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一天肉食性動物愛上草食性動物,它們會怎樣發展呢

2020-12-04 一身開心

哈嘍大家好,開心今天又來了!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還未完結的新番《動物狂想曲/BEASTARS》,這部番劇的畫風非常令人舒適,劇情也是腦洞大開,更重要的是它還蘊含著一定的道理,正是因為這些優點,這部劇非常火爆。

有好多人在沒有看過這部劇的時候,對它的第一感覺是「這是《瘋狂動物城》翻版?」,但是看過這部劇之後的人表示「一口氣看了八集,這也太好看了」,好評如潮。首先我們先來說一說它的OP,《Wild Side》真的很適合耳機食用,它的歌詞非常貼合劇情;其次我們再看它的EP,每一集都有一個片尾曲,簡直不要太用心。

接下來就是劇情了,本番講述的是草食性動物和肉食性動物共同生活在一個校園裡的故事。這個學校的學生由各種類的動物組成,大家和平共處著,唯一一條規定就是「食肉是重罪」。故事圍繞著戲劇社展開,戲劇社的成員都有自己的隱情,有特殊情況的動物才能進來,就是為了貫徹「展現人生」這個主題。

全劇以戲劇社的草食性動物提姆被殺害開篇,引出主人公雷格西,他是一頭公狼。雷格西的性格特點是本劇的一大重點,擁有著強大的能力,強壯的體魄,卻活得小心翼翼,喜歡讓自己活在暗處,壓抑著自己的獸性。作為戲劇社道具組的一員,雷格西似乎被人盯上了。

他就是戲劇社當紅演員,學校裡的權貴——路易,一個草食性紅鹿。高冷帥氣,優秀完美似乎都是為形容他而創造。但是一篇展現黑暗社會的番劇是不會有這樣完美的人物存在的,他身上背負了太多的壓力,這也成就了他的雙面人格。

本劇的女主人公是一隻外表可愛的萌萌侏儒兔,她的名字叫做春。為什麼說是外表可愛呢?當然是因為她的內在一點也不可愛。春因為外在的美好,吸引了學校裡不少雄性動物的關注,舍友排擠她,所有的學生都不敢靠近她,當然除了對她懷有壞心的雄性動物。作為食物鏈的最底端,春對自己的定位是「我一直充當著別人的餌料」。

在一次偶然間,雷格西和春開始接觸,純情的大灰狼似乎喜歡上了春。但是春一直是路易的餌料,並且春喜歡上了路易,可是路易的家庭背景註定了他的存在是為了給家族傳宗接代。仔細思考一下,春和雷格西的境況很是相似,都愛上了不可能的一個人。

故事未完待續,劇情很充實,也有很多直擊人心的語錄。清純的雷格西在面對春的時候,會產生「今後如果是為了和你四目相對,尾巴再髒我也願意「這樣的想法。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十分複雜,作者在這部劇中通過對比善良和邪惡來展現人性,詼諧又富有深意,精彩劇情需要自己去細細品嘗。

