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人類很少吃肉食性動物?難道是它們的肉不好吃嗎?

2020-12-01 騰訊網

自從晚期智人開始嘗試著農耕和飼養馴化動物,人類的文明,也開始出現了最早期的萌芽。當然,從古至今,雖然人類吃的肉類大部分都是家養的牲畜,可是,仍然有很多人圖新鮮,會去捕獵一些野生動物來吃,比方說野雞、野豬等等。可是,有一個問題卻非常的令人不解,人類吃的肉類,來源都是草食性動物,換句話來說,人類似乎從不吃肉食性動物,難道是肉食性動物的肉不好吃嗎?

這裡,我們就需要從大自然的食物鏈來講起了。我們都知道,在自然界中萬物都是相生相剋的,這是什麼概念呢?簡單來說,就是生物和生物之間,一直都存在著能量轉化和物質變換的鏈索關係。舉個例子來說,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太陽能)來成長;之後,草食性動物將植物吃掉用來補充能量;肉食性動物又將草食性動物吃掉,來維持自己的生命。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食物鏈是一環套一環的,每一個生物,都有可能成為其它生物的食物,同時也通過捕獵其它生物來滿足自己的成長所需。可以說,動植物之間互相依存,非常的錯綜複雜,也正是這些看似複雜的背後,才共同維持著地球上生態的平衡,維持著大自然的穩定,如果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地球的生態平衡都會被打破。

如果生態平衡被打破會發生什麼問題?一些動物不按照自然規律快速的繁殖、數量增加,另一些動物不按照自然規律快速的滅絕,這就導致食物鏈需要重塑了,比方說如今在人類的活動下,很多本不該滅絕的動物都消失了,原本以它們為食的生物因為缺少了生物的來源,不得不逼迫自己朝著另一個方向演化,如果演化失敗,就只能從地球上消失。

下面,讓我們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人類雖然是食物鏈的頂端,我們吃草食性動物,我們同樣也會吃大量的植物,當然,對於很多雜食性動物來說,它們的食譜也與人類一樣,非常的複雜。不過,在大自然中,食物鏈中還存在著熵增原理,這是什麼概念呢?

