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未來
會變成成麼樣
並非天生,
環境塑造大腦
提醒父母——
真正的教育就是
如何塑造孩子大腦的過程。
我們有些習以為常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可能是在幫助孩子搭建錯誤的神經元連接,並且讓孩子們的思考最終習慣於迷失在這些錯誤的「腦神經迴路」中。
因為父母工作很忙,五歲的鬧鬧一直被姥姥帶在身邊。
但是,姥姥和鬧鬧(化名)的相處並不愉快,因為只要鬧鬧「不聽話」,姥姥就會生氣,就會說鬧鬧這也不對那也不對。比如——
姥姥帶著鬧鬧到小區去玩,鬧鬧總是喜歡跑來跑去,姥姥因為擔心閃失,有時總是拽著鬧鬧走,有時就會訓斥鬧鬧:「你這個孩子真是把人氣死了,太不聽話了!」
鬧鬧在家裡也閒不住,一會兒想自己煎雞蛋,一會兒想拖地,但多數時候會附帶出很多「麻煩」,姥姥總是認為鬧鬧這也做不對那做也不好,還不聽自己的,所以,他們倆只要一在一起就會產生言語上的衝突。
有時,姥姥甚至會被鬧鬧氣哭。
平時,媽媽下班回來,就會問起姥姥鬧鬧的情況,在鬧鬧看來姥姥的一番言語就是在告狀。
聽完之後,媽媽又會批評鬧鬧。漸漸地,鬧鬧在姥姥面前變得越來越「叛逆」。……。
毫無疑問,孩子是在自己與環境的互動中,不斷自我建構的。
正因為如此,養育環境對孩子意識的成長就顯得極為重要。
這裡所說的孩子「自我建構」的過程發生在孩子的內在世界,我們看不見也摸不著,但是日久天長之後,當這一切已經外化和表現在孩子的行為上時,至少說明這種「建構」的結果已經初露端倪。
當這一「建構」表現出問題時,我們必須調整環境,當然,我們還得清楚一個事實——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也並非一日可成。
問題在於,我們的環境究竟是怎樣幫助孩子完成自我建構的?
事實上,養育環境正在塑造孩子大腦神經連接的方式和習慣,所以,比起孩子的行為,更難改變的就是孩子的思維認知模式,這是很多家庭教育的盲區。這說明,養育者倘若意識不到這樣的問題,很可能就會在不經意之間塑造孩子的某種認知方式與習慣。
正如文中的鬧鬧面對姥姥和媽媽一成不變的處理方式,就會從環境中獲得一種自己不被認可和接納的感受,長此以往鬧鬧就會習慣於「搭建」出自我否定和對抗式的腦認知模式,鬧鬧的情緒隨時會被這些認知「喚醒」,繼而強化自己的這種認知方式,未來走向叛逆則是大概率事件。
「環境塑腦」是自然進化的規律使然,忽視這樣的規律必然會引發很多教育的問題。
鬧鬧的故事並非個例,很多父母也沒有想到自己的言談舉止竟然會是孩子大腦內部神經元連接方式和習慣的始作俑者。
其實,不止是孩子,對任何一個人來說,我們的認知和行為就是神經元連接方式和習慣的產物。
養育者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和行為,反映在大腦中也就是一些神經遞質連接傳導的習慣和過程。這一點,足以值得所有養育者警醒。
正是因為大腦中神經元的連接方式與習慣是一個人日積月累,不斷通過反覆塑造得以加強的過程,所以我們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所以孩子們今天所表現出的行為模式也不是瞬間就被塑造出來。儘管孩子無法理解這些生物學意義上的變化,但是父母卻可能深刻認知大腦的這些特質,繼而主動調整那些不良的教養方式——
比如,我們可以認識到建立新的神經連接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的反覆,所以我們就不在那麼著急和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反而會變得耐心起來。
比如,當我們知道建立某種新的「神經認知迴路」同樣需要環境和時間,就會主動克制那些「慣性」神經連接的反應,通過反思自我和不斷學習提高我們的教養水平。
比如,當我們理解了孩子「自我建構」的自然法則,就會謹言慎行、隨機應變的、想方設法引導、協助孩子搭建積極的腦內神經連接方式和習慣,而不再「以不變應萬變」。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6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幾根棒棒糖或者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