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結構單一核心優勢不明顯 網上車市如何構築「護城河」?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2020年11月10日,北京汽車新媒體平臺「網上車市」其運營商Cheshi Holding Limited(以下簡稱「網上車市」)第三次申請赴香港主板上市,農銀國際為獨家保薦人。

  此前,該公司曾於2020年4月及2019年6月兩次向港交所遞表。從時間軸來看,去年至今,網上車市為了赴港上市已經付諸了17個月的時間。某種意義上也說明公司對於上市的迫切性。

  業績增長但收入結構單一

  公司招股書顯示,網上車市實現了業績的持續增長。

  2017-2019年,網上車市的營收分別為1.18億、1.58億、1.78億元,年複合增速22.88%。高於同期主要競爭對手的增速。此外,同期淨利潤分別為2748萬、4760萬、5171萬元,年複合增速37.11%。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的營收增速為12.66%,較2018年時的33.9%大幅下滑。公司就此表示,這主要系受來自線上廣告代理商的客單價同比下滑近5%至173.11萬元的影響。

  另外,2020年上半年的營收為5890萬元,同比下滑24%,公司表示,主要由於成本開支及運營開支的相應減少。

  那麼,2020年上半年,同行業公司業績情況是否也出現嚴重下滑?

  據公開資料顯示,同期,汽車之家的營收為38億元,同比下滑僅為1.5%,易車網的營收則為37億元,同比下滑21%。

  此外,據灼識諮詢報告稱,汽車新媒體 2019年至2024年市場規模增速將放緩至8.2%,綜合網上車市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業績下滑情況,網上車市營收增速下降速度受到市場規模增速放緩的影響較大。

  此外,《投資者網》分析公司財報發現,公司目前收入主要依賴於有周期性且競爭激烈的主營業務——線上廣告服務,收入結構較為單一。

  據悉,網上車市的營收主要來自其為廣告代理商、汽車製造商及汽車經銷商客戶提供線上廣告服務以及交易促成服務。不過,2017-2019年,網上車市的線上廣告服務營收佔比均超90%,2019年因代理廣告商的客單價的降低影響了公司整體的收入增速。截止2020年6月30日止的6個月,其線上廣告服務營收約為5872萬元,佔比高達99.7%。

  (圖片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

  對比可見,汽車之家的營收主要由在線市場和其他業務、媒體及營銷線索構成,其中2020年上半年,線索及在線市場和其他業務的收入佔比均超過30%;易車網的營收則由廣告和訂閱服務業務、交易服務業務以及數字營銷解決方案業務構成,同期,廣告和訂閱服務業務、交易服務業務分別佔營收的48%及42%。

  汽車新媒體平臺未來汽車Daily的編輯歡歡向《投資者網》透露,在相對飽和的汽車新媒體行業,要想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的難度比較高,收入結構單一可能會因市場競爭導致客戶單價降低最終使得收入減少,長期而言可能對盈利能力產生影響,「網上車市儘管市場份額上排名靠前,排在第五,但公司體量較小無法跟汽車之家或易車網相提並論。」

  資深汽車行業觀察人士、中國汽車100小時耐力賽組委會秘書長齊俊波也向《投資者網》表示,汽車新媒體平臺僅靠線上廣告業務變現能力比較弱。「今年新能源汽車和高端汽車銷量雖然有所上升,但汽車新媒體平臺整體盈利能力還相對較弱,而且無論是廣告推廣,還是內容傳播,同質化現象都很普遍,只有一些頭部平臺會較為穩定,再加上大部分消費者買車仍然偏向於線下,但不可否認,線上可能也是未來趨勢。」

  短視頻引流能否持續?

