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全國各地突然掀起節約糧食的熱潮,武漢率先提出N-1倡議,遼寧接著跟進N-2倡議。大胃王直播也被媒體批評了一番。不過我估計最慘的還是小學生,一大波赫板報、手抄報和小作文正在向他們招手。前人宣傳並不奇怪,作為一個農耕文明,中國的傳統文化本來就是提倡勤儉節約。之前我們也經歷過光碟行動之類的宣傳,按理說這次宣傳應該跟以前差不多。
我們反思下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費行為,宣傳效果就達到了,不必深究。但關鍵是有人把這次行動跟一些國際新聞聯繫在一起,從4月份開始許多國家陸續出臺政策限制糧食出口,同時聯合國糧農組織也發出警告,因為新冠疫情對世界經濟和物流的影響,今年可能會爆發前所未有的糧食危機。
其實要想認真討論全球糧食危機對我們國內有什麼影響,我們就必須去了解現在的全球糧食生產和貿易格局。所謂的糧食全球化到底是怎麼實現的。美國作為全球價值鏈的頂層,可以用轉移矛盾大法維持國內現狀,但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可就沒這麼幸運了。矛盾與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以糧食需求的形式爆發出來。
首先第一點:在全球產業分工的浪潮下,全球資本和國家政治之間產生矛盾,在美國這種矛盾主要體現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撤出,產業工人失業的問題無法解決,類似的問題在世界各地廣泛發生。每個國家的產業只要不符合全球分工的需要,就會被金融資本拋棄掉。
第二點:產業鏈固化的問題。跨國糧食集團利用自己在資金、技術、物流、金融上的優勢,搶佔農業生產中的關鍵要素,為農業全產業鏈布局。如果說農業自由化製造了一堆炸藥,那產業鏈布局就是製造了一個外殼,包裝起來形成一顆炸彈。農業是一種依附性很強的產業,工廠雖然需要廠房,但機器設備在必要的時候還是可以搬走的。相比較而言農業需要的耕地、淡水和氣候條件,這些都被固定在地球大陸上不可能流動。對資本來說是想控制一種跑不走的產業,完全不需要親自下場收購它,只需要把上下遊抓在手裡就夠了。對農業來說上遊就是農業信貸、農業投入,下遊就是農產品加工流通和農產品終端銷售。
第三點就是我們想要說的金融掠奪、產業發展。隨著新自由主義和私有化的結合,跨國糧食集團逐漸掌握農業市場,炸藥和外殼終於合併成一顆炸彈,只等金融資本攫取利益的貪慾充當引信,第三世界的糧食危機就將爆發。
美國的三大矛盾尚可彼此拮抗,玩矛盾轉移的把戲。但到了第三世界國家矛盾就是先收後放,最後一股腦爆發的災難了。首先在新自由主義的號召下,第三世界國家的政府推行農業自由化,放任國際糧食資本摧毀了本國農業,再重整為單一的經濟作物種植。然後國際糧食資本使用兼併收購、戰略聯盟之類的手段整合農業上下遊,把全農業產業鏈抓在手裡。最後國際糧食資本利用掌握市場的能力,人為製造稀缺賺取超額利潤。不幸的是第三世界的人擋住了國際資本賺錢,只好不經意間被犧牲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