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科普系列(二): 「邊緣型」 非黑即白的世界,你能理解嗎?

2021-02-12 MMI 在華分會

[1]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https://www.nimh.nih.gov/health/topics/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index.shtml

[2]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https://cdn.website-editor.net/30f11123991548a0af708722d458e476/files/uploaded/DSM%2520V.pdf

[3] National Education Alliance for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https://www.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org/what-is-bpd/treating-bpd/

[4] 默沙東診療手冊

https://www.msdmanuals.com/zh/professional/psychiatric-disorders/人格障礙/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bpd

[5] 醫學信息

https://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13929

[6] 騰訊醫典(邊緣型人格障礙)

http://h5.baike.qq.com/mobile/overview_detail.html?name=邊緣型人格障礙 

[7] Kaess M, Brunner R, Chanen A.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in adolescence. Pediatrics. 2014 Oct;134(4):782-93.doi: 10.1542/peds.2013-3677. Epub 2014 Sep 22. PMID: 25246626.

[8] Guilé JM, Boissel L, Alaux-Cantin S, de La Rivière SG.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in adolescents: prevalenc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Adolescent, Health, Medicine  and  Therapeutics. 2018 Nov 23;9:199-210.doi: 10.2147/AHMT.S156565.PMID: 30538595; PMCID: PMC6257363.

[9] John G. Gunderson, M.D.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N Engl J Med 2011; 364:2037-2042. DOI: 10.1056/NEJMcp1007358

[10] 黃芳,凌輝,張建人,蘇藝瑤(2017)邊緣型人格障礙心理治療研究現狀與展望,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25(8),1271-1275

