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Lytical Laboratories宣布在美國提交寨卡檢測專利申請

2021-01-13 美通社

卑詩省里奇蒙2016年8月19日電 /美通社/ -- 傳染病快速檢測領域的全球領導企業bioLytical Laboratories欣然宣布,該公司已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兩項關於多色快速檢測系統的專利申請。這兩項新的專利申請拓展了該公司不斷壯大的智慧財產權組合,以及使之成為檢測寨卡和其它蟲媒病毒等病原體抗體的理想免疫分析系統的創新功能。

這兩項新的專利申請基於該公司的INSTI平臺,描述了使用一份血液或血液製品樣本即可同時或連續檢測多種病原體的不同抗體種類的方法和試劑盒。第一項專利申請以寨卡為例描述了檢測活動性或既往感染的方法。第二項專利申請描述了區分感染早期與晚期的方法。這些技術突破能夠徹底改變寨卡等急性感染的快速即時檢測。

該公司首席技術官Rick Galli表示:「必須準備好切實可行的創新技術,來快速應對寨卡病毒等新發傳染病。這為有效的幹預和疾病控制做出了重要貢獻。這些專利是有效應對當前和未來疾病爆發的重要的第一步。」

黃病毒科已成為南美洲許多地區的心頭大患,最近還蔓延到了美國大陸。2016年2月初,巴西衛生部估計,自寨卡病毒爆發以來,已有50萬至150萬人患病。1由於黃病毒科有很強的交叉反應,可以快速檢測和區分它們以及確定新老感染的診斷分析顯得至關重要,也是bioLytical目前關注的重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Garda, E.等人(2016年),《Zika virus infection: global update on epidemiology and potentially associate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世界衛生組織《流行病學周報》,2016 No 7;91:73-88。

