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論

2021-01-17 方法論哲學

決定,這個詞語跟很多漢語中一些詞彙一樣,也是一個多義詞。在本文中,決定的意思取義「決一決,定下來」之意。比如,「我決定了,要去黃山(旅遊)」,「《關於對XXX降級處分的決定》」,「無論如何你都必須現在馬上做出決定」。


這段時間,有一位朋友在研習《決策學》,課堂上(課本中),老師對決策給出的定義是:決策是人對未來實踐的理想、意圖、目標、方向和達到理想、意圖、目標、方向的原則、方法和手段所做的決定。其實,這個定義是不夠完整的。決策,決,就是決一決,想一想,議一議,然後定下來。策,就是策論,古代叫策論,現在叫方法論。那麼,決策就是決方法論,是人對未來實踐的方法論所作出的決定,所做的決定。在這個定義中,理想意圖目標方向,在我們的方法論四大方面中,是方法論的目標,而原則方法手段,是方法論中的方法的意思。所以,決策的完整定義應該說,決策是人對未來實踐的方法論所做的決定。方法論包括目標方法執行風控,即,也可以說,決策是人對於未來實踐的目標、方法、執行、風控所做的決定。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寫過《三思而行》,寫過《定下一個策略》等文章,三思而行是什麼意思?我們知道做什麼事情都需要一個方法論,然後以其為思想指導,嚴格去按照方法論的要求去做。三思而行,就是做什麼事情之前,先思考一下做這件事的方法論,然後再去做。三思,就是多次思考做事方法論,而行,就是根據這個方法論去做,在思和行之間,還一個定,就是思以後,決以後要定下來,只有定下來,才可以接下來按照它(方法論)去行。三思,就是一個決策的過程,思考方法論,然後定下來,這就是決策。而在定策略中,就更明顯闡明了這一點,做事情之前先在大腦中決定下來做事情的方法論。將這個方法論固定下來,不要變來變去,先決一決,思考思考,然後徹底定下來,而一旦定下來,就不要再去懷疑,心理上再去動搖,行為上再去偏離,而是心理思想上堅定住,行為上堅定100%的方法論執行力。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這樣。比如你去做一次演講,就要先在大腦中構思出整個演講流程,然後定下來,去了以後堅定執行計劃(方法論)即可。蓋一座房子,首先需要一個藍圖,一個施工圖,首先是決定下來,定下來以後,施工隊嚴格執行,別的啥都不要想。我們說「胸有成竹」,它出自《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原文是這麼說的「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意思是說,畫竹一定要心裡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提筆來仔細的觀察,就會看到他所想畫的竹子,急起揮筆,依照心裡竹子的形象,一氣呵成,以再現心中所見到的(竹子)。(這個過程)好像兔子跳躍飛奔、鷹隼俯衝下搏一樣,稍一遲疑,機會就失去了。畫竹子之前首先心中已經有了一棵竹子,心中已經畫出來了一棵竹子,即決定下來了一棵竹子,然後畫的時候就照著心裡這棵竹子畫就行了。


做任何事情,都要首先決策,即決定下來接下來做事的策論,即方法論,然後接下來開始做,並且嚴格執行決定下來的方法論。


這是方法論上的決定論,決的是策,策論,方法論。


除了決方法論,與之對應的,還有決世界觀。它的意思就是我們關於某條世界觀知識,某個認識的決定。比如,地球是圓的還是方的?關於這條世界觀知識、認識,需要下一個決定。科學家通過衛星觀察、討論、思考等,決了決,最後定下來了,地球是圓的。對於這個人的認識,需要通過實踐的手段,比如跟他接觸等然後決一決,定下來,。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等等。很多的事情,世界觀方面的事情,都需要通過一些方法決一決,最終定性定量下來的。這就是世界觀上的決定論,決和定的是世界觀。


決策,即決方法論是重要的,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必須有一個做這件事的具體的方法論,而這個方法論必須是做之前在大腦思想中決下來,決一決,定下來,是之為決策。決世界觀同樣是重要的,當年愛因斯坦提出的宇宙引力波到底存在不存在?不能一直懸而未決,我們就通過相關實驗,最終決了決,定了下來,存在引力波。而唯一定下來的這些科學知識,是構築做事方法論的基礎,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基礎,也是成就個人成績的基礎。


即,決定論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決策學,決方法論,一個是決世界觀,都是非常重要關鍵的,尤其是決策,決方法論,至關重要,無論做什麼之前,首先需要先決策,即,先決方法論,然後接下來行動中才去根據方法論去做。


