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會出席第二屆梅沙國際珊瑚節 關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議題

2020-11-22 澎湃新聞

綠會出席第二屆梅沙國際珊瑚節 關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議題

2019-06-29 12: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珊瑚長好了,獅子魚來了」深圳梅沙海洋生態漸恢復
    受訪者供圖「珊瑚長好了,獅子魚也來了。」 近日,深圳市鹽田區梅沙街道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的鯊哥發來獅子魚的視頻,告訴南都記者梅沙這片海正在逐漸恢復生態環境,還原回小時候看到的繽紛多彩的海底世界指日可待。
  • 深圳市鹽田區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採訪札記:梅沙灣珊瑚守護人
    文陽洋攝  珊瑚對於海洋,就好像是陸地上的森林,是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珊瑚礁面積雖然不到海洋總面積的千分之二,但卻養育著全球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保護珊瑚是為了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也是為了保護海岸線。楊旭聰告訴記者,作為一位梅沙原住民,從小與海相伴。兒時的記憶中,這片海域可以說是只要有石頭的地方就有珊瑚。而且那時候魚是不太怕人的。
  • 種植萬餘株珊瑚,鹽田民間力量守護深圳這片藍
    聯手學術力量開展珊瑚普查上世紀80年代,大規模的城市開發給環境帶來了壓力,珊瑚在90年代後期消失殆盡。在幾年前一次下海清潔海底垃圾活動中,楊旭聰團隊驚喜發現珊瑚群竟重現梅沙海底,種群數量比前些年有了顯著的增長。「珊瑚的重現是生態環境變化的一面鏡子。近年來,得益於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和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強,梅沙的珊瑚群在前幾年才慢慢開始恢復。」楊旭聰說。
  • 第二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在南沙舉行
    中國發展網訊大批院士專家正在南沙集結,為助力「海洋強國」建設建言獻策!12月16日至17日,第二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暨專項學術年會在南沙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以下簡稱廣州海洋實驗室)共同主辦,開幕式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海洋實驗室主任張偲主持。
  • 徒步撿垃圾,海底種珊瑚,《閃耀的平凡》走近民間「海洋拾荒者」
    近年來,人類活動對近海生態與環境系統的破壞度不斷加強,海洋環境退化和生態破壞的速度加快,海洋生物多樣性以空前的速度消失,保護海洋迫在眉睫,本期節目,我們將通過外籍體驗嘉賓歐生·優麗的獨特視角,圍繞環境保護的主題,來講述海洋義工凱蒂和楊旭聰,組織群眾保護家鄉海洋生態環境的故事。
  • 「海洋生態環境治理與海洋生態環境法治研討會」在中山大學舉行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州學刊》雜誌社、廣西現代法治研究院、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等單位七十餘位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會議。中山大學法學院院長黃瑤教授代表承辦單位對與會代表在特殊時期的到會表示熱烈歡迎及感謝,她認為海洋法包括海洋環境保護法是服務於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重要保障。為服務於國家的發展戰略,中山大學與最高人民法院等單位共同設立了國際海事法律研究基地、中英國際海事法學院、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海洋法創新團隊等重要的平臺。
  • 全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召開
    李幹傑強調,要用新體制凝聚新優勢,用新思路謀劃新突破,在新起點上奮力開創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新局面,努力建成「水清、岸綠、灘淨、灣美、物豐、人和」的美麗海洋5月9日至10日,生態環境部組織召開全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出席會議並講話。
  • 深圳首支海洋環保義工隊:悉心守護梅沙灣海底「瑰寶」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鹽田區梅沙街道的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個個色彩繽紛的生態水缸,裡面展示著梅沙珊瑚典型的生態系統。「我們這裡生態很好,但不是所有人都能下到海洋裡欣賞,所以我們就建立了這套生態系統,以便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認識梅沙珊瑚。」中心負責人楊旭聰告訴記者。珊瑚對於海洋,就好像陸地上的「熱帶雨林」。
  • 綠會BASE秘書長Sara博士應邀將出席第六屆女性科學家論壇
    近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生物與科學倫理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綠會BASE)秘書長薩拉·普拉託(Sara Platto)博士受邀參加一年一度的女性科學家論壇(Women in Science Conference)。本次論壇是第十五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ICG-15)的衛星論壇,將於10月25日在武漢舉辦。
