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論與這個怪誕的世界

2020-12-04 百家號

自然與自然的法則隱藏在黑暗之中。

神說,讓牛頓去吧!

於是,一切有了光明。

這是18世紀英國最偉大的詩人亞歷山大·蒲柏為牛頓寫下的墓志銘,簡明生動地讚美了牛頓卓絕的貢獻。確實,牛頓眾多偉大的發現,尤其是力學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令世間瞬間就變得明朗了。不管是天上的還是地上的,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運行。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有足夠的理由讓人相信世界是具有確定性的。於是,決定論應運而生。

拉普拉斯可以說是提出決定論的第一人,他認為只要給出宇宙中任一時刻的狀態,在理論上是能夠完全確定它的過去和未來的。也就是說,宇宙就像一個上緊了發條的表,從創生開始就以既定的方式精確地走個不停。

在決定論中,自由意志是毫無市場的。決定論相信,宇宙完全由因果定律支配,在其初始條件確定後,所有的一切也就隨之塵埃落定了。我們的命運自然也不例外,而所謂的自由意志只不過是我們一廂情願的幻覺罷了。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對牛頓的理論進行了修正,對宇宙作出了更為精確的描述,而他本人也是個決定論信徒,堅信宇宙是具有確定性的。實際上,生活並不像一盒巧克力,劇本早已寫好,我們只是在時空這一大舞臺中上演既定的劇情。

在某種意義上,決定論還讓時間失去了我們常識中的意義。愛因斯坦在好友米凱萊·貝索去世後給他的妹妹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米凱萊從這個奇怪的世界離開了,比我先走一步,但這沒什麼。像我們這樣相信物理的人都知道,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分別只不過是持久而頑固的幻覺。

作為一名堅定的決定論者,愛因斯坦始終都無法認同量子論中令人捉摸不透的怪誕的世界。量子力學表明,我們是無法實現完全準確的預言的,只能給出機率性的預測。不確定性讓愛因斯坦難以接受,於是有了上帝不會擲骰子的名言。然而,大量的實驗卻證明了上帝似乎是一個老賭徒。

