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蘇聯無人機,圖-143鴨翼布局自帶隱身,還能偵查核輻射

2021-01-09 利刃觀察眼

隨著自動化技術的不斷提升,無人機得以在各個不同的領域快速發展,軍用無人機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種。在軍用領域,無人機可以承擔作戰、偵察等多項任務,並且它還可以作為誘餌使用,無人機已經逐漸成為各國軍事裝備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出鏡率甚至比有人駕駛的飛機還高。但無人機並不是現代才有的產物,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它就出現了。

俄國開發無人機是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當時主要研究的是戰略無人機。1956年,蘇聯的圖波列夫設計局成立了「K」處這個部門,專門用來研製無人飛行器。該設計局在1958年研製出圖-121,並且完成了首飛儀式,由於圖波列夫設計局任務繁多且無人機技術不成熟,這款無人機的研發最終被取消了。雖然它沒有很好地發展下去,但圖-121積累的相關數據,在後來的圖-123型無人機上得到應用。圖-123在60年代初裝備到部隊,服役十餘年,直到80年代初期才正式退役。

到了20世紀70年代之後,蘇聯發現以當時北約的防空系統水平來說,各種大載重的無人機其實並不是很實用,因此他們改變了當時的研發重心,轉而去研究一些小成本,但性能強的戰術型無人機。據悉在上世紀70-80年代,蘇聯生產出多款戰役戰術型無人機,主要包括圖-143」航程」、圖-141「雨燕」以及圖243三種型號。這幾種無人機的體積比較小,航程大多不會超過1000km,主要用來執行各種戰役行動。在研發成功之後,他們陸續裝備到空軍部隊裡面,其中圖-143還出口到非洲,伊拉克等國家。下面具體來介紹下這款圖-143戰役戰術型無人偵察機。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這款無人機是由圖波列夫設計局在1968年開始研製,在1973年投入生產,三年後正式投入蘇軍服役,在服役期間一共生產了900多架。據悉,圖143不僅是一款自用機型,而且還可以提供出口。它出售的國家主要包括保加利亞、敘利亞和一些非洲國家。

和大多數無人機使用活塞發動機不同,這款飛機是噴氣式的無人機,而且還使用了鴨翼式布局。它的載油量為190L,航程距離為180公裡,它最低的飛行高度為100m。這款飛機的機身內部設有三個艙,前部的艙體主要裝備的是一臺PA-1相機,除了這個裝置之外,這部分還可以裝載西格碼無線電設備。至於中艙,安裝的是型號為ABSU-143的駕駛系統等設備,後邊的艙內裝載的則是TRZ--117發動機,其推力可以達到5.8千牛。

據了解,這款無人機配備了很多的任務設備,操作起來很簡便,可以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下使用,而且圖-143具有足夠成熟的機動能力,可以根據不同的作戰地形適當地變換飛行高度,能夠及時地規避具體地形的限制。另外,這款飛機還可以在各種天氣條件下保持穩定飛行,它不但能夠在平原上活動,而且也可以在崎嶇的山地間執行任務。由於圖143使用的是鴨式的氣動布局,所以它具備一定的隱身能力。

據悉,圖-143出口到敘利亞之後,曾參與黎巴嫩戰爭,當時這款無人機的表現十分不錯,那時以色列雖然得知了敘方裝備了圖-143,但是卻始終沒有找到它的位置。這是因為圖-143簡潔的外表具備一定的隱身能力,作為以偵查為主的無人機,圖-143基本不需要外掛,也進一步增加了隱身性能。除了在戰場上的應用之外,這款圖143還可以搭載核輻射的檢測設備進行偵察。在1986年,車諾比核電站發生了嚴重的核洩漏事故,當時這款圖143就被用來偵察現場的核輻射,為救援行動提供了便利。

