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只吃草食性動物,真的是這樣嗎?

2020-12-04 科學黑洞

在哺乳動物中有大量的動物類別都是雜食性動物,它們即吃植物性食物也吃動物性食物,而靈長目中也有很多種是雜食性動物。現代人類的祖先是智人,屬於人科、人屬下的一種動物。最早可以追溯至三五百萬年前的南方古猿。

實際上無論是我們的老祖宗還是現代人類,一直都是雜食性動物,在東非的大草原上人類的祖先群居生活,最初只能靠著撿食野果果腹,如果運氣好的時候還能撿食其他捕食性動物剩下的獵物殘骸,總之在當時野性十足的時候只堅持一件事情填飽肚子生存下去。

隨著發展進化人類學會使用簡單工具,擅長交流團隊合作,可以圍捕獵物,只要是能吃的自然都不會放過。但是關於食肉性的動物有幾點問題,以非洲大草原為例:獅子、鬣狗、花豹等都可以算做是非洲大草原上的頂級掠食者,人類如果想要捕食它們難度可想而知,況且肉食性動物的肉必然不會有草食性動物的「鮮美」,除此之外在食物鏈中越處在頂級的掠食者,身體裡積攢的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就更多。

在二百多萬年前人類從東非走向全世界,在世界各地因為不同的生存環境進化出不同的人種,例如尼安德特人等,而在非洲剩下的人類也開始發展進化出不同物種例如智人、直立人等。當智人走出非洲的時候必然會於其它人種相遇,有一種很恐怖的理論認為:尼安德特人是被智人消滅並吃掉。

可想而知我們的老祖宗好像並不太忌口,但實際上雖然經常有人說人類靠著科技手段一躍到食物鏈頂端,但本質上人類的食物鏈位置並沒有變,並非屬於頂級掠食者。至少從口味上就沒有變。肉食性動物和草食性動物的肉質是沒辦法相比的,況且人類可以通過圈養家禽、牲口等作為食物,但是肉食性動物既難抓捕又養不了。