相關焦點

  • 中國「象牙女王」被判刑: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而另一方面,和這些華人相處,你可能根本無法憎恨他們,你甚至會喜歡他們——因為他們對來自中國的、陌生的你非常友好,他們無條件關心你,幫助你。是這種糾結,讓我跟國際野保組織合作時立下了「不協助逮捕華人」的原則——儘管這個原則被很多外國人不理解,甚至是攻擊。
  • 「絕對主義」:非黑即白的世界觀如何讓你走向深淵?
    作者:譯言讚賞來源:譯言(ID:yeeyancom)想想那些你認識的最幸福、適應性很好的人——你對他們的思維方式有什麼看法?他們是否固執己見,世界觀非黑即白?二元式思維——也可指「黑和白」或「全或無」的思想,描述了一種二元觀,即生活中的事物不是「這個」,就是「那個」,沒有中間物。絕對命令是人們為自己和他人提出的特別嚴格的要求。該術語借鑑於伊曼紐爾·康德的道德哲學,其基礎是以義務和規則為基礎的道德準則。
  • 「沒有安全感、喜怒無常,我是邊緣型人格障礙」,「不,你不是」
    在昨天的文章裡,我介紹了邊緣型人格障礙(BPD)的一些行為特徵,在文章下面有很多讀者留言,紛紛給自己「上套」,說「我就是邊緣型人格障礙」或者「我身邊的某位親人就是這樣的人」。事實上,在上一篇文章的開端我就曾經寫道:「人格障礙是一種僅次於精神分裂的比較嚴重的精神疾病,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佔總人群的6%。
  • 鬼谷子:層次越高的人,越明白這個真相,這世界從不是非黑即白!
    由此可見,川總很可能不是故意的,他就是這麼一個「非黑即白」的人,比如他正忙著跟譚德賽論戰。現在都0202年了,這樣做是不是太幼稚了點呢?三當然了,不可否認這種極端的觀點總是很洗腦,因為在很多人看來這個世界上就是非黑即白的。
  • 《寄生蟲》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總有一些灰色地帶!
    電影裡的富人你看到最後也不會覺得他們是壞人,而窮人呢,也不是我們在很多電影中會看到的那種敦厚老實的形象。你能感受到他們機靈也很狡猾。這些僅僅是他們能在社會上生存的必要前提。而狡猾和欺騙,在電影裡通過戲劇的方式被很好地消解掉了,所以最終在觀眾面前呈現出來的階級對立有很多的灰度,而不是非黑即白,因此也多了很多玩味的空間。
  • 《動物狂想曲》:哪有所謂的非黑即白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非常複雜的。大家都在隱瞞著、忍耐著,在各種各樣的對抗中拼命地生活著。在這些事情之中,並沒有所謂的正確和錯誤。」而男二路易雖然是個草食動物,但卻比身為肉食動物的雷格西還要剛。路易的剛,並非莽撞,而是對自身處境的清醒認知。他知道,肉食動物與生俱來的強大力量,草食動物需要拼命努力才勉強可以獲得。女主哈魯是個渾身雪白的小白兔,大灰狼和小白兔的cp令人激動。但是哈魯並不像她表面看上去那麼純良。
  • 性取向並不是非黑即白,而是一個連續譜?
    那麼上述觀點正確嗎?或者就像有些人宣稱的那樣,「同性戀完全是一個選擇問題」?大量的科學證據提供了清晰的答案。事實證明,性取向從來就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問題,它反而是一個連續譜,基因和環境一起決定了人們的性取向,以及人們性取向表達的可塑性,甚至還決定了性取向隨時間變化的程度。
  • 大部分人的投資觀:線性思維,非黑即白,拒絕獨立思考...
    大部分人的投資觀:線性思維,非黑即白,拒絕獨立思考......中國確實是全球範圍內最大的一片韭菜田!情緒、衝動、線性思維、非黑即白、既要又要還要、渴求一夜暴富、拒絕獨立思考、陰謀論、喜歡吃福利……說白了,大家認定入世後的經濟增長,乃「理所應當」。而眼下的困境,更多的是有壞蛋,或者白痴所致。比如,川普這也就引出了一個非常核心的問題:到底中國經濟輪轉的驅動器是什麼?
  • 《非黑即白》蛇蠍女主太上頭,短短12集,卻拍出了美劇的燒腦味道
    其中,一部12集的搜狐視頻自製的《非黑即白》引起了觀眾的追捧。目前,無論是會員還是非會員,只要打開搜狐視頻都能觀看此劇。一部雙男主的古裝劇《陳情令》大火,肖戰飾演的魏無羨,王一博飾演的藍忘機都成為觀眾心目中的優秀男主,二個演員給這兩個角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肖戰和王一博成功出圈,成為頂流。
  • 瘋狂的世界:資本主義與精神疾病
    在我們的社會裡,精神疾病乃是導致個體悲痛與苦惱的首要因素。如今,每四個英國人中就有一個曾經被診斷出患有精神疾病,服用抗抑鬱藥的人數每年達到400萬。「就控訴體制不公而言,」英國作家喬治·蒙比奧(George Monbiot)質問道,「還有什麼理由能比精神疾病的泛濫成災更強有力呢?」只要明白大部分精神疾病都可預防,此「流行病」的瘋狂蔓延無疑會更加令人不安。