今天的番劇推薦就到此結束了,想要每天都有番劇看嗎?那就關注開心吧,開心會經常為大家推薦不一樣的番劇。

相關焦點

  • 人吃的肉食大都是草食性動物,為何不吃肉食性動物呢?有三個原因
    人是雜食動物,既吃植物,也吃肉食,但是在人類所吃的肉食中,大部分都是植食動物的肉,很少會吃肉食動物的肉,這是為什麼呢?,那麼它們就需要捕獵,而它們捕獵時草食性動物也會反抗,弄不好還會導致肉食性動物受傷,因此肉食性動物獲取食物來源,不像草食性動物那麼容易,其種群規模通常都是小於植食動物的。
  • 為何人類很少吃肉食性動物?難道是它們的肉不好吃嗎?
    可是,有一個問題卻非常的令人不解,人類吃的肉類,來源都是草食性動物,換句話來說,人類似乎從不吃肉食性動物,難道是肉食性動物的肉不好吃嗎?我們都知道,在自然界中萬物都是相生相剋的,這是什麼概念呢?簡單來說,就是生物和生物之間,一直都存在著能量轉化和物質變換的鏈索關係。舉個例子來說,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太陽能)來成長;之後,草食性動物將植物吃掉用來補充能量;肉食性動物又將草食性動物吃掉,來維持自己的生命。
  • 相較於肉食性動物,人類為何更傾向於吃食草動物的肉?
    這是人類發展進化數百萬年以來養成的「習慣」,已經無法拋棄。但是有些朋友可能已經發現了,我們大多數時候吃的都是食草動物的肉,很少會吃食肉動物的肉,例如家裡圈養的「雞、鴨、鵝、豬、牛、陽」等等,當然一些海產品中可能包含了「肉食性動物」。之所以是這樣的結果,有多種原因限制。
  • 人類只吃草食性動物,真的是這樣嗎?
    在哺乳動物中有大量的動物類別都是雜食性動物,它們即吃植物性食物也吃動物性食物,而靈長目中也有很多種是雜食性動物。現代人類的祖先是智人,屬於人科、人屬下的一種動物。最早可以追溯至三五百萬年前的南方古猿。實際上無論是我們的老祖宗還是現代人類,一直都是雜食性動物,在東非的大草原上人類的祖先群居生活,最初只能靠著撿食野果果腹,如果運氣好的時候還能撿食其他捕食性動物剩下的獵物殘骸,總之在當時野性十足的時候只堅持一件事情填飽肚子生存下去。
  • 感覺長角的動物都是草食動物,肉食動物有長角的嗎?
    肉食動物和草食動物由於它們不同的生態位,在食物鏈中所處的層級和扮演的功能也有根本性的不同,因此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它們的身體特徵和捕食習慣存在天壤之別。幾乎所有的肉食性動物,為了快速、準確、有效地捕食到獵物,都逐漸地進化成或擁有尖銳的牙齒、或有巨大的咬合力、或有強大的爆發力、或有敏捷的四肢、或有尖銳的腳爪等等,以上特徵或多或少地在肉食動物身上得到完美地呈現。而草食性動物的生存原則逐漸進化為靈活的身軀、較快的奔跑速度、長久的耐力、強大的繁殖能力、有效的防禦手段,使它們能夠及時發現危險和躲避威脅。
  • 同樣是肉食性動物,貓科動物體型普遍比犬科動物大,為什麼呢?
    在我們的印象裡,自然界中的猛獸主要是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其中貓科動物以老虎為代表,犬科動物以狼為代表,它們在各自的生態系統中都是食物鏈的頂級殺手。不知道你是否有觀察過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的體型,貓科動物的體型似乎要比犬科動物要大一些。
  • 亞洲象是草食性動物,你了解嗎?
    在早、晚及夜間,亞洲象會外出覓食它們主要食用草、樹葉、嫩芽和樹皮。亞洲象也會吃農作物如香蕉和甘蔗亞洲象生活中水是必不可少的,會長途跋涉去尋找水源象是草食性動物,一天要有16個小時用來採集食物它們的消化系統效率不高,只有40%的食物可以被吸收,一天一隻成年象可以吃進30到60千克食物,但60%被排洩出去了
  • 為何會有動物喜歡吃腐爛的食物?科學家給出答案
    我們知道,動物們在野外時經常會有死亡的現象,即使不是被天敵咬死,也會按照自然規律自然地老死。而自然界中動物是不會進行埋葬或者焚燒屍體的,那為何地球沒有變得髒亂差呢?其實,這些動物的屍體不僅會被微生物分解,同時,也會被地球上的另一群特殊的動物們吃掉,它們就是——食腐動物。
  • 冬眠的動物有哪些呢 它們是怎樣冬眠的呢
    在這個地球上,許多動物與植物都息息相關,以自己的生活方式所存在著。春夏秋冬,誰都阻止不了四季的變換,但是動物卻有自己應對的方法。
  • 有些動物生下來就是專門被吃的,為什麼它們沒有進化出反抗能力?
    小的時候特別喜歡看動物世界,尤其是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獅子、鬣狗、豹子以及大象長頸鹿等,但有一點一直無法釋懷,一群的草食性動物竟然可以被少數幾隻的獵食者偷去幼崽,有的時候感覺很悲傷,這些食草動物難道天生就是被吃的?為什麼不進化出反抗的能力?
