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恰當安排運動量?六大最優運動都是什麼?

2020-11-28 騰訊網

怎樣恰當安排運動量?

從嚴格意義上講,體育鍛鍊對人體產生的影響並不單純取決於運動量,而是運動負荷 ( 「運動量」只是一種通俗的叫法 ) 。組成運動負荷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強度」。在進行體育鍛鍊時,要注意將量和強度的關係處理適當。 強度越大,則量就要相應減少,強度適中,則量可以相應加大。 而作為以健身為目的的鍛鍊者,則應以運動量為重點。 以下原則可作參考:

1. 通過心率來控制一般可採用心率百分法。 直接測量個人的最高心率比較困難, 一般男女均可用 220 減年齡來估算每分鐘的最高心率 ( 也有人建議女子用 210 減年齡來估算 ) 。 舉例來說:某人 20 歲,其鍛鍊過程的運動強度應控制在心率為: (220-20)×(70%~85%) : 140~170( 次 / 分 ) 的範圍內,這被稱為氧鍛鍊的適宜負荷量。 或者用接近極限運動量的心率 ( 一般假定每分鐘 200 次 ) 減去安靜時的心率 ( 這裡假定每分鐘 60 次 ) 的 70% ,再加上安靜心率基數 60 次,即運動時的心率為 (200-60)×70%+60=98+60=158( 次 / 分 ) ,這是對身體影響最佳的運動強度。

2. 通過飲食來控制

鍛鍊後如果食慾很好,食量也略有增加,表明其運動的負荷量較為恰當;相反,則說明運動量過大。

3. 通過工作效率來控制通過體育鍛鍊,體質增強,記憶力加強,學習與工作的效率提高,表明運動量恰到好處。 如果身體消瘦,多病,學習與工作效率下降, 則說明鍛鍊的運動量掌握不夠恰當,應及時加以調整。

4. 通過精神狀態來控制鍛鍊後好的效果應該是精神飽滿,精力充沛,沒有睏倦疲勞症狀。 相反,則說明鍛鍊負荷過大。

5. 通過出汗量來控制一般來講,進行鍛鍊較為合適的程度是鍛鍊後剛出汗或出微汗。 不出汗說明負荷量不夠, 大汗淋漓則說明運動量過大。

鍛鍊前多久進食最合理?

營養學家認為,在鍛鍊前 1~2 小時內適量進餐是最科學的, 這樣可以從攝入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中獲取 627.8~1046 焦的熱量,最能夠滿足身體對熱量的需求。 建議大家吃一些鬆軟、可口、溫熱的食物,如熱豆漿、熱牛奶、粥、燕麥片等,而且最好分成小份吃:如半個蘋果、 1勺花生醬,再加半杯果汁,或者吃一兩碟可口的小菜, 如素炒胡蘿蔔絲、 白菜絲等,量不必大,但要吃得營養均衡、舒服,而且對你準備進行的鍛鍊也很有幫助。

六大最優運動都是什麼?

最優健腦運動凡是增氧運動都有健腦作用,特別是彈跳運動的健腦效果最佳。 彈跳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 給大腦提供充分的能量,更主要的是可起到通經活絡,健腦和溫肺腑的作用,提高思維和想像能力。

最優抗衰運動跑步是抗衰老的最好健身方法。 試驗證明,只要持之以恆堅持跑步鍛鍊,就可以調動體內抗氧化酶的積極性, 從而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最優減肥運動以手腳並用的鍛鍊效果最好,如滑雪、遊泳等。 如果你正當壯年,也可以選擇拳擊、舉重、爬山等運動,能夠有效地消耗脂肪。

最優健美運動不少青年男女追求健美,只要持之以恆進行健美操和體操運動, 就可以保證健美的身材。強平衡性和協調性鍛鍊,能夠收到明顯的健美效果。

最優抗高血壓運動據日本專家研究,適合高血壓病人的運動方式有散步、騎自行車、遊泳,不宜採用舉、拉、推、挑重物之類的活動,因為這容易誘發血壓上升。 散步等皆為動態的等張性運動,通過肌肉的反覆收縮,促使血管收縮與擴張, 從而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

最優防近視運動打桌球有利於增加睫狀肌的收縮功能,可以有效地恢復視力。其微妙之處在於,在打桌球時,眼睛是以不停跳躍著的桌球為目標的,不停地遠、近、上、下調節和運動,使睫狀肌不斷地放鬆和收縮,眼外肌也在不停地收縮,大大促進眼球組織的血液供應和代謝, 因而能行之有效地改善睫狀肌的功能。

怎樣恰當安排運動量?六大最優運動都是什麼?