相關焦點

  • 新飛機概念圖出現,兼具美俄轟炸機優點,殲20迎來最佳拍檔?
    ,這是由成飛申請的一種「適用於高空長航時飛機與無人機」的氣動專利。由於成飛研發的殲10與殲20都採用了鴨式布局,因此成飛繼續將新飛機的氣動外形確定為鴨式布局,並且新飛機的鴨翼與主翼距離更遠,完全放棄了鴨翼對主翼的增升效果,轉而重點發揮鴨式布局的超音速性能優勢,可以確定這是一款新型轟炸機或無人機的氣動外形。
  • 暗劍無人機公開亮相 或者為下一代國產無人作戰飛機進行技術驗證
    06年珠海航展暗劍首次公開,當時展板介紹它是無人作戰飛機概念方案 由於要求高速、高機動和高隱身於一體,暗劍無人機在總體布局方面進行了創新。它沒有採用常見的飛翼布局,飛翼布局隱身性能突然,但是機動性能欠佳,多用於隱身轟炸機和攻擊機。暗劍採用了箭形翼身整合體設計,全面光滑平平順,消除了突起和鼓包,傾斜雙垂尾,具備較好的隱身性能。為了提高機動性能,飛機採用了邊條翼設計,前面邊條尖銳,後面比較寬大,可以提高較大升力,類似於三翼面布局。
  • 歐洲五代機項目失敗,鴨翼成為設計敗筆,殲20為何卻成功了?
    薩博公司總裁表示:我們不會放棄繼續研發隱身戰機的努力,FS-2020將成為今後成功的基石。薩博公司早在2005年就開始在鷹獅戰機的基礎上研發新一代隱身戰機,薩博公司的設想是研發瞄準市場空白,研發一種起飛重量不超過16噸的輕型五代機,讓許多囊中羞澀的國家也能買得起。
  • 無人機也要空戰?俄羅斯「獵人」掛載空空飛彈,載彈量8噸還隱身
    ("獵人"無人機起飛畫面) 憑藉著蘇聯時代留下的遺產,俄羅斯的傳統航空業近20年來依然能夠保持國際上遊水平,但在日新月異的無人機方面俄羅斯就顯得相當沉寂了,當下俄軍裝備的無人機大多進口自以色列、奧地利等國,其國產無人機多為"海鷹-10"、"前哨"等小型無人機,而俄羅斯的"獵戶座"、"牽牛星"等大型察打一體化無人機跟我們中國的"彩虹"、"翼龍"以及美國的"死神"相比也相當缺乏競爭力。"
  • 美國戰鬥機為何不喜歡鴨翼?美軍:力大磚頭飛,我們不用投機取巧
    飛機的外型設計,也叫氣動布局,種類很多,不同作用的飛機有不同的造型相適應,我國有一款戰鬥機就採用了不同尋常的「鴨翼」的外形布局,這種布局有一個明顯特徵,就是在機翼部分,布局是前面小、後面大,外形看上去像一隻鴨子一樣。這就是我國最新國產的殲—20戰機,採用這種特殊氣動布局,能讓殲—20在靈活性、機動力上有極大提升。
  • 蘇聯早已給出答案,核動力飛機繞地球80圈
    圖為圖119核動力是目前人類所掌握的最強大的動力技術,如果造一架核動力隱身無人機,直撲美國本土搞偵察,美軍敢擊落嗎?對此蘇聯早就已經給出了答案,那就是蘇聯研製的圖119核動力飛機,這架核動力飛機可以繞著地球飛80圈,對於常規飛機而言,這種滯空時間是根本不敢想像的,就算有加油機也無法實現這一步。
  • 「獵人」無人機助力俄空天軍轉型
    世人熟知的美軍戰略轟炸機B-2A是世界上第一款採用飛翼布局的實用型作戰飛機,因其發展計劃高度保密,外界一直不知道B-2A「長什麼模樣」。直到1988年4月20日,美國空軍才第一次展示了一幅手繪的B-2A外形圖。當時,「怪物」一樣的B-2A令世界為之一震,都爭相目睹其奇異外形,探尋其技術奧秘。
  • 為什麼美國戰機不喜歡用鴨翼?美軍:力大磚頭飛,不需要投機取巧
    通常情況下,戰機的氣動布局有常規布局、鴨翼布局、三翼面布局等,其中常規布局和鴨式布局是最為常見的,常規布局指的是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都在機尾的布局,比較有代表性的戰機如蘇27、F16等。鴨式布局則是水平尾翼位於主翼前的布局,一般都位於駕駛艙兩側,我國的三代機殲10和法國的陣風戰機等採用的就是鴨式布局。
  • 美國戰鬥機為什麼不喜歡用鴨翼?美軍:發動機推力大,磚頭也能飛
    一般來說,戰機的氣動布局也不外乎三種,分別是常規布局、鴨翼布局、三翼面布局,幾乎所有戰機的氣動布局都隸屬於這個範圍之內,而在這三種啟動布局之中,三翼面布局比較罕見,常規布局顧名思義,就是最常見也是最普通的一種氣動布局,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都在機尾,美國最鍾情的就是這種布局,使用常規布局的戰機很多,上個世紀美國的優秀戰機F16使用的就是常規布局。
  • 殲20戰機動力不足,速度卻比蘇57快了一大截,鴨翼發揮關鍵作用
