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學者在肌肉骨骼系統幹細胞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2020-11-10 無辭


圖. 具有軟/硬組織分化潛能的Scx+Hoxd13+肌肉骨骼系統幹細胞

 浙江大學歐陽宏偉教授和陳曉教授團隊合作,利用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在小鼠上發現了全新的肌肉骨骼系統幹細胞亞群,並證實其參與骨、軟骨、肌腱和肌肉等多種組織的發生、發育及損傷後再生修復過程。研究成果以「肌肉骨骼系統幹細胞軟硬組織分化圖譜(Atlas of Musculoskeletal Stem Cells with The Soft and Hard Tissue Differentiation Architecture)」為題,於2020年10月22日在線發表在《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上。論文連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vs.202000938。

  肌肉骨骼系統是人體支撐和運動的基石。隨著近年來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與健身運動的廣泛普及,肌肉骨骼系統的傷病也日益增加。一些難愈性運動損傷,如關節軟骨缺損、肌腱斷裂、骨折不癒合等,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幹細胞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多能細胞,能夠向機體組織中各個譜系分化,是損傷後組織再生修復的重要細胞類型。

  研究團隊運用高通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獲得了小鼠從肢芽發生到肌肉骨骼系統各組織基本成型的肢體發育過程中不同時間點的細胞動態轉錄特徵,擬時間分析發現,肢體發育早期存在著Scx+Hoxd13+肌肉骨骼系統幹細胞亞群,並在發育後期形成了明顯的對應硬、軟結締組織分化的分支路徑。他們進一步結合自主研發的多樣本轉錄組測序技術和組織學分析,比較了Scx敲除和野生型小鼠全身16種組織或器官的表達譜與組織學形態,發現Scx敲除顯著影響了肌肉骨骼系統各組織的基因表達和形態結構。此外,通過譜系追蹤和譜系清除實驗,證實Scx+細胞亞群參與了肌肉骨骼系統多種組織的發育和損傷後再生修復過程,並在內源性修復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該研究發現了全新的Scx+Hoxd13+肌肉骨骼系統幹細胞亞群,並證實其在肢體發育和再生修復中起著重要作用,為系統解碼肢體發育與再生奠定了前期基礎,也為未來肌肉骨骼系統的組織工程構建提供了潛在的細胞來源和調控策略。


