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15日訊 /
生物谷BIOON/ --
禮來近日在西班牙馬德裡舉行的2019年歐洲風溼病學年會(EULAR2019)上公布了Taltz(ixekizumab)治療銀屑病關節炎(PsA)IIIb/IV期研究SPIRIT-H2H的積極結果。該研究是在治療活動性PsA方面完成的首個大規模頭對頭(H2H)優越性研究,同時是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對Taltz和修美樂(Humira,阿達木單抗)進行標籤劑量用藥並允許同時納入常規疾病修飾抗風溼療法(DMARD)治療的研究。2018年12月公布的結果顯示,Taltz達到了研究的主要終點和所有關鍵次要終點。
SPIRIT-H2H是一項多中心、隨機、開放標籤、平行組研究,共入組566例既往未接受生物類DMARD治療的活動性PsA患者,這些患者體表受累面積至少3%,且對至少一種常規DMARD應答不足,研究評估了Taltz相對於Humira治療52周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中,患者隨機分配至批准劑量的Taltz(160mg起始劑量,之後每4周一次80mg)和Humira(每2周一次40mg)治療52周。主要療效分析在第24周進行。病情同時符合中度至重度斑塊型銀屑病標準的PsA患者接受批准劑量的Taltz(起始劑量160mg,第2-12周接受每2周80mg,之後每4周一次80mg)或Humira(80mg起始劑量,隨後從初始劑量後一周開始每2周一次40mg)。
主要終點是第24周同時達到改善活動性PsA症狀和體徵(採用ACR50評價)和皮膚斑塊完全清除(採用PASI100評價)的患者比例,這是一種創新的方法,旨在全面衡量橫跨PsA多個域的臨床意義改善。關鍵次要終點是證實Taltz相對於Humira在ACR50的非劣效性和在PASI100的優越性。入組研究的患者為活動性PsA並且
結果顯示,治療第24周,Taltz組同時達到ACR50和PASI100患者比例顯著高於Humira組(36% vs 28%,p<0.05),達到主要終點。Taltz也達到了關鍵次要終點,包括達到ACR50患者比例的非劣效性(51% vs 47%;95%CI[-4.3%,12.1%],非劣性界值:-12.0%)、達到PASI100患者比例的優越性(60% vs 47%,p=0.01)。
該研究中,Taltz的安全性與之前報告的結果一致。最常見的
不良反應為輕度至中度,包括感染(Taltz組為36.0%,Humira組為30.7%)、注射部位反應(Taltz組為9.5%,Humira組為3.2%)、過敏/超敏反應(Taltz組為2.5%,Humira組為3.9%)和腦心血管事件(Taltz組為1.1%,Humira組為1.8%)。未檢測到新的安全信號。
瑞典醫學中心/普羅維登斯聖約瑟夫健康中心與華盛頓大學醫學博士Philip Mease表示:「在SPIRIT-H2H研究中,Taltz證明了改善活動性PsA症狀和體徵的有效性。這類頭對頭研究數據非常重要,可幫助醫生制定治療決策。這項研究強調,Taltz是醫療保健提供者為其患者考慮的一個重要選擇。」
Bio-Medicines總裁Christi Shaw表示,「SPIRIT-H2H研究的積極結果加強了Taltz有效治療活動性PsA致衰性的關節症狀和體徵,同時可提供皮膚斑塊清除。這些結果為Taltz作為活動性PsA患者一線治療生物製劑提供了證據,同時將有助於提高對PsA一線治療方案的認識。」
Taltz是
禮來開發的一項新型抗炎藥,其活性藥物成分為ixekizumab,這是一種單克隆抗體,針對具有促炎作用的細胞因子白介素-17A(IL-17A)具有較高的親和力和特異性,可抑制IL-17A與IL-17受體的結合。ixekizumab不會與細胞因子IL-17B、IL-17C、IL-17D、IL-17E或IL-17F結合。IL-17A是一種天然存在的細胞因子,參與正常的炎症和免疫反應。對於銀屑病患者而言,IL-17A在驅動角化細胞(皮膚細胞)過度增殖和活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Taltz通過皮下注射給藥,在美國市場,該藥於2016年3月首次獲批,成為繼
諾華重磅抗炎藥Cosentyx之後美國上市的第2款IL-17A
單抗藥物。目前,Taltz已獲批的適應症包括:(1)治療活動性PsA成人患者;(2)治療適合系統療法或光療的中度至重度斑塊型銀屑病成人患者。
業界對Taltz的商業前景十分看好,醫藥市場調研機構Evaluate此前發布報告預測,Taltz在2024年的銷售額將達到27.07億美元。(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