相關焦點

  • 美國開始寨卡滅活疫苗臨床試驗
    新華社華盛頓11月7日電(記者林小春)繼今年8月啟動一項寨卡疫苗臨床試驗後,美國科學家7日又宣布啟動另一種寨卡疫苗的一期臨床試驗。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在一份聲明中說,寨卡病毒仍在繼續擴散,對孕婦及其嬰兒尤其不利。「我們迫切需要一種安全、有效的寨卡疫苗,保護人們不被寨卡病毒感染」。
  • 核酸檢測技術可以申請專利麼
    作為基因測序技術發展較為成熟的美國,其不僅擁有眾多行業巨頭企業和主要供應商,也是該領域專利申請的主要目標國家之一。本文檢索並分析了Illumina公司針對基因檢測分子標籤技術在美國的專利申請和分布情況,希望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發。
  • 天隆科技成功研製出寨卡(ZiKa)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
    世界衛生組織(WHO)2月1日宣布,將寨卡病毒及小頭症列為全球緊急公共衛生事件,國際社會應當協調應對。這是繼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質炎及伊波拉疫情後,世衛組織發布的第四個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 ...Visa提交數字法幣專利申請 淡馬錫在內的三家風投公司加入Libra...
    谷歌Chrome瀏覽器宣布將屏蔽內置挖礦程序的高耗能廣告據Chrome官方消息,5月14日,谷歌Chrome瀏覽器官方宣布,將屏蔽極少部分「設備資源消耗不成比例」的廣告,這些廣告通常會消耗更高的電能或網路數據,原因可能是內置加密貨幣挖礦程序,編程糟糕,或者未經網絡優化。谷歌表示,這些廣告可能會加快用戶設備的電池消耗,並使已經緊張的網絡資源達到飽和,進而導致用戶成本提高。
  • 英公司送百萬基因改造蚊進入美國對抗寨卡病毒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聯合新聞網」5月3日報導,近日,數百萬隻變種蚊子由英國送到美國,在佛羅裡達州釋放,以對抗寨卡病毒。據報導,英國生技公司利用基因改造,在散播寨卡病毒的埃及斑蚊體內植入「殺手基因」。殺手基因能讓埃及斑蚊幼蟲的生命縮短,進而讓病媒蚊數量銳減,阻止寨卡病毒散播。
  • 美國研究人員:寨卡病毒或致男性睪丸縮小
    美國研究人員通過小鼠實驗發現,寨卡病毒可能降低男性睪丸素水平,減少精子數量,導致睪丸縮小並影響生育能力。先前研究顯示,男性感染寨卡病毒後,病毒會在精液中存留數月之久,但研究人員並不清楚病毒對男性健康的確切影響。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麥可·戴蒙德帶領研究小組,令一組雄鼠感染寨卡病毒。兩周後,雄鼠睪丸出現明顯萎縮。
  • 40萬隻雄蚊是如何在美國抵禦寨卡病毒的入侵
    而隨著北半球進入盛夏,寨卡病毒的魔爪已經伸向了美國南部。面對這一重大公共安全隱患,科學家們正在想辦法解決這一問題。寨卡病毒的疫苗正在研發中,已經出現的幾款也取得了不錯的評價。但是,面臨大規模應用還需要時間,遠水難以救近火,現在亟需一個有效的方法來對抗寨卡的肆虐。既然蚊子是傳播寨卡病毒的罪魁禍首,科學家正在想從蚊子身上尋求解決辦法。
  • 寨卡病毒的潛伏期多久有幾天?寨卡病毒會死人嗎?
    寨卡病毒發病後就會有明顯的症狀表現,體溫通常表現為低熱,有極少數有高熱反應;皮膚上會生長斑丘疹,在丘疹皮膚的周圍都會有發紅的現象;身體肌肉感覺無力,而且手足關節部位有疼痛感;眼睛部位還會有結膜炎的出現,但是不會出現化膿症狀;感染寨卡病毒發病後的症狀還有肌肉疼痛、頭痛、眼眶疼痛、四肢乏力、虛弱、惡性、腹痛、嘔吐、皮膚瘙癢等不適症狀。
  • IFN-γ可限制寨卡的感染?
    ,尤其是看到國自然的中標項目,對於寨卡相關的研究也是多之又多。那麼針對於寨卡基本的問題,比如說在妊娠期的感染過程的具體影響,其實很多還是未知的。這裡有一項新的報導值得注意。其中對寨卡引發的胎兒畸形發生的妊娠時期、IFN-γ對於寨卡感染的影響等方面進行了研究闡述。揭示了寨卡引發的胎兒畸形在小鼠中表現在妊娠期,IFN-γ受體缺乏使得寨卡感染風險升高,IFN-γ能夠抑制寨卡在人類妊娠中期胎兒和母系組織中的感染。首先作者建立了一個在胎兒感染寨卡中的跨胎盤傳播的模型,這個模型是缺乏IFN-γ的。
  • 《科學》:寨卡病毒結構圖首次繪製—新聞—科學網
    《科學》:寨卡病毒結構圖首次繪製解析度近原子尺度 有助開發藥物和疫苗     圖為寨卡病毒表面結構。
  • 中國寨卡病毒病例最新消息統計(不斷更新中)
    中國寨卡病毒病例第九例  粵新增1例輸入性寨卡病毒病例  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5月15日通報,該省新增一例輸入性寨卡病毒病例。截至5月15日,該省共報告12例寨卡病毒病例,均為輸入性病例,除新報告病例外,其他全部治癒出院。
  • Vela向FDA提交新一代測序HIV基因分型耐藥突變檢測試劑的上市申請
    美國新澤西州費爾菲爾德2019年3月27日 /美通社/ -- 綠葉生命科學集團宣布,旗下新加坡 Vela 診斷公司已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FDA) 提交Sentosa® SQ HIV基因分型耐藥突變檢測試劑的上市申請。
  • 顆粒粒徑檢測:專利讓粉塵顆粒無所遁形
    筆者利用中國專利文摘資料庫(CNABS)和德溫特世界專利索引資料庫(DWPI),採用分類號G01N與關鍵詞對2017年7月12日之前的專利申請文獻進行了檢索,並對顆粒粒徑檢測方法的各技術分支的發展狀況進行了分析和綜述,以期對該領域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 武漢病毒研究所申請美國公司藥物「瑞得西韋」抗新冠病毒專利!
    2月5日,武漢病毒研究所官網稱:他們發現,美國吉利德公司發明的毒藥物「瑞得西韋」(Remdesivir)能在體外有效抑制新冠病毒,並為此提交申請了專利
  • 研究解析寨卡病毒基因組RNA二級結構圖譜並發現調控RNA病毒傳播的...
    該論文對寨卡病毒的RNA基因組在二級結構層次進行了綜合分析和建模,並在此基礎上發現且驗證了一個只在流行株系中特異性存在的長程RNA-RNA相互作用,研究表明該相互作用可能促進寨卡病毒流行株系的細胞感染功能。論文顯示了RNA二級結構對寨卡病毒的重要作用,闡釋了調控RNA病毒傳染性和毒性的新型分子機制,為相關藥物開發提供了重要的結構基礎。寨卡病毒是一種黃熱病毒。
  • Front Microbiol:關鍵蛋白有助於開發西尼羅河病毒/寨卡病毒療法
    2019年11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喬治亞州立大學的生物學家們鑑定出一種蛋白質,該蛋白質對於控制西尼羅河病毒和寨卡病毒的複製至關重要,並且可能有助於開發預防和治療這些病毒的療法。
  • 《科學》:一種蚊子亞種容易感染寨卡病毒,加劇寨卡疫情蔓延
    在過去十年中,寨卡病毒在世界各地傳播,造成數百萬人感染。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和巴斯德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將目光轉向了寨卡病毒的主要傳播媒介:埃及伊蚊。 在5000年至1萬年前,這種原產於非洲的蚊子物種產生了一種適應人類的亞種,該亞種在過去幾個世紀裡傳播到其他大陸。
  • iPhone仍在中國正常銷售 蘋果稱已提交複議申請
    (原標題:iPhone仍在中國正常銷售,蘋果稱已向法院提交複議申請)
  • 加拿大提交北冰洋大陸架劃界申請!
    如果沿海國認為本國自然延伸的大陸架遠遠超出200海裡,則需要提交申請並提供科學證據。2003年,加拿大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並著手開始準備確定其大西洋和北冰洋大陸架外部界限的相關工作。2013年,加拿大向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了大西洋大陸架外部界限部分劃界申請。
  • 我國研究團隊全球首先揭開寨卡病毒複製奧秘
    而近日,天津大學科研團隊在國際性權威學術期刊《蛋白質與細胞》雜誌上發表論文稱,首次揭開了寨卡病毒複製的奧秘,這將為研製抗寨卡病毒藥物,提供重要依據。從今年二月份起,天津大學的科研團隊啟動了對寨卡病毒的研究項目,並於近日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據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田宏亮介紹:在病毒複製過程當中,幾乎所有病毒都需要一種稱之為解旋酶的蛋白。我們的科研團隊,主要工作是解析了寨卡病毒解旋酶的三維空間結構,以及寨卡病毒解旋酶識別其基因組的三維空間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