相關焦點

  • 夏季運動的六大禁忌
    如今朋友圈裡面都很流行運動健身,大家也都能夠通過朋友圈看到別人一天內的健身數據,夏天到了,為了秀出自己的身材,運動是必不可少的。夏季運動的話,還是需要注意一些事情的。下面尋醫問藥網中醫頻道就來為大家介紹夏季運動的六大禁忌。
  • 軍隊文職筆試中的「運動量」與「運動強度」分析
    軍隊文職筆試中的「運動量」與「運動強度」分析由北京軍轉考試培訓網提供:更多關於軍隊文職,軍隊文職備考資料,軍隊文職相關知識點的內容請關注北京軍轉考試培訓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軍轉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冬天,如何安排「間歇訓練」運動負荷?
    我們都知道,跑量是馬拉松訓練的基礎,但並意味著只要積累跑量就一定能跑得快,訓練過程中還要階段性地通過間歇等訓練手段提升訓練強度,這樣才能打破機體平衡狀態,激發機體能夠適應更大強度的刺激,從而保證運動員運動水平的不斷提升。所以,間歇訓練負荷的難點是跑量與強度之間的博弈,它是一個多因素、多層次結構組成的完整系統。
  • 運動量超負荷對身體有什麼危害?
    原標題:運動量超負荷對身體有什麼危害?同時如舉重等負重運動,會對女性盆骨產生巨大壓力,可致會陰部肌肉鬆弛,嚴重者引起子宮下垂或脫出、大小便失禁等。 3、慢性病加重 劇烈運動、頭部震動以及高強度體力勞動都有可能誘發視網膜脫離,特別是高度近視的人更要注意。有腎病者,大運動量後腎臟供血減少,尿蛋白排洩增加,加重腎臟損害。
  • 2020年軍隊文職筆試備考:「運動量」與「運動強度」分析
    江西軍轉幹考試網同步江西華圖招聘信息:2020年軍隊文職筆試備考:「運動量」與「運動強度」分析,報名時間:,請考生多加關注。 招聘公告:2020年軍隊文職筆試備考:「運動量」與「運動強度」分析 招聘人數:人
  • 每晚走路40分鐘到50分鐘算運動嗎?到底怎樣才算運動?
    走路鍛鍊是一種不錯的運動方式,需要運用到身體幾乎每塊骨骼、肌肉和韌帶,是鍛鍊協調度的一種運動方式。不過要注意的是,晚上走路鍛鍊要注意以下幾點:餐後一小時再鍛鍊;運動強度不宜太大;運動量要適度;最好在21點前結束運動等。此外,步幅不要太大,步幅太大會引起小腿和臀部肌肉酸痛,導致不必要的損傷。
  • 運動10分鐘無論運動量大小,患心臟病的風險就會降低34%
    5月29日,美國醫學資訊網站Medical Xpress刊載了一篇關於運動與心血管病患病風險關聯分析的文章,研究表明:對於肥胖或超重的成年人,任何量的體育運動都可以降低未來10年內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換句話說,無論運動量大小,只要參與運動,患心血管病風險就會降低。
  • 運動步數榜單可以代替運動量麼?顯示20000步,相當於多少千米?
    運動步數榜單可以代替運動量麼?顯示20000步,相當於多少千米?運動步數榜單真的可以代替運動量麼?今天走了20000步,這個數量夠麼伴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不再會出現曾經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慘況,反而由於暴飲暴食,飲食不規律等問題出現過度肥胖等狀況,那麼養生運動這個話題也就隨之熱了起來,應運而生出一系列運動檢測軟體,監測每天走了多少步,出了多少汗,喝了多少水,為了促進運動,還會有一個運動榜單好和朋友進行對比,這樣確實能夠促進大多數人的好勝心理,增加一定的運動量,可是我們的運動步數真的可以代替運動量麼
  • 日常運動到什麼程度才算最佳呢?
    運動中大家感覺最多、最深的就是累、氣喘、出汗、酸痛……我們每天都在說著健身、運動 但日常生活中到底運動到 什麼程度才算好呢?你們有思考過嗎?在健身房中,大家常聽到的一句話是「酸加疼減麻停」,這是典型的對運動中身體反應信號的應對措施:在鍛鍊過程中如果只是感覺到肌肉發酸,那麼鍛鍊時還可以適當的增加運動強度或者運動量;如果感覺到疼了,那麼就要減輕運動的負荷了;感覺到肌肉發麻時,那麼就要停止運動,進行合理的調整了。
  • 體育鍛鍊運動量和強度有所降低,學生保持距離可摘口罩
    4月27日,廣州市高三、初三級學生返校複課,廣州日報記者走訪多個學校,均在每周課表上安排了體育課,要求在戶外鍛鍊須保持間距1-2米以上,運動時可不佩戴口罩。考慮到同學們此次長時間宅家,各學校體育鍛鍊的運動量和強度都較常規有所降低,初期以適應性鍛鍊為主。
  • 糖尿病患者要不要運動?怎麼運動?這裡說全了
