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缺陷的實驗如何「證明」自由意志不存在

2020-12-06 中國科學技術館

(圖片來源:pixabay)

在19世紀的下半葉,科學發現,特別是達爾文的進化論,意味著基督教信仰不再是解釋世界的可行方式了。聖經作為解釋文本的權威遭到了致命的打擊。新的科學發現可以用來提供一個解釋這個世界的新概念體系,這個體系堅持物質不能脫離基本粒子存在,所有的現象都可以用粒子間的組合和相互作用來解釋。

19世紀末最狂熱的唯物主義者之一的T.H.Huxley,將人形容為沒有自由意志的「有意識的自動機」。正如他1874年解釋的那樣:「意志並不屬於因果關係。我們稱為意志的感覺不是導致自主行為的原因,而是作為直接原因的大腦狀態的標誌。」

這是一個非常超前的構想,在現代有著相似唯物主義觀點的科學家和哲學家中已變得很常見:自由意志是幻想。例如,根據Daniel Wegner的觀點,「想要做出行動的經驗來自於將一個人的思想解釋為其行為的原因。」換句話說,我們做出選擇或決定的感受僅僅是意識到了大腦已經為我們做出的決定。當我們意識到大腦的行動時,我們思考它們,並錯誤地得出是我們的意圖導致了它們的結論。你可以將比作一個國王相信他的所有決定都是自己作出的,但其實是在不斷受到他的顧問和官員操縱,他們向他耳語,將觀點灌輸到他大腦裡。

很多人認為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Benjamin Libet進行的實驗發現了自由意志缺乏的證據。這個實驗似乎表明在一個人有意識地決定行動之前,大腦會「預定」採取行動的決定。在Libet的實驗裡,志願者被要求完成一個簡單的任務,比如按按鈕或彎曲手腕。他們坐在計時器前,被要求記錄他們有意識決定採取行動的時刻,同時連接在他們頭上的EEG電極會監測他們的大腦活動。

Libet的結果一致表明這些行動與無意識的大腦活動有關。在志願者有意識採取行動前,腦電圖信號中有一個變化,平均持續0.5秒,Libet稱之為「準備電位」。這個實驗似乎為Wegner的觀點提供了證據,他認為決定是由大腦首先做出的,在我們意識到它們之前有一個延遲,這使得我們將自己的意圖歸因於行為。

然而,如果我們觀察得更仔細,就會發現Libet的實驗充滿了問題。比如,它依賴於志願者自身對感覺到行動意圖的記錄。一個問題在於,在行動的衝動和志願者對它的記錄之間可能會有延遲,畢竟,這意味著將他們的注意力從意圖上轉移到時鐘上。除此之外,人們是否能準確記錄他們做出行動決定的時間是有待商榷的。我們對決定的主觀意識是不可靠的。你可以現在就自己嘗試這個實驗,只需要伸出你的手臂,在某個時刻決定彎曲手腕,你就會明白精準定位你做出決定的時刻是很困難的。

更嚴重的是, 並不明確實驗中「準備電位」的電活動與行動的決定,以及實際上的行動是否相關。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準備電位僅僅與注意手臂或按鈕有關,而不是行動的決定。其他人認為它僅僅反映了對某種行動的期待,而與特定的時刻無關。在Libet實驗的修正版本中(志願者被要求根據電腦屏幕的圖像按下兩個按鈕中的一個),志願者甚至在屏幕出現圖像之前就表現出「準備電位」,這表明它與決定按哪個按鈕並不相關。

還有人仍認為大腦產生「準備電位」區域——輔助運動區,或稱SMA,通常與想像行動,而不是實際執行有關。意願的經驗通常和頂葉區有關。最後,在Libet實驗的另一個修正版本中,即使志願者決定不行動,他們也會表現出「準備電位」,這讓人再次懷疑準備電位實際上是大腦對行動的預先「決定」的假設。

精神病學家和哲學家Iain McGilchrist提出了一個更微妙的問題。Libet實驗似乎假設自願行為是由明確的決定組成的,是由有意識的理智的心智做出的。但McGilchrist指出,決定經常是在更加模稜兩可的情況下做出的。決定可以是在一個部分憑直覺、衝動的水平上,在沒有清晰、有意識的覺知下做出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你沒有做出決定。

正如McGilchrist所說,Libet的「明顯」發現是有問題的。「如果有人想:當我做決定時,我必須用心智中有意識的部分來做出這樣的意願用。但是,也許無意識的部分也是『我』。」為什麼不將你的意志與你心智中更深層次、更無意識的區域(但仍然是你)聯繫在一起呢?當你嘗試Libet的實驗,發現你的手臂會自發地運動時,你也許會意識到這一點。你覺得你在某種程度上做出了這一決定,即使並不是完全有意識地。

由於諸如此類的問題,這樣一個有缺陷的實驗能產生如此大的影響,能被頻繁(誤)用作反對自由意志觀點的證據,是很奇怪的。你可能會問:為什麼這麼多知識分子如此想要證明他們沒有自由意志呢?(正如哲學家Alfred North Whitehead諷刺地指出,「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毫無目的,受這一目的激勵的科學家構成了一個有趣的研究主題。」)