  據公司招股書顯示,網上車市的業務模式的主要優勢是其內部創作團隊創作的較為全面的優質的汽車資訊,這包括汽車文章、照片評論以及各地方市場各種車型的價格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其線上廣告業務收入主要來自該等資訊文章的創作。截至2020年6月30日,網上車市已創作超過320萬篇有關汽車的新文章,車型庫包括逾190萬種汽車配置、逾420萬張汽車圖片,覆蓋逾5.7萬種車型、3300個車系及330個汽車品牌。不過,類似的內容,在汽車之家、易車網、及懂車帝都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投資者網》從網上車市官網發現,網上車市並無自有視頻創作平臺,其視頻創作平臺由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旗下視頻網站——中國藍TV提供,即視頻平臺及內容營收可能由網上車市與浙江廣播電視集團共享。

  事實上,短視頻或迎來發展的鼎盛時期,短視頻營銷模式更受廣告考核的關注。據2020年11月20日,艾瑞諮詢發布的研報顯示,2020年,以KOL(意見領袖)為主體開展直播營銷、短視頻營銷、社交媒體營銷等新媒體模式最受廣告主歡迎,其中,KOL參與度最高的直播營銷及短視頻營銷以52.8%及51.7%的選擇率成為最受廣告主關注的核心模式。未來,該趨勢將越發增長。

  也就是說,網上車市本身在短視頻平臺的搭建或者原創視頻創作方面能力不足,其需要與浙江衛視聯手增強這方面的競爭力。

  網上車市是否嘗試向短視頻轉型?針對此問題,《投資者網》致函網上車市相關高管,但未收到相關回應。

  曾任國際諮詢公司——第一太平戴維斯分析員羅展宏向《投資者網》表示,從平臺跳轉界面來看,網上車市應該是引入中國藍短視頻平臺,並與中國藍TV進行業務合作,應該是有發展該業務的打算,不過,網上車市並沒有獨自打造短視頻平臺及產品,因此,短視頻並不算網上車市的核心產品或者說核心競爭力。

  綜上,網上車市儘管有內容創作團隊,但沒有獨立的短視頻平臺。其核心優勢產品仍然是優質文章資訊及資訊平臺為主,在短視頻平臺產品方面仍然能力不足,在廣告主越來越傾向直播、短視頻營銷的時代,網上車市依託在第三方短視頻平臺引流的模式,長期而言,較難留住偏好短視頻的用戶及廣告主,較難形成核心競爭優勢。

  分析員羅展宏還表示,汽車新媒體平臺合作夥伴較多必然分走收入的一部分,產品以文字資訊內容為主,大勢所趨的短視頻平臺是合作產品,長期而言,這些都無法較好展示其在汽車新媒體平臺的較大優勢及能夠阻擋新競爭對手蠶食市場份額的可能性。

  網上車市收入結構單一、體量小,其短視頻業務能力不足等問題的存在使其在短視頻時代,較難鑄造護城河。(思維財經出品)■

(責任編輯:關婧)

