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2020年全球面臨嚴重糧食危機人口或增至2.65億

2020-12-02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前不久,「抑止餐飲浪費的社會行動政策機制」研討會在京舉辦。會上,中國社科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光碟行動」課題組負責人潘傑公布了一組數據:食物浪費給全球糧食安全帶來嚴重威脅,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統計,全球供人類消費的糧食中每年約有三分之一(約13億噸)被損耗或浪費,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球面臨嚴重糧食危機的人口可能增至2.65億。

  推進形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光碟行動發起人徐志軍先生認為,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自2012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曬出光碟並呼籲從餐桌浪費開刀以來,憑藉移動網際網路,光碟行動得以成長和壯大。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簡稱「疫情」)影響下的世界糧食產量和流通出現變數,中國的耕地紅線、資源環境承載力處於緊平衡狀態,每畝增產已經接近天花板,在這個時候未雨綢繆,厲行節約就顯得尤為重要。從最初微博上的孤獨行者,到2013年光碟行動的崛起和2020年再度熱議,光碟行動在全社會已普遍形成共識。而它所面臨的最大阻力是傳統的消費理念,最難的是人們發自內心的堅持。我國要加強食育教育,日本的經驗可以借鑑。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所長董戰峰先生指出,生態環保工作從注重直接減排到關注餐飲等間接減碳,不僅要有所創新,更應有所作為。抑止餐飲浪費是社會系統性行動,需要政府、國際機構、智庫、社會公益團體和企業共同參與,形成長效機制,不斷推進社會行動機制的構建。

  文明雜誌社社長婁曉琪先生表示,當前糧食問題的解決要通過改變生活觀念、改變不良習慣和改變生活方式,同時改變不同階層和不同環節的專業人士對糧食危機問題的認知。用新時代文明工程推動光碟行動,重要的是對問題關鍵環節及有效解決辦法的認知。從糧食生產、流通、加工到消費,各個環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費,這是開放系統性的問題。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處工作人員鄭莉霞介紹了該組織正在實施的致力於可持續消費與生產的「轉型-亞洲區域政策宣傳項目」的研究成果,如中國促進可持續消費的政策現狀和分析。她認為,減少食物浪費,不只需要消費者行動和面向公眾的宣傳,也需要企業、社會機構和研究機構共同行動。既要有政策,也需要市場化的工具,比如包含減少餐飲浪費標準在內的對餐廳、校園的綠色建設認證等。除了提倡減少餐桌上的食物浪費之外,還需要做一些延展,比如宣傳健康飲食、適量消費,或多選擇當地應季的食物,減少長途運輸帶來的能源消耗、資源消耗以及可能因運輸造成的過期食品、食物的腐爛等,這些都是糧食損失和浪費很重要的環節。同時讓企業更積極地參與進來也是非常關鍵的,比如零售行業怎麼優化配送以減少過期食品,減少倉儲;餐廳提供一些小份菜或者新食材的加工方式等。希望能夠從中國的實踐中總結出經驗,分享給區域的國家,帶動區域向可持續消費與生產轉型。

  據了解,會上還發布了《餐飲浪費的資源生態環境影響與對策報告》和《光碟打卡碳減排量核算報告》。(經濟日報記者沈慧)

