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鐘get馬克思主義哲學要點:《馬克思是對的》第2集網絡版

2021-01-13 央視網
4分鐘get馬克思主義哲學要點:《馬克思是對的》第2集網絡版

原標題:

  

  為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中宣部理論局、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製作了5集通俗理論對話節目《馬克思是對的》。4月28日荔枝新聞、「我蘇」客戶端融媒體平臺推出節目第二集《洞悉世界的眼睛》4分鐘網絡版,生動科普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

  唯物史觀,又稱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是關於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理論,再通俗點講,它教會我們如何正確打開歷史,看清歷史的真面目。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解答了關於唯物史觀的問題。

  馬克思認為,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就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它們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

  【郝立新】恩格斯對唯物史觀給出這樣的一個評價,他認為就像達爾文發現了自然界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

  英國的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約翰·希克斯,他講過這麼一段話,他說:「大多數想要弄清歷史一般過程的人,都會使用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分析方法,或者這種分析方法的某種修訂形式。因為除了歷史唯物主義,你找不到其它的分析方法。」

  除了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那就是辯證唯物主義

  辯證唯物主義有著豐富的內涵,比如強調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第一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並且,物質是不斷運動的,物質的運動是有規律的。同時我們要用聯繫、發展和矛盾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

  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可以認知的,人類的認知過程是螺旋上升的等等。

  【周嘉昕】無論是辯證唯物主義還是歷史唯物主義,它們的基礎都是實踐,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核心的觀點。關於這一點,馬克思曾經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表述,這句話也被刻在了他的墓碑上,他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一種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指導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指導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的實踐活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郝立新】毛澤東同志說:「馬克思主義有幾門學問,但基礎的東西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個東西如果沒有學通,我們就沒有共同的語言,沒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許多皮,扯還扯不清楚。有了辯證唯物論的思想,就省了許多事,也少犯許多錯誤。」《論持久戰》就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例子。

  毛澤東非常重視和善於從哲學高度思考和分析問題。這是我們黨的一大優良傳統,也是一條成功經驗。「實事求是」是毛澤東同志用中國古典成語,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所作的中國化概括。

  【郝立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我們黨是靠實事求是起家和興旺發展起來的」。歷史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堅持實事求是是我們黨和人民之福,背離實事求是就是我們黨和人民之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揭示了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在當今時代依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依然是指導我們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

  4月28日21:00,第二集《洞悉世界的眼睛》完整節目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人民網、新華網、荔枝新聞、「我蘇」客戶端等融媒體平臺同步直播。4月28日江蘇衛視18:005月1日江蘇公共·新聞頻道22:30江蘇教育頻道22:00復播。 