這可能是因為自由意志的不存在似乎是唯物主義範式中,一些基本假設的邏輯延伸——比如我們的自我意識是一種幻想,意識和精神活動可以簡化為神經活動。然而,正如我的書《Spiritual Science》中指出的那樣,這些假設很有可能都是錯的。心智可能不僅是大腦的影子,自由意志可能不是幻想,而是一種無價的,可以培養的人類屬性,它的發展可以使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和目的。

本文來自:環球科學

相關焦點

  • 自由意志不存在?
    近年來,基於對大腦的最新認識,越來越多的哲學家和神經科學家開始認為,某種程度上,其實所有人都在夢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所作所為很多時候都不是有意識而為之,而是被過去的經歷,以及隱藏在無意識思維背後的機制所左右。就算在人們完全清醒的時候,自由意志也只是一個「幻覺」。持有上述觀點的哲學家認為,一切生物都受到宇宙中物理定律的束縛,而宇宙中的一切行為都是較早事件的結果。
  • 匪夷所思,粒子也有「自由意志」——康威嚴格的數學證明
    2004年,普林斯頓大學的約翰·康威和西蒙·柯辰證明了自由意志定理。這個定理如下: 如果存在有自由意志的實驗者,那麼基本粒子也有自由意志。 換句話說,如果一些實驗者的行為不是完全預先決定的,那麼基本粒子的行為也不是它們先前歷史的函數。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無隱變量」定理。
  • 有一種錯覺叫自由意志
    另一方面,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崴格納爾採用心理學行為實驗方法證明個體對於自由意志的體驗是一種錯覺,並不是對現實的真實反映。有些學者認為,心理學就是研究自由意志體驗的,而自由意志本身並不是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甚至有學者認為心理學永遠無法為自由意志建立一個科學模型 。
  • 自由意志(free will)是否存在?為什麼?
    自由意志其實自由意志按理說,如果說更加規範的來形容的話,他應該是一個哲學的信條。如果說你相信它的存在,那我覺得他就是存在,如果說你不相信的話,其實那麼從你一開始在心理面的按心理學來說的話你就不接受,那他就一定會不存在。
  • 我們確定性的宇宙中存在自由意志嗎?
    然後他們證明了「自由意志定理」,這既令人抓狂,也令人深感沮喪:如果人們有自由意志,那麼組成每個人的粒子也同樣擁有自由意志。圖解:Kochen和Conway證明了自由意志定理,因為在某種程度上,他們不得不這樣做。
  • 所謂的自由意志,自我意識,到底存不存在,有何意義
    你可以拿出鏡子,用自己家的狗來做實驗,它們是認不出鏡中自己的。這種認識到這個世界我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知道我和其他生物的區別,是人類的一項獨特能力。人工智慧發展到今天,能夠打敗人類最優秀的圍棋選手,但是人類所獨有的自豪感,羞恥感以及責任感等,機器是無法通過算法能夠實現的。
  • 自由意志其實不存在?幾個已被證實的科學理論,讓人無法接受!
    自由意志其實不存在?幾個已被證實的科學理論,讓人無法接受!一、光子的波粒二象性。Thomas Young在百葉窗上開了一個小洞,用一張紙蓋住,並在上面戳個小孔。所以光子既是一個粒子,也是一種波,而粒子是實體的,波是無形的,這兩者本來是矛盾的,但又統一到了一起。後來誕生的量子力學進一步發展了波動學說,即所有粒子都可以視為波。物質失去了確定性,以概率狀態存在。根據量子力學的說法,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團粒子云,以概率存在。理論上,我們能夠像超能力者一樣穿牆而過,只是概率非常非常低而已。
  • 自由意志與量子力學:如果人有自由意志,那麼亞原子粒子也有
    原標題: 自由意志與量子力學:如果人有自由意志,那麼亞原子粒子也有 上面這句話,並不是什麼哲學家憑空想像出來的理論,也不是科幻小說家的精彩幻想,而是一個名為「自由意志定理」的數學定理!這篇名為「The Free Will Theorem」的論文,在2006年由John Conway和Simon Kochen發表。
  • 人是否有自由意志呢?
    這個世界是虛幻不實的,還是真實不虛的?是精神的,還是純粹物質的? 人是否有自由意志,若是人具備自由意志,那麼我們是身處怎樣的世界——虛幻不實的還是真實不虛的。
  • 人們所說的自由意志,也許根本就不存在
    人真的有自由意志嗎人們通常會說「我意識到自己做什麼」,或者「我能夠按照意識來行動」,而說這話的人往往認為自己擁有自由意志,正是這些意志決定了自己的行為。不過有關自由意志的說法一直都受到人們的質疑,一些哲學家堅持認為萬事萬物都是按照一種可預測的方式隨時間發展的,人們的行為都是隨機的,人類的自由意志不可能存在。想要弄清楚問題的答案,還需要做更多的科學探索。既然意志產生於大腦,那麼大腦就成了研究的對象。
  • 或許,我們真的沒有自由意志?