  (責任編輯:張雪)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相關焦點

  • 全球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如何避免大饑荒?
    2020年聯合國發布的《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中指出,2019年全球飢餓人口約為6.9億,而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2020年飢餓人數至少新增約8300萬,甚至可能新增1.32億。未來10年內全球飢餓人口還會增加,到2030年這個數字可能達到8.4億。也就是說,到2030年,全球可能會有超過10%的人口面臨糧食短缺的危機。
  • 「老鼠門」事件,2.65億人糧食不安全,中國該如何應對糧食問題?
    在糧食安全被多次提及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提出這樣的疑問,外國的糧倉是否充足?其中又有多少糧食被「老鼠」吃掉了呢?我們無法為外國「清理碩鼠」但是我們卻可以從側面來了解一下外國的糧食安全現狀。根據世界糧食計劃署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因為疫情的影響新增了1.3億嚴重糧食不安全人口,糧食嚴重不安全人口增至2.65億。
  • 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中發布
    2020年4月21日,在COVID-19大流行對糧食安全影響的框架下,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2020 Global Report on Food Crises)被發布。《全球糧食危機報告》揭示了糧食危機的範圍,同時指出了糧食危機給脆弱國家帶來的新風險2020年版關於嚴重糧食不安全和營養的報告於今日發布歐盟/糧農組織/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美國國際開發署/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新聞稿2020年4月21日,布魯塞爾/羅馬/紐約——今日,由聯合國、政府和非政府機構組成的致力於解決極端飢餓根源的國際聯盟發布了最新的年度
  • 聯合國:繼新冠疫情和糧食危機後,下一世界性危機已來臨
    據英國媒體報導,聯合國 (United Nations)表示,水資源匱乏正影響著全世界30多億人,人均可獲得的淡水數量在過去20年裡減少了五分之一。據報導,由於錯誤的灌溉方法,導致水資源嚴重匱乏,全世界60%以上的灌溉農田都處於高度缺水狀態。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有5000萬人生活在嚴重乾旱每三年就會對農田和牧場造成災難性影響的地區,世界上超過十分之一的旱地經常遭受乾旱。11月26日,聯合國《2020年糧食和農業狀況》報告指出,由於水資源匱乏,使全球許多地區的農業日益困難,數十億人將面臨長期糧食短缺問題。
  • 全球32億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 水資源綜合管理迫在眉睫
    羅馬12月6日電,受人口增長、汙染以及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全球水資源短缺壓力不斷增大。據統計,過去20年間,全球人均淡水供給量減少20%以上。面對水資源短缺的挑戰,不少國家都進行了改善水資源管理的成功實踐。提高水資源綜合管理策略和技術,成為解決水資源危機的重中之重。
  • 2020年全球預計將至少新增約8300萬飢餓人口,甚至可能新增超過1.3億
    浪費減少50%,多數國家距目標還很遠近日,由聯合國糧農組織等多個國際組織聯手編寫的最新版《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發布。報告稱,2020年全球預計將至少新增約8300萬飢餓人口,甚至可能新增超過1.3億。
  • 述評|應對全球糧食危機,轉基因技術大有可為
    日前,聯合國負責人道主義事務的副秘書長洛科克表示,2021年全球將創紀錄的有2.35億人需要人道主義援助和保護,與今年相比增加近40%。多個國家發生饑荒的風險正在加大。
  • 日本或將面臨糧食危機!糧食自給率創歷史最低 竟是因為這個原因...
    報告指出,如果今後全球平均氣溫上升超過2℃,將導致土地發生巨大變化。曾經肥沃的土地將變成荒漠;在永久凍土地上建築的房屋可能被損壞;受乾旱洪澇影響,糧食作物的生產將面臨危機……從報告中我們不難想到「氣候變化=溫室效應」,全球氣溫的變化將會威脅日本的糧食生產,這與日本糧食自給率的下降有著密切的關係。
  • 世界糧食計劃署獲諾貝爾和平獎,疫情下全球3億人等待糧食援助
    記者 | 肖恩 2020年度諾貝爾和平獎結果於北京時間10月9日下午揭曉,得獎者是致力於消除全球飢餓的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
  • 世界爆發50年最嚴重糧食危機!中國也遭殃?央視點名批評吃播現象
    新冠病毒疫情爆發至今,全球累計感染病例已突破2130萬,且單日新增病例仍屢創新高。與此同時,聯合國就受疫情影響的糧食問題發出警告稱,今年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的飢餓風險,預計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 世界爆發50年最嚴重糧食危機!中國也要遭殃?央視點名批評吃播現象