相關焦點

  • 港股打新丨網上車市與麥迪衛康
    麥迪衛康,中籤率也不會高,不打也罷。 網上車市 CHESHI 網上車市(01490.hk):有些券商也稱其為CHESHI,其實都是同只股的不同叫法,也沒有絕對的錯對。 這樣叫法不一的現象,也表現在富途和老虎證券這一對競爭對手身上。
  • 智能簡訊丨泰迪熊移動攜力行業構築物流快遞領域的護城河
    進入第二季度,隨著復工復產復市的持續推進,快遞業務增速明顯加快,重回 30%以上。特別是 5 月份全國快遞業務量增速超四成,創 2018 年 2 月以來新高。當前,物流快遞業已基本擺脫疫情影響,日均 2 億多件已成常態,日均服務用戶近 4 億多人次,物流快遞產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如今物流快遞產業快速發展和龐大生態,一切還都要從『歸根』於電商的發展說起。
  • 喜馬拉雅:面對競爭如何加固護城河?
    長期以來,喜馬拉雅一條非常重要的護城河就是內容版權。用喜馬拉雅副總裁李海波的話來說,「喜馬拉雅收攬了能夠拿到的幾乎所有的小說版權,別人就很難在音頻中講故事」。天眼查資料顯示,2015年7月21日,閱文集團戰略投資喜馬拉雅FM,布局有聲業務。同年,喜馬拉雅與閱文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打造了其版權優勢。然而,對企業的競爭優勢來說,僅僅是版權的護城河到底能維持多久呢?
  • 車市蕭條,用戶新紅利在哪裡?易車研究院發布用戶演變洞察報告易車...
    豪華品牌整體價位較高,購買力更強的46歲及以上用戶佔23.75%,不僅是核心用戶,也明顯高於中國品牌與海外普通品牌。第三章用戶收入:構建比較優勢、回歸原點成車市新紅利為何連奔馳也不掙錢前者越低端品牌越受擠壓,後者越高端品牌越受益,使得兩者都會呈現「價區上探」的特徵,容易讓人誤解收入分化加劇車市分化收入水平與車市消費結構密切相關
  • 如何修建巖漿護城河
    也許你會有很多理由讓你想在房子周圍修一條巖漿護城河,但其中有些理由比其他理由更實在一點。也許你想嚇退小偷,不讓螞蟻進屋,不讓鄰居家小孩偷走你晾在窗臺上的餡餅,或者想在搞家裝的時候來點「中世紀大反派」的風格,再給你的鄰居、消防隊和城市規劃委員會找點刺激。造巖漿其實相當簡單,至少在理論上很簡單。
  • 巴菲特:投資者該如何尋找有護城河的公司?這張圖一定要收藏
    總之,要麼有一個有利的宏觀大環境,要麼需要一個不被競爭對手注意的夾縫市場,否則我們就不可能在電信業中找到真正的護城河。如果你想尋找一家擁有競爭優勢的電信公司,最好還是把目光放到美國之外。 媒體行業正在遭遇四面楚歌,但仍然有一些具有護城河的媒體企業。
  • 「IHC智康鏈」盛大發布:SEA的護城河與新高地
    助力實體經濟上馬區塊鏈,SEA掀開了生態護城河與價值新高地建設的全新圖景。鏈改孕育數字經濟全新商業模式疫情大流行加速了全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變,也推動了網際網路和數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但在數字經濟逐步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動能時,由於基礎設施相對落後、應用能力相對匱乏導致的數字鴻溝現象也日益凸顯。
  • 2021年中國車市,誰主沉浮?
    電池佔新能源車總成本的60%,屬核心技術,也直接影響車輛的質量和安全。目前特斯拉自產的電池又好用又便宜,國內只有比亞迪一家自己做電池,一直做研發電池,尚具優勢,其他沒有一家車企的電池是自產的,依靠寧德時代,無法自己掌握核心技術和成本控制。
  • 騰訊構築內容護城河"企鵝帝國"的敵人是今日頭條?
    (原標題:騰訊構築內容護城河「企鵝帝國」的敵人是今日頭條?)PCG成立後,關於騰訊內容的未來,有太多讓人好奇的地方:當騰訊以社交優勢強勢整合平臺內容,能否誕生新的爆款?而騰訊做內容,誰又會是他的敵人?PCG成立後首次亮相說騰訊不懂內容,似乎有失公正。2015年,馬化騰第一次明確提出了騰訊未來專注做的兩件事:連接和內容。
  • 面板行業深度報告:重資產是護城河,龍頭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
    從行業發展歷史來看,面板產業有明顯 的產業轉移,轉移的內在原因在於廠商對於投資及可變成本的控制——因此行業價 值只能不斷向內挖掘。但這僅限於「追趕階段」而言:隨著資本開支「軍 備競賽」的演進,世代線不斷升級,資本開支越投越重,行業對後進入者也越來越 不友好,與此同時,新工藝的技術進步趨緩,造成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競爭格局 得到穩固,而通過大量資本開支擁有了高世代產線的龍頭相比於競爭對手,也有了 天然的護城河。
