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市場受衝擊 羅羅在華找到新「動力源」

2020-09-30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王瀟雨 黃興利 北京報導

在英國動力系統製造商羅爾斯·羅伊斯(下稱「羅羅」)執行長Warren East看來,COVID-19病毒的大流行對於航空業而言造成了「歷史性的衝擊」。市場需求的萎縮使得航空公司對於運力的擴張變得保守而審慎,這也對像羅羅這樣為噴氣式客機提供動力的航空發動機製造商造成了最為直接的影響--訂單縮減,並且在未來相當長一個時期內可能都不會有明顯的好轉。

在上海組建合資公司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寬體機發動機飛行小時數較上年同期減少50%;其中第二季度下降75%。即使以中國為首的亞太地區已經開始逐漸走向市場復甦,但更多集中在短途航線,這對於像羅羅這樣為遠程寬體客機提供動力的製造商來說仍需要靜待市場重新回歸到正常狀態。但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數字和現金流的壓力並不會考慮到市場的現時狀況,這就需要這家走過百年歷史的企業尋求更為簡單直接的解決方案。

在中國市場同樣面臨這樣的情況,雖然中國民航已經從八月開始逐漸將國內業務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但由於廣泛地出入境禁令仍存在,國際航空旅行仍處在最低點,而中國的航空公司大量遠程寬體客機或者仍處在封存狀態,或者只能有限投入到遠程航線的運營中,並且在近年來一直較為積極採購新飛機的中資航企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恐怕也將放緩運力擴張的節奏,這也將對羅羅民航業務在中國的未來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好在對於羅羅來說,民航雖然是核心業務,但也並沒有「把雞蛋裝在一個籃子裡」,而是圍繞其包括MTU為核心的動力系統業務在內早已經開始在中國境內向包括船舶、發電、地面重型車輛、軌道車輛以及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等領域開始布局,同時還通過提供柴油和燃氣電力系統以及電池箱解決方案:從關鍵任務到備用電源,再到不間斷電源,熱電混合發電和微電網等業務領域投身中國政府正在積極推進的「新基建」業務,這些業務領域雖然並非航空業務那樣備受矚目,但同樣具備非常廣闊的市場和業務布局空間。

「對於羅羅動力系統業務來說,新基建計劃對數據中心的支持直接帶來在信息與通信技術、網際網路、金融等行業的市場機會。以可靠高效環保的關鍵動力解決方案,保障數據中心不間斷運行和數據安全,對助力新基建平穩發展至關重要。羅羅動力系統旗下MTU柴油發電機組以高燃油效率、高排放標準、出色的無功帶載能力、符合G3標準下卓越的單步加載性能以及全面滿足ISO8528-1-2018中專門針對數據中心應用場景的DCP功率等全方位優勢成為數據中心備用電源的首選。」羅羅動力系統MTU大中華區總裁歐拓東(Tobias Ostermaier)不久前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今年8月底,羅羅與上海科泰電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泰」)宣布在上海組建合資公司,這家公司將裝配MTU 1600、2000和4000系列柴油發電機組。

據羅羅方面透露,今年投入運營後,這家合資公司生產的這一系列MTU發動機將由德國工廠供應。羅羅動力系統將向中國客戶銷售和交付這些發電機組。

歐拓東表示:「在中國設立合資公司將大幅縮短交貨時間。同時MTU系統解決方案將直接藉助中國高質量和富有競爭力的供應鏈,提升市場地位。我們將以更大優勢將自身產品與市場需求相匹配,為客戶提供本地支持。在新合資公司投產後,我們仍將與分散型電源系統領域的中國合作夥伴群保持長期戰略夥伴關係,有條不紊地延續和增進我們的合作。」

實際上,羅羅動力系統早在2006年就開始在華生產MTU發動機並組建合資公司,比如此前還與廣西玉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玉柴安特優動力有限公司。

歐拓東表示,羅羅動力系統是全球中高速柴油和天然氣發動機、成套驅動系統、分布式能源系統的領先供應商,目前除了整機進口之外,也通過本土化生產,同時也在中國設立了客戶服務中心和技術中心,並且推出了ValueCare產品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確保發動機可靠的長使用壽命,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支持和服務。

尋找新「動力」

在疫情已經對民航業務造成巨大衝擊既成事實的情況下,羅羅在動力系統方面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業務布局就將成為這家公司未來一個時期在中國保持業務增長的重要「動力」。

羅羅大中華區總裁李安(Julian MacCormac)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專訪時就表示,「隨著中國網際網路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疫情的暴發讓人們更加依賴線上購物、交易、教育、社交和娛樂。以騰迅雲、阿里云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電信、銀行和金融機構高度重視選擇高可靠性的柴油發電機組數據中心機房電力保障的最後一道防線。今年新基建發展提速以來,我們獲得了很多來自數據中心新建項目的訂單,遍布中國各地,覆蓋電信、通訊、金融和網際網路等行業。」

按照羅羅的規劃,其動力系統2030戰略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在中國建立和發展夥伴關係,同時提升市場份額,並推進由發動機製造商到集成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型。