無論是世界觀還是方法論,都要通過思考或者大家討論,決一決,然後定下來,定下來以後就不要變了。決是為了去偽存真,定就是防止變來變去。首先是經過嚴格的程序有效的方法將真理的世界觀或者方法論進行決一決,然後定下來,定下來就這樣不要再變。比如我們通過真理實踐標準大討論,決了決,將市場經濟寫入了憲法定下來了。方法論定下來,就是不要變了,以後的實踐就嚴格這麼去做。比如我們對某個歷史人物決了決,最終進行最終的定性,定下來了,蓋棺定論了,就這樣了,就是對決世界觀。


世界觀上,要通過決一決的一些方法,比如實踐的方法邏輯的方法,然後定下來,思想上記住和堅定住這個正確認識,不要變來變去。方法論上,同樣要通過一些方法決一決,定下有效方法論,接下來的實踐中,思想上堅定記住,行為上堅定執行。

相關焦點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遺傳決定論與環境決定論
    遺傳決定論與環境決定論在考試中是一個單選、多選題的考點,考查方式多為例子的判斷,難點在於積累一些常考的例子。接下來我們就來梳理一下遺傳決定論和環境決定論的典型例子和知識點。一、遺傳決定論:遺傳決定論最早由英國科學家高爾頓提出,後來被美國一些心理學家繼承。
  • 決定論:自由意志與決定論對抗,法蘭克福和意動論者堅持了自由
    上次我們討論了決定論的一些觀點和分類。可以看得出它這樣的觀念是不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那麼如果拒絕決定論又會是怎樣的呢。世界是否是決定論的,是一個開放的問題。如果上一節的論證成立,如果我們接受決定論,我們似乎就無法說明人類的自由和責任。但是變換一下思路,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看:或許這個難題是由於接受決定論所造成的呢?也許我們放棄決定論,難題就會消失了呢?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遺傳決定論與環境決定論
    教師招聘考試:本文整理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遺傳決定論與環境決定論。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遺傳決定論與環境決定論在考試中是一個單選、多選題的考點,考查方式多為例子的判斷,難點在於積累一些常考的例子。接下來我們就來梳理一下遺傳決定論和環境決定論的典型例子和知識點。
  • 決定論、非決定論,混沌現象及人類是否能預測未來?
    關於預測未來,有兩種理論:決定論和隨機論。一,決定論。決定論認為一切都是由「因果關係」聯繫起來的,一切世界的運動都是由確定的規律決定的;知道了原因以後就一定能知道結果.但若世界完全是由決定論控制的,就意味上帝的存在,人類的一切行為都被事先決定了,人類就沒有自由意志。
  • 量子力學是非決定論嗎?
    個人覺得,量子力學更像是打了折的決定論。決定論和非決定論在歷史上爭執了幾個世紀,經典力學是絕對論的,尤其是在牛頓力學建立後的18世紀,法國科學家拉普拉斯,更是把決定論推向了頂峰。拉普拉斯認為,一切事物有果必有因,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必定遵循著某些客觀的規律,哪怕這些規律是人類永遠也觸及不到的。
  • 關於歷史決定論問題
    眾所周知,關於「歷史決定論」問題,是與馬克思的名字連在一起的。 但關於這個問題,至今仍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認為,馬克思把決定歷史發展的原因完全歸之於經濟,進而將這種歷史決定論稱之為「經濟決定論」,這在西方學術界屢見不鮮。
  • 決定論是哲學中的一個論點,斯金納聯繫哲學概念,維護了決定論
    而我們今天就聊一聊決定論。 決定論的主要觀念就是那些關於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觀念。決定論認為,世界上的每件事都有原因,也就是說,「X導致Y」的意思是:如果事件X發生了,那麼事件Y也必然發生。強硬決定論認為決定論為真,決定論的真理性把自由的可能性排除在外。如果每件事都是必然的,那麼任何事都是不自由的。斯金納也許是當今世界上最明確地捍衛強硬決定論的人。
  • 馬克思歷史決定論及其歷史命運
    該成果認為,人們應該從動態發展的角度,揭示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豐富而深刻的理論內涵,切忌局限於某一個時期的馬克思歷史決定論思想,並把其絕對化、簡單化。基於此,該成果從邏輯與歷史統一的角度,系統地闡發了馬克思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演化的內在規律;在思維具體中構建了馬克思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的理論體系,展示了這一歷史理論的豐富內涵和辯證本性,闡明馬克思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是徹底超越機械歷史決定論和唯心主義歷史決定論兩極對立的科學歷史理論;同時運用馬克思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的理論和方法,概括了當代科學和歷史哲學的最新成果,顯示了馬克思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的當代價值