我們不可能養肉食性動物,還得餵它們肉,而目的就是為了吃它們的肉,這樣的轉化率是不是有點低?況且還沒有更大的收益,因為肉的本質都是一樣的主要都是蛋白質。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人吃的肉食大都是草食性動物,為何不吃肉食性動物呢?有三個原因
    人是雜食動物,既吃植物,也吃肉食,但是在人類所吃的肉食中,大部分都是植食動物的肉,很少會吃肉食動物的肉,這是為什麼呢? 長時間動物只需要吃草和樹葉就能生存下去,其生存條件比較簡單,因此容易繁衍出較大的數量,但是肉食性動物卻需要以草食性動物為食
  • 突然發現個問題,人類只吃食草動物,比如羊豬牛,真的是這樣嗎?
    突然發現個問題,人類只吃食草動物,比如羊、豬、牛,真的是這樣嗎?首先,我們需要弄清楚這三種動物到底是什麼食性,牛和羊的確是食草動物,但被更多人當作日常肉類的食物的豬則不一樣。事實上,作為最常見的家畜之一,豬是從野豬馴化而來的亞種脊椎動物,更是古雜食類哺乳動物成員之一。
  • 為什麼人類只吃草食動物,卻幾乎不吃肉食動物呢?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為什麼人類只吃草食動物,卻幾乎不吃肉食動物呢?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在這個世界,所有的生物如果想要生存下去,那麼除了空氣和水源以外,最重要的就是食物了,而除了人類是雜食性之外,其他的生物的食物都是草、或者就是肉了。
  • 為何人類很少吃肉食性動物?難道是它們的肉不好吃嗎?
    自從晚期智人開始嘗試著農耕和飼養馴化動物,人類的文明,也開始出現了最早期的萌芽。當然,從古至今,雖然人類吃的肉類大部分都是家養的牲畜,可是,仍然有很多人圖新鮮,會去捕獵一些野生動物來吃,比方說野雞、野豬等等。
  • 人類只吃食草動物,比如羊豬牛,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人類只吃陸地上的食草動物,海洋中的魚類很多都是食肉動物,比如:鱖魚、三文魚等,但陸地上的食肉動物,人類幾乎不吃,這是為什麼呢?人類為什麼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其實,人類之所以不吃食肉動物的肉,是因為捕食食肉動物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 人類為何只吃草食性動物?與肉質無關,科學家給出更合理的解釋
    審核:小文引言:吃,是人類的本能,唯有吃能夠延續生命,唯有吃能夠體驗世界的美好。經過幾百萬年的發展,人類食譜經過了多次變化,從最初的茹毛飲血到最後的文明烹飪。但是在現代人類的食譜中很少看到食肉動物,這是為什麼呢?
  • 相較於肉食性動物,人類為何更傾向於吃食草動物的肉?
    人類應該算是非常典型的泛食性動物,既吃植物類食物又必須要吃動物類食物,在哺乳動物大多數類別之下都存在著泛食性動物,這類生物性情溫順攻擊性並不強,例如靈長類動物大部分都是泛食性的。但是有些朋友可能已經發現了,我們大多數時候吃的都是食草動物的肉,很少會吃食肉動物的肉,例如家裡圈養的「雞、鴨、鵝、豬、牛、陽」等等,當然一些海產品中可能包含了「肉食性動物」。之所以是這樣的結果,有多種原因限制。
  • 為什麼人類只吃魚翅,而不吃鯊魚肉?
    鯊魚靠腮來呼吸,要想不窒息就必須不斷的進行遊動,這樣海水才能衝刷過腮,過濾充足的氧氣以備細胞的有氧呼吸。但那些被割去背鰭的鯊魚,無法再次遊動,只能沉向海底,比較反直覺的是,這些鯊魚最後竟然是被淹死的。最被大家所熟知的是噬人鯊,也就是網紅動物大白鯊,靠「吃人」把自己變成了明星動物。人類不僅僅吃魚翅,實際上還會吃鯊魚肉,國內的超市比較少見,但國外的超市鯊魚肉並不少,尤其是日本鯊魚肉和鯨魚肉很常見。例如我國比較著名一大菜系「潮州菜」,就有很多關於鯊魚肉的做法,鯊魚肝炒飯、鯊魚皮羹、鯊魚燜鹹菜等等。
  • 亞洲象是草食性動物,你了解嗎?
    亞洲象也會吃農作物如香蕉和甘蔗亞洲象生活中水是必不可少的,會長途跋涉去尋找水源象是草食性動物,一天要有16個小時用來採集食物它們的消化系統效率不高,只有40%的食物可以被吸收,一天一隻成年象可以吃進30到60千克食物,但60%被排洩出去了
  • 人類真的沒有天敵嗎?史前一動物專吃人類先祖,差點吃到滅絕
    人類真的沒有天敵嗎?史前一動物專吃人類先祖,差點吃到滅絕大家都知道,就整個地球和生物演化過程來說,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其實很短,但是時間雖然短,但是進化的速度卻要遠超其他的物種,僅僅數百萬年的時間,就徹底的跳出了食物鏈的束縛,成為了智慧生物,人類似乎成為了地球的主宰,沒有任何的生活可以相比,那麼人類真的沒有天敵嗎?
  • 熊貓吃過人嗎?為何說人類保護動物是一個「謊言」?