但這個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在於,從製造業到信息技術領域,中國目前與西方正陷入爭端,而對於包括航空以及其他領域動力系統相關的領域的合作中同樣存在這個問題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

「羅羅進入中國市場已經50多年。早在1963年我們就為中國民航維克斯子爵號飛機提供達特發動機。中國不僅是我們的關鍵戰略市場,還是重要的供應鏈樞紐和基地。我們在中國建立了廣泛的供應商網絡,生產技術含量高的航空發動機零部件。中國供應商是我們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李安對本報記者表示,「羅羅對中國市場的重視與承諾從未動搖。中國早已是羅羅全球三大市場之一,未來更是我們的戰略要地。羅羅一直在積極布局推進本土化進程。未來還將通過合作加快本土化的腳步,貼近中國客戶的同時,賦能中國製造走向世界。」

李安表示,為了應對疫情給民航業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挑戰,羅羅與中國供應商始終保持積極溝通,及時調整生產計劃和產能部署。「中國供應商在此期間表現出的韌性令人印象深刻,確保我們保持生產運營不中斷,也讓我們對未來長遠合作更加充滿信心。」

目前,羅羅與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在正在研發進程中的CR929遠程寬體客機項目上一直在保持密切的溝通,有望成為主要的動力供應商參與其中。同時也和中國的航空公司在業務上進行較為緊密的合作,其生產的遄達700型發動機佔據了目前中國民航最大的寬體機隊空中巴士A330系列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同時還為所有A350機隊和部分787機隊提供配套供應。

儘管目前的市場局面對羅羅而言處在「低迷」狀態,但在李安看來,「隨著人口增長和城市化進程,遠程寬體機在效率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羅羅為提升發動機燃油效率和可靠性積累了大量技術儲備,不斷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航空史上幾次重大挑戰和危機都加速了我們的創新,也讓我們與客戶的關係更加緊密。我們將繼續助力世界民航,保障每一次起落平安,和我們的客戶、供應商以及業界同仁共度難關。」