    正文共3837字,預計閱讀時間 10 分鐘新冠病毒疫情爆發至今,全球累計感染病例已突破2130萬,且單日新增病例仍屢創新高。與此同時,聯合國就受疫情影響的糧食問題發出警告稱,今年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的飢餓風險,預計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 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為何還強調要有危機意識,為何堅決制止餐飲...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糧食安全事關國計民生。連年豐收、自給自足的背後,是我國糧食消費量的增長仍快於產量的提高,糧食生產和消費長期處於「緊平衡」狀態。因此,必須始終對糧食安全抱有危機意識。對於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任何微小的浪費都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只有堅持一手狠抓糧食生產,一手狠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才能真正有底氣將自己的飯碗端牢。
  • 全世界每天有8.21億人在挨餓,2020年了為何饑荒人口還能破紀錄?
    今年4月份,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發布了一篇《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報告數據顯示,因為疫情衝擊,今年全世界每天有8.21億人在挨餓,將有2.5億人遭受嚴重飢餓,比去年多出1億3千萬人,世界饑荒人口數額巨大。
  • 全球2.7億人在餓肚子,2021年危機加劇?權威機構:需要150億美元
    11月15日,據《美聯社》報導,近日,世界糧食計劃署(WFP)負責人向世界領導人發出了警告。預計2021年比2020年的情況還要糟糕,許多國家將陷入饑荒,和感染新冠病毒比起來,他們更有可能被餓死。
  • 220位專家表示,未來10年人類要面臨5大危機!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全球的人口總數已經超過75.8億,其中中國以14億人口佔據首位。如此龐大的人口,使地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我們就能夠感受到周邊環境的變化。據新聞報導,南、北兩極地區溫度直線飆升,北極圈在6月份的溫度已突破37.8度。這些現象的出現,意味著留給人類的時間還剩下多少呢?
  • 全球糧食危機要來了麼?
    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近期聯合國頻頻發出警告。這並不是空穴來風。新冠肺炎疫情、國際關係、自然災害等不穩定因素疊加,世界糧食供應變數叢生。近期,我國各地針對「餐飲浪費」行為的治理引發高度關注。實際上,糧食損失和浪費已成為當下全球面臨的重要問題。9月29日,聯合國將舉辦首個「國際糧食損失和浪費問題宣傳日」,正是為國際社會敲響警鐘。
  • 觸目驚心,全球一年浪費13億噸糧食!按人均中國排22位,城市餐飲是重...
    不要以為這是小題大做,聯合國糧農組織已經確定,今年9月29日為首個「國際糧食損失和浪費問題宣傳日」,以推動國際社會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全球正面臨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2019年全球糧食危機人口增幅是近4年最大的,總的飢餓人口已達到8.21億人,而疫情可能導致今年將再新增1.3億飢餓人口。
  • 世界人口日:非洲糧食危機 中國的援助方案是什麼?
    1987年7月11日,前南斯拉夫的一個嬰兒降生,被聯合國象徵性地認定為是地球上第50億個人,並宣布地球人口突破50億大關。1990年,聯合國決定將每年的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
  • 6.9億人還在挨餓!酒足飯飽的我們該做點什麼?
    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有8.9%的人口處於飢餓狀態。聯合國此前預警,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瀕臨近50年來最嚴重糧食危機。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特殊之年,我們如何能夠端牢飯碗,又怎樣做到厲行節約?
  • 全球糧食危機:越南等13個產糧國叫停出口!中國3大「糧策」應對
    然而,在魔幻的2020年裡,疫情暴發、蝗災肆虐、冰川融化、野火不絕、洪水泛濫,受突發事件和極端天氣的影響,糧食短缺問題愈發嚴峻,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多次拉響警報,一場事關人類糧食安全的危機正在逼近。在大災大疫面前,生存利益大於天。那麼在這不尋常的年份裡各國採取了何種應對措施以降低糧食短缺風險?中國的「米袋子」會受到影響嗎?未來全球糧食供應前景樂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