  • 有些動物生下來經常被天敵獵食,為什麼它們沒有進化出反抗能力?
    小的時候特別喜歡看動物世界,尤其是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獅子、鬣狗、豹子以及大象長頸鹿等,但有一點一直無法釋懷,一群的草食性動物竟然可以被少數幾隻的獵食者偷去幼崽,有的時候感覺很悲傷,這些食草動物難道天生就是被吃的?為什麼不進化出反抗的能力?
  • 為什麼野生食肉動物吃生肉,不怕寄生蟲呢?
    而在自然界,大量的野生肉食性動物,它們並沒有人類使用火烹飪食物的能力,所吃掉的肉食都是生的,為什麼感覺它們不怕寄生蟲呢?實際上,無論是人類也好,野生肉食性動物也罷,沒有哪一種動物是不害怕寄生蟲的,只不過由於它們或多或少地擁有著一些規避性的「本領」,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寄生蟲的危害而已。而長期被寄生蟲影響、體內寄生蟲數量過多的個體,也會致使動物產生各種各樣的疾病,嚴重的還會慢慢衰弱死亡,只是從人類的視角,我們很難發現它們是由於自然死亡、還是因疾病而死亡,更判斷不出因寄生蟲過多而死亡。
  • 大型草食性動物-古風野牛
    古風野牛學名:Bison antiquus古風野牛,又稱古野牛,是1萬年前更新世晚期時北美洲最普遍的大型草食性動物對比現今的美洲野牛,古風野牛體型較高,骨頭及角較大,古風野牛雙角角尖之間的距離約為1米。
  • 5種肉食性植物,動物也是它們的盤中餐
    地球上有成千上萬種動植物,當我們想到吃肉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獅子和老虎,甚至是人類,但實際上,在地球上,也存在這樣幾種肉食性植物,動物也是它們的盤中餐!三、露葉毛氈苔,又叫露松,這種植物在國內比較少見,它們也能分泌具有特殊氣味的粘液,吸引的的昆蟲會被粘住,消化酶則會將動物徹底分解!
  • 5種肉食性植物,動物也是它們的盤中餐!
    地球上有成千上萬種動植物,當我們想到吃肉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獅子和老虎,甚至是人類,但實際上,在地球上,也存在這樣幾種肉食性植物,動物也是它們的盤中餐!一、豬籠草,這是一種熱帶食蟲植物,也被人們叫做捕蟲籠,因為形狀像豬籠而得名!
  • 「惡魔」動物來襲!非洲「大哥大」蜜獾遇到它,只會被秒殺
    自然界的生存法則是「弱肉強食,優勝劣汰」,雖然一些動物已經很強大了,但是在它們的上面,仍然存在著更為強大的生物,正所謂一物降一物,草食性動物被肉食性動物殺死,而肉食性動物則被比它們更為強大的動物屠殺,而在人類面前,任何動物或許都是弱者,畢竟人類擁有它們永遠都無法擁有的武器,比方說獵槍。
  • 太平洋發現肉食性海綿動物新物種(圖)
    太平洋發現肉食性海綿動物新物種鳳凰科技訊北京時間2014年4月22日消息,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近日科學家們宣布在北美太平洋海岸的深水域裡發現了四個肉食性海綿動物新物種,它們主要以端足目動物和其它小型動物為食
  • 蚊子是害蟲為何不消滅它們?科學家:蚊子消失了後果很嚴重
    對它們展開了保護,但是它們是生是死其實對於地球沒有任何的影響,它們沒有任何的天敵,食物也都是浮遊生物,既不會破壞生態平衡,也不會讓人類因為它們的滅絕而陷入危機。 此外,還有老虎等猛獸,在地區上,草食性動物的數量要遠比肉食性動物多很多,植物是草食性動物的主要食物來源
  • 大多數動物都有繁殖周期,為何人類不需要?
    這個問題要從本質上來考慮,為何大多數的動物都有繁殖季節繁殖周期,而人類在一年中的每個季節月份都可以生娃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環境限制,生物在地球上生存繁衍最重要的就是契合環境,不適合環境的都已經被淘汰了。
  • 北京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是肉食性動物?
    對於這樣的分類,可能有人會提出質疑,這竹子明明是植物,為何以竹子為食物的大熊貓卻成了食肉目呢?要想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搞清楚食肉目動物具有哪些特徵。提到食肉目動物,相信很多人首先會想到它們口中那四顆鋒利的犬齒。犬齒在食肉目動物捕獵時可以用來咬斷獵物的喉管或脊柱,給獵物造成致命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