    蘇57是蘇霍伊公司研發的第五代重型隱身戰機,目前裝備了推力更大的發動機,但是速度方面卻沒有明顯的提升。,這樣做雖然弱化了鴨翼產生渦流的增升效果,但是卻大幅度增加了鴨翼的配平力矩,尤其在超音速狀態下殲20的氣動焦點後移,鴨翼的配平力矩優勢愈發明顯,這讓殲20在超音速狀態下獲得了非常高的升阻比。
  • 翼龍無人機和彩虹系列都是察打無人機,有何區別?研發單位不同
    這兩個系列無人機其實都是中航旗下的無人機,只是分別由兩個單位研製,一款由成飛負責,另外一款由航天部門負責(應該是跨領域了),所以產品的命名有所不同而已。與彩虹系列各種產品線不同的是,翼龍目前只有兩款產品。
  • 前掠翼版殲20隻是臆想:將會喪失隱身能力
    尤其是在引入邊條、鴨翼後,渦流升力隨迎角增大而急劇增強的非線性特性與後掠翼在接近失速迎角時產生的自動上仰趨勢耦合,使戰鬥機的俯仰失控來的更早、更猛烈。前蘇聯的飛行試驗證明蘇27戰鬥機在超出30度迎角以後,在迎角速度變化率低的情況下,極易失速,進入尾旋狀態。只有在瞬態條件下進入大迎角狀態,水平尾翼向上滿偏,保證俯仰角速度達到70度每秒以上的水平時,才能短暫的進入超大迎角狀態並返回。
  • 鴨翼布局操控靈活,美國戰機堅持不用,真是因為發動機太強嗎?
    對於現代戰機採用鴨翼布局的設計,一些軍迷認為鴨翼能明顯提升戰機的機動性、改善戰機的性能。但同時也有不少網友認為,現代戰機採用鴨式布局就是因為發動機推力不足,機動性欠缺「妥協」的結果,因為美國的戰機均未採用鴨式布局,就是因為美國戰機的發動機動力強勁,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美國為何看不上鴨翼布局?專家:實際上是「高攀不上」
    英國戰鬥機非常別致 至於目前在隱身戰機設計上,只有一款戰機採取了鴨翼布局,那就是中國的殲20戰鬥機。而鴨翼布局的戰鬥機在當時只能選擇超音速或者亞音速,在綜合作戰能力上不如常規布局的戰鬥機。所以美國最終才放棄了鴨翼布局,轉而選擇了無論在亞音速還是超音速都還不錯的常規布局戰機。
  • 殲20戰機上「鴨翼」落後?直線提高戰機升力係數,只怪F22太能吹
    殲-20是一款出色的國產隱身戰鬥機,不過有很多人對戰機的鴨翼布局設計議論紛紛。主要的觀點認為,這對戰機的隱身外形有所影響,還讓飛控技術變得複雜。其實殲-20原獨特的鴨翼設計,恰恰是這款戰機出彩的地方。此前軍事專家傅前哨表示,F-22在超聲速巡航狀態時,零升阻力係數約0.035,而殲-20的阻力係數,相比戰機的常規布局要小上10%左右。殲-20機頭處有鴨翼,一般認為這對於戰機的隱身和飛行阻力都有影響。不過由於殲-20機身上的7組控制面以及其體型設計,殲-20成功控制住了渦流,飛機的升力大幅提高,飛行阻力也相對減少。
  • 誰說美國從來不搞鴨翼戰鬥機?這幾種飛機徹底顛覆你的想像
    戰鬥機領域,鴨翼和三角翼氣動布局已經統治半邊天。如今世界各個航空大國的產品幾乎都脫離了原始戰機氣動布局的束縛。高機動性、高載荷的鴨翼和三角翼布局被廣泛應用到新戰機領域。歐洲的颱風、陣風、鷹獅以及中國的殲10、殲20印度的LCA光輝,都是在三角翼和鴨翼布局上研發而來。
  • 我國造出耐核輻射機器人 可在「生命禁區」偵查救援
    (原標題:我國造出耐核輻射機器人 可在「生命禁區」偵查救援)
  • 殲20大獎除了楊偉,還有一位「隱身」總師!美國想抄襲都不行
    據環球網7月18日報導,在第21屆中國外觀設計金獎項目名單上,有一項獲獎的專利名稱很特別,是「升力體邊條鴨翼式氣動布局」,設計人分別是楊偉、鄭遂、桑建華等人。毫無疑問,這正是中國第一種隱身戰鬥機殲-20拿下了外觀專利大獎,總設計師楊偉及其團隊代表榜上有名。
  • 美國不喜歡鴨翼?美國6代機真身曝光,鴨翼照抄殲20又大又香!
    根據目前公開的信息顯示,美國六代機設計將採用無垂尾的飛翼設計,並且還可能是採用鴨翼布局。此前美國軍事專家還稱殲20鴨翼沒有隱身性能,然而美國設計圖中就赫然出現了鴨翼設計,而且還不止一種。波音3種六代機公開方案中就有2種擁有鴨翼,洛馬也透露過鴨翼六代機的想法。總之"鴨翼是落後表現"這句話完全錯誤,別再妄自菲薄了。
  • 中方空軍彎道超「美」開始,無人機大勝有人機,中方獨具優勢
    其實在獵人B無人機最初露面的時候,就有人將其定義為所謂的第六代戰鬥機,這個說法當然是不對的,獵人B無人機採用的是大展弦比的飛翼型氣動布局,並不適合高速飛行,當然也不適合充當戰鬥機使用,更何況還是第六代戰鬥機。俄方寧可把蘇57再拍扁一點兒,也不可能用獵人B無人機來濫竽充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