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機制到治療:全面解讀抗磷脂症候群腎病

2020-11-24 騰訊網

巴黎第五大學的Frank Bienaime和同事從發病機制和治療方面對抗磷脂症候群腎病進行了系統性闡述,小編整理如下,供大家參考、學習。

抗磷脂症候群(APS)是一種常見的由病理性抗磷脂抗體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特點為血液循環中存在抗磷脂抗體(aPLs),血管血栓和妊娠併發症。抗磷脂抗體可導致多種腎臟表現,如腎臟大血管血栓,腎動脈狹窄和一系列腎臟損害—稱之為抗磷脂症候群腎病(APSN)。

流行病學

APSN的流行率尚不明確。據估計,原發性APS患者APSN的流行率為2.7%-9%,但事實上APSN的流行率遠高於該數據,因不符合APS診斷標準但存有aPLs的患者也可發生APSN,類似於aPL其他非典型表現。存有aPL但無血栓或流產的APSN患者可能會被誤診為腎血管硬化。

繼發性APS主要與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相關,有關該類APSN的研究已較為成熟,流行率為9%-44%。研究報導,SLE合併APSN可影響腎臟結局。

臨床表現

APSN無特異性臨床表現,常見的臨床表現有高血壓,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和急性腎衰竭。

APSN可表現為緩慢進展性血管性腎病,主要臨床表現有高血壓和腎小球濾過率降低;重度蛋白尿較為少見(大多數患者尿蛋白

APSN也可表現為急性疾病。腎急性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是急性APSN最嚴重的病理形式,主要表現為腎功能急速下降和不同程度的血尿、蛋白尿。微血栓常累及其他器官,引起災難性APS(CAPS)。肺,心,中樞神經系統和皮膚是最常見的受累器官。CAPS最終結局可表現為肺-腎症候群

急性APSN需與其他嚴重急性微血管病相鑑別,如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候群;血栓性血小板較少性紫癜;溶血、肝酶升高、低血小板計數症候群,肝素誘導性血小板減少症;瀰漫性血管內凝血。APSN常見誘發因素有:避孕,妊娠,分娩或感染。

病理機制

APSN的病理生理機制尚不十分明確,尚需進一步研究證實。aPL亞型與APSN進展的相關性尚不清楚。有研究報導,SLE患者狼瘡抗凝物(LA)與APSN相關,也有研究報導APSN與抗心磷脂抗體 (aCL)相關。對腎移植後患者研究發現,LA與移植物腎血管血栓形成或APSN復發相關,而移植前aCL與移植物結局無顯著相關性。除APS 3種典型aPL亞型外(LA、aCL、抗 β 2 糖蛋白 I 抗體),實驗室檢查顯示非典型aPL也與血栓形成和/或流產相關,包括抗磷脂醯乙醇胺,除心磷脂抗體以外的負電荷磷脂抗體(抗磷脂醯絲氨酸抗體,抗磷脂醯肌醇和抗磷脂酸抗體),抗凝血酶原抗體,抗磷脂醯絲氨酸/凝血酶原抗體,IgA aCL和IgA抗b2糖蛋白I抗體。

約30%的慢性血液透析患者可檢測到IgA抗b2糖蛋白I抗體,與血栓形成相關。移植前IgA抗b2糖蛋白I抗體是移植物血栓形成和移植腎功能延遲恢復的風險因子。其他非標準aPL的特異性尚不明確。

治療

目前,尚無有關治療APS血管病變的臨床指南。APS患者腎臟病變篩查有助於提高對APSN流行病學和疾病進程的認識和了解。腎臟病變,包括高血壓,蛋白尿或血肌酐水平升高,需行腎活檢檢查。APSN尚無有效治療方法,主要治療藥包括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或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