雖然量子論在實驗上一次次贏得了勝利,但是在解釋測量的不確定性方面卻一直面臨挑戰。以至於不得不引入諸如觀察者效應和多元宇宙等匪夷所思的概念。

顯然,在我們現有認知的背後,必定還隱藏著大量的奧秘。這真是一個怪誕的世界。

相關焦點

  • 決定論的世界
    在這種思想下,世界就像一部鍾,像鐘錶一樣精確走動,人們可以預知未來的一切,所以也稱為機械論。當決定論發展到極致,人就沒有「自由意志」可言——因為人們自認為出於自由意志所做的選擇,實則也在一系列精準而機械的「因果鏈」中。腦科學研究者們,曾做過許多實驗,結論出乎意料——人在意識到自己做出某個決定前,大腦已經發出了某種相應指令。從這個意義上,人沒有自由意志可言,反而更像是大腦的傀儡。
  • 決定論:自由意志與決定論對抗,法蘭克福和意動論者堅持了自由
    上次我們討論了決定論的一些觀點和分類。可以看得出它這樣的觀念是不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那麼如果拒絕決定論又會是怎樣的呢。世界是否是決定論的,是一個開放的問題。如果上一節的論證成立,如果我們接受決定論,我們似乎就無法說明人類的自由和責任。但是變換一下思路,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看:或許這個難題是由於接受決定論所造成的呢?也許我們放棄決定論,難題就會消失了呢?
  • 怪誕星球,原來動物世界的口味也這麼重!
    《怪誕星球》,顧名思義,這是一個奇奇怪怪的世界,一個神奇動物們共同棲息的星球。本劇是一部Netflix出品的紀錄片,由美國導演Afi Ekulona執導拍攝並擔任配音。因此無法避免的一個問題就是,雖然《怪誕星球》打著科普類紀錄片的旗號,但它卻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嚴謹,而更像是一場代入了人類情感和倫理的重口味吐槽大會。
  • 決定論、非決定論,混沌現象及人類是否能預測未來?
    關於預測未來,有兩種理論:決定論和隨機論。一,決定論。決定論認為一切都是由「因果關係」聯繫起來的,一切世界的運動都是由確定的規律決定的;知道了原因以後就一定能知道結果.但若世界完全是由決定論控制的,就意味上帝的存在,人類的一切行為都被事先決定了,人類就沒有自由意志。
  • 決定論是哲學中的一個論點,斯金納聯繫哲學概念,維護了決定論
    而我們今天就聊一聊決定論。 決定論的主要觀念就是那些關於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觀念。決定論認為,世界上的每件事都有原因,也就是說,「X導致Y」的意思是:如果事件X發生了,那麼事件Y也必然發生。強硬決定論認為決定論為真,決定論的真理性把自由的可能性排除在外。如果每件事都是必然的,那麼任何事都是不自由的。斯金納也許是當今世界上最明確地捍衛強硬決定論的人。
  • 經濟學的決定論和機械論
    17世紀歐洲興起的科學大潮,徹底改變了西方世界的思維模式,改變了人類歷史的演進方向。科學和技術的興旺發達,不僅讓歐洲擁有了徵服物質世界的絕對優勢,而且讓歐洲擁有了徵服精神世界的巨大優勢。那些驚世駭俗的科學發現和發明創造,讓全人類嘆為觀止。歐洲人憑藉科學技術的神奇魔力,成功徵服了全世界。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勝利或許更加徹底。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遺傳決定論與環境決定論
    遺傳決定論與環境決定論在考試中是一個單選、多選題的考點,考查方式多為例子的判斷,難點在於積累一些常考的例子。接下來我們就來梳理一下遺傳決定論和環境決定論的典型例子和知識點。一、遺傳決定論:遺傳決定論最早由英國科學家高爾頓提出,後來被美國一些心理學家繼承。
  • 量子力學是非決定論嗎?
    這個話題有點大!個人覺得,量子力學更像是打了折的決定論。決定論和非決定論在歷史上爭執了幾個世紀,經典力學是絕對論的,尤其是在牛頓力學建立後的18世紀,法國科學家拉普拉斯,更是把決定論推向了頂峰。這一惡魔又稱作「拉普拉斯獸」,這樣的觀點被人們叫做拉普拉斯信條,在經典力學中,拉普拉斯信條變得堅不可破,就這樣拉普拉斯把決定論推向了頂峰。
  • 關於歷史決定論問題
    眾所周知,關於「歷史決定論」問題,是與馬克思的名字連在一起的。 但關於這個問題,至今仍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認為,馬克思把決定歷史發展的原因完全歸之於經濟,進而將這種歷史決定論稱之為「經濟決定論」,這在西方學術界屢見不鮮。
  • 南大新聞學者:媒介技術決定論不應被汙名化
    傳播思想史的歷史使命便是將傳播技術作為一種整體介質和生存環境,並以此為起點來討論它如何建構公眾與世界尤其是公眾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它如何不斷建構公眾頭腦中的觀念,媒介技術系統與社會文化系統之間是如何調校彼此關係的。在這個傳播技術發展已經嚴重失控的時代,正視和重估傳播技術決定論理論價值的那一天終將來臨。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遺傳決定論與環境決定論