為大家直白的解釋一下,比方說如果草食性動物本身含有毒素,草食性動物吃掉後,它們的身體內也會積攢毒素,而這些毒素到了肉食性動物的身體裡,也會成倍的增加,如果人類吃肉食性動物,就代表我們會攝入更多的毒素,顯然,這對於人類來說,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當然,還有一點是,相比馴化草食性動物,將它們變成家畜,馴化肉食性動物,是非常困難,而且幾乎不可能辦到的事情,因為本身在遠古時期,原始人也經常會淪為肉食性動物的食物,很多原始人白天外出採集野果等,途中被野獸吃到,就再也回不來了。相比性格溫順的草食性動物,它們好捕捉,好馴化,顯然,人類的祖先也不傻,他們當然知道什麼是對自己有利的,你讓他們去追趕老虎馴化,顯然他們也不敢。你說呢?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是不好吃還是生存法則?
    幾千萬年的進化,讓人類變成了雜食動物,熟食的習性更是讓人類食譜的選擇範圍變得寬廣。肉類作為豐富的蛋白質來源,自然是不可或缺的食物來源。可是對比動物的飲食習慣,我們會發現,在人類的餐桌上很少看到食肉動物的身影,大多數的肉類都來自食草動物。是不好吃還是一種巧合?這種人類獨特的飲食特點真相到底是什麼?
  • 10個冷知識:人類為什麼很少吃,肉食性動物的肉
    肉類是我們最常接觸的食物之一,但你是否發現,我們主要吃的幾種肉大多為食草動物,幾乎沒有一種是肉食性動物,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10個冷知識:人類為什麼很少吃,肉食性動物的肉。巧克力08.最愛吃巧克力的皇帝康熙是歷史上第一個吃巧克力的皇帝,也是一位喜歡吃巧克力的皇帝
  • 為何人類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我們人類不也吃了,但要知道,這只是少部分,大多情況下我們食用的肉類都是素食主義者。牛雖然大, 但牛很少傷人,那熊就不一樣了,且它的生長和繁殖也是很緩慢。如果是食草動物的話,人們基本上能夠控制它們所吃的東西是安全的,而肉食動物的話,在這一點上就沒辦法控制。
  • 為何人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食肉性動物?是不好吃嗎?
    人類作為雜食性動物,不僅吃植物、蔬菜和水果;,還吃肉,可以說,天上飛的,地上跑的,人類幾乎都敢吃。但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人類雖說愛吃肉,但不是什麼動物的肉都吃,而是有選擇性的。一般來說,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比如兔子、羊、牛;或者是雜食動物的肉,比如雞、鴨、鵝,幾乎不吃像獅子、老虎、黑豹這類的食肉性動物,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難道是食肉性動物的肉不好吃嗎?想要了解這一問題,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食肉動物,什麼是食草動物!
  • 人吃的肉食大都是草食性動物,為何不吃肉食性動物呢?有三個原因
    人是雜食動物,既吃植物,也吃肉食,但是在人類所吃的肉食中,大部分都是植食動物的肉,很少會吃肉食動物的肉,這是為什麼呢?,那麼它們就需要捕獵,而它們捕獵時草食性動物也會反抗,弄不好還會導致肉食性動物受傷,因此肉食性動物獲取食物來源,不像草食性動物那麼容易,其種群規模通常都是小於植食動物的。
  • 相較於肉食性動物,人類為何更傾向於吃食草動物的肉?
    人類應該算是非常典型的泛食性動物,既吃植物類食物又必須要吃動物類食物,在哺乳動物大多數類別之下都存在著泛食性動物,這類生物性情溫順攻擊性並不強,例如靈長類動物大部分都是泛食性的。但是有些朋友可能已經發現了,我們大多數時候吃的都是食草動物的肉,很少會吃食肉動物的肉,例如家裡圈養的「雞、鴨、鵝、豬、牛、陽」等等,當然一些海產品中可能包含了「肉食性動物」。之所以是這樣的結果,有多種原因限制。
  • 食肉動物為什麼很少吃食肉動物?是因為肉不好吃嗎?
    但是大家也能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食肉動物很少會吃食肉動物,仔細想一下是不是這樣的?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因為肉不好吃嗎?對於這個問題,為了可以更好地闡述,我們來拿兩個最典型的生物舉個例子,那就是獅子和鬣狗,獅子和鬣狗作為非洲草原上最常見的兩種群居肉食動物,在各類紀錄片中經常能看到它們的身影,但是朋友們也會發現,獅子和鬣狗經常會打架,而雄獅有時候會直接咬死鬣狗中的頭領,但是卻不會吃掉它們,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主要有三個原因。
  • 人吃的大都是食草動物,為何卻不吃食肉動物?原因都在這裡
    導語:人吃的大都是食草動物,為何卻不吃食肉動物?原因都在這裡!民以食為天,食物一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東西。在我們日常生活的一日三餐之中最講究的就是葷素搭配,肉類蛋白質非常豐富,蔬菜可以補充維生素。吃飯是人們每天都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已經成為了每個人的習慣了,所以就很少有人去研究它。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人類所吃的肉大部分都來自於草食性動物,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人們不吃肉食性動物的肉呢?其實是因為這三個原因。第一,植食性動物更容易捕捉。
  • 人類為什麼一般只吃食草動物的肉,而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那麼植物太多了自然需要其它生物來解決掉一部分,於是食草動物就上場了,食草動物食用了草之後會將草中的能量轉換成自己的能量,讓自己不斷長肉,但在轉換的過程中是有一定效率的,並且這個效率還不高,一般只有10%-20%,比如牛吃草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那麼就相當於牛吃十斤草才能長一斤肉,那麼再往上的話比如老虎吃牛,傳遞效率依舊是10%,那麼老虎要長一斤肉就得吃掉十斤牛肉
