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子有 3 種可能的質量狀態,其質量大約是電子的百萬分之一。這種巨大的差別意味著中微子質量的起源與所有其他費米子不同,涉及超出標準模型的物理。多數由標準模型推廣出來的理論都認為中微子是馬約拉納(Majorana)粒子。就是說,它們是本身的反粒子。
如果中微子是馬約拉納粒子,那麼就違反了輕子數守恆,輕子數是賦予所有輕子的量子數,對於電子和中微子是 1,而它們的反粒子是-1。在雙中微子 beta 衰變(圖左)中,兩個中子轉變成兩個質子加兩個電子和兩個反中微子。由於電子和反中微子具有相反的輕子數,所以輕子數是守恆的。但是如果中微子是馬約拉納粒子,雙 beta 衰變可以不發射反中微子,也就是輕子數改變 2。無中微子過程可以有各種機制。它們涉及產生或者消滅一個虛的馬約拉納中微子(圖中部)或某種新的重粒子 (圖右)。如果是前者,衰變率正比於 mββ的平方,mββ是 3 種質量態中微子質量的加權平均值。如果是後者,衰變速率與中微子質量的關係更複雜。但是無論哪種機制,無中微子雙 beta 衰變(0νββ)的實驗將表明中微子是馬約拉納粒子,存在著允許輕子數不守恆的新粒子。輕子數不守恆的發現,使物理學家們可用以解釋所觀察到的物質與反物質的不對稱性。
雙 beta衰變的 3種模式。在某些同位素中可發生兩中微子雙beta衰變(左)。如果中微子是馬拉約納粒子可發生無中微子雙 beta衰變,有些模型用產生或消滅一個馬約拉納中微子(中)或一未知的重粒子(右)來描述這種衰變
有 4 個實驗以大致相同的方法測量 0νββ衰變的半壽命。位於義大利格蘭薩索(Gran Sasso )地下實驗室的 GERDA 實驗,和在美國斯坦福的地下研究裝置 MAJORANA Demonstrator 實驗都尋找濃縮鍺-76的材料中的衰變。位於美國廢物隔離中試 廠 的 EXO-200 實 驗 分 析 濃 縮氙-136 的液態氙。位于格拉薩索的CUORE 實驗研究由天然碲組成的TeO2晶體,其 34%是雙 beta 衰變同位素碲-130。
至今關於 0νββ半壽命的最精確 下 限 值 有 來 自GERDA 的 8 × 1025年,日本神岡天文臺 KamLAND-Zen實 驗 的 1.07 × 1026年 , EXO-200 的1.8 × 1025 年, MAJORANA 的 1.9 ×1025 年,和CUORE的1.3×1025年。
對某一同位素,衰變速率預期依賴於核波函數和末態密度。與鍺-76 相比,較重的同位素(氙-136和碲 -130)的電子態密度要增強 6倍。但是鍺-76的核波函數的貢獻最大。總體來說,這 3種同位素對 mββ或重的新粒子的靈敏度幾乎相同。氙-136和碲-130略微有利。
對於靈敏度而言,最重要的因素是輻照量,即同位素的量和測量時間的乘積。但是,在大量的本底中識別微弱的電子峰的能力非常重要。探測器的分辨越好,排除的假計數越多。CUORE 實驗的輻照量比鍺實驗要大,但解析度不高。結果是,在感興趣區為「零本底」的GERDA 的半壽命極限值比 CUORE的結果稍高。氙的輻照量最大,但是分辨最差。結果與鍺實驗提供的極限相近。
如 果 mββ 大 於 50 meV, 並 且0νββ衰變經由虛馬約拉納中微子發生,那麼估計實驗的靈敏度為5-8 ×1026年時便可探測到 0νββ。但是如果mββ接近10 meV,那麼需要1-2 ×1028年的靈敏度才行。為此必須將探測器的靈敏度提高 100 倍。這需要 1 噸或更多的放射性材料以及更好的去除本底的技術。更大探測器的合作組已組成。探測無中微子雙beta 衰變將改寫教科書——輕子數是不守恆的,中微子是馬約拉納粒子。為了證實如此重要的結果和了解更多的 0νββ衰變的性質以及可能的新重粒子的性質等,互補的實驗是十分需要的。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周書華 編譯自Jonathan Engel,Petr Vogel. Physics,March 26,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