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珍貴彩色照片,帶你看一個不一樣的大清朝

2020-12-05 澎湃新聞

晚清珍貴彩色照片,帶你看一個不一樣的大清朝

2020-12-03 1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出城門的兵丁。從裝束打扮看,他們頭纏布包,應該屬於淮軍中的馬隊。

原解說詞為:南京,袁世凱(傘下)及其隨員。這個顯然有問題,因為袁世凱一生中從來都沒去過南京。小編以為,這應該是袁世凱在濟南任山東巡撫、或在天津任直隸總督時候出行的照片。從路邊一側戴白色涼帽持槍警戒的士兵裝束來看,他們應該是武衛右軍的打扮,因為這身裝束和當時聶士成部下的武衛前軍士兵打扮極為相似。走在前面開道的黑衣持刀者,應該是武衛右軍的軍官。

上海,吃飯的中年人。

上海的寺廟。

上海的廟會。

上海,帶木枷的罪人。這四名犯人使用手銬鎖在一起的。他們身後是一位纏著紅頭巾的英國印度巡鋪,人稱「紅頭阿三」。

當時上海的碼頭,有火輪船,也有木船大行其道。

當時的上海碼頭,一派繁忙景象,遠處巨輪的大煙囪,讓人不禁想起了鐵達尼號。

寧波,舢板上的船長和水手。他們抽著紙菸,面對鏡頭嘿嘿地笑。

河上的竹筏子。

踩水灌溉。想必外國人對中國這種古老的人力踩水車很感興趣。

江南的水田裡,農民在使用水牛耙田。一般來說,這是移田種植水稻前的必備工序之一。

稻田裡插大秧的農民,當時的插秧方式似乎和現在相差無幾。

街頭的婦女裁縫們

白牆黑瓦,典型的江南民居。

上海,周先生和他的小兒子。古人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周先生有後了,自然很高興。

北京的頤和園,遠處是萬壽山上的佛香閣。這張照片應該攝於民國,因為在清朝,畫面中的普通平民百姓是無緣進入頤和園遊覽的。(本文來自網友推薦版權歸原作者)