    所以,以時間為線索,則所有的事件都可以被預知,因為它們只是眾多選項中的一個;非決定論(Indeterminism)作為與決定論對立的觀點,認為人所作出的選擇在不同情況下不盡相同,就像昆蟲對刺激的反應一樣是不經思考而隨機的,雖然很多百科詞條認為非決定論是對自由意志的絕對肯定,不過如果是非決定論的,即隨機而沒有模式可循的,那麼自由意志的定義也會改變;剩下的也就是妥協的產物,自由主義(Liberalism
  • 我們是否擁有「自由意志」?
    上述的一切科學假說、實驗、事實全然建立在因果律的基石之上,因此我們不能逾越因果律這個範圍討論問題。自由意志是腦電波的作用結果嗎?當我們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並不是討論是否存在另一種神經遞質,可以作用於神經元產生不同的結果。從而影響自由意志,我們是在討論:自由意志服從因果律嗎?當我們想要用科學實驗解釋自由意志時,必定要考慮因果律是否適用於對自由意志的討論。
  • 自由意志,很可能只是錯覺
    他們的思辨產生了各種思想流派,諸如宇宙決定論(即,萬事萬物按照一種可預測的方式隨時間發展,這便使自由意志成為不可能存在的東西)、非決定論(也就是,宇宙以及身在其中的我們,行為都是隨機的,這一觀點也否認了自由意志)和宇宙自由論或相容論(認為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宇宙觀點在邏輯上是可以兼容的)。好,雖然這些研究流派無疑十分重要,但人們還是不禁會覺得,這些派系的觀點是毫無幫助且論證不足的。
  • 宿命論與自由意志/世界的無限可能
    我們必須相信自由意志,我們別無選擇。——艾薩克·辛格2004年,普林斯頓大學的約翰·康威和西蒙·柯辰證明了自由意志定理。這個定理如下:如果存在有自由意志的實驗者,那麼基本粒子也有自由意志。換句話說,如果一些實驗者的行為不是完全預先決定的,那麼基本粒子的行為也不是它們先前歷史的函數。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無隱變量」定理。是愛因斯坦追求的那條完全決定論的微觀路線的顛復!那麼,真的有所謂自由意志麼?如果未來可以預測,那就意味著某種程度上一切已定在在皆定,一切都是時間中事的宿命論!一切都是命運,一切都是煙雲!
  • 如果自由意志不存在,人是否應該為過錯承擔責任?
    無論是物理學還是哲學,都沒能針對自由意志給出一個完善的定義。但這並不妨礙自由意志在數千年的人類文明史中,一直被熱烈地討論著。前不久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染疫去世的英國數學家康威,曾證明過一個震驚世界的自由意志定律,該定律說假如人有自由意志的話,那麼電子這些基本粒子必須具有自由意志。大多數物理學家認為康威只不過是將基本粒子的非決定性定義為了自由意志而已,這個被嚴格證明的數學定理並不能說明人是否具有自由意志。
  • 你相信人類有「自由意志」嗎
    刑事司法體系就是建立在相信「人有自由意志」的基礎之上,人們可以選擇是否遵守法律,因此不遵守法律的人應該受懲罰。  與此類似,許多宗教和哲學思想體系的深處也含有自由意志的觀點。存在主義哲學家讓·保羅·薩特(法國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強調自由與責任的關係。
  • 人有自由意志嗎?
    他要求參與者觀看一個黑點掃過的鐘面。當參與者想要動手指時,他們必須記下黑點的位置。裡比特的結果顯示,在參與者有意識地表達出想要移動的意圖之前的幾十分之一秒,大腦就已經有了活動的記錄。實驗二:2007年,柏林計算神經科學伯恩斯坦中心的一名神經學家海恩斯做了一個實驗。
  • 叔本華的迴響:「自由意志」究竟存在與否?
    18世紀以來,對人生的探討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我們有自由意志嗎?20世紀晚期,有人認為神經科學對這個問題已經給出了很好的解答。神經學家班傑明·裡比特(Benjamin Libet)、海恩斯等人認為,大腦在人意識到之前就做出了決定,所謂決定的意識僅僅只是一種生理上的「後知後覺」。然而近年來的科學研究又駁斥了這種觀點。人是否有自由意志,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似乎永遠琢磨不透。
  • 量子力學是如何拯救愛因斯坦的自由意志的?
    問題是量子力學是用數學表達的,不符合我們用來討論貝特曼的襪子的隱變量的概念。相反,它表明,在量子宇宙中,如果我們看到一隻襪子是綠色的,另一隻襪子不一定要有特定的顏色。根本沒有隱藏的變量,但是所有的可能性都是相互「疊加」的,這意味著它們都作為現實同時存在,直到其中一個被觀察到,然後所有其他的現實都消失了。
  • 自由意志是錯覺,潛意識是算法,人類是被創造出來的虛擬角色?
    之前咱們有文章專門聊過一個話題——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在那篇文章中咱們先介紹過一個關於人的自由意志的著名實驗。這個實驗是由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心理學教授班傑明.李貝特組織實施的。這個實驗是通過研究神經信號與意志行為之間的關係來證明自由意志到底是不是真實的客觀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