    同屬熊科的還有熊貓,但人們對熊貓的印象比棕熊好很多,但熊貓體型比人類大很多,人類在熊貓面前毫無招架之力,而且熊貓急了還會咬人,曾經發生過熊貓吃人的事件嗎?熊貓那麼可愛,它會吃人嗎?根據現存報導來看,曾發生過幾次熊貓咬人事件,但往往人類不佔優勢,只能任由這個幾百斤的「大胖子」在自己身上「蹂躪」。但很快會被人解救,所以目前並沒有熊貓吃人的事件發生。而且熊貓是草食性動物,一天14個小時左右都花在咀嚼竹子上,對肉不感興趣。這是為什麼呢?至少在700萬年前,熊貓就開始吃竹子了,這全都是基因決定的。
  • 為什麼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
    生物的正常生理活動會消耗自身能量,如果需要生存就必須從外界獲取新的能量填補空缺,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並且儲存起來供自己使用,但是動物卻沒有這種」本事」,它們必須通過食草或者食肉來為自己補給。
  • 為何人類喜歡吃草食類動物,卻不喜歡吃食肉動物?
    從古至今,人類一直都依靠採集、耕種、畜牧、狩獵、漁獵等方式來獲取食物,不過,有一點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在人類的食譜中,為人類提供肉食的都是食草動物,比方說我們常吃的牛羊肉、豬肉、雞肉、鴨肉等等,我們很少回去吃食肉動物,這是為什麼呢?難道食肉動物的肉不好吃嗎?
  • 人類為什麼基本上只吃食草動物,卻不吃食肉動物?
    看到這個題目估計很多人都會驚訝,也驚訝居然有人會提起這種問題,那就是原來人類基本上都只吃食草動物啊!就連小編自己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那麼,為什麼人類基本上只吃食草動物,而卻對食肉動物沒興趣呢?答案究竟如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生物的食物鏈。
  • 當有一天肉食性動物愛上草食性動物,它們會怎樣發展呢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還未完結的新番《動物狂想曲/BEASTARS》,這部番劇的畫風非常令人舒適,劇情也是腦洞大開,更重要的是它還蘊含著一定的道理,正是因為這些優點,這部劇非常火爆。有好多人在沒有看過這部劇的時候,對它的第一感覺是「這是《瘋狂動物城》翻版?」,但是看過這部劇之後的人表示「一口氣看了八集,這也太好看了」,好評如潮。
  • 為什麼人類只吃食草動物,而不吃食肉動物?是不好吃嗎?
    為什麼人類只吃食草動物,而不吃食肉動物?是不好吃嗎? 這個世界上沒有天敵的動物就是人類,所以站到了食物鏈的最頂端。但是,什麼都吃的人類,因何不碰食肉動物?難道是口感不好?當然不是!
  • 人類一般只吃食草動物,很少吃肉食動物,為什麼?
    但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人類每天都會吃肉,畢竟有些獨特的營養物質只有它們擁有。可是,你有沒有發現人類都是只吃食草動物,幾乎沒有是肉食動物,這究竟是為何?在大自然中品種多樣,水量多的動物被分成兩大類:食草動物與肉食動物,食草動物也是人類每天必須攝入的食物。
  • 你想過沒有人類為什麼一般只吃食草動物的肉,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為什麼食肉動物或雜食動物的肉在現代人類飲食中沒有佔據很大比重?我腦海中浮現出狗和蛇,還有鱷魚,但即使它們真的經常被人類吃,我也認為它們往往是特色菜而不是主食。是因為人類進化到專門吃不咬人的東西嗎?我相信部分是真的。畢竟經常吃的牛羊豬和家禽對人類的威脅要小於獅虎狼豹。這是新石器時代的遺留文化嗎?飼養食草動物肯定比飼養容易互相吃掉或需要不斷供應活物的食肉動物容易。食草動物產肉率遠遠大於食肉動物,飼養成本更低,人類經濟帳算的很明白。或者是汙染物累積放大作用?
  • 為何人類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而且根據研究報告,人類的生物量佔陸地哺乳類總生物量的36%,人類飼養的家畜佔60%,除此之外的野生哺乳類只佔4%。也就是說,就算人類將地球上的貓科動物、食肉目、猛禽、鯊魚之類全部吃光,都不夠人們塞牙縫。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人類食物的主要來源是陸地農業生產的植物。
  • 大型草食性動物-古風野牛
    古風野牛學名:Bison antiquus古風野牛,又稱古野牛,是1萬年前更新世晚期時北美洲最普遍的大型草食性動物古風野牛在拉布雷亞瀝青坑中是最為普遍的草食性動物。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微信公眾號:iltawcom投稿郵箱:iltawc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