  • 確成矽化11月25日申購 自主創新優勢築牢公司護城河
    本次公司共公開發行股票48,720,375股,網下初始發行數量為34,104,375股,佔本次發行總量的70.00%;網上初始發行數量為14,616,000股,佔本次發行總量的30.00%。申購價格為本次發行確定的發行價格,即14.38元/股,網上申購代碼為「707183」。
  • 齊治科技:產品結構相對單一,未來有望受益行業紅利
    營收淨利潤保持增長 產品結構相對單一 齊治科技的主營業務為數據中心安全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公司面向數據中心運維安全、帳號安全和資產安全三大領域建立了完整的產品體系,並擁有全域資產識別與連接技術、訪問控制與審計技術、全要素信息採集技術、身份認證與動態授權管理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
  • 底蘊奠定業務優勢,深度分析摩根史坦利(MS.US)核心競爭力
    2018 年,公司投資管理部門收入為 27.5 億美元, 佔比 6.8%。公司投資管理業務以面向大型機構客戶的資產管理和公司自營為主,受政策約束 和自身戰略影響,公司不追求規模增速而更重視產品質量,收費水平要高於競爭對手。核心競爭力:底蘊奠定業務優勢,穩定高盈利的商業模式。(1)「歷史底蘊」體現在資源優勢和業務能力。
  • 福晶科技首次覆蓋報告:全球光學晶體龍頭,核心科技和產業升級助力...
    新時代證券11月24日發布對福晶科技的研報,摘要如下:公司為非線性光學晶體全球龍頭,細分賽道構築極高技術壁壘公司是全球最大的LBO、BBO晶體供應商,也是全球重要的Nd:YVO4晶體供應商,目前也將業務拓展為晶體元器件
  • 齊治科技:產品結構相對單一 未來有望受益數據中心安全需求增長
    營收淨利潤保持增長 產品結構相對單一齊治科技的主營業務為數據中心安全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圖1:齊治科技營業收入、淨利潤及扣非淨利潤從產品收入結構來看,齊治科技的營業收入主要由訪問控制審計系統產品、特權帳號管理系統產品、資產安全管理系統產品以及維保服務收入構成。其中,訪問控制審計系統是公司的核心產品,在各期收入中佔比較大。
  • 財報背後,聯想控股的「護城河」與「聯想力」
    但這並未影響聯想控股其他「果林」的枝繁葉茂:金融服務「果林」收入同比大增91%,歸母淨利潤同比增56%,這可是在過去一年金融去槓桿如火如荼的形勢下完成的;創新消費服務「果林」通過布局優化調整,扭虧為盈;過去幾年其所深耕的農業與食品「果林」營收和淨利潤同比猛增161%和51%;IT「果林」智能化轉型成果初現,收入同比增長10%,歸母淨利潤扭虧為盈;先進位造與專業服務
  • 擁有超寬護城河的穩健龍頭股!
    從行業生命周期的視角來看,最好是在成長期或者成熟期的行業,同時也會符合消費升級的趨勢或者技術進步的大潮,且比較穩定不容易被替代。   第三個方面,這個行業的競爭格局要是良性並且穩定的!不能經常更換龍頭和頭部公司,或者完全靠無休止的資本投入獲得優勢。那樣競爭過於激烈,可能大家都掙不著什麼錢。這方面的負面教材和正面案例大家可以分別參考共享單車和高端白酒。
  • 我與比爾蓋茨收入巨差背後的真實原因是?
    我以前講過一個案例:同樣投資1000萬資金,一個給茅臺,一個給鋼鐵廠,他們的產出是完全不一樣的,資金在鋼鐵廠的利用效率低,財務表現是ROE比較低,那麼鋼鐵廠的市淨率PB低一點也是應該的,來補償他的低效率,效率低的估值更便宜理所當然。如何描述這種同樣的資金在不同企業投資的效能區別呢?
  • 營銷「出圈」衛龍被傳上市 營收結構單一 難撕「垃圾食品」標籤
    產品營收結構單一,賽道擁擠難離辣條主線雖然衛龍玩的花,但一套組合拳下來,衛龍的銷量確實有了明顯提升。據衛龍食品的2019年財報顯示,公司整體營收49億元,同比增加了43%。同時,創始人劉衛平表示,2020年衛龍的營收目標為72億元。
  • 峰底收官 車市大考勉強過線
    來源:北京商報作者:劉洋 劉曉夢憑藉下半年車市反彈,去年國內乘用車銷量勉強守住2000萬輛及格線。1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放榜,數據顯示,去年國內汽車銷量為2531.1萬輛,同比下滑1.9%,其中乘用車銷量為2017.8萬輛。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去年將是國內車市下行峰底,今年國內車市將恢復正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