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王瀟雨 黃興利 北京報導
在英國動力系統製造商羅爾斯·羅伊斯(下稱「羅羅」)執行長Warren East看來,COVID-19病毒的大流行對於航空業而言造成了「歷史性的衝擊」。市場需求的萎縮使得航空公司對於運力的擴張變得保守而審慎,這也對像羅羅這樣為噴氣式客機提供動力的航空發動機製造商造成了最為直接的影響--訂單縮減,並且在未來相當長一個時期內可能都不會有明顯的好轉。
在上海組建合資公司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寬體機發動機飛行小時數較上年同期減少50%;其中第二季度下降75%。即使以中國為首的亞太地區已經開始逐漸走向市場復甦,但更多集中在短途航線,這對於像羅羅這樣為遠程寬體客機提供動力的製造商來說仍需要靜待市場重新回歸到正常狀態。但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數字和現金流的壓力並不會考慮到市場的現時狀況,這就需要這家走過百年歷史的企業尋求更為簡單直接的解決方案。
在中國市場同樣面臨這樣的情況,雖然中國民航已經從八月開始逐漸將國內業務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但由於廣泛地出入境禁令仍存在,國際航空旅行仍處在最低點,而中國的航空公司大量遠程寬體客機或者仍處在封存狀態,或者只能有限投入到遠程航線的運營中,並且在近年來一直較為積極採購新飛機的中資航企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恐怕也將放緩運力擴張的節奏,這也將對羅羅民航業務在中國的未來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好在對於羅羅來說,民航雖然是核心業務,但也並沒有「把雞蛋裝在一個籃子裡」,而是圍繞其包括MTU為核心的動力系統業務在內早已經開始在中國境內向包括船舶、發電、地面重型車輛、軌道車輛以及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等領域開始布局,同時還通過提供柴油和燃氣電力系統以及電池箱解決方案:從關鍵任務到備用電源,再到不間斷電源,熱電混合發電和微電網等業務領域投身中國政府正在積極推進的「新基建」業務,這些業務領域雖然並非航空業務那樣備受矚目,但同樣具備非常廣闊的市場和業務布局空間。
「對於羅羅動力系統業務來說,新基建計劃對數據中心的支持直接帶來在信息與通信技術、網際網路、金融等行業的市場機會。以可靠高效環保的關鍵動力解決方案,保障數據中心不間斷運行和數據安全,對助力新基建平穩發展至關重要。羅羅動力系統旗下MTU柴油發電機組以高燃油效率、高排放標準、出色的無功帶載能力、符合G3標準下卓越的單步加載性能以及全面滿足ISO8528-1-2018中專門針對數據中心應用場景的DCP功率等全方位優勢成為數據中心備用電源的首選。」羅羅動力系統MTU大中華區總裁歐拓東(Tobias Ostermaier)不久前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今年8月底,羅羅與上海科泰電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泰」)宣布在上海組建合資公司,這家公司將裝配MTU 1600、2000和4000系列柴油發電機組。
據羅羅方面透露,今年投入運營後,這家合資公司生產的這一系列MTU發動機將由德國工廠供應。羅羅動力系統將向中國客戶銷售和交付這些發電機組。
歐拓東表示:「在中國設立合資公司將大幅縮短交貨時間。同時MTU系統解決方案將直接藉助中國高質量和富有競爭力的供應鏈,提升市場地位。我們將以更大優勢將自身產品與市場需求相匹配,為客戶提供本地支持。在新合資公司投產後,我們仍將與分散型電源系統領域的中國合作夥伴群保持長期戰略夥伴關係,有條不紊地延續和增進我們的合作。」
實際上,羅羅動力系統早在2006年就開始在華生產MTU發動機並組建合資公司,比如此前還與廣西玉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玉柴安特優動力有限公司。
歐拓東表示,羅羅動力系統是全球中高速柴油和天然氣發動機、成套驅動系統、分布式能源系統的領先供應商,目前除了整機進口之外,也通過本土化生產,同時也在中國設立了客戶服務中心和技術中心,並且推出了ValueCare產品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確保發動機可靠的長使用壽命,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支持和服務。
尋找新「動力」
在疫情已經對民航業務造成巨大衝擊既成事實的情況下,羅羅在動力系統方面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業務布局就將成為這家公司未來一個時期在中國保持業務增長的重要「動力」。
羅羅大中華區總裁李安(Julian MacCormac)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專訪時就表示,「隨著中國網際網路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疫情的暴發讓人們更加依賴線上購物、交易、教育、社交和娛樂。以騰迅雲、阿里云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電信、銀行和金融機構高度重視選擇高可靠性的柴油發電機組數據中心機房電力保障的最後一道防線。今年新基建發展提速以來,我們獲得了很多來自數據中心新建項目的訂單,遍布中國各地,覆蓋電信、通訊、金融和網際網路等行業。」
按照羅羅的規劃,其動力系統2030戰略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在中國建立和發展夥伴關係,同時提升市場份額,並推進由發動機製造商到集成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型。
但這個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在於,從製造業到信息技術領域,中國目前與西方正陷入爭端,而對於包括航空以及其他領域動力系統相關的領域的合作中同樣存在這個問題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
「羅羅進入中國市場已經50多年。早在1963年我們就為中國民航維克斯子爵號飛機提供達特發動機。中國不僅是我們的關鍵戰略市場,還是重要的供應鏈樞紐和基地。我們在中國建立了廣泛的供應商網絡,生產技術含量高的航空發動機零部件。中國供應商是我們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李安對本報記者表示,「羅羅對中國市場的重視與承諾從未動搖。中國早已是羅羅全球三大市場之一,未來更是我們的戰略要地。羅羅一直在積極布局推進本土化進程。未來還將通過合作加快本土化的腳步,貼近中國客戶的同時,賦能中國製造走向世界。」
李安表示,為了應對疫情給民航業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挑戰,羅羅與中國供應商始終保持積極溝通,及時調整生產計劃和產能部署。「中國供應商在此期間表現出的韌性令人印象深刻,確保我們保持生產運營不中斷,也讓我們對未來長遠合作更加充滿信心。」
目前,羅羅與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在正在研發進程中的CR929遠程寬體客機項目上一直在保持密切的溝通,有望成為主要的動力供應商參與其中。同時也和中國的航空公司在業務上進行較為緊密的合作,其生產的遄達700型發動機佔據了目前中國民航最大的寬體機隊空中巴士A330系列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同時還為所有A350機隊和部分787機隊提供配套供應。
儘管目前的市場局面對羅羅而言處在「低迷」狀態,但在李安看來,「隨著人口增長和城市化進程,遠程寬體機在效率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羅羅為提升發動機燃油效率和可靠性積累了大量技術儲備,不斷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航空史上幾次重大挑戰和危機都加速了我們的創新,也讓我們與客戶的關係更加緊密。我們將繼續助力世界民航,保障每一次起落平安,和我們的客戶、供應商以及業界同仁共度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