    回到糖尿病患者關心的問題上來,運動量對糖代謝和胰島素分泌會有什麼影響呢?一項在超重/肥胖成人中的研究3將受試者分為對照組、低運動量低強度組、高運動量低強度組、高運動量高強度組,結果顯示:高運動量低強度組運動60分鐘和高運動量高強度組運動35分鐘的總運動量相同;高運動量高強度組的腰圍較基線顯著降低,顯著優於對照組,但三個運動組之間差異不顯著;高運動量高強度組的餐後
  • 歷時18年的研究證實:堅持運動更長壽,可降低13種癌症發病率
    運動防癌的依據是什麼?科學適當的鍛鍊有利於預防癌症的發生,而究竟鍛鍊是如何達到這一目的?而很多人認為出汗多便意味著運動更為有效,但實際上過多的出汗會使得人體體液減少,如果不及時進行體液的補充,則有可能導致血容量下降、心率加快、機體電解質紊亂等狀況的出現,更有可能會引起脫水,甚至中暑。可見運動中出汗並不是越多越好,適度的運動配合危害才是最優解。
  • 成人每天到底需要多少運動量
    俗話說得好,「運動是良醫」。保持適量的運動一直是保持身體健康的有效方法之一。那成年人一天中應該保持多少運動量比較合適呢? 運動分很多種,日常走路是運動,快走或慢跑也是運動,伏地挺身、打籃球、打羽毛球也是運動。要想計算比較合適的運動量,應該把這三種運動分開來看。
  • 研究證實,預防心血管疾病,加大每天的運動量才是關鍵
    該研究顯示,隨著中度和劇烈運動量的增加,參與者的心血管疾病病例在減少。此外,運動量最多的前25%參與者發病率平均降低了48%至57%。運動對改善心血管健康產生的好處並沒有上限。 該研究的作者之一、牛津大學流行病學名譽教授特倫斯·德懷爾(Terence Dwyer)表示,疫情當前,由於封鎖政策或自我隔離措施,人們缺乏附加運動量,比如特別是旅行或在辦公室周圍活動。這也就意味著人們需要更針對性地運動以維持以前的運動量。
  • 怎樣才是合理的訓練? 馬拉松訓練的三個重要點
    馬拉松是一項充滿激情與活力的運動,但光有激情,並不一定能跑出好成績。而賽前的科學訓練,才是實現目標的保證。只有合理安排賽前訓練,才能有一次完美的馬拉松之旅,否則不但不會有好成績,還會對身體造成短期或永久的傷害。  那麼,怎樣的訓練才是合理的呢?
  • 權威數據:需要多少運動量可以抵消久坐10小時帶來的健康風險?
    此前一項薈萃分析表明,每天需要60到75分鐘的中到高強度運動才能抵消掉與久坐相關的死亡風險。但每天單獨拿出60分鐘運動,恐怕很少有人能做到吧?這聽起來,比每天60到70分鐘的運動量壓力小了一半。當然,任何一種運動,哪怕只是站起來都會對健康有一定的幫助。這9項研究涉及的對象,來自四個不同國家的44370人,平均年齡65.8歲(標準差±8.6歲),他們都佩戴了某種類型的可穿戴追蹤設備。研究人員對他們進行了4到14.5年的隨訪。期間3451人死亡。
  • 大跑量』就一定能提高運動成績?
    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和比賽成績是運動訓練的主要目的。其中,運動訓練的直接目的是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繼而通過比賽將訓練能力轉化為比賽成績。所以,正確認識馬拉松專項競技能力的結構特點,對接下來的訓練安排尤其重要。 不同運動項目由於其專項的特異性,決定了其競技能力構成因素的差異性。
  • 大運動量後,你是否出現運動性「血尿」現象?
    原標題:大運動量後,你是否出現運動性「血尿」現象? 通常在長距離訓練課後,身體會出現疲勞,大腿酸痛無力等症狀,這些都是我們經常遇到的現象,可也有少數人,在大運動量之後,小便時會尿中帶血,
  • 醫生都推薦遊泳運動,這是為什麼?遊泳需要注意什麼?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運動,一談到運動和健身,骨科醫生有很大的發言權,因為許多骨科疾病的防治都離不開運動,如頸椎病、膝骨關節炎、肩周炎、骨折等。2、所有關節都可以練到,可以有效保護關節如果你想鍛鍊所有的關節,遊泳是你最好的選擇,身體中的絕大多數關節都會參與到遊泳運動,從頸部運動到胸鎖關節、肩關節、脊柱、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甚至下頜關節,由於呼吸運動而活躍,幾乎所有的關節都會參與進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關節軟骨逐漸退化和磨損,導致關節耐力下降和炎症反應的刺激,導致疼痛、僵硬和活動受限。
  • 健身千萬別讓心臟太累 盲目追求大運動量很危險
    盲目追求大運動量很危險對於健康的普通人,專家認為避免猝死悲劇的最大要點,就是要「科學健身」。隨著現代人對於健康意識的提升,很多人都突然產生了健身、運動的念頭。但是,盲目地追求大運動量是非常不科學的,也容易給心臟帶來額外的負擔。相反,持續、規律的中小強度運動,是最為適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