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哥關於TP53基因的突變與缺失的幾問幾答

2021-01-15 白雪世界cart之友

      TP53基因是人體中重要的抑癌基因,它的主要功能是編譯TP53蛋白,而TP53蛋白是細胞分裂增殖過程中對錯誤進行檢查與修改,甚至誘導凋亡的重要蛋白。而TP53基因的突變可導致TP53蛋白的功能的改變,使TP53蛋白無法對細胞分裂增殖過程中的錯誤進行有效的檢查與修改,更無法誘導錯誤嚴重細胞凋亡,從而導致腫瘤的產生。

1、什麼是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

    人體有許多基因促進細胞的生長,他們在身體成長發育、傷口癒合、造血系統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大部分時間,這些基因並不表達,如果它們持續表達,就會成為導致癌症基因,給生物體帶來巨大的災難,這類基因我們稱之為原癌基因。

     人體有大約70萬億個細胞,它們在不停地進行著更新。即使沒有煙霧、日照等環境因素誘發,也會有其他因素(比如衰老)誘發癌症基因。

       那該如何是好?

     無須擔心,人體有一系列基因能檢測到失控的細胞,並抑制其生長。

其稱為抑癌基因。

     抑癌基因與致癌基因完全對立,致癌基因過度表達會引發癌症,抑癌基因則在停止表達時會引發癌症。

2、TP53基因的功能是什麼?

       生物體的抗癌機制有許多種,最著名的一種叫作「隔離」機制一一即當細胞發育分裂到某個時期時,這些細胞就會被隔離起來,直到有需要時才會被放出來。腫瘤細胞如果想擺脫這種隔離,必須關閉抑癌基因並激活致癌基因。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生物體內還存在一種「哨崗」機制,哨崗內的士兵監控細胞內的異常活動,並命令異常細胞「自殺」。這個「哨兵」就是TP53基因。

3、TP53基因是怎樣工作的?

      在人類細胞中,1979年發現的TP53是一個著名的「防癌機制」,它位於17號染色體上,在阻止癌細胞分裂上起了重要的作用。

      TP53具有1179個「字母」,編碼一個名為p53的蛋白。p53蛋白在正常情況下的半衰期很短,表達20分鐘後就會被酶降解。但是一旦p53接收到某種信號,它的表達速度就會加快,並且停止降解。雖然科學家還不知道這種信號具體是什麼,但是研究表明,這種神秘信號可能是損壞的DNA。損壞的DNA釋放了某種信號給p53,使它進入了戰鬥狀態。此時,p53蛋白像聯邦調查員一樣對細胞宣布:「從現在起,你們由我接管了。」p53通過激活其他基因,警告細胞:要麼停止繁殖和複製,修復損傷的DNA;要麼自殺。

      細胞缺氧也是激活p53的信號之一。由於繁殖過快,腫瘤內部經常會因為供血不足導致缺氧。為防止窒息,腫瘤會給身體發出信號,為其提供更多的血管。希臘語中「cancer」指螃蟹,意為腫瘤及其附近蔓延的血管很像一隻螃蟹,一些抗癌藥物的原理就是阻止血管形成。但是,在新血管進入腫瘤之前,p53就會接到缺氧的信號,並迅速殺死癌細胞。所以,在血液供應不足的組織裡,癌細胞必須在形成早期殺掉TP53基因,否則就無法繼續繁殖。因此像黑素瘤這種皮膚癌就非常危險,因為一旦發生,就說明癌細胞內的TP53已經失效了。

     人們稱p53蛋白是「基因組衛士」,甚至稱其為「基因組的守護天使」。TP53要保衛整個身體的健康,它就好像是含在士兵嘴裡的自殺藥片,一旦發現士兵想要叛變,就自動融化。細胞這樣的自殺方式叫作細胞程序性死亡,意指其程序像秋天的樹葉一樣凋落。細胞程序性死亡是身體對抗癌症的最後一道防線,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所有有效的抗癌方法,都通過某種方式改變了p53和它的同伴,從而引發了細胞的程序性死亡。

過去人們常常認為,化療起作用的原因在於放射療法和化學試劑殺死了正在分裂的細胞。但是化療僅在腫瘤發展的某個時期有效,並非對所有正在分裂的細胞都有效果;同時,有些腫瘤進行化療是無效的。

4、化療與P53的關係:

