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笏說自己是懶人,懶人對待她的這些寶貝植物的哲學是——基本不作為。在一般意義上,我們認為一塊土地如果經過幾年的休整,不施化肥,不打農藥,不用除草劑殺蟲劑,不用地膜,不使用轉基因技術,而且水好空氣好,那麼它出產的就已經是很純正的有機產品了。
但是,這離玉笏的標準還差很遠。
她連農家肥都不施。因為她發現,只要施了農家肥,地裡反倒會生各種蟲子。而且,作為一個極端的有機主義者,她認為如果人和動物吃的食物不能保證是純有機,那他們(它們)製造的農家肥又怎能保證是有機呢?
她也不用酵素。經過研究試驗,她發現,如果對於一片純淨肥沃的土地而言,酵素可以起到正向積極的影響,而對於貧瘠的土地而言,酵素的效力就非常微弱了。可是,如果土地已經很肥沃狀態很好了,那還有什麼用酵素的必要呢?
玉笏的作為,僅僅是控制草的高度不遮擋幼苗的陽光,花期過後剪剪枝,該澆水時澆澆水,需要搭架子時搭搭架子,用自己園子裡拔下的雜草在冬天做覆蓋,日後這些雜草又會慢慢變成滋養土地的肥料。
「剛從農民的手裡租下來的時候,土地還很貧瘠,所以最開始的工作就是給土地休整和修復的時間。我選擇了一些耐貧瘠、不容易有病蟲害的、芳香類的植物,各種植物夾雜著一起種,讓整個小環境保持一個動態平衡。這樣,土地慢慢修復慢慢肥沃之後,病蟲害就不會對植物造成傷害了。」因此,玉笏從雲南當地耐貧瘠的玫瑰品種入手,還有芳香類的植物如薰衣草、迷迭香、天竺葵等,開始了最初的耕耘。
另外,從蒼山上流下來的山泉水,她也不讓進自己的園子:「因為這些水已經經過村子了,你無法保證它的純淨。」
當然,話說的這麼有底氣,也是因為園子裡有好幾處地下湧泉,這些純淨甘洌的天賜玉露足以滋潤這裡的每一棵樹,每一株花,每一棵草。
說到水,也是促使玉笏夫婦搬遷到大理的一個直接動力。