車廂上的中國士兵。從裝束來看,他們應該屬於北洋軍中的騎兵,頭戴防風鏡。

1924年,北京,馮玉祥的騎兵部隊在接受檢閱。

來源:罕見老照片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晚清珍貴彩色照片,帶你看一個不一樣的大清朝》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清朝沒有上色技術,卻有很多的彩色照片!難不成照片是假的?
    晚清有沒有彩色照片?歷史君並沒有忽悠你,當我發布清末的舊彩色照片時,總有網民留下懷疑,今天,我為大家揭秘一下!其實,網民的質疑是合理的。清末確實沒有彩色膠捲和相關攝影,但當時的照相館和攝影師確實為客戶製作了許多彩色照片。
  • 晚清女性照片:窮婦人衣不蔽體,貴婦人錦衣玉食,貧富差距真的很大
    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由於階級等級森嚴,所以貧富差距很大。貧窮的人過的很是清苦,而有錢人卻是過得逍遙快活。今天庸夫就帶大家看一組晚清女性照片:窮婦人衣不蔽體,貴婦人錦衣玉食,貧富差距很大。
  • 法國攝影師展出一組清末彩照,格格打扮太辣眼,電影拍不出她氣質
    晚清奉天(瀋陽) 不過誕生之初的彩色照片真實性跟如今可大不相同,中國第一張彩色照片應當是1949年開國大點事時所拍攝的,八十年代後逐漸盛行,九十年代開始普遍應用。
  • 清朝英語教材:漢字標讀音 奇怪發音為晚清「普通話」
    不是亂碼 是「音標」tomorrow i give you answer to do with my friend託馬六、唵以、及夫、尤、唵五史為、土、度、回夫、買以、勿倫脫「託馬六、唵以、及夫、尤、唵五史為」,「土、度、回夫、買以、勿倫脫」……這些毫無邏輯的文字疊加一起,讓不少人都以為是亂碼,而在沒有複讀機的晚清
  • 極其珍貴!阿波羅11號拍攝的月球彩色照片(組圖)(全文)
    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拍攝了大量令人嘆為觀止的照片,以下是一些你可能沒有看過的照片。地球的全景照片是在返回途中拍攝的,當時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和麥可·科林斯在軌道指揮艙裡回顧了他們的旅程。
  • 晚清時期的貴族生活都十分奢靡,那麼具體奢靡在什麼地方呢?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它的滅亡不僅源於西方列強的入侵,更因為其自身的腐朽和墮落。晚清時期的貴族們,生活非常奢侈,一點也不知道節儉。人的外在衣裝也是其自身社會地位和身份的體現,所以晚清貴族在衣著方面十分講究。清朝是由滿族人建立的,他們是生活在馬背上的民族,其自身服飾的一個特點就是馬蹄袖。 作為一個騎馬作戰的民族,其服飾要求簡便,因而其袖較窄。
  • 清朝人學英語的方式太魔性了,為何這其中還有幾分你的影子?
    這對於小孩子來說,大概真的猶如看天書一樣的難書,但直到現在我們還是在繼續學習英語。但其實,你如果真的追根究底,想要知道,中國人究竟是多會才有了思想,開始學習英語,那我一定會告訴你,最早學習英語的人,就是晚清那個時代的人。晚清,因為列強的蠻橫進入,使得國門打開,無數的志士青年,為了富強救國,出國留學,或者在本地學習西方文化。
  • 站著的霍金,年輕的李敖,曾經輝煌的中國男足,這是朋友圈最珍貴的照片...
    一張照片,一抹回憶;一個故事,一段歲月。
  • 月球彩色照片,你或許沒見過吧?看上去好美,好真實!
    但你知道嗎,我們熟悉的老面孔——月亮,也可以拍出不一樣的色彩!在一般情況下,我們拍攝月球表面的細節時只能得到近似黑白的的圖像,而近年來的一些技術讓愛好者們也可以拍出彩色的月球,並揭示出月球表面的一些礦物學特性。月球 攝影 / 虞駿1967年,法國天文學家魯道繪製了一張月面圖,與以往月面圖不同的是,這張圖是有顏色的。魯道細緻觀察了月球上不同位置的顏色,並將這種顏色差異放大著色。
  • 站著的霍金,年輕的李敖,罕見的李嘉誠,這絕對是朋友圈最珍貴的照片…
    一張照片,一抹回憶;一個故事,一段歲月。流金歲月有人說,時間是個無聲的審判官,過盡千帆後,把錯過的都留作風景,經典的都化為回憶。殖民地時代的香港,李嘉誠和其他五位華商在太平山頂相聚,後來這張照片裡的每個人,都手握一個商業帝國。
  • 看了AI上色視頻,再來看看原版彩色照片中的老北京