  • 決定論與這個怪誕的世界
    拉普拉斯可以說是提出決定論的第一人,他認為只要給出宇宙中任一時刻的狀態,在理論上是能夠完全確定它的過去和未來的。也就是說,宇宙就像一個上緊了發條的表,從創生開始就以既定的方式精確地走個不停。在決定論中,自由意志是毫無市場的。決定論相信,宇宙完全由因果定律支配,在其初始條件確定後,所有的一切也就隨之塵埃落定了。
  • 筆記 德西談自我決定論
    來源美國心理學家 Deci 和 Ryan 從積極心理學角度出發,以研究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的關係為起點,並基於有機辯證元理論提出了「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目標它主要關注個體的內部心理成長趨勢和內在心理需要以及促進這些積極心理過程的條件,包括認知評價理論、有機整合理論、因果定向理論和基本心理需求理論四個亞理論。
  • 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德西和萊恩(Deci&Ryan)在1975年提出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然後這個SDT理論就發展成很大的事業。他們為這個理論創建的專題網站:http://www.selfdeterminationtheory.org/自我決定論有一篇中文論文《認知動機理論的新近展一自我決定論》,簡要介紹了自我決定論的四個主體內容。作者為:山東師範大學教科院心理系劉海燕、閆榮雙,首都師範大學教科院心理系郭德俊。
  • 地理環境決定論的發展線索如何?
    原創 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地理環境決定論的發展線索如何?答:地理環境決定論把地理環境作為社會發展的決定因素。1古希臘時代,希波克拉底認為,人類特性產生於氣候。柏拉圖認為,人類精神生活與海洋影響有關。
  • 經濟學的決定論和機械論
    西方科學世界觀的核心就是決定論、機械論或命定論,此為西方學術界的共識。197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非平衡熱力學開拓者普裡戈金和助手斯唐熱出版名著《從混沌到有序——人與自然的新對話》,吹響了重新塑造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嘹亮號角。該書開篇就說:「我們對自然的看法正經歷一個根本性的轉變,即轉向多重性、暫時性和複雜性。
  • 決定論的世界
    當決定論發展到極致,人就沒有「自由意志」可言——因為人們自認為出於自由意志所做的選擇,實則也在一系列精準而機械的「因果鏈」中。腦科學研究者們,曾做過許多實驗,結論出乎意料——人在意識到自己做出某個決定前,大腦已經發出了某種相應指令。從這個意義上,人沒有自由意志可言,反而更像是大腦的傀儡。
  • 對馬克思「歷史決定論」的一點認識-光明日報-光明網
    歷史決定論是馬克思唯物史觀的基本內核,正確理解馬克思的歷史決定論,是把握馬克思唯物史觀的關鍵所在。簡言之,歷史決定論是指歷史進程受歷史因果性、歷史規律性和歷史必然性決定的理論。     馬克思主義歷史決定論第一次使歷史被安置在物質資料生產實踐的基礎之上,進而把在物質資料生產實踐中所形成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看成是引起社會制度、社會結構、意識形態變革的最終根源。這樣,歷史的真正前提和基礎才得以最終確立。
  • 歷史決定論被證偽了嗎?——基於裡貝特實驗
    引子在歷史決定論與歷史非決定論的論戰中,有一個不容迴避的分歧焦點:如何看待人的自由意志。基於神經科學的裡貝特實驗,我們的基本結論是:(1)即使當代科學為歷史非決定論提供了量子力學的實證依據,也不應當無視一個基本事實,即當代科學也為歷史決定論提供了神經科學的實證依據。
  • 媒介環境學派與「技術決定論」關聯的再思考
    媒介環境學派與「技術決定論」關聯的再思考 2018年05月15日 08:46 來源:《現代傳播》 作者:謝清果 杜愷健 字號 內容摘要:【摘要】以往學界對於媒介環境學派的評判大多持有一種
  • 李致重:病毒決定論不成立
    病毒決定論不成立 一、 外來的風、寒、暑、溼、燥、火與人之間,既是敵我關係,也是共生關係。 外來的病毒、病菌可以致人於病,但人也可以免疫病毒、細菌。沒有病毒、細菌的存在,人的免疫系統就不必要也不可能存在。
  • 媒介決定論|20北大滙豐深財真題解析13
    2020北大滙豐財經440名詞解釋 媒介決定論答題思路 需要涵蓋媒介決定論的定義,具體理論內容和對媒介決定論的批判性觀點。答案正文 媒介決定論,又稱媒介技術決定論,指人類被懸置於媒介技術營造的環境之中,其觀念和行為受制於媒介化環境的限定,因媒介技術的變革而重構。媒介技術決定論主要有兩方面的含義。
  • 哲學中的預先決定論與自由意志的矛盾
    關於人的自由以及決定論的問題,經常會跟價值論、倫理關聯在一起,如果人是已經被決定的生物,那麼小偷也是被決定要做這樣的行為,我們應該要處罰他嗎?如果我們現在的一切,包括人類的所作所為在宇宙大爆炸那一刻就已經被決定了,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哲學化呢?有諸多論點對這些大哉問有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