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的團隊在青蒿素抗瘧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2021-01-18 田園阿滅

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的團隊周一宣布,他們在治療青蒿素抗藥性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這被認為是世界面對瘧疾面臨的最大技術挑戰。

經過三年多的科學研究,屠呦呦的團隊提出,通過適當延長治療時間從三天到五天甚至七天,並替換青蒿素中對藥物有抗藥性的輔助藥物,可以解決青蒿素抗藥性問題。

基於青蒿素的聯合療法(ACTs)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推廣的主要抗瘧疾療法,也是防治瘧疾的最重要的全球武器。但是對青蒿素抗性寄生蟲的廣泛抗性引起了世界各地科學家的關注。

研究表明,在大湄公河次區域的國家,如柬埔寨,泰國,緬甸和越南,對瘧疾進行為期三天的定期治療的患者的寄生蟲顯示出清潔速度緩慢並對青蒿素產生抗藥性的跡象。

解決青蒿素抗藥性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青蒿素將繼續成為抗擊瘧疾的主要藥物,由於成本低,該藥物適合生活在瘧疾猖獗的貧困非洲的人們,屠呦呦的團隊表示。

青蒿素是一種高效,安全,低毒的抗瘧疾藥物,已成為國際社會治療瘧疾的首選藥物。

抗瘧疾化合物青蒿素的發現在2015年贏得了中國科學家杜非科學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於2018年11月19日發布的世界瘧疾報告,2017年全球估計有2.19億例瘧疾發生,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印度的15個國家佔全球瘧疾負擔的近80%。

屠呦呦才是我們應該追的星,世界的進步少不了科學工作者的努力!