  • 「君子」、「小人」——非黑即白,論晏殊被「汙名化」的深層原因
    二、 晏殊被「汙名化」的原因  1.朋黨之爭的影響:「君子黨」的構陷  在歷史背景中,著重提到了朋黨問題。從史書中,可以得知範仲淹、歐陽修等人自己都曾默認自己是君子黨。隨著思想對文人的影響越來越大,範仲淹、歐陽修等人可以說都是被神化,被後世看得崇高的人。
  • 沒那麼多非黑即白
    所謂的灰色,就是既不是黑色、也不是白色,而是介於黑白之間、既黑又白的顏色。在我們小時候,歷史老師也好,父老鄉親也罷,總是告訴我們某某某還是個好人、XXX是個壞人,比如張居正是好人,白的、嚴嵩是壞的,黑的。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有時候,好人也會做黑事。
  • 食品安全難以做出「非黑即白」的二元判斷
    作者:松鼠雲無心     科普作家,科學松鼠會成員,《吃的真相》作者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根本上說,食品安全也是科學問題。很多科學問題離我們很遠,我們可以等到它「塵埃落定」的一天。  是否安全不是一個「黑」與「白」的二元判斷。它是一個從小到大的連續變量——所謂的「風險」,不會有「零」,現代社會也很難有「巨大」。我們所面對的,是「多大的風險算有害」,與「多小的風險算安全」。  許多人會說「我一點風險也不想要」——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安全風險」與食品成本密切相關,風險越小,成本越高。比如黃麴黴毒素是強致癌物,但它在糧食生長中幾乎無法避免。
  • 區間二型模糊集和模糊系統: 綜述與展望
    從仿真結果來看,本文方法在對複雜場景多曝光圖像序列融合HDR圖像時,能較好地去除偽影,且能保留絕大部分真實場景中的細節信息。客觀指標如表1所示。經典邏輯 (也稱二值邏輯或布爾邏輯) 認為所有事物或陳述都可以用二元項 (比如 0 或 1, 是或否, 黑或白) 來表示.
  • 女生皮膚黑?不怕!這6個顏色,既流行又顯白!
    偏黑皮膚的女生穿搭是什麼體驗呢?不好搭配,每天作息規律,但搭配衣服穿起來會覺得沒精神,買的衣服性價比綜合下來也還好。是顏值問題嗎?五官長得好之外,皮膚狀態很重要,可黑膚色變白可能性不大,那如何更加顯精氣神,穿搭看起來精緻靚麗舒服狀態呢,其實偏黑膚色顯精神穿衣技巧就是慎重搭外穿衣服顏色。各位小仙女們一起來看看吧。皮膚黑分為兩種,有一種是偏黃色,接近深象牙色。另一種是偏小麥色,比如橄欖色或黃褐色。
  • 有什麼辦法能讓頭髮變黑嗎?
    在過去,白頭髮是人變老的標誌,一般在四五十歲的時候,會長出白頭髮,說明你真的老了,不得不服老。現在有很多的年輕人會長出白頭髮,在同齡人中顯得很奇怪,不少人是根本理解不了的。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年紀輕輕會出現白頭髮?這種情況下長出來的白頭髮,還能變黑嗎?
  • 【探索】這20本上海市優秀科普圖書,你讀過嗎?
    一本好的科普書籍不僅能讓你學有所獲,還能得到很多啟發!市科委說,經資格審查和專家組評議,評出《邏輯:你認為正確,就一定正確嗎》《自然趣玩屋》《擁抱群星:與青少年一同走近天文學》等20部作品,為2018年上海市優秀科普圖書,向社會推薦閱讀!快來看看你讀過幾本?
  • 汽車白車身指什麼?白車身概念科普
    汽車白車身指什麼?白車身概念科普前段時間鬧得紛紛揚揚恆大和賈躍亭時間,已經讓FF的汽車命運置於了生死邊緣。不說這件事情爭權奪利的狗血部分,就汽車生產製造的的工程技術來說,FF的的汽車量產計劃已經過了白車身後的部分,據量產也只差兩個重要步驟了。
  • 科普中國與快手合作開展 「弘揚科學家精神,傳遞科學力量」網上科普活動
    由中國科協科普部指導,科普中國、快手主辦,共同發起以「弘揚科學家精神,傳遞科學力量」為主題的短視頻作品徵集活動——#尋找1000位科普達人#,旨在掀起科學家精神的網際網路浪潮,推動在全社會營造濃厚氛圍。,傳遞科學力量網上科普活動一、參與方式:1、打開快手APP,帶話題#尋找1000位科普達人#發布科學家精神主題內容即為成功參與。
  • 【專訪】文學研究者張莉:遠離非黑即白二元對立的思維,去認識和...
    今天,如果一位男作家深入方艙醫院,他在非虛構寫作中會不會寫到醫護人員缺乏安心褲時的焦灼和無以言表的痛苦?如果他能意識到,他就真的貼近了他的人物,那如果這件事情他完全忽略,不認為這是個事兒,又怎麼能說他真切表現了醫護人員的處境呢?對女人與女性身份的關注,強調女性寫作和女性立場,不是為了關閉和排斥,而是為了更好地打開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