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頂尖學者Jaenisch實驗室《Cell》發布基因組DNA甲基化編輯技術

2021-01-09 生物谷


9月22日晚,《Cell》發表了一篇來自MIT頂級學者Rudolf Jaenisch實驗室題為「Editing DNA Methylation in the Mammalian Genome」的重磅文章。



眾所周知,近幾年來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廣泛使用使得很多以前很難完成的實驗想法得以輕鬆完成,充分顯示了CAS9的強大威力。也許基因組範圍的基因編輯大家很熟悉,但是近一年來有關表觀基因組的基因編輯方興未艾,目前世界上很多實驗室在開始在這個方向進行努力突破。


我們知道,DNA甲基化是

表觀遺傳學

領域中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但是如何在特定區域實現精準的DNA甲基化編輯,長期以來都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不過,今年5月3日(比韓主席的NBT晚了一天,^_^),來自中科院上海生化細胞所的胡榮貴研究員課題組在《Cell Discovery》(Cell Research姊妹刊,定位為PNAS,EMBO等水平)發表了一篇題為「A CRISPR-based

app

roach for targeted DNA demethylation」的研究成果,該項研究成果採用CRISPR-CAS9系統,通過向傳統sgRNAs中插入雙拷貝的噬菌體MS2 RNA元件,構建了修改的單導向RNAs(sgRNAs)(sgRNA2.0),從而有利於Tet1催化結構域(TET CD)與dCas9或MS2外殼蛋白融合,進而結合到特定基因位點行駛DNA去甲基化功能。



而就在8月29號,《Nature Biotechnology》在線發表了一篇來自日本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題為「Targeted DNA demethylation in vivo using dCas9–peptide repeat and scFv–TET1 catalytic domain fusions」。該研究成果和胡榮貴研究組的文章大同小異,思路上差不多,但是實驗結果要更完備清楚一些,而且實驗效率比較高,並且在多種細胞系和小鼠胎兒中實現了。這篇文章比《Cell Discovery》要早投稿兩個月。



比較有意思的是,今年6月份還有一篇發表在《Oncotarget》上題為「CRISPR-dCas9 mediated TET1 targeting for selective DNA demethylation at BRCA1 promoter」的文章利用上述相似的技術實現了BRCA1基因啟動子區域的DNA去甲基化。最近oncotarget雜誌名聲不好,特別是近段時間該雜誌發表了大量國內一些灌水文章,新的IF也下降了,搞得不少人認為一個新的Plos One出現了,不過這篇文章的水準肯定大大超過了雜誌的要求了,的確是一篇非灌水的同類優秀文章。



最後再說說剛剛發表的這篇《Cell》,這篇文章的投稿日期是3月3號,比上述的oncotarget投稿時間也就早了一個星期。不過,牛老闆就是牛啊,儘管前面有類似文章發表,該發Cell一點都不含糊。Cell終究是Cell啊,除了「做工精細」是自然,內容也是更加豐富了,除了特異位點DNA甲基化的去除還可以在特定位點實現DNA甲基化。最重要的是在小鼠中也能很好的實現。該篇文章還有一大亮點就是 提供了詳細的實驗步驟,Cell真貼心,O(∩_∩)O~。Rudolf Jaenisch實驗室的CAS9技術一向玩的很棒,Cell也是呼呼的出。他們實驗室下一步是不是還要實現特定位點組蛋白修飾?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會議推薦

 