    肯恩,1860年出生在法國的一個普通猶太家庭,16歲進入銀行工作,邊工作邊學習,最終成為了巴黎古德霍克斯銀行的大股東,後來又成立了自己的銀行。1908年,肯恩應邀赴日本參加一個金融研討會。1909年初,肯恩和他的司機兼攝影師阿爾貝·杜帖特來到了中國。
  • 站著的霍金,年輕的李嘉誠,18歲的希拉蕊,這是朋友圈裡最珍貴的照片!
    ,一抹回憶;一個故事,一段歲月。殖民地時代的香港,李嘉誠和其他五位華商在太平山頂相聚,後來這張照片裡的每個人,都手握一個商業帝國。你沒聽錯,這座舉世聞名的美國標誌性建築,是法國人送的!圓明園燒毀前,留下的珍貴照片。
  • 彩色噴墨印表機哪個好 老編輯帶你選
    這裡推薦的都是耗材廉價的產品,可以說一套正品耗材可以用好幾年,足夠滿足家用列印作業這個需求了,甚至可以列印照片。彩色噴墨印表機哪個好:大量出圖    小影樓、旅遊景點的風光照,甚至是個人愛好者都希望能夠取得機器價格與列印質量的平衡。在過去是靠改連供,現在已經不用了。
  • 德齡公主英語演講驚豔網友,清朝人原來這麼學英語的?
    慈禧,一代飽受爭議的女強人,她以一己之力執掌了清朝將近48年。長時間處於深宮大院,慈禧身邊充斥著爾虞我詐,沒有一個可以談得上心的人。不少網友在看完視頻後,都給德齡一口流利的英文跪了,紛紛表示自己的英語還不如一個清朝人↓↓↓除了流利的口語外,網友們也紛紛感嘆她演講中的超前意識↓↓↓看完很多網友不禁問了:這位「公主」究竟是何許人也?德齡公主(Yü Derling, Princess Derling),本名裕德齡,1885年6月8日生於湖北武漢。
  • 真實的晚清生活如何,探尋百年前的中國,和現代相差太大!
    與其看破舊的房子,不如看圖片裡的人。 左起第四個是一個頭髮蓬亂的年輕人,他看起來沒什麼不尋常的,除了在他的左側臉上有一些模糊的類似潰爛的樣子,其他沒有什麼。 左起第七個是一個中年人,戴著一頂軟木塞帽蹲在地板上,一張可怕的臉,鼻子有些奇怪的樣子,仔細觀察,手指看起來殘缺不全。
  • 活人都長出死人相了,大清能不亡嗎
    清宮劇看多了,我們難免很想去看看歷史上真實的嬪妃們是什麼樣子,於是上網一搜,大跌眼鏡——為什麼照片上的她們都那麼醜?是審美不同?是政治婚姻?是我瞎?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下,晚清的妃嬪們,為什麼都那麼醜。主要就是慈禧,雖然本就身為女人,卻像惡婆婆禍害媳婦一樣,把封建文化對女性的汙水潑得出神入化:紅顏禍水,越醜越無能的女人越不會禍亂後宮。能生孩子就行,至於皇帝的意見,國家我都替你垂簾聽政你還想有什麼意見?
  • 清朝人如何學習英語?自創中文英標,沒有漢字翻譯不了的語言
    晚清時期的中國實力低微,世界上的各國列強都跑來欺負我們,列強讓清政府割地,賠款,朝廷為了保住手中的權力,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不過雖然朝廷是落後的,但列強的進入也給中國帶來了一些改變。例如晚清時期中國開始學習外語了。
  •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150多年前中國人這樣學英語
    據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專家推斷,從這本書的印刷和字體、內容上推斷,英語書應該是真實的,屬於清朝晚期,不過,由於暫時沒有看到實物,不能推斷出具體年代。一些近代史研究專家則表示,漢字注音學英語的現象在近代非常普遍。  漢字標註讀音 清朝人學英語「自揣摩之」  七八年前,成都市民堯先生從重慶的舊書市場淘回一堆舊書,其中一本沒有封面的繁體字書籍引發了他的興趣。
  • 400張照片、80張平面圖,帶你足不出戶參觀72座建築
    前段時間疫情,大家都憋壞了吧我可不一樣,利用疫情我經歷了一場精彩的環球旅行。
  • 與秋瑾並稱「晚清三女傑」的兩個女子是誰?跟孫中山有什麼關係?
    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跟秋瑾一起被稱為「晚清三女傑」的另外兩名女子,尹銳志與尹維駿,這兩人還是一對親姐妹呢。武學功底深厚尹氏姐妹生於晚清的浙江,雖然母親早亡但父親還算有勢力,所以姐妹倆都得到進入學堂學習的機會。在上學期間,尹銳志就多次接觸革命。不滿意父親為她做主的婚姻,於是偷偷溜離家出走,還帶上了親妹妹尹維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