踐的複雜性與倫理問題的相關性展現給學生並融入抽象的倫理概念與理論,通過師生之間及學生朋輩之間的反覆研討,加深學生對工程倫理問題的識別和對工程倫理規範的認知。
  • 指向地理核心素養的教學實踐研討會在邕高舉行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為推動指向核心素養的新課標、新教材、新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探索。12月24日,南寧師範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學科教學(地理)研究生地理教學研討會在南寧市邕寧高級中學舉行。本次研討會主題是「基於學歷案大單元設計的地理有效教學」,主要圍繞「大單元教學設計」「學歷案的編制與使用」教研活動展開研討。參會的主要人員有南寧師範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副教授廖偉業、2019級和2020級學科教學(地理)研究生代表及南寧市邕寧高級中學科研處副主任張清蘋及地理組組長王武等老師。
  • 教學設計如何迭代?歐亞2位教師的實踐與反思
    當秋季學期開啟,「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範式改革持續推進,如何基於課程更為合理地優化教學設計,使課程教學效果評價機制多樣化,進而提升課程授課質量與效果,我們匯總7月份「雲教研」主題內容,分享兩位歐亞教師對教學設計與課程改革實施的反思與探索。
  • 孜孜以求玉汝於成 紮實提高教學質量
    以「遵循高教規律,傳承機要精神,發揚中辦傳統」為宗旨,以國際名校為借鑑,以系列教學研討活動為抓手,探索一條獨具特色、紮實有效的教學改革之路,全面提升了學院的整體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  2.以教學理念提升為先導  為了深入學習和借鑑國際、國內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2006年11月至2007年3月,學院開展了以「素質教育視野中的高等教育:理論與實踐」為主題的教育思想觀念大討論,全院教師認真學習有關文獻,結合自身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積極討論。
  • 紹興市高中生物學科「教學關鍵問題」專題研討活動日前舉行
    為推進「品質課堂」深化行動,加強新課標新教材實施研究,11月26日,紹興市高中生物學科「教學關鍵問題」專題研討活動暨「聚焦生物學重要概念的單元整體教學研究與實踐」項目小組研討在紹興魯迅中學舉行,來自全市各區縣的學科教研員、高一教師代表及市直教師參加了本次活動。
  • 程序設計課程體系的維度與層次劃分及其教學實踐
    由於程序設計能力是計算機專業學生的核心能力,因此如何改進教學,高效地培養學生的程序設計能力一直是一個具有重大研究意義的課題[1]。目前大多數教學研究都是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進行改革,但對課程體系結構、培養目標層次這類教學改革的基礎性問題研究較少[2-4]。
  • 廣告學作為實踐性極強的應用課程,必須與實踐緊密結合
    誠毅學院管理系工商管理及電子商務專業也將該課程設為專業選修課之一。「廣告學」教學模式創新:廣告學作為實踐性極強的應用課程,必須與實踐緊密結合。在教學中不但要傳授基本的廣告理論與實務,還要講授業界最前沿的專業信息,同時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讓學生以開放的心態面對廣告理論與方法,提高他們的創造力,而不僅僅是全盤照搬書本上的廣告理論和方法。
  • 全國航空航天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論壇在南京舉行
    中新網江蘇新聞10月19日電(倪子涵 趙怡如 陳一航)10月17日至18日,由中國航空學會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同主辦的首屆全國航空航天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論壇在江蘇南京舉行。國內41所航空航天類院校的200餘位專家學者出席論壇,共探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混合式教學探究
    一是繼續推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班授課、小班研討」教學改革工作,通過開展小班研討,進一步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二是開展《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專題教學試點工作,更好地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課堂教學。三是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信息化教學工作,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5.做好教學督導工作。
  • 教學改革之深度學習校長談——三門峽東方劍橋學校總校長張春傑
    對於基礎教育的發展而言,課堂教學改革一直都是進行時。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其關鍵點是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深度學習理論和實踐正是在這樣的課程改革大背景下提出來的,它著力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激勵學生從表層走向深處,從而培養和提升高階思維能力及創新能力。但目前深度學習理論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實踐研究也不夠深入。
  • 教學研討|集合的併集和交集
    研討素材一(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理解兩個集合的併集與交集的含義,會求兩個簡單集合的併集和交集.(2)能使用Venn圖表示集合的併集和交集運算結果,體會直觀圖對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二)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交集、併集運算的含義,識記與運用.難點:弄清交集、併集的含義,認識符號之間的區別與聯繫(三)教學方法在思考中感知知識,在合作交流中形成知識,在獨立鑽研和探究中提升思維能力,嘗試實踐與交流相結合.
  • 新常態 新實踐 新範式:新時期高校外語教育與教學發展探索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務處處長李莉文教授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務處處長曲鑫教授站在管理者視角,基於院校實踐與大家分享了新時期育人新風向。李莉文教授結合當前教育改革的政策導向、疫情期間高教領域的工作發展走勢和技術應用成效,詳細闡述了北京外國語大學智慧教學環境建設工作的探索與實踐,並從自身教務管理和教學實踐角度出發,對大學外語教學後續的發展提出了思考與建議。
  • 基於問題式學習的英語翻譯教學改革與實踐
    摘 要:在問題式學習模式的理論指導下,通過教學實驗,探索該教學模式運用於英語翻譯課程的教學改革。因此,傳統翻譯教學模式改革已經刻不容緩,筆者在所授英漢/漢英筆譯課程中利用問題式學習模式,對翻譯教學進行了改革實踐。
  • ...地區電工電子實驗教學案例競賽暨線上實驗教學總結報告會順利舉行
    在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情況下,高校教學及研討活動利用線上各種方式積極有效開展。5月11日,2020年北部地區電工電子實驗教學案例競賽暨線上實驗教學總結報告會順利舉行,我校電工電子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王開宇教授受邀作為主講人做分享。
  • 第七屆「鼎陽杯」全國高校電工電子基礎課程實驗教學案例設計競賽...
    2020年6月6-7日,第七屆全國高校電工電子基礎課程實驗教學案例設計競賽(鼎陽杯)複賽如約舉行。鼎陽杯採取自願報名、賽區初賽、全國複賽的模式,共收到來自全國260所院校的721項作品,經初賽、複賽,共評選出一等獎39項、二等獎50項、三等獎56項,以及「鼎陽杯」一項、「最佳創意獎」一項、「最佳工程獎」兩項和「最佳授課獎」兩項。
  • 廣西壯族自治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示範區桂林市秀峰區奠基課程現場...
    為深化基礎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推進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示範區建設,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較高質量的基礎教育教學改革成果,自治區教育廳組織開展「自治區教育教學改革示範區研修活動」。12月22日至23日,廣西基礎教育研究院負責組織的專家團隊來到自治區教育教學改革10個示範區之一的秀峰區開展調研和指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