口服抗凝藥也是APS患者的基礎治療藥,但口服抗凝對APSN患者腎功能或腎損傷的影響尚不清楚。部分患者接受有效抗凝治療後腎功能出現下降。

現有的關於mTORC抑制劑在APSN患者中潛在影響的研究局限於同種腎移植患者。研究者認為西羅莫司可作為SLE合併APSN患者的潛在有效治療藥。但需要注意的是,APSN患者腎功能往往已經受損且出現顯著蛋白尿,使用mTORC抑制劑可能會加重蛋白尿和腎小球損傷。TMA的一線治療方法為:血漿交換,有效抗凝。依庫珠單抗可作為挽救治療藥。

抗磷脂症候群腎病可能的病變類型和治療

腎移植患者具有不同的治療方法。(1)靜脈注射肝素是APS患者的必要治療方法,但抗凝治療的程度尚無統一共識,此外,圍手術期是抗凝治療的高危期。抗凝治療可導致血腫和出血性休克。(2)不進行抗凝治療,同種腎移植血栓形成的風險較高。此外,手術、缺血再灌注損傷、促炎細胞因子的釋放可顯著增加CAPS風險。

APS患者行腎移植手術前數小時應停用口服抗凝藥,靜脈注射凝血因子II,VII,IX和X恢復正常凝血。術後4-6小時,若患者無出血,可靜脈注射普通肝素,抗活化因子X靶目標為0.2 IU/ml。持續治療4-5天後,若無併發症可在1個月內逐漸增加藥量至0.4-0.6 IU/ml。1個月後給予口服抗凝藥。但需要注意的是,若患者出現出血應停用肝素,出現血栓者應增加藥量。治療期間密切監測動、靜脈血栓,深靜脈血栓臨床症狀和乳酸脫氫酶水平。

小結

APSN是一種異質性疾病,腎臟病變多種多樣,涉及不同的分子機制。分子靶向治療可作為APSN的潛在治療方法。目前的重中之重為建立一個健全的評估流程,包括:(1)臨床背景(如,SLE,腎移植),(2)臨床嚴重程度評估,和(3)腎臟病變特徵和分級。

醫脈通編譯自: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nd kidney disease.Kidney Int.2017 Jan;91(1):34-44.