  • 為什麼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人類作為食物鏈的頂端,可以說只有不想吃的,幾乎沒有吃不到的。而在我們的食譜中,肉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說必不可少,像牛肉,羊肉,豬肉等。 這些肉的做法有很多種,每一種都是美味佳餚,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們所吃的肉,大部分都是食草動物們的肉,很少會有食肉動物們的肉。這是為什麼?
  • 為什麼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人類作為食物鏈的頂端,可以說只有不想吃的,幾乎沒有吃不到的。而在我們的食譜中,肉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說必不可少,像牛肉,羊肉,豬肉等。這些肉的做法有很多種,每一種都是美味佳餚,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們所吃的肉,大部分都是食草動物們的肉,很少會有食肉動物們的肉。這是為什麼?
  • 人類愛吃肉,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不斷有人問,為什麼人類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只吃食草動物的肉,老虎豹子的肉不好吃嗎?現實生活中還真是這樣子,別說老虎豹子了,就是家貓野貓的肉,一樣很少人吃。這個問題認真琢磨起來,還真是個問題,一兩句話說不清楚,確定不是因為動物保護。
  • 人類作為雜食動物,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呢?
    那麼為什麼人類幾乎只吃食草類動物,而很少會去吃食肉類的動物呢?即使是到了現代,食草類動物的人工飼養成本相比較於食肉類動物來說也是低了非常多的,並且容易獵殺。其實早在原始時代,人類還是經常會一起圍捕獅子之類的一些動物來吃,但是到了現在獅子已經是保護動物了。
  • 作為雜食動物的人類,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呢?
    我們知道,無論是人類也好,動物也好,想要活下去就必須要進食。一般來說,地球的所有的生物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大類:肉食類動物,草食類動物以及雜食類的動物。我們人類就是非常典型的雜食性動物,我們的食譜包含了肉類以及各種水果蔬菜等等。
  • 為何人類很少吃肉食性動物?存在4個原因,你更認同哪一個?
    大自然的神奇之處除了能夠通過自然選擇作用來淘汰那些不適應環境變化的物種之外,還會不斷促進生存下來的生物往更加有利的方向發展,食肉動物身上就存在一個明顯的特點,它們很少吃食肉動物。人類作為地球上唯一具有高等智慧的生物,身上自然也存在著類似的現象。
  • 為何人類喜歡吃草食類動物,卻不喜歡吃食肉動物?
    從古至今,人類一直都依靠採集、耕種、畜牧、狩獵、漁獵等方式來獲取食物,不過,有一點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在人類的食譜中,為人類提供肉食的都是食草動物,比方說我們常吃的牛羊肉、豬肉、雞肉、鴨肉等等,我們很少回去吃食肉動物,這是為什麼呢?難道食肉動物的肉不好吃嗎?
  • 人類為何很少吃食肉動物?
    人類是哺乳動物眾多種類中為數不多的雜食性動物,我們既會選擇植物作為食物,也會選擇動物作為食物。但如果對動物食物進行深入研究的話,我們就會發現人類似乎只吃植食性動物,而不吃肉食性動物,例如豬、牛、羊等等。
  • 人類為何很少吃食肉動物,到底是不好吃,還是不敢吃?
    比起肉食動物,為何草食動物的肉質更受人類的青睞?人類作為雜食動物,食譜是非常廣泛的。然而,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人類平常主要食用的肉類,主要來源於食草動物,而非食肉動物。我們會經常吃牛肉、羊肉和豬肉等等,但是卻不會想要去吃老虎獅子。
  • 為何人類都吃食草型動物,不愛吃食肉型動物?看完就懂了!
    為何人類都吃食草型動物,不愛吃食肉型動物?看完就懂了!目前人類已經進入了新時代,周圍的一切都被科技環繞著,尤其是手機的出現,人們出門的頻率越來越少,就算出門手機就跟連體嬰兒一樣,根本離不開。除了人類之外,地球上生存無數的動植物,這些動物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性和特徵。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人類在吃肉的時候,往往吃的是一些食草型的動物,而不吃食肉型的動物,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在整個大自然界中,有著完整的生態系統,想要組成一個健全的生態系統。首先要有生產者、分解者和消費者。
  • 為何人類只吃食草動物,卻很少吃食肉動物?原因簡單?其實大有文章
    但是各位吃貨,你們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人類吃肉的時候更喜歡吃食草動物,而不是食肉動物的肉?從自然界中的現象看,不僅僅是人類只吃食草動物而不吃食肉動物,即使是食肉動物捕獵也多捕食草動物。所以就從肉食的來源來說,食草動物絕對是肉類的主要來源。 二.食草動物容易捕獲我們要知道的是,大多數肉食動物,它們都是天生的猛禽,例如強壯的獅子、兇猛的老虎、嗜血的狼等,對於這些動物,本身就是很難捕捉到的,而我們的祖先想要馴養它們那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家養的動物,很少有食肉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