  • 胡德平出席2020全國土壤汙染防治暨環保新型肥料研討會 | 綠會支持...
    此次會議由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土壤治理工作委員會、江蘇省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和廣西噴施寶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來自土壤和肥料領域的政府官員、知名專家、企業家等兩百餘位嘉賓參會。會議圍繞 「聚焦土壤環境汙染防治,促進土壤資源永續利用」主題,助推《土壤汙染防治法》、《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等環保法規實施,落實生態文明建設。
  • 深圳「雷霆行動」處理國家海洋督察組交辦件,打擊沿海採砂
    向海發展,陸海統籌,生態環境保護是第一要務。深圳對待破壞海洋環境的行為一直採取零容忍的態度,自11月20日國家海洋督察組(第五組)進駐廣東以來,深圳全市範圍內開展雷霆行動,嚴厲打擊破壞海洋環境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 綠會政研室對《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
    綠會政研室對《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三點建議 2020-06-14 15: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態環境部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等情況並答問
    生態環境部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10月29日,生態環境部舉行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出席發布會並介紹了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特別是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的有關進展。
  • 朝著「一個星球」邁進 多國首腦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護等議題
    「在這周一召開的第四屆『一個星球』峰會上,至少有50個國家承諾在未來10年內保護地球上30%的土地和海洋,以阻止物種滅絕和解決氣候變化問題。」 1月11日,旨在保護世界生物多樣性的全球峰會「一個星球」召開。
  • 東亞江豚保護,在大連聖亞再次起航
    第四屆大連海洋文化節,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推動下,於2020年11月29日上午在大連聖亞海洋世界極地館落下帷幕。出席閉幕式活動的現場嘉賓20餘人,參與現場頒獎典禮的獲獎青少年代表150 餘人,優秀大學生海洋科普志願者代表30餘人。現場將近500名觀眾,座無虛席。
  • 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出席國際原子能機構核與輻射安全監管...
    11月4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第五屆核與輻射安全監管體系有效性大會在荷蘭海牙開幕。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劉華率團出席大會並發表主旨演講。有效性大會每3-4年召開一次,是各國核安全監管部門交流監管經驗的重要平臺。
  • 珊瑚:亟需保護的海洋「熱帶雨林」
    珊瑚和珊瑚蟲為眾多海洋生物提供了棲息地,被稱為海洋裡的「熱帶雨林」。據統計,珊瑚礁的覆蓋面積不到海底的0.2%,卻生活著2500種魚類、約700種造礁珊瑚,以及種類還在不斷增加的無脊椎動物。我們在海底見到的美麗景象,多與它們有關。
  • 綠會獲邀出席GBIF網站發布暨報告會|與中科院節點合作翻譯的簡體...
    第二天,綠會代表獲邀參加了這場由GBIF中國科學院節點(GBIF-CAS node)主辦的發布暨報告會。正如之前的活動預告所示,中國綠髮會與中科院節點合作,協助翻譯了GBIF網站GBIF.org的簡體中文版。該網站目前支持英語、法語、俄語、日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丹麥語等多語種。
  • 【第24屆上海電視節】《藍色星球2》獲評委點讚:精美絕倫的海洋盛宴
    【第24屆上海電視節】《藍色星球2》獲評委點讚:精美絕倫的海洋盛宴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8年06月14日 10:13 A-A+ > 《藍色星球2》劇照  央視網消息(記者李文學 馮思謠)近日,第2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公布了最佳系列紀錄片獎入圍名單
  • 生態環境部開展重點流域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
    11月25日,生態環境部以視頻形式組織調度重點流域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督促有關地方落實規劃編制主體責任,加快推動規劃編制。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出席會商並講話。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水司司長張波主持會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