      化療不是直接殺死正在分裂的細胞,而是造成小的DNA損傷,給p53發出信號,從而造成細胞程序性死亡。因此化療就像疫苗一樣,通過激發自身的免疫反應,使身體對癌細胞有了抵抗力。放射性療法和三種化學療法(5-氟尿嘧啶、依託泊苷和阿黴素)的作用機制都與以上觀點相吻合。如果體內的TP53基因發生了突變,當癌症復發時,化療就不起作用了。因此,在肺癌、直腸癌、結腸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淋巴瘤、乳腺癌和色素瘤中,TP53已經發生了突變,化療對它們就不起作用了。

       這項研究給癌症治療帶來巨大的影響。長久以來,科學家認為,想要治癒癌症,必須找到能殺死分裂細胞的物質。但是現在看來,我們應當找到一種使細胞自殺的物質。因此雖然在某些情況下,化療仍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我們應該學會理性對待。既然人們知道當TP53基因突變時,化療就不起作用了,那麼在做化療之前,患者應該對自己的TP53基因進行檢測。如果已經突變,那麼就沒有必要再進行化療了。眾所周知,化療是非常痛苦的,通過這種檢測,能夠極大地減少患者痛苦,讓病人及時改用Cart療法。

      TP53突變任何化療與放療都無效,只會提高腫瘤濃度。 但現在Cart是繞過Tp53這個通路直接殺死腫瘤細胞,所以有效。

 5、TP53基因突變一定導致化療無效嗎?

     TP53基因導致P53蛋白功能性改變的突變稱之熱點突變,熱點突變是腫瘤產生的重要原因,也是放療、化療無效的原因。而非熱點突變可能影響不大。

6、什麼是缺失與突變?

   TP53基因突變可分為整體基因缺失與基因鹼基點位突變。

     在我們人體中17號染色體是由來自母體與父體兩條染色體組成,每條染色體各有一個TP53基因(1179個鹼基組成)。

①如果這兩條染色體上的一個或兩個TP53基因丟失了,就叫TP53缺失。可通過fish檢查出來。

②如果TP53基因上那1179個鹼基發生了錯位/缺失/提前終止(無義突變)就叫TP53突變。通過二代測序檢查該類突變。

7、為什麼有些TP53基因突變的病人初期放化療有一定效果?

   常常有些TP53突變的病人在放化療初期顯現出一定的療效,腫瘤迅速減少了,甚至可以達到CR,但很快又進展了。

    這與腫瘤的多簇性有關。大家了解農作物育種的知識嗎?實際上,腫瘤的成長就同育種一樣,每個淋巴瘤都是由多株單克隆細胞(又稱腫瘤幹細胞)組成,每株單克隆細胞的基因突變情況都不一樣。每次化療或放療都是打掉最弱的克隆細胞,留下的都是最強壯(頑固)的克隆細胞,等這些細胞重新長出(復發/進展),上次的藥就作用不大了。經過多輪治療後,如果還復發/進展,這個克隆就非常難辦了,而且往往最後留下的單克隆細胞都是有類似TP53突變這種危重因素的腫瘤細胞,這又叫生物進化的淘汰性。所以,要珍惜每次化療或放療,打一次機會少一次。腫瘤初期往往TP53突變濃度往往不高,但隨著不斷治療TP53突變濃度不斷富集,治療難治不斷加大。

   

   

