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紙板」飛行器的可視化。 圖片來源:Bargatin Group, Penn Engineering
微小的、漂浮的「納米紙板」飛行器有朝一日可以探索火星塵土飛揚的紅色表面。
今年夏天,作為「高風險、高回報」實驗的一部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發射其最新的「毅力號」火星漫遊車與一架飛越火星表面的直升機Ingenuity。但即使在它發射之前,研究人員也在為火星設計更雄心勃勃的飛機。
NASA的「毅力號」探測器將於美國東部時間7月17日上午9點15分(北京時間17日21點15分),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LC-41工位,使用聯合發射聯盟(ULA)的宇宙神V 541型運載火箭進行發射,屆時它不會是唯一一個前往火星的探測器,它還將攜帶名為Ingenuity的火星直升機。Ingenuity Mars直升機將被安置在新火星探測器的腹部,在部署之前將隨「毅力號」在火星上堅持數月。NASA希望Ingenuity將證明動力飛行可以在火星上實現。
NASA火星直升機Ingenuity。 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
NASA火星直升機Ingenuity。 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
NASA火星直升機Ingenuity。 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
最令人感興趣火星探測器的是飛行器,它可以以更低的風險,更有效地觀察和研究火星表面。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展示了可以在火星上探測的獨特飛行機隊的能力:微型「納米紙板」飛行器。這些飛機每架重約三分之一毫克,或低於果蠅的重量,並且沒有活動部件。它們不是用翅膀或旋轉的葉片飛行,而是漂浮在空中。
研究人員在類似火星的環境中測試了「納米紙板」飛行器。 圖片來源:Bargatin Group,Penn Engineering
賓夕法尼亞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的主要作者伊戈爾·巴爾加廷(Igor Bargatin)在一份報告中說:「火星直升機非常令人興奮,但它仍然是臺單一、複雜的機器。如果出現任何問題,你的實驗就結束了,因為你沒有辦法修復它。我們提出了一種完全不同的方法,即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2018年,巴爾加廷和團隊就把利用光懸浮的納米級材料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此後他們就一直在探索該技術的發展,並弄清楚其實際的應用性。
每個小小的飛行器都類似一張「納米紙板」,其靈感來自於紙板的波紋或脊。「納米紙板」是是中空的氧化鋁,厚度只有幾納米,上面帶有由納米板上的微通道圖案形成的隆起,使它們保持堅硬和不斷裂。
「納米紙板」是一種中空的、板狀的氧化鋁膜狀產物,上面有狹縫狀的通道。 圖片來源:Universetoday
報告稱,「納米紙板」中的微通道實際上是其獨特飛行方法背後的秘密:通道產生溫度梯度,推動空氣通過空心板,使其漂浮。
新的研究表明,如果在類似於火星的環境中,納米紙板飛行器實際上可承載的重量是自身重量的十倍,而火星具有相對較薄的大氣層和較弱的重力,這種不需要旋翼或螺旋槳的微型飛機可能是未來星球漫遊者的一項隨身任務。
這種奇怪的飛行方法在火星上尤其有利,因為火星上稀薄的大氣層和較弱的重力,這將使板塊能夠比地球上的板塊提升更多的重量,並在更遠的距離上飛行。
研究人員測試了「納米紙板」飛行器攜帶小型有效載荷的能力。 圖片來源:Bargatin Group,Penn Engineering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在類似火星的實驗室環境中測試了「納米紙板」飛行器。他們在一個低壓試驗室中對這些飛行器進行了試驗,並通過讓小浮板承載矽膠環來進行模擬有效載荷試驗。
此外,巴爾加廷正在與其他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新的、更小的化學傳感器,可以收集重要數據,探測其他行星上的甲烷和水等物質。
巴爾加廷說:「除了攜帶傳感器,我們的飛行器可以簡單地著陸,讓灰塵或沙粒被動地粘在上面,然後將它們運回火星車,這樣它就不需要走那麼遠了。」
巴爾加廷在研究中還建議,這些微型飛行器的機群可以用來研究我們自己星球的大氣層,特別是中間層。
納米紙板需要在專門的潔淨環境實驗室內精心製作。 圖片來源:Bargatin Group,Penn Engineering
巴爾格廷說:「地球的中間層在密度上與火星大氣非常相似,我們目前沒有任何能飛到那裡的東西,因為它對於空間衛星來說太低了,但是對於飛機和氣球來說太高了。理想情況下,你也希望上面有一些傳感器。你對該級別的大氣運動了解得越多,就能對地球的氣候甚至天氣做出更好的預測。」
研究人員還在繼續改進他們的納米板技術,並在低壓試驗室測試這種材料,以研究納米紙板在強光照射下的懸浮能力,測試它對陽光和聚焦雷射的反應能力,最終也許會誕生一種持續受控的全新飛行方式。
傳送門:https://mp.weixin.qq.com/s/F1_flZmcs2SEkvxSzLTx6Q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公眾號:蔚知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