相關焦點

  • 流產的原因竟然是「它」 解讀抗磷脂症候群
    目前臨床通用的抗磷脂抗體包括抗心磷脂抗體(aCL)、狼瘡抗凝物(LA)、抗β2-糖蛋白I抗體(抗[β2-GP I)。抗磷脂症候群合併妊娠時,發生血栓事件、復發性流產、胎死宮內、晚期子癇和胎兒生長受限的概率顯著增加,嚴重威脅了母子健康。什麼是抗磷脂症候群?
  • 從Lasker獎到中國首發 HIF機製革新腎病治療
    越來越多的疾病治療開始改變傳統的外部幹預方式,轉而研究通過調動人體內在機制來治療疾病。在眾多研究領域中,人體內在的氧氣調節機制一直以來是科學家們重點研究的對象。身體內的細胞和組織如何調節和適應氧氣水平的變化?直至20世紀90年代,HIF(低氧誘導因子)通路被發現,謎題才被解開。創新HIF機制如何被發現?
  • 再次懷孕,遇到抗磷脂症候群如何精準保胎?
    在反覆流產病因中,免疫及血栓類因素就佔到一半以上,以抗磷脂症候群為例,懷孕後該如何精準保胎呢? 抗磷脂症候群(APS)在反覆流產(RSA)患者中約佔5%-20%,是RSA最重要的可治病因之一。APS出現病理妊娠概率為51.0%-68.4%,主要表現為早期反覆流產、死胎、子癇前期、胎盤功能不全、胎盤早剝、晚期早產、≥2次不明原因的體外輔助生殖失敗、血栓形成。
  • 抗磷脂症候群,真有那麼可怕麼?
    抗磷脂症候群風險大, 準媽媽出現多種併發症 因為抗磷脂症候群對妊娠期風險極大,王女士妊娠期間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抗凝治療,但在妊娠晚期她出現肝功能異常、妊娠合併膽汁淤積症等併發症,遂於我院門診就診,經產科韓國榮主任醫師評估後考慮風險較大
  • 孕期反覆流產、病態妊娠,要當心「抗磷脂症候群」!
    為此於女士請假,在家中休息;但令人不解的是,懷孕到第四個月,羊水偏少,胎寶寶沒有胎心,再次引產。第三次懷孕,已經到了妊娠中期,就開始出現妊高症。於女士做了很多檢查,但是自身免疫系統相關的檢查並沒有做過,醫生建議於女士再做一次這方面的檢查。
  • 腎病症候群有哪些特點?在什麼情況下治療預後良好?
    大多數情況下,引起腎病症候群的原因多種多樣,感染、遺傳、免疫等因素都可能引發腎病症候群。 腎病症候群主要特點 1、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是患者最主要的臨床表現,也是腎病症候群的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機制。大量蛋白尿是指成人尿蛋白排出量高於3.5克/天。
  •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機制新進展
    糖尿病腎病(DN)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也是許多終末期腎病的重要病因,伴隨嚴重腎損害的同時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據統計,約有25%-40%的糖尿病患者最終會發展成DN。
  • 腎病加重,尿蛋白和肌酐卻紋絲不動?一個跨世紀謎題
    患有膜性腎病的腎友們,別看到自己的分期到了3期、4期,就以為很嚴重了,不是那回事。即使是IgA腎病這種符合度比較高的腎病,也有少數是不相符的。而在膜性腎病這裡,不相符的實在太多,使得病理特徵在評估病情程度這方面幾乎失去了參考價值。 膜性腎病做腎穿的作用,在於確診後可以指導治療方案的制定:膜性腎病單用激素無效、必須使用或聯用免疫抑制劑;見效緩慢、需堅持用藥三個月;可以選擇顯效率更高的利妥昔單抗治療;等等。它的病理檢查意義在這裡。
  • 抗磷脂症候群引起的復發性流產是怎麼回事?如何治療和保胎?
    其中,因為免疫因素導致的復發性流產,有3成以上的患者是由於抗磷脂症候群引發的。廣東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郭仲傑指出,抗磷脂抗體實際上不是一個抗體,而是一組抗體。目前人類已知的抗磷脂抗體有20多種,這些抗體在體內總是跟磷脂結合併且誘發免疫反應。在人體,磷脂是廣泛存在的。在神經系統有大量的磷脂,在血管系統也有大量的磷脂。
  • 抽個血,就能預測「抗磷脂症候群」患者血栓風險?
    原創 大月亮 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 收錄於話題#APLAR 20204個血小板指數(PDW、MPV和P-LCR)是預防APS血栓事件發生簡單而有效的指標。史昱醫師簡明扼要地向我們解釋了anti-β2GPI抗體(APS中的一種血清抗磷脂抗體)激活血小板的過程。
  • 【APCN&CSN2018】 原發性腎病症候群的診斷和治療進展