2016(第三屆)下一代測序發展論壇

會議時間:2016.11.17-2016.11.18     會議地點:上海

會議詳情: http://www.bioon.com/z/2016ngs/

相關焦點

  • 單細胞中3D基因組結構和DNA甲基化的同步分析
    單細胞中3D基因組結構和DNA甲基化的同步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10 15:16:34 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的Joseph R. Ecker和Jesse R.
  • 導入不含CpG島的DNA讓抵抗甲基化的CpG島發生甲基化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日本、西班牙和沙烏地阿拉伯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技術來校正這些化學標記發生的致病性異常。這些化學修飾統稱為表觀基因組,在發育和疾病中與基因組序列本身一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從植物單細胞基因組到CRISPR基因組編輯技術
    結合基因編輯等技術,高精度和高通量單細胞基因組測序有望進一步解析減數分裂、單倍體誘導等重要生物學現象的分子機制。而DNA甲基化、蛋白質–DNA互作和三維基因組上的單細胞研究可以加深對植物重編程、分生組織發育和染色質重塑等重要生物學過程中表觀基因組動態變化的理解。未來,基於植物樣品的技術優化並構建多組學的植物細胞圖譜有望大大促進植物基因組學和功能基因組學的發展。
  • Nature Biotechnology最新文章:最新DNA甲基化測序技術比較研究...
    DNA甲基化的具體模式通常與諸如疾病亞型、疾病預後以及藥物反應等臨床信息具有一一對應的聯繫。在多種癌症的治療過程中,DNA甲基化生物標誌物可以幫助臨床醫生選擇恰當的治療方式。  對於擁有成千上萬個樣本的大量病人來說,全基因組映射與DNA甲基化分析是非常合適的。同樣,DNA甲基化分析對於表觀基因組學關聯性研究中大量生物醫學相關表型的準確分析來說也具有極強的實用性。
  • 中國人全基因組甲基化圖譜發布
    了解DNA甲基化的機制和功能以及在不同組織或不同個體中的差異將對人類健康與疾病研究產生深遠的影響。 來自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繪製完成了中國人全基因組DNA甲基化圖譜(炎黃甲基化項目),該研究對「炎黃一號」的外周血單核細胞DNA樣品進行亞硫酸氫鈉處理並用新一代測序技術進行深度測序,應用自主開發的生物信息學軟體,研究人員繪製了「炎黃一號」高精度的全基因組甲基化圖譜,可以分辨單個鹼基的甲基化水平。
  • 基因研究新突破:科學家揭開DNA甲基化之謎
    但在最近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丹麥技術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anish)諾和諾德基金會生物可持續性中心(Novo Nordisk Foundation Center for Biosustainability, DTU Biosustainability)的科學家們將酶與兩種細菌的特定甲基化模式結合起來
  • DNA甲基化 |「雙面間諜」或將為癌症治療帶來新思路!
    毫無疑問,胞嘧啶甲基化的缺陷與發育異常、遺傳疾病以及癌症有關。最新的一項研究中,La Jolla免疫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揭示了DNA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之間的平衡是如何阻止基因組不穩定性,進而阻止癌症發展的。
  • 北大團隊首次單細胞水平上剖析早期胚胎甲基化動態
    、父母本基因組差異甲基化等關鍵特徵,研究成果「Single-cell DNA Methylome Sequencing of Human Preimplantation Embryos」2017年12月19日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上。
  • DNA甲基化破壞改變造血分化
    DNA甲基化破壞改變造血分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9 23:37:40 美國紐約基因組中心Dan A. Landau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他們的最新工作表明,DNA甲基化的破壞改變了造血分化。
  • Cell:siRNA介導DNA甲基化調控研究
    在基因組中除了DNA和RNA序列以外,還有許多調控基因的信息,它們雖然本身不改變基因的序列,但是可以通過基因修飾,蛋白質與蛋白質、DNA和其它分子的相互作用,而影響和調節遺傳的基因的功能和特性,並且通過細胞分裂和增殖周期影響遺傳,這就是表觀遺傳學