相關焦點

  • 馬克思的中國預言與21世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構建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歷史時刻,我們研究馬克思的哲學品格,思考21世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路徑,有必要深入探討馬克思對中國的分析和論述,揭示馬克思中國預言的深刻內涵和哲學意蘊,並在此基礎上,認真總結歷史經驗,吸取真理的力量,從而更有定力、更有信心、更有智慧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推動21世紀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作出貢獻。
  •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大智慧
    1876年,馬克思積極支持恩格斯撰寫《反杜林論》,他不僅贊同恩格斯闡述的理論觀點,還親自撰寫了部分內容。毛澤東同志1937年在抗大講哲學時寫有《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其中第二章第十一節和第三章第一節分別為《實踐論》和《矛盾論》的最初版本,佔全本一半以上篇幅。中圖為八路軍軍政雜誌社出版的《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封面,上面有毛澤東的毛筆籤名。
  • 黑格爾與馬克思哲學的當代意義
    今年是黑格爾誕辰250周年,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歷史感特別強的民族,有著「慎終追遠」的深厚傳統,而黑格爾由於其在西方哲學史上的崇高地位,尤其是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淵源關係,自然成為我們以各種形式回望的對象。回望黑格爾之時,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嚴肅的學術問題:馬克思哲學的當代意義,以及與此密不可分的黑格爾哲學之於馬克思哲學當代意義的相關性。
  •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性貢獻
    原標題: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性貢獻 【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 恩格斯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奠基人之一,與馬克思一起創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恩格斯一直資助和支持馬克思進行理論研究,並與馬克思一起戰鬥,為馬克思的理論研究注入了強大動力。
  • 【漫談馬克思小課堂】第四講:什麼是辯證唯物主義?1分鐘給你標準答案
    【編者按】你知道馬克思主義是在什麼時候有了雛形並最終誕生的嗎?你知道什麼是唯物史觀嗎?辯證唯物主義如何解釋?為什麼說剩餘價值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核心?《共產黨宣言》中所蘊含的真理你了解多少?……如果你對回答這些問題還沒有十足把握,「漫談馬克思」小課堂不能錯過!
  •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徵
    一、 單項選擇題  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最偉大貢獻是()  A 恢復了唯物主義的權威 B 創立了唯物史觀  C 確立了辯證法的科學地位 D 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一  2馬克思主義哲學是()  A 從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出發解決哲學基本問題的
  • 馬克思主義哲學(二)馬哲及其特徵
    4、探索實踐產物: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不僅僅是思想家,同時也是政治家;不僅僅是科學家,同時還是革命家;在學習當時最先進國家的主要思潮的同時,積極投身於共產主義同盟的社會活動實踐中。五、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進步性1、舊哲學企圖把哲學變成保羅一切科學知識的學問,將哲學凌駕於一切具體科學之上,充當科學的裁判。馬克思科學地規範了哲學與科學之間的辯證關係,強調哲學以具體科學為基礎,具體科學以哲學為指導。
  • 馬克思哲學革命的邏輯進程及其思想內涵
    摘 要: 馬克思哲學革命的中心要務是克服舊哲學「解釋世界」的局限, 馬克思由此終結「解釋世界」的舊哲學建立起一門「改變世界」的新哲學。聶海傑, 博士,鄭州輕工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關鍵詞: 馬克思; 哲學革命; 解釋世界; 改變世界; 無產階級;  原文出處:《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3期。
  •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系統論的關聯性研究
    【摘要】系統論和馬克思主義哲學之間存在著必然的關聯。在一定意義上,系統論同馬克思主義哲學均屬於方法論,都包含著運動和發展的觀點。與此同時,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自然觀、社會歷史觀和認知論中都體現著系統論思想。把握好系統論同馬克思主義哲學間的關聯,必將有助於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系統論思想。
  • 馬克思對唯物主義歷史觀要點「扼要的闡述」
    他還指出,黨的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原原本本學習和研讀經典著作,努力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 馬克思在1859年出版了《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這是他經過15年潛心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他創立自己的政治經濟學的一個階段性標誌。在這本書的序言(以下簡稱《序言》)中,馬克思說明了自己研究政治經濟學的經過。
  • 辯證法的本體論基礎:黑格爾與馬克思