    不同病因、不同年齡NS的病理類型亦不相同,具體見下表:診斷進展血清和腎臟PLA2R抗體檢測可能具有差異性,部分血清PLA2R抗體陰性的患者,腎活檢也可顯示PLA2R陽性(10%-15%)。PLA2R抗體檢測特異性>90%,敏感性為70%。可用於監測疾病活動度,評估治療反應。在腎移植患者中PLA2R抗體滴度增加或抗體陽性可提示復發。
  • 日本臨床實踐指南:腎病症候群(下)
    2016年4月,日本腎臟病學會(JSN)發布了腎病綜合症最新臨床實踐指南,共涉及4大部分內容,分別為:發病機制,診斷,流行病學和預後,治療。其中針對腎病綜合症的診斷和治療,共涉及40個臨床問題,並針對這些臨床問題提出推薦意見。
  • 小兒抗磷脂症候群的治療與飲食
    抗磷脂症候群(APS)是由抗磷脂抗體(APL抗體)引起的一組臨床徵象,是一種免疫紊亂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血栓形成和血小板減少等。雖然該疾患在成人多見,但兒童也有發生。兒童抗磷脂抗體症候群以女性更為常見(男女之比約為2∶3)。發病年齡為8個月至16歲(平均為10歲)。表現為反覆動脈或者靜脈血栓。
  • 抗磷脂症候群,這有是種什麼病?
    抗磷脂抗體包括狼瘡抗凝物、抗心磷脂抗體、抗磷脂醯絲氨酸抗體等,可以引起動、靜脈的血栓形成、血小板減少和神經精神症狀。在婦產科,主要引起與妊娠相關的一些併發症如習慣性流產、死胎、早產、胎兒生長受限和子癇前期。抗磷脂抗體症候群可以是原發性的,也可以是繼發性的。原發性抗磷脂抗體症候群沒有其它的相關疾病,而繼發性抗磷脂症候群往往繼發於其它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
  • 纖維肌痛症候群難以治癒,慢性全身性疼痛十分困擾,還需對症治療
    纖維肌痛症候群初期,疼痛的症狀常被患者自身接受,而沒有給予更多的關注,甚至超過半數的患者到醫院就診時已經無法回憶出首發疼痛的時間。同時醫生也沒有將其作為「病人」來看待,往往多數患者需要輾轉多家醫院才能得到準確診斷,有的甚至發病數十年後才被醫生診斷。
  • 中藥茯苓—治療腎病的「著力點」
    茯苓之腎之「著力點」……一、茯苓,有利水消腫(利尿)、寧心安神(鎮靜)的作用;主要是通過抑制腎小管重吸收而發揮利尿作用,機制為激活Na+,K+—ATP酶活性有關——促進機體的水鹽代謝功能,其所含的茯苓素可拮抗醛固酮受體而起利尿作用,從而減輕腎病病人鈉水瀦留所致的高血壓;鎮靜作用則會使病人的交感神經興奮度降低,實驗發現,此藥可對抗咖啡因所致小鼠的過度興奮;這些都會使腎「承壓傷」降低,此即為茯苓治療腎病的第一「著力點」。
  • 劉常城:蒲公英能治療腎病嗎
    蒲公英在平時是很常見的東西,不僅可以當做野菜來食用,而且還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腎臟是人體很重要的部位,腎臟出現異常,是會引發身體出現很多的併發症,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的同時,還會在日常生活中給人帶來很大的影響,蒲公英的藥用價值是很高的,不知道可以治療腎病嗎?
  • 得了慢性腎病吃六味地黃丸,會怎麼樣?
    體檢醫生告訴他腎功能不好,讓其到腎科複診。陳先生不以為意,早就聽說六味地黃丸是補腎的中成藥,他一直以來都是服用六味地黃丸補腎,今年再次體檢,指標高達723umol/L,在到腎科就診,被確診為尿毒症。臨床上,類似陳先生的病例不在少數。許多得了慢性腎病的腎友都會購買六味地黃丸服用,那麼六味地黃丸對腎病真的有幫助麼?腎友吃了六味地黃丸會怎麼樣?會像陳先生一樣麼?
  • 抗磷脂症候群的處理
    抗磷脂綜合症(APS)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現為血管血栓形成和/或妊娠發病, 在抗磷脂抗體的血清測試持續呈陽性。APS的管理重點在於預防這些臨床事件以及這些事件造成的慢性損害。對於血栓性APS患者,大多數情況下建議長期抗凝治療。儘管直接作用的口服抗凝藥有希望代替華法林預防APS患者的血栓形成,但從最近的試驗結果來看這種可能性較小。
  • 一起學病例 | 伴有基底膜變薄的腎病症候群
    原發性腎小球疾病腎病症候群診斷到這一步,顯然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這不能滿足腎臟病診療的需求,接下來,大家都知道要做什麼了哇。Yes,就是腎活檢,腎病症候群是腎活檢非常強的一個適應症。對於臨床觀察到的腎小球基底膜變薄,醫生重點需要鑑別的疾病:Alport症候群和薄基底膜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