我是阿滅,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屠呦呦團隊宣布重大創新突破
    針對近年來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區出現的「抗藥性」難題,屠呦呦及其團隊經過多年攻堅,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 「致敬」屠呦呦:「523」項目讓她與青蒿結緣,從此一生便只做一件事
    她就是我國著名藥學家屠呦呦!曾有人評價說:「如果要用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來衡量一個人的偉大程度,那麼毫無疑問,屠呦呦當之無愧是二十世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幾十年來,她一直從事青蒿素抗瘧疾機理方面的研究,從未停下探索的腳步。
  • 屠呦呦再獲重大科研突破,或於2026年前後上市新雙氫青蒿素片劑!
    這項研究不僅在「抗瘧機理研究「「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而且為應對「青蒿素抗藥性」的難題提供了切實可行治療方案,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內外權威專家給予了高度認可。那麼屠呦呦為何能取得開創性的突破呢?哪怕名譽再高,她的關注點依舊在科研!獲得諾貝爾獎,那是無盡的榮耀。
  • 【虎嗅早報】屠呦呦團隊「青蒿素抗藥性」研究獲突破;李嘉誠基金會...
    新的一周來了,早上好~一早的消息——屠呦呦團隊的新突破來了@新華社【屠呦呦團隊放"大招":"青蒿素抗藥性"研究獲新突破】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今天發布了重大科研新突破經過三年多科研攻堅,屠呦呦團隊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終獲新突破,提出新的治療應對方案:一是適當延長用藥時間,由三天療法增至五天或七天療法;二是更換青蒿素聯合療法中已產生抗藥性的輔助藥物,療效立竿見影。
  • 從三無科學家到諾貝爾獎,屠呦呦是如何在沉默中爆發的
    屠呦呦,這個名字在2015年10月之前,少有人知道。但在這之後,卻名冠中外,譽享全球。2015年10月,屠呦呦因發現了治療瘧疾的青蒿素,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我國首個獲得科學類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也是首個獲得科學類諾貝爾獎的本土科學家。
  • 瞭望|「小草」青蒿惠澤世界
    廣西融安一家青蒿素提煉加工企業培育的青蒿苗(4月13日攝) 崔博文攝/本刊青蒿素1972年,我國成功提取出青蒿素並研發成藥物。2015年,屠呦呦教授因此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青蒿素是治療瘧疾耐藥性效果最好的藥物,以青蒿素類藥物為主的聯合療法,也是當下治療瘧疾的最有效最重要手段。
  • 屠呦呦又獲獎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獎的屠呦呦再獲國際大獎!
    2019年10月2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2019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赤道幾內亞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獲獎名單,其中包括來自中國的屠呦呦,因在寄生蟲疾病方面的研究獲獎。昨天,屠呦呦又獲獎了。摘取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屠呦呦再獲國際大獎!據悉,這是該獎項第五次頒發,其旨在獎勵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傑出生命科學研究,研究主體可以是個人或機構。屠呦呦發現的全新抗瘧疾藥物青蒿素在20世紀80年代治癒了很多中國病人。
  • 【爭做新時代巾幗奮鬥者】屠呦呦:青蒿一握,呦呦鹿鳴,堅守到底的...
    在炎熱的東南亞戰場上肆虐的瘧疾對原先僅起到抑制作用的奎寧產生了抗藥性,因瘧疾而死亡的士兵是戰爭的5倍。飽受瘧疾之苦的越南,向中國發來了求助信。中國政府當機立斷,下達了研製藥物的命令。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屠呦呦臨危受命,成為「抗瘧中草藥研究組」的組長。醫者的初心與國家的命令,有了某種交疊。
  • 屠呦呦團隊再獲突破 紅斑狼瘡新藥將是產業新增長點
    針對近年來青蒿素的「抗藥性」難題,屠呦呦及團隊經過多年攻堅,在「抗瘧疾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並於近期提出新的治療應對方案。與此同時,該團隊還發現,雙氫青蒿素對治療具有高變異性的紅斑狼瘡效果獨特。6月17日,新華社率先報導屠呦呦團隊的以上突破,引發業內關注,並帶動青蒿素概念股上漲。
  • 周迅新劇演屠呦呦,諾貝爾獎得主怎樣做到如此了不起
    20年12月31日,屠呦呦研究員工作室正式在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揭牌,它的成立也是為了更好地弘揚「青蒿素精神」。值得紀念的是,在工作室揭牌的前一天,正是屠呦呦90歲的生日。近日,影后周迅在接受央視的採訪中透露自己在拍的新劇《功勳》中飾演科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採訪中她表示二人的性格相似,都樂於鑽研。
  • 屠呦呦:不是兩院院士的諾獎得主,被評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
    1969年,在衛生部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任實習研究員的屠呦呦成為中藥抗瘧研究組組長。通過整理中醫藥典籍、走訪名老中醫,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們匯集編寫了640餘種治療瘧疾的中藥單秘驗方集。然而,她一直沒有找到一種治療瘧疾100%有效的藥物。科研的道路似乎註定是艱難而坎坷的。
  • 屠呦呦:落選院士的諾獎得主,被BBC評為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
    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向惡性瘧疾流行的所有國家推薦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聯合療法。20世紀60年代,在氯喹抗瘧失效、人類飽受瘧疾之害的情況下,屠呦呦接受了國家瘧疾防治研究項目「523」辦公室艱巨的抗瘧研究任務。1969年,在衛生部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任實習研究員的屠呦呦成為中藥抗瘧研究組組長。
  • 「三無科學家」屠呦呦:發現青蒿素、獲諾貝爾獎,如今卻不是院士
    作為一種最廉價最普通的藥材,青蒿遍布中國各地,而就是這樣一株小小的青蒿卻被國家重視,並且為其特意建造青蒿素科研中心,這不可謂不令人驚訝。你想不到的是這普普通通的青蒿卻是治療瘧疾的最佳藥物。而發現這青蒿特性的正是我國諾貝爾醫學獎的獲得者屠呦呦。
  • 瘧疾是一種什麼病?為何她能獲得諾貝爾獎?青蒿素是如何被發現的
    瘧疾是一種什麼病?為何她能獲得諾貝爾獎?青蒿素是如何被發現的?她是中國女科學家,她使全球數百萬瘧疾患者免於死亡,2015年10月10日23點30分,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其中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屠呦呦,因其發現的青蒿素應用在治療中,使得瘧疾患者死亡率顯著降低。
  • 昆藥集團談與屠呦呦合作:我們是龍頭企業,不需要藉助什麼
    6月17日,新華社報導「屠呦呦團隊在青蒿素抗藥性研究中獲得重大突破」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報導稱,針對近年來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區出現的「抗藥性」難題,屠呦呦及其團隊經過多年攻堅,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於近期提出應對「青蒿素抗藥性」難題的切實可行治療方案,並在「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等適應症」「傳統中醫藥科研論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進展。
  • 屠呦呦團隊青蒿素研究獲新突破!這個青蒿到底是什麼仙草?
    6月17日,屠呦呦及其團隊宣布關於青蒿素的最新研究成果, 針對近年來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區出現的「抗藥性」難題,屠呦呦及其團隊經過多年攻堅,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於近期提出應對「青蒿素抗藥性」難題的切實可行治療方案,並在「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等適應症
  • 屠呦呦向諾貝爾博物館贈書 記載青蒿素發現歷程
    昨天,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屠呦呦抵達諾貝爾博物館。新華社發  京華時報訊 昨天,「諾貝爾周」拉開帷幕。包括2015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在內的10位諾獎得主已陸續抵達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
  • 屠呦呦再獲大獎!一文讀懂:神藥青蒿素那些我們不知道的事
    因為迄今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拉斯克獎獲得者隨後獲得了諾貝爾獎,所以拉斯克獎也常被科學界看作是諾貝爾獎的「風向標」。所有的一切都表明,諾貝爾獎對屠呦呦來說似乎觸手可及。果不其然,因為青蒿素對世界衛生領域的卓越貢獻,其主要發現者屠呦呦於2015年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自然科學領域,屠呦呦先生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同時也是華人科學家中第一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 致敬巾幗之星|屠呦呦:一株濟世草,一顆報國心
    在「共和國勳章」的獲得者中,有這樣一位醫藥學家:她是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她60多年致力於中醫藥研究實踐,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研究發現了青蒿素,解決了抗瘧治療失效難題,為中醫藥科技創新和人類健康事業作出重要貢獻。她曾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改革先鋒」等稱號。
  • 「青蒿素之母」屠呦呦,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本土科學家
    此時,這位父親並不知道,他的女兒將在未來從大自然裡一種名叫「青蒿」的植物中,提取出青蒿素,成為瘧疾的剋星,拯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並在最後整理出有640種草藥(包括青蒿)的《抗瘧單驗方集》。青蒿,它是在中國南北都很常見的植物,山野裡到處都能看見它的蹤影。可是在最初的動物實驗中,青蒿的效果並不理想,致使研究一度陷入僵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屠呦呦繼續研究中醫典籍,尋找原因。因為她知道,在中國古代,利用青蒿治療瘧疾的案例並不鮮見。她心想,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