    教師招聘考試:本文整理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遺傳決定論與環境決定論。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遺傳決定論與環境決定論在考試中是一個單選、多選題的考點,考查方式多為例子的判斷,難點在於積累一些常考的例子。接下來我們就來梳理一下遺傳決定論和環境決定論的典型例子和知識點。
  • 美劇知識點:《西部世界》中的自由意志以及混沌理論和決定論
    自由意志」的話題,這是繼上次「量子力學」這個坑之後,我給自己挖的另一個大坑,相比上一次,這個坑更大更深,因為這不僅是一個科學問題,還是一個哲學問題。決定論幾乎否定了人類自身的一切努力:你這個月通過努力掙到了一大筆錢或者你考了全班第一名,你的「努力」也是早有定數或者說有跡可尋的。換句話說,某人之所以成功,不是因為他努力,而是因為他是他,這一切早就已經「命中注定」。
  • 歷史決定論被證偽了嗎?——基於裡貝特實驗
    這個問題始終都是歷史觀當中爭論不休的基本命題,也是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分水嶺所在。換言之,歷史必然性與人的自由意志之間的衝突,見證了不同歷史觀的此消彼長。迄今為止,有關歷史決定論(historical determinism)與歷史非決定論(historical indeterminism)的爭論,大致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1)精神決定論佔主導地位的階段。
  • 決定論:你是否願意去承認自己被決定,還是被決定早已是事實
    這個挑戰來自於一種對世界的本性的看法,那就是,世界是決定論所說的那個樣子。從直觀上講,如果世界上發生的事情,包括我們自己做出的行動,都是預先被決定了的,那麼我們的決策和行動,無論是好是壞,都由不得我們,都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因此我們不是自由的;進而,沒有自由,也就沒有道德責任。理解和回應這個挑戰,是本章的任務。
  • 量子力學的概率論與因果決定論的矛盾及共通
    量子力學在微觀上揭示了構成穩固有序的物質世界的粒子本身卻是不確定的,一些現象並不符合宏觀事物的前因後果關係。這是和我們常規認識和經典物理學相違的地方,初接觸量子力學都會有這樣的疑惑,感覺匪夷所思。決定論認為世界是有序的,一切事物的發生都是有前因後果關係,這符合我們的日常感受。但是深思的話,如果決定論絕對正確,那麼,我們得知宇宙任何一刻的狀態及參數就可以計算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發展過程,也就是說宇宙中的一切早註定了。這樣就帶來了物理學家討論的自由意志存不存在的問題,試想,如果一切是註定的被決定了的,那麼我們面對選擇時的抉擇是自主的還是被決定控制的呢。
  • 決定論與隨機論:來自哥本哈根的詮釋
    為了解釋微觀世界中發生的事情,薛丁格搞出了薛丁格方程,這個方程亂七八糟咱也看不懂,但其中有個像叉子一樣的符號看起來很有意思,後面還跟著個括號,括號裡面是x和t,可見,它其實就是一個帶有兩個自變量的函數。x和t分別代表位置和時間,而這個叉子是希臘字母,讀作「普賽」,注意是pusai,不是普ssy。
  • 從地理決定論-到宇宙的外面
    地理決定論-科學視角科學的所有公式都有個等號,最後都可以歸結為守恆.世界是時間,空間,物質的函數: World=F(X,T,M)求解這個函數,需要提供初始條件和邊界條件.或者說:地理決定論.不論是中央之國,還是戰鬥之國,其國民性只是地理環境下一個長期作用的結果而已. 把中央之國的人放到草原上,一樣彪悍; 把戰鬥國民放到中央,一樣的勤勉.
  • 決定論
    其實,這個定義是不夠完整的。決策,決,就是決一決,想一想,議一議,然後定下來。策,就是策論,古代叫策論,現在叫方法論。那麼,決策就是決方法論,是人對未來實踐的方法論所作出的決定,所做的決定。在這個定義中,理想意圖目標方向,在我們的方法論四大方面中,是方法論的目標,而原則方法手段,是方法論中的方法的意思。所以,決策的完整定義應該說,決策是人對未來實踐的方法論所做的決定。
  • 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德西和萊恩(Deci&Ryan)在1975年提出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然後這個SDT理論就發展成很大的事業。他們為這個理論創建的專題網站:http://www.selfdeterminationtheory.org/自我決定論有一篇中文論文《認知動機理論的新近展一自我決定論》,簡要介紹了自我決定論的四個主體內容。作者為:山東師範大學教科院心理系劉海燕、閆榮雙,首都師範大學教科院心理系郭德俊。
  • 關於東西方的「地理決定論」
    大約半個世紀之前,英國科學家李約瑟提出了這個問題。此後,李約瑟的這個提問,逐漸成為東西方比較研究的焦點,並被稱為「李約瑟難題」。到現代,「李約瑟難題"在科技領域外已有多種變體」。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變體——有關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爆發,即為什麼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最終在西方爆發,而並不是在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