相關焦點

  • 肌肉乾細胞研究最新進展(第2期)
    小編針對近年來肌肉乾細胞研究取得的進展進行一番盤點,以饗讀者。1.Molecular Cell:成體肌肉乾細胞的生長與分化調節機制doi:10.1016/j.molcel.2007.08.021肌肉乾細胞是用來修復受損的肌肉組織的。
  • 肌肉乾細胞研究最新進展(第3期)
    在經過強烈運動或是受到外界傷害之後,成人的肌肉乾細胞會被激活並開始自我增殖,從而增加或是恢復成人的肌肉組織。對於老年人,肌肉乾細胞不再具有自我複製的活性,從而表現為肌肉組織的萎縮。小編針對近年來肌肉乾細胞研究取得的進展進行一番盤點,以饗讀者。1.Nat Metab:衰老肌肉細胞為何癒合能力下降?
  • 我國學者在貧血症的再生醫學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我國學者在貧血症的再生醫學研究領域取得進展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15 15:50 來源: 自然科學基金會網站    2014年7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劉光慧研究員研究組及其合作者分別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幹細胞》(CellStemCell)和《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連續發表了兩篇重要研究論文
  • 我國科學家基因編輯成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陳愛平 攝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戴欣)我國科學家在愛滋病合併白血病患者的基因編輯成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建立了基於CRISPR在人成體造血幹細胞上進行CCR5基因編輯的技術體系,實現了經基因編輯後的成體造血幹細胞在人體內長期穩定的造血系統重建,為後續基因編輯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奠定了基礎。近日,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
  • A-2巨球蛋白在骨骼肌肉系統疾病治療中應用的研究現狀
    作者: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骨科  趙瑞鵬正常人在年齡增長的同時人體各系統器官都在發生緩慢的衰退、老化,並產生相應的臨床症狀,骨骼肌肉系統疾病尤為明顯。但研究顯示以上治療方法都有明顯的副作用,如正常活動受限的患者減輕體重比較困難,非甾體類抗炎藥過多服用會導致胃腸道出血,關節腔藥物注射較多的患者晚期行全膝關節置換術後更容易出現災難性的感染。近期研究表明,A-2巨球蛋白(A2M)在骨骼肌肉系統疾病治療中有其特殊的作用。
  • 我國幹細胞與組織工程技術研究進展順利
    在國家863計劃支持下,我國幹細胞與組織工程技術研究進展順利,在組織工程肌腱構建技術、組織工程皮膚製備工藝、組織工程骨構建與材料結合、亞全能幹細胞可塑性、幹細胞分離純化技術、新型血液血液調控因子、種子細胞擴增技術、血液代用品製備工藝、神經損傷再生套管等項目均有明顯的原始創新
  • 胚胎幹細胞發育研究取得新進展
    清華大學陳燁光研究組和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韓敬東研究組合作在胚胎幹細胞發育研究方面取得新的進展,相關成果文章「Genome-wide mapping of
  • 我國幹細胞療法修復糖尿病腎損傷的研究進展
    2019年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23次全國學術會議上,研究人員建議糖尿病腎損傷患者應合理控制蛋白攝入量,限制鹽攝入、合理運動、戒菸、減輕體重等對延緩糖尿病腎損傷進展有一定幫助。幹細胞療法近年來,關於糖尿是損傷的病理機制、分子機制研究越來越多,立足於此的新型藥物研究越來越多,幹細胞療法便是其中之一。
  • 幹細胞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最新研究進展
    近日,《Stem Cell Reviews and Reports》發布幹細胞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最新研究成果,希臘醫學研究人員系統地檢索和回顧了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經MSCs與安慰劑幹預的隨機或非隨機臨床試驗,共納入了4項臨床研究
  • 幹細胞臨床離我們遙遠嗎?
    近年來,關於幹細胞臨床進展的報導屢見不鮮,2020年最常見的莫過於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進展。近年來,關於幹細胞臨床進展的報導屢見不鮮,2020年最常見的莫過於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進展了,比如在我們國家已經有多個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相關的臨床研究報導,近期國外的類似報導也更加的頻繁。因此,人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幹細胞治療有望與手術、放化療,並駕齊驅,共同成為保障我們身體健康的三駕馬車。 那麼,很多人會問,全球幹細胞臨床概況如何?
  • 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第3期) - 幹細胞&iPS專區 - 生物谷
    2018年8月30日/生物谷BIOON/---近期,幹細胞研究取得重大的進展。基於此,小編梳理了一下生物谷最新報導的幹細胞方面的新聞,供大家閱讀。3.Cell Stem Cell:一種關鍵的轉錄因子或能促進幹細胞分化形成心血管系統和肌肉骨骼系統doi:10.1016/j.stem.2018.07.001在很多研究中,研究人員都想發現一種單一的轉錄因子來誘導中胚層的形成,中胚層是胚胎發育的早期階段,如果沒有來自其它細胞蛋白的幫助,研究人員或許就無法誘導中胚層的形成。
  • 幹細胞療法對耳聾的最新研究進展
    用於耳聾研究的幹細胞種類在2017年的中華中醫藥學會耳鼻喉科分會第二十三次學術年會上,科研人員匯報了《幹細胞用於恢復聽力的研究進展》,用於耳聾研究的幹細胞種類有神經幹細胞、間充質幹細胞、內耳胚胎幹細胞及誘導多能幹細胞。間充質幹細胞是目前研究較多的種類。
  • 我國學者在聚乙烯廢塑料降解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黃正課題組和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管治斌課題組合作,在聚乙烯廢塑料降解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相關成果於6月17日以「Efficient and selective degradation of polyethylenes into liquid fuels and waxes
  • 胚胎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
    每個胚層將分別分化形成人體的各種組織和器官,如外胚層將分化為皮膚、眼睛和神經系統等,中胚層將形成骨骼、血液和肌肉等組織,內胚層將分化為肝、肺和腸等。由於內細胞群可以發育成完整的個體,因而這些細胞被認為具有全能性。當內細胞群在培養皿中培養時,我們稱之為胚胎幹細胞。
  • 幹細胞治療精神疾病的研究進展
    基於現有的我國人口總數,大約平均每8個人就有1人有精神疾病的問題。 現行列為嚴重精神障礙的疾病有:精神分裂症、偏執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障礙、雙相情感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和精神發育遲滯伴發精神障礙等。
  • 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麵世
    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1日宣布,該校周光宏教授團隊生產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他們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20天的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據了解,培養肉是指用動物肌肉乾細胞培養、生產的可食用肉類。
  • 我國學者在有機汙染物光催化降解及機理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持續支持下,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趙進才課題組在光催化降解有機汙染物及其機理方面進行了十幾年的系統深入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進展。  低濃度、高毒性、難降解有機汙染物是一類普遍存在、具有長期危害性的環境汙染物,用傳統方法很難處理。
  • 前沿|胚胎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
    每個胚層將分別分化形成人體的各種組織和器官,如外胚層將分化為皮膚、眼睛和神經系統等,中胚層將形成骨骼、血液和肌肉等組織,內胚層將分化為肝、肺和腸等。由於內細胞群可以發育成完整的個體,因而這些細胞被認為具有全能性。當內細胞群在培養皿中培養時,我們稱之為胚胎幹細胞。
  • 全球間充質幹細胞臨床研究現狀概覽!
    按照發生學來源分類,幹細胞可以分為胚胎幹細胞和成體幹細胞兩類。其中胚胎幹細胞具有發育全能性,是幹細胞研究與應用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但是學界關於胚胎幹細胞的研究一直存在著倫理爭議。相比於胚胎幹細胞,成體幹細胞則有著容易獲取、致瘤風險低以及無倫理爭議等優點,因此成體幹細胞成為了幹細胞臨床應用研究的主要對象。
  • 回顧2020年我國幹細胞研究進展,2021年幹細胞技術走向如何?
    回顧2020年的幹細胞研究進展,如果讓小編用一個關鍵詞形容,那麼用「穩定推進」最為合適。2015年之前我國幹細胞經歷了一股「幹細胞熱潮」,2016起,我國的幹細胞研究便在國家的監督調整之下逐步開放,2020年我國幹細胞研究有序開展並穩定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