相關焦點

  • 關於TP53基因突變和缺失,您需要知道的......
    TP53突變主要分為功能缺失和功能獲得兩種類型,功能缺失型是指突變使TP53整個腫瘤抑制功能全部缺失,突變蛋白與野生蛋白組成異源二聚體,從而阻滯野生TP53功能,功能獲得型指突變賦予TP53蛋白新的構象改變,允許它與下遊效應蛋白進行不同的相互作用或結合全新的DNA靶序列從而獲得新的功能[2, 3]。
  • TP53基因突變的腫瘤
    過程中出了差錯,染色體上的基因突變了,此時,全靠細胞核裡的抑癌機制來糾錯,或者引導出錯的異常細胞凋亡自殺,不至於異常細胞無限發展成腫瘤。TP53基因,就是染色體上的抑癌基因之一,相當於電腦裡殺毒軟體,監控其他軟體(基因)出錯情況。TP53和P53:基因叫TP53,它轉錄出來的蛋白叫P53蛋白。
  • 關於基因檢測的幾個常識
    關於基因檢測或者說基因測序,還是不要說基因檢測,最好和市面上那些消費級基因檢測拉開些距離,這行的名聲都快被消費級的檢測毀了,我一下說的都是醫療級的測序,包括嬰幼兒的遺傳病篩查、腫瘤的測序和以天賦檢測等消費級基因檢測不是一個東西。消費級的檢測簡直就是笑話。行業內也有大佬說過「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他做一個天賦檢測」。
  • 你問我答,關於反覆流產的遺傳諮詢!
    啟代答:遺傳是一個概率問題,曾經有個健康的寶寶也不能保證夫妻雙方的染色體就是100%正常的,只要碰上了遺傳問題,哪怕只有1%的概率也有流產的可能;此外,孕婦的年齡對胚胎染色體情況也有直接影響,35歲以上的孕婦發生胎兒非整倍體的概率也是明顯增加的;在日常生活中,環境、飲食、藥物、情緒、理化等原因都可能引起基因突變,比如常染色體三體是早期流產中最常見的染色體異常
  • 10225例癌症患者的TP53突變揭示了基因功能新亮點
    該基因能感知細胞的應激或損傷,並在響應中阻止細胞分裂或引發細胞死亡,從而防止受損細胞的繁殖。TP53突變消除了一個關鍵的細胞安全機制,使其成為癌症的導火索。 7月30日發表在《Cell Reports》上一項研究中,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TP53突變進行了最全面的研究,以更好地理解導致這一重要基因失活的過程。
  • 原創漫畫:TP53基因的主要作用與突變後果
    每一位病友在剛開始接觸基因二代測序的時候,應該第一聽說的就是TP53,不論是醫生,還是病房中的老病友,提到基因兩個字,必提「TP53」,但是大家只知道化療前要看TP53,TP53與預後有關係。但TP53基因到底是做什麼的?TP53突變了為什麼就不好了呢?今天我們通過一幅漫畫來做個科普。
  • 趨化因子受體CCR5基因缺失突變與森林腦炎
    首頁 » 趨化因子受體CCR5基因缺失突變與森林腦炎 趨化因子受體CCR5基因缺失突變與森林腦炎 來源:醫學空間 2008-01-25 09:39
  • 了解TP53基因突變與藥物
    KRAS等,這些基因發生了激活突變,驅動了腫瘤的增殖,它們可以比作是汽車的油門,正常時候輕微踏上,結果突變的癌細胞卻一直踏著,而且松不開了,因此使用相應的靶向藥物去阻斷,達到抗腫瘤的目的。第二種基因是抑癌基因,如TP53、BRAC1或BRAC2、PTEN、RB1和APC等,它們負責調控腫瘤細胞的增殖,就像是汽車的剎車一樣。需要注意的是抑癌基因的突變是比較隨機的,基因的任何位置、不管發生任何形式的突變,只要這個突變導致該基因失去功能,或者功能降低,都可能影響到腫瘤的發生。
  • 『減少即是增加』——基因天然功能缺失突變也是一種適應策略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中,基因複製以及新基因產生對生物進化的重要意義被受關注。「減少即是增加(less is more)」假說提出,基因丟失也會對生物的生存及繁衍產生有利的影響。在自然群體中,基因的功能缺失變異(提前終止密碼子、移碼突變、剪切位點改變和起始密碼子丟失)會導致基因功能失活,是天然突變體(圖1)。
  • 2015招教考試|生物遺傳與進化知識點-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一、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的區別①A、基因突變的實例:鐮刀型細胞貧血症:病因:基因中的鹼基替換 ; 時間:DNA複製時分裂間期; 原理:基因突變B、基因突變的特點:⑴普遍性 ⑵隨機性 ⑶不定向性 ⑷低頻性 ⑸多害少利性C、基因突變的時間:有絲分裂或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② 基因重組:導致後代具多樣性(如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染色體變異】一、染色體結構的變異
  • 得肺癌不幸,但如果是這幾種基因突變的肺癌,又是不幸中的萬幸!
    尤其是針對一些特殊基因類型的肺癌患者,效果更好。在亞洲,EGFR基因突變的發生率很高,大約50%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 患者存在EGFR基因突變陽性③,這些患者適合使用靶向治療。周彩存教授表示:「針對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EGFR靶向藥(EGFR-TKI)是目前一線治療的最佳選擇。