相關焦點

  • 疫情衝擊逐步消退 影視旅遊民航超跌後有機會
    上半年疫情對不少行業造成了明顯衝擊,二級市場上股價也隨之回落。隨著疫情的逐步緩解,復工復產的加速,二、三季度多數受衝擊的行業逐步恢復。有分析人士指出,疫情影響節奏但不影響行業趨勢,超跌後必然會有反彈,近期不少前期受疫情衝擊的超跌行業出現回升,建議投資者在市場震蕩中關注影視、旅遊、民航等板塊。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民航的「變與不變」
    首先要發揮好國家新的動力源的作用。其次,更好地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第三,要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中對航空運輸的需求。新的動力源泉包括6個方面。第一,國家戰略推動航空市場空間格局的轉變。第二,疫情後時代航空運輸市場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第三,中產階級規模增加刺激民航潛在的市場需求。第四,科技創新支撐航空業治理效能的提升。第五,消費升級助推航空公司服務新體系的構建。第六,國企深化改革成為暢通循環穩定增長的主要動力。
  • 2020年中國民航機場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全國交通運輸一度受阻,機場關閉。機場收入受到疫情強烈衝擊。武漢受封城影響,1月24日後商用航班量幾近於無,機場收入損失慘重。我國民航機場競爭力總體較強,機場收入持續增長,對於國民經濟的貢獻能力不斷提高,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
  • 疫情對民航運輸企業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我國航空運輸市場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航空企業尤其是中小航空公司的現金流面臨嚴峻考驗,多數缺乏應對行業「黑天鵝」的能力。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全國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穩步推進,航空市場需求逐漸恢復,企業效益形勢持續向好,民航行業虧損逐月減少,但上半年全行業累計虧損達646.5億元,航企運營壓力仍然較大。1民航客運市場處於艱難恢復過程疫情對民航運輸市場的衝擊使得民航運輸企業面臨巨大壓力。
  • ICP-OES:市場衝擊就像受「力」,作用都是相互的
    他也自信的表示:採用高分辨的ICP-OES PQ9000就可以排除稀土受譜線幹擾嚴重導致檢測不準確的問題,使我國的一些高端產品做到物有所值。除此之外,一些材料樣品基體非常複雜,容易發生檢測準確率低的狀況,但元素含量決定了材料的性能,特別是應用於航空航天、核工業等領域都不容有一絲一毫的差錯,PQ9000在這方面的表現也非常突出。
  • 民航局:加快形成民航領域「新發展格局」
    ,按照黨中央提出的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求,民航局於近日調整放寬了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以進一步激發國內市場活力,在民航領域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
  • 中國民航「領跑」全球航空業
    9月3日,上海第一財經App第一時間推送了民航國際航線調整的重大利好。疫情初期最受關注的湖北航空市場也有好消息。《楚天都市報》9月11日消息稱,當天武漢天河機場國內客運航班計劃505架次,達到去年同期水平,這是自4月8日武漢天河機場恢復國內客運航班以來的單日最高紀錄,旅客吞吐量預計達6.2萬人次。9月15日,民航局召開的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全行業的8月運行數據。
  • 聖陽股份:公司與緯鋰能 動力源 派能科技在產品類型、細分市場...
    公司的儲能產品與億緯鋰能(300014),動力源,派能科技,有什麼區別?公司回答表示,公司聚焦網絡能源、智慧儲能和綠色動力(601330)細分市場,提供儲能電源、備用電源、動力電源和新能源系統解決方案及運維服務等產品。
  • 民航新政:放寬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
    」放寬涉及「北上廣」三大機場支線航線準入限制靳軍號介紹,為支持航空公司開拓潛在市場和完善樞紐網絡,促進中小機場的市場恢復,相關政策調整為:「航空公司申請涉及北上廣直達年吞吐量100萬以下機場的特殊登記航線航班,需符合以該航線涉及的北上廣機場為主基地,或在該航線涉及的北上廣機場通航點數達到
  • 航空公司瘋狂「裁員潮」,民航「持久戰」繼續......
    8月1日,全球新冠肺炎單日確診病例28萬多,其中世界第一強國美國單日新增7萬多例,帶著巴西和印度日日新高,目前看只要這三兄弟的疫情不見拐點,全球的拐點就沒影兒。如果全球疫情防控的形勢不見拐點,將持續打擊旅客出行的需求,全球民航受疫情衝擊的頹勢就不可能出現拐點
  • 菲律賓周五發生6.3級地震 全球MLCC市場恐再受衝擊
    摘要 【菲律賓周五發生6.3級地震,全球MLCC市場恐再受衝擊】本周五菲律賓發生6.5級地震,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恐再受衝擊,菲律賓作為全球被動元器件(特別是MLCC)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全球前三的MLCC大廠村田、三星電機、太陽誘電在菲律賓都有設廠。
  • 民航迎錯峰復工客流 民航局多舉措助航司減負
    本報記者/郭婧婷/北京報導受疫情影響,本該火熱的民航春運市場遭遇寒冬,為降低旅客感染病毒風險,民航局先後4次發布有關客票退改的通知,截至2月10日,國內外航空公司共辦理免費退票1900多萬張,涉及票面總金額超過200億元。
  • 8月,民航終於實現三大突破
    一方面國內疫情的持續向好,國內民航市場恢復較快。另一方面國際疫情持續擴散,國際民航市場仍處低位。不過隨著1月23日的武漢封城,受疫情衝擊,國內民航業急轉直下,2月銳降至千萬人次以下,僅834萬人次。這也充分說明了我國民航市場仍持續復甦。
  • 民航局9月新聞發布會:加快形成民航領域「新發展格局」
    放寬國內航線準入政策 激發市場活力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靳軍號在發布會上介紹,按照黨中央提出的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求,民航局於近日調整放寬了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以進一步激發國內市場活力,在民航領域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主要有兩方面措施:一是放開核准航段每周最大航班量限制。
  • 民航,起飛
    民航暑運高峰取得佳績!如果說今年疫情三大航中哪家最無奈,那非國航莫屬!2,3,4月,航空公司被疫情衝擊,大部分飛機都停在地面。到了5月,國內疫情有所好轉,大家開始摩拳擦掌,結果北京受到疫情二次衝擊。完成旅客運輸量4553.9萬人次,同比下降25.6%,較上月回升8.5個百分點,接近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三,同比增速較2月提高了58.9個百分點;其中,國內航空客運市場已恢復至去年同期八成以上,達到今年以來的月度最高值,超過今年1月運行數據;但受境外疫情影響,國際航線旅客運輸規模仍持續處於低位。
  • 民航局全面推進民航北鬥應用,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產業鏈受益
    根據民航局官網9月29日消息,民航局召開民航北鬥工作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會議上重點強調,要系統梳理和總結民航北鬥應用前期工作成效,緊密結合當前形勢,部署下一階段工作任務,弘揚新時代北鬥精神,全面推動民航北鬥應用再上新臺階。
  • 「十三五」我國民航運輸和通用航空發展「兩翼齊飛」
    今日,中國民航局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民航9月安全生產運行情況、十三五以來民航安全發展情況、十三五以來民航運輸發展情況、十三五以來民航基礎設施建設情況。運輸司副司長商可佳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民航運輸和通用航空發展實現「兩翼齊飛」。
  • 新成立航空公司的市場定位與機型選擇
    雲南景成集團申請籌建瑞麗航空公司的申請已通過了民航西南管理局的初審,這意味著經過多年沉寂後,瑞麗航空有望成為一家新的民營航空公司。可以預見,隨著我國國內航空運輸市場的持續繁榮,民間資本不斷湧入,民航局對新成立航空公司的管理更加規範,未來全國各地又將會有一大批新航空公司破繭而出。
  • 中國民航大家庭喜添新成員
    今日,西北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順利領取了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經營許可證,標誌著中國民航大家庭迎來了一位新成員。雖然航空公司目前在籌建當中,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帶有西北國際貨運航空名字的貨機將飛翔在藍天之下。
  • 成都創新動力源
    今天, 就隨我們一起 點亮成都的創新動力源吧! 電子科技大學 國內電子信息領域高新技術的源頭,開啟了「電子信息+」的跨界發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