    擺脫這種境況,需要從根本上對黑格爾和馬克思的辯證法開展出本體論基礎的研討。本文試圖就此闡明以下要點:(1)辯證法不是任何一種形式方法;形式方法只能滯留於「外部反思」的運用及其主觀主義的實質之中,從而表明其自身乃是形式主義的和反辯證法的。(2)黑格爾哲學立足於絕對者主體的自我活動,這一本體論立場在復活希臘辯證法的同時,決定性地重構了方法概念,並使方法成為實體性內容的自我展開過程。
  • 從「一塊整鋼」上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
    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重要歷史任務。在新時代推進理論創新,必須強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而當前,在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還存在一些模糊認識,如將實踐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割裂開來、對立起來;認為馬克思堅持的是「人文主義取向」,恩格斯堅持的是「科學主義取向」,二者很難調和;等等。
  • 馬克思哲學的性質與德國古典哲學的遺產
    思考這些問題,源自德國古典哲學的馬克思哲學所實現的哲學革命,給了我們深刻啟示。近來,關於馬克思哲學闡釋中的康德、黑格爾兩種傾向之爭,使得德國古典哲學傳統再次復歸馬克思哲學研究的視野。我們面對德國古典哲學的遺產,面對其與馬克思哲學的思想史淵源,無疑要以批判繼承的態度去釐清或探尋馬克思哲學的哲學之基和根本性質,因為馬克思哲學在哲學史中的超越性不是橫空出世抑或懸置的。
  • 西方馬克思主義對我國哲學學科的影響
    北京 100872  原發信息:《社會科學輯刊》(瀋陽)2019年第20194期 第57-68頁  內容提要:改革開放以來,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是國內最活躍也是成果最豐富的學術領域之一。  首先,西方馬克思主義為我們展示了一種開放的馬克思主義立場。它反對馬克思主義教條化,開創了一條馬克思主義闡釋的新路線,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不斷自我批判、自我發展的精神。西方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盧卡奇曾經明確地指出,正統馬克思主義並不意味著無批判地接受馬克思研究的結果,它不是對這個或那個論點的信仰,也不是對某本聖書的註解。
  • 關於馬克思主義哲學來源的20本書
    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揭示了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在當今時代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導我們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在建立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繼承和發展了許多前人的理論成果,主要包括古代唯物主義、法國古典唯物主義、德國古典哲學和近代自然科學領域的大家及其著作。今天,小編精選了其中的11位思想大家和他們的經典著作20本,與大家一起重溫經典,重溫那些年馬克思主義哲學走過的路。
  • 在西方哲學史上,馬克思哲學排斥形上學,實現哲學主題的轉換
    提到馬克思,相信大家並不陌生。而我們今天就看一下馬克思的哲學觀點。現如今,後現代主義思想家們對馬克思哲學的論述,涉及馬克思哲學與「形上學」的關係,馬克思哲學與當代西方哲學包括後現代主義的關係。儘管後現代主義思想家們對馬克思哲學的理解各異,取捨不同,但從總體上看,在後現代語境中,馬克思哲學的拒斥「形上學」性、實踐的存在論意義以及馬克思哲學的當代意義這些被忽略、被抑制乃至被遺忘的部分得以彰顯。馬克思哲學與「形上學」的關係直接關涉到馬克思哲學的主題以及馬克思哲學與柏拉圖以來的西方哲學傳統的關係。
  • 普遍聯繫:馬克思主義新聞學的重要哲學基石及其實踐價值
    [4] 「世界是普遍聯繫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之一。當今時代,網絡社會崛起,「在人類歷史上處於中心位置的,是各種相互交往的網絡」[5]恰是對馬克思主義「普遍聯繫」哲學原理的現實回應,亦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同自己時代的現實世界接觸並相互作用」的必然結果。新聞學尤其是馬克思主義新聞學理應以這一重要哲學原理為基石進行「重造」。「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 準確把握馬克思與德國哲學傳統關係
    中國社會科學報濟南12月2日電 (記者王志強) 11月2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主辦,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承辦的第二十屆馬克思哲學論壇在山東大學召開。論壇以「馬克思與德國哲學傳統」為主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高校,以及《哲學研究》《中國高校社會科學》《教學與研究》《江海學刊》等學術期刊約100位專家學者圍繞「馬克思與德國古典哲學」「黑格爾與馬克思哲學」「德國社會政治哲學」「馬克思與現當代德國哲學」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
  •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什麼樣的特點?
    從哲學史上也可以看到,形上學往往是同唯心主義聯繫在一起的。當然,有時形上學也與唯物主義結合在一起,十七到十八世紀的機械唯物主義(也叫形上學唯物主義)就:是一例,這是由當時自然科學發展水平和社會歷史條件決定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
  • 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
    在哲學系,他學的主要是西方哲學。再度接觸到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1946年北京大學復校以後。北大轟轟烈烈的民主運動是在中共地下黨的領導下進行的,地下黨通過辦讀書會宣傳馬克思主義。他在北大的「臘月讀書會」,再度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特別是學習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毛澤東的著作,如《反杜林論》《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等。就在那時,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