  • 第五節 基因突變
    基因突變是指基因的核苷酸順序或數目發生改變。僅涉及DNA分子中單個鹼基改變者稱點突變(point mutation)。涉及多個鹼基的還有缺失、重複和插入。   2.體細胞突變和生殖細胞突變 基因突變可發生在個體發育的任何階段,以及體細胞或生殖細胞周期的任何分期。如果突變發生在體細胞中,突變的變異只能在體細胞中傳遞。因此體細胞突變不能直接遺傳下代。
  • 我專家發現世界首例缺失型α地中海貧血突變基因
    新華社南寧11月6日電(記者 翁曄 管浩)記者5日從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獲悉,經過近2年的研究,該院檢驗科主管技師李友瓊等醫務人員發現了世界首例缺失型α地中海貧血突變基因,並於日前在美國DNA資料庫成功註冊。這一新突變基因的發現,不僅豐富了世界地中海貧血突變基因資料庫,同時為在臨床上避免地貧患兒的降生及科學研究提供了新的參考信息。
  • 生長激素受體基因的突變或能延長壽命
    以色列海法大學最新發現,生長激素受體基因的突變可能延長一些人壽命。該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進展》期刊上,研究團隊概述了他們對幾組不同男性群體的生長激素受體基因缺失的研究。 生長激素與細胞表面的生長激素受體相接觸,這些生長激素受體觸發信號,告訴細胞加速生長,或在某些情況下釋放被稱為生長因子的分子。
  • 高中必考知識點之基因突變
    基因突變的和基因重組。可遺傳的變異: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DNA分子中鹼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叫做基因變。(多害少益)時間有絲分裂間期,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DNA複製時。由於自然界誘發基因突變的因素很多,基因突變還可以自發產生。因此,基因突變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具有隨機性)基因突變是隨機發生的,不定向的。(不定向性)戰地狀態下基因突變的頻率是很低的。
  • 觀點丨CRISPR引發小鼠體內基因突變屬於過度解讀?
    另外,雖然也有科學家使用WGS檢測動物上的「脫靶」效應(例如文章中所引用的參考文獻3),但傳統檢測手段更關注於 「脫靶」效應引起的核苷酸插入與缺失(indels),而不是單核酸突變(SNVs)。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表示,他們使用了全基因組測序的方法後,發現了一些以前沒有發現的脫靶效應。所以,這篇文章受到了不小的關注。
  • 適應人類宿主,新冠病毒在早期進化中發生長片段基因缺失突變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作為一種RNA病毒,其基因組具有相當高的突變率。研究SARS-CoV-2的基因組突變,對病毒的溯源、檢測和防控等工作具有積極性意義。NGS數據顯示,從多名住院患者中獲得的SARS-CoV-2基因組在3』端存在382nt的缺失突變。為了證實這一研究結果,研究人員設計了缺失區域的側翼的特異性PCR引物,並進行Sanger測序,再一次證實了這些SARS-CoV-2的基因組在27848至28229處存在缺失突變,因此研究者將其歸類為382變種。
  • 石正麗答Science問:「川普欠我們一個道歉」
    答:我們在華南海鮮市場的環境樣本,包括捲簾門把手、地面和汙水中檢測到SARS-CoV-2核酸,基因拷貝數非常低。穿山甲攜帶的冠狀病毒、RaTG13和SARS-CoV-2的基因序列比較接近,有共同的祖先。從目前的數據分析來看,我還不能判定穿山甲是自然宿主還是中間宿主。問:您或您知道的其他人是否與獸醫聯繫過,確認動物體內的疾病是否與SARS-CoV-2有密切關聯?如果聯繫過,您獲得什麼相關信息嗎?答:我沒有這方面的信息。
  • 超萬例大樣本研究發現:TP53突變影響未來癌症走勢
    「基因衛士」——TP53 分為野生型(正常的基因)和突變型兩種,其產物也有野生型和突變型。相反 Tp53 基因的突變(缺失)則與腫瘤的發生、發展有密切關係。大量研究表明TP53失活似乎與癌症預後有著不解之謎,關於其背後的機制也是眾說紛紜。據統計數據顯示,75%的癌症患者都存在TP53基因突變;不僅如此,TP53變異與近一半以上的癌症發生有關,包括肺癌、胃癌、肝癌、膀胱癌、食管癌、乳腺癌、宮頸癌等多種癌症。
  • 基因TP53如何抑癌?一文解讀
    圖1:腫瘤抑癌基因TP53、PTEN、RB1和APC的突變形式及頻率TP53是一個抑癌基因,該基因的錯義突變、插入或缺失造成的失活突變非常常見但如上所述,TP53的基因突變形式、突變的位點複雜而多樣,不大可能完全一致。錯義突變更多的是降低了TP53基因的功能,而無義突變則可能把TP53基因完整廢掉。原則上,TP53的基因突變可以發生在任何地方,只要是突變導致P53蛋白失去功能即可,如圖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