  • 水稻全基因組DNA腺嘌呤甲基化圖譜被繪製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谷曉峰課題組繪製了全基因組腺嘌呤甲基化修飾圖譜,並發現其參與生長發育、光合作用、逆境適應等生物學功能。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分子植物》。水稻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培育高產、穩產、優質等綜合性狀優良的水稻品種是科學研究和生產中的重大需求。作為兩個主要亞種,秈稻和粳稻具有不同的農藝性狀,相對而言秈稻產量較高,粳稻食用品質更好。
  • Molecular Cell:基因組所RNA甲基化表觀遺傳新機制研究獲重要進展
    11月21日,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重大疾病基因組與個體化醫療實驗室 「百人計劃」研究員楊運桂研究組,與美國芝加哥大學何川教授實驗室和奧斯陸大學Arne Klungland教授合作完成的「RNA甲基化表觀遺傳新機制研究項目」取得重要進展,相關學術論文在Cell子刊 Molecular Cell 雜誌以 ALKBH5 is a Mammalian RNA
  • 中國科學家首次發現線蟲基因組存在DNA甲基化現象
    中國科學家首次發現線蟲基因組存在DNA甲基化現象   吉林大學和華大基因合作完成的旋毛形線蟲不同發育階段DNA甲基化差異分析的相關研究成果,18日在國際著名期刊《基因組生物學》上發表。  DNA甲基化是一種典型的表觀遺傳修飾現象,其功能和分布在當前研究中受到廣泛的關注。
  • DNA甲基化檢測技術詳解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DNA甲基化檢測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三種檢測技術,分別是基於限制性酶切預處理的甲基化檢測技術,基於亞硫酸鹽修飾預處理的甲基化檢測技術,基於親和富集預處理的甲基化檢測技術,三者有什麼區別呢,下面敬善基因來為您詳細介紹!
  • 血液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的應用
    一、背景 血液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採用可以特異性結合DNA的離心吸附柱和獨特的緩衝液系統,提取全血基因組DNA。離心吸附柱中採用的矽基質材料為新型材料,能夠高效、專一吸附DNA,可最大限度去除雜質蛋白及細胞中其他有機化合物。提取的基因組DNA片段大,純度高,質量穩定可靠。
  • Nature:基於DNA甲基化的早期癌症檢測
    瑪格麗特公主癌症中心的 Daniel De Carvalho 領導的研究團隊表示,目前的液體活檢方法大多利用血液中的游離 DNA(cell-free DNA)來測序體細胞突變,但由於頻發突變的數量有限,這些方法對早期癌症患者的敏感性可能偏低。
  • Nature:DNA甲基化分布圖
    專題:Nature報導DNA甲基化是表觀遺傳修飾的一個重要機制,它能從一個DNA序列產生不同模式的基因表達。它對正常發育至關重要,其功能失常可引起癌症和其他異常。現在,研究人員利用高通量亞硫酸氫鹽測序與單分子測序相結合的方法,以核苷酸解析度獲得了在胚胎幹細胞中和在由它們形成的各種不同的細胞類型中DNA甲基化的一個分布圖。該分布圖顯示了基因組中甲基化隨細胞發育(如當胚胎幹細胞成熟成為神經細胞時)而變化的特定點。更具普遍意義的是,這種方法對於與發育生物學、癌症和再生醫學相關的細胞群的表觀遺傳分析將會是有價值的。
  • 基因組印記是DNA甲基化影響基因表達的重要例證
    維持性甲基化酶可以在甲基化的DNA模板鏈的指導下,使其互補鏈中對應位置上的CpG發生甲基化,從而在子代細胞中恢復豪代的甲基化狀態。如果用基因打靶的方法除去主要的DNA甲基化酶,小鼠的胚胎就不能正常發有而死亡,可見DNA的甲基化對基因表達調控是重要的,不過,DNA甲基化與基因活性的關係並不是絕對的。
  • 第一屆DNA甲基化與疾病的精準診治:機遇和挑戰國際研討會
    DNA甲基化譜式的變化不僅指導在正常發育過程中細胞譜系特化所依據的基因組轉錄譜式的改變,且在疾病發生和發展的基因表達異化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DNA是遠比RNA,蛋白和小分子代謝物穩定的生物標誌物,其所攜帶的遺傳(突變,融合和拷貝數變異)和DNA甲基化狀態的信息在疾病的診,治方面有著更好的前景。 在過去幾年內, DNA甲基化分析的基礎和臨床轉化研究有了突出的進展。
  • 中國遺傳學會遺傳諮詢分會副主席盧煜明:cfDNA研究新突破,可用於...
    示意圖:全基因組甲基化測序技術應用於特定富含血漿DNA的組織,包括肝組織(癌症檢測和監控)、胎盤組織(產前檢測)、淋巴細胞(器官移植檢測)和中性粒細胞(創傷